第199章
“接下来,别说江南的事情,就算是北静王的事、我的事,也要看她老人家有没有心情听、有没有心情管。
“这个话,我们可以去提,去问,但不能替她老人家做决定。
“至于冯大爷这里,我们姐妹唯有请您谅解了。”
说着,黛玉微微欠了欠身,以示歉意。
冯紫英忙闪身避开,也作揖下去:“是我想简单了。既然如此,那我等郡主和县主的消息便是。”
黛玉含笑点头。
探春这时候只躲在黛玉身侧,深深低着头。
冯紫英走了,黛玉和探春回了自己房间。黛玉见没了旁人,这才悄声打趣她:
“你这一路南来北往的,外男么,见也见了,一处吃饭也吃了,说笑也说了。
“倒是谈正事而已,你还羞起来了。
“你跟我说实话,需不需要我让孟姑姑去太后跟前提一句?”
探春脸上做烧,烫得双颧都红起来,低着头,半晌才小声道:“此事该他们家提。”
黛玉了然点头,笑了笑:“也对。冯将军但凡长着眼,也该看出来他儿子对你的心思了。
“就算是他不长眼,他儿子若是连跟父母提及此事的胆量都没有,那也没什么意思了。”
笑眯眯地凑到探春眼前去,挤挤眼,“好妹妹,姐姐我,可就等着吃你的喜酒了哦!”
探春面红耳赤,一把推开她,跑了。
第276章
既然太后要养病,冯紫英等人也终于放了心,禁卫们拉着他,痛痛快快地吃了两天海鲜。
到了第三天,太后觉得自己没什么大碍了,便张罗着走。
黛玉见状,顺势便问:“那咱们是去跟太上汇合,还是直接回京?”
太后踌躇片刻,叫了冯紫英来问:“太上如今在哪里?”
冯紫英恭敬回禀:“离开苏州后,太上先带着臣等去了常州府江阴县,再一路往西巡视。
“臣出发往这边来时,太上刚进了镇江府。听说那一段这回冲毁得厉害,怕是要多看几天。
“照这么估算,此刻最多也不过刚进江宁府而已。”
太后一听,立即点头:“那咱们赶紧出发,若是能迎上太上最好。若是不成,咱们就到扬州等一等。”
冯紫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含笑答应着,立即出去安排众人启程。
“所以,咱们能去金陵了?”孟姑姑的眼睛亮亮的。
她早就听说金陵胜景,尤其是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一到夜间煞是好看。
——她倒是没想到若是太上太后过去,那一带的灯和酒到底会有往日几分风姿。
黛玉也叫了贾瑾贾蔚来,笑着谢他们一路护持,又道:“你们回去好生读书,来年我在京中等着给你们接风洗尘。”
两个人受宠若惊,忙长揖道谢。
这一路北上便极快了。
太后娘娘只要每天午饭时让她下船在旁边陆地上吃一顿,再带上几个菜上船,晚饭热一热吃,便可。
至于白天怎么开船、夜里怎么行船,她通通不管。
冯紫英便吩咐找了最有经验的艄公船家,多多地给了赏钱,依着太后娘娘的行程要求行船。
果然,船行半日便到了嘉兴府。太后带着黛玉等一行人去寻最好的酒楼吃饭。
冯紫英则在当地驻军的帮忙下,民船换官船,小船换大船,海盐河转进了大运河。
转过天来,船过苏州府,离着午饭时还有一个时辰。
太后便跟黛玉计较:“咱们在苏州府再吃顿饭怎么样?”
黛玉敬谢不敏:“我却吃腻了苏州菜。”
停一停,又试探着道,“不过,算着时辰,再过半个时辰,便能到浒墅关。那地方只听过地名,可不知菜色如何。”
太后脸色一沉:“你是说那个灭门案的浒墅关?”
黛玉低了头:“或者咱们晚一些用饭,进了常州府,就是无锡了。”
太后没有作声。
黛玉悄悄地退出去,告诉冯紫英,船不要停,加足马力往前开便是。
冯紫英如今对她的话无不从命,只命船上水手们再加把劲儿。
就这样,黛玉便眼睁睁地看着浒墅关在自己眼前慢慢滑过,心中暗道可惜。
从她知道灭门案有三家开始,她就觉得这其中必有内情。毕竟,只欺负一个宋家,还算容易。
可若是三家灭门,那就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身为知府的雨村都不可能升迁。
除非这个灭门乃是当时的皇帝默许的。
既然默许,必有由头。
从元春和楚刈的话中,她几乎可以断定,妙玉必是前朝遗孤无疑了。
那另外两家呢?
韦骏查到的,邱家是盗墓贼;而自己推测的,俞家是水匪。
都不是好出身。
想必,也都是被招安的。
这个招安者,想必正是愉亲王!
太上能不知道这两家是愉亲王招安的吗?肯定知道!
再加上江南民间谣传的那句话:“三家家财可抵朝廷一年税赋”。
若这三家中的两家,都是被愉亲王招安,且后头暗戳戳地效忠了他!
那太上的江山,只怕是留不到今上的手里。
而是会在太上禅位之前,便落进了愉亲王手中!
所以,这两家也都灭了门。
家财,想必大部分归了国库。
作为心照不宣的补偿,太上这才将辅政大臣的重任,委给了愉亲王。
只是此事若是这样的来龙去脉,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黛玉轻轻扼腕!
那两家若是没灭门,而是把活口都悄悄留下,说不定,连这个补偿都不用!
而且,还能把这位野心勃勃的愉亲王,也合家抄了!国库便能再多一笔……
黛玉站在船上窗边,有些呆愣愣地看着浒墅关渐渐远去不见,心中只能默默期盼。
盼着韦知府不要太草包,他那师爷管晟,不要把聪明劲儿都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
经此一事,太后娘娘竟然连下船吃饭都懒得了,只到了午饭时,便派了探春上岸,提些当地的特色菜肴上来,随便用些。
好在每次都有冯紫英跟着。
此人又爱吃又会吃,最要紧的脸皮还厚,总能弄到些稀奇古怪的吃食上来。
太后不知吃得如何,反正黛玉和孟姑姑每餐都吃得香甜。
不过三五天,船进镇江时,黛玉的小脸儿都吃得圆润起来。
看看即将抵达运河与大江的交汇处,太后便命停船,着冯紫英立即去打听太上行踪。
冯紫英下船直奔镇江府衙,一问,太上头一天刚过了旧江口。若是昼夜不停,想必一两天就能追上。。
忙回去禀报了太后。
太后即刻命转道开船,去寻太上。
这一来,黛玉和探春立刻便成了鹌鹑,每时每刻都在太后跟前讨好。
太后忍着笑,假作不懂,只向孟姑姑阴阳怪气:“哎哟哟,我这把老骨头最不配来江南。
“花朵儿一样的小姑娘,三五句吴侬软语说起来,什么样的铁石心肠也都软成一滩水儿。
“只是这摊子水儿实在不明白,你说这百炼钢化绕指柔,它好歹是有个缘故。
“可这花儿朵儿地只管软下来,却为了什么呢?
“没浇花?没施肥?还是没风没雨惯坏了?!”
黛玉和探春一边一个,搂着她撒娇不依。
太后撑不住大笑,拍着二人的手道:“放心吧。前儿这小爪子被打成那样,再怎么也算是惩戒够了。
“他再有什么火气,我自有法子让他都冲着我来。你们俩到时候只窝在舱里装文静,就行!”
又笑眯眯地看着黛玉,“如你所愿,终于要去金陵了。你那点子小算盘可打仔细了。
“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277章
追赶只持续了一天,太上便听说了太后正在向他所在的地方赶来,不由郁闷至极。
可是人已经来了,再糊弄走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太上非常伤脑筋。
江南的事情,他自然是想掀起来整顿一番。可这掀,却不是全掀,而是还要盖起来若干。。
如今江南的官场,甚至是京城的昭明帝,对他这种掀一半盖一半的举动,大约都会极为赞同。
哪怕是有那不赞同的,他也又把握对方不敢明说,譬如他的儿子昭明帝。
譬如忠顺亲王、愉亲王等人。
然而,太后不同。
太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还是个东要管西也要管的脾气。
最要命的是,她还绝顶聪明。
所以自己要不然就都掀起来,要不然就都盖下去,否则,她一旦看出来,这事儿就善了不成!
太上越想越头疼。
戴权看一眼同样皱着眉的冯唐,再看看旁边莫名其妙的两江总督丁明毅,只得自己上前献策:
“这个话,我们可以去提,去问,但不能替她老人家做决定。
“至于冯大爷这里,我们姐妹唯有请您谅解了。”
说着,黛玉微微欠了欠身,以示歉意。
冯紫英忙闪身避开,也作揖下去:“是我想简单了。既然如此,那我等郡主和县主的消息便是。”
黛玉含笑点头。
探春这时候只躲在黛玉身侧,深深低着头。
冯紫英走了,黛玉和探春回了自己房间。黛玉见没了旁人,这才悄声打趣她:
“你这一路南来北往的,外男么,见也见了,一处吃饭也吃了,说笑也说了。
“倒是谈正事而已,你还羞起来了。
“你跟我说实话,需不需要我让孟姑姑去太后跟前提一句?”
探春脸上做烧,烫得双颧都红起来,低着头,半晌才小声道:“此事该他们家提。”
黛玉了然点头,笑了笑:“也对。冯将军但凡长着眼,也该看出来他儿子对你的心思了。
“就算是他不长眼,他儿子若是连跟父母提及此事的胆量都没有,那也没什么意思了。”
笑眯眯地凑到探春眼前去,挤挤眼,“好妹妹,姐姐我,可就等着吃你的喜酒了哦!”
探春面红耳赤,一把推开她,跑了。
第276章
既然太后要养病,冯紫英等人也终于放了心,禁卫们拉着他,痛痛快快地吃了两天海鲜。
到了第三天,太后觉得自己没什么大碍了,便张罗着走。
黛玉见状,顺势便问:“那咱们是去跟太上汇合,还是直接回京?”
太后踌躇片刻,叫了冯紫英来问:“太上如今在哪里?”
冯紫英恭敬回禀:“离开苏州后,太上先带着臣等去了常州府江阴县,再一路往西巡视。
“臣出发往这边来时,太上刚进了镇江府。听说那一段这回冲毁得厉害,怕是要多看几天。
“照这么估算,此刻最多也不过刚进江宁府而已。”
太后一听,立即点头:“那咱们赶紧出发,若是能迎上太上最好。若是不成,咱们就到扬州等一等。”
冯紫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含笑答应着,立即出去安排众人启程。
“所以,咱们能去金陵了?”孟姑姑的眼睛亮亮的。
她早就听说金陵胜景,尤其是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一到夜间煞是好看。
——她倒是没想到若是太上太后过去,那一带的灯和酒到底会有往日几分风姿。
黛玉也叫了贾瑾贾蔚来,笑着谢他们一路护持,又道:“你们回去好生读书,来年我在京中等着给你们接风洗尘。”
两个人受宠若惊,忙长揖道谢。
这一路北上便极快了。
太后娘娘只要每天午饭时让她下船在旁边陆地上吃一顿,再带上几个菜上船,晚饭热一热吃,便可。
至于白天怎么开船、夜里怎么行船,她通通不管。
冯紫英便吩咐找了最有经验的艄公船家,多多地给了赏钱,依着太后娘娘的行程要求行船。
果然,船行半日便到了嘉兴府。太后带着黛玉等一行人去寻最好的酒楼吃饭。
冯紫英则在当地驻军的帮忙下,民船换官船,小船换大船,海盐河转进了大运河。
转过天来,船过苏州府,离着午饭时还有一个时辰。
太后便跟黛玉计较:“咱们在苏州府再吃顿饭怎么样?”
黛玉敬谢不敏:“我却吃腻了苏州菜。”
停一停,又试探着道,“不过,算着时辰,再过半个时辰,便能到浒墅关。那地方只听过地名,可不知菜色如何。”
太后脸色一沉:“你是说那个灭门案的浒墅关?”
黛玉低了头:“或者咱们晚一些用饭,进了常州府,就是无锡了。”
太后没有作声。
黛玉悄悄地退出去,告诉冯紫英,船不要停,加足马力往前开便是。
冯紫英如今对她的话无不从命,只命船上水手们再加把劲儿。
就这样,黛玉便眼睁睁地看着浒墅关在自己眼前慢慢滑过,心中暗道可惜。
从她知道灭门案有三家开始,她就觉得这其中必有内情。毕竟,只欺负一个宋家,还算容易。
可若是三家灭门,那就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身为知府的雨村都不可能升迁。
除非这个灭门乃是当时的皇帝默许的。
既然默许,必有由头。
从元春和楚刈的话中,她几乎可以断定,妙玉必是前朝遗孤无疑了。
那另外两家呢?
韦骏查到的,邱家是盗墓贼;而自己推测的,俞家是水匪。
都不是好出身。
想必,也都是被招安的。
这个招安者,想必正是愉亲王!
太上能不知道这两家是愉亲王招安的吗?肯定知道!
再加上江南民间谣传的那句话:“三家家财可抵朝廷一年税赋”。
若这三家中的两家,都是被愉亲王招安,且后头暗戳戳地效忠了他!
那太上的江山,只怕是留不到今上的手里。
而是会在太上禅位之前,便落进了愉亲王手中!
所以,这两家也都灭了门。
家财,想必大部分归了国库。
作为心照不宣的补偿,太上这才将辅政大臣的重任,委给了愉亲王。
只是此事若是这样的来龙去脉,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黛玉轻轻扼腕!
那两家若是没灭门,而是把活口都悄悄留下,说不定,连这个补偿都不用!
而且,还能把这位野心勃勃的愉亲王,也合家抄了!国库便能再多一笔……
黛玉站在船上窗边,有些呆愣愣地看着浒墅关渐渐远去不见,心中只能默默期盼。
盼着韦知府不要太草包,他那师爷管晟,不要把聪明劲儿都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
经此一事,太后娘娘竟然连下船吃饭都懒得了,只到了午饭时,便派了探春上岸,提些当地的特色菜肴上来,随便用些。
好在每次都有冯紫英跟着。
此人又爱吃又会吃,最要紧的脸皮还厚,总能弄到些稀奇古怪的吃食上来。
太后不知吃得如何,反正黛玉和孟姑姑每餐都吃得香甜。
不过三五天,船进镇江时,黛玉的小脸儿都吃得圆润起来。
看看即将抵达运河与大江的交汇处,太后便命停船,着冯紫英立即去打听太上行踪。
冯紫英下船直奔镇江府衙,一问,太上头一天刚过了旧江口。若是昼夜不停,想必一两天就能追上。。
忙回去禀报了太后。
太后即刻命转道开船,去寻太上。
这一来,黛玉和探春立刻便成了鹌鹑,每时每刻都在太后跟前讨好。
太后忍着笑,假作不懂,只向孟姑姑阴阳怪气:“哎哟哟,我这把老骨头最不配来江南。
“花朵儿一样的小姑娘,三五句吴侬软语说起来,什么样的铁石心肠也都软成一滩水儿。
“只是这摊子水儿实在不明白,你说这百炼钢化绕指柔,它好歹是有个缘故。
“可这花儿朵儿地只管软下来,却为了什么呢?
“没浇花?没施肥?还是没风没雨惯坏了?!”
黛玉和探春一边一个,搂着她撒娇不依。
太后撑不住大笑,拍着二人的手道:“放心吧。前儿这小爪子被打成那样,再怎么也算是惩戒够了。
“他再有什么火气,我自有法子让他都冲着我来。你们俩到时候只窝在舱里装文静,就行!”
又笑眯眯地看着黛玉,“如你所愿,终于要去金陵了。你那点子小算盘可打仔细了。
“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277章
追赶只持续了一天,太上便听说了太后正在向他所在的地方赶来,不由郁闷至极。
可是人已经来了,再糊弄走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太上非常伤脑筋。
江南的事情,他自然是想掀起来整顿一番。可这掀,却不是全掀,而是还要盖起来若干。。
如今江南的官场,甚至是京城的昭明帝,对他这种掀一半盖一半的举动,大约都会极为赞同。
哪怕是有那不赞同的,他也又把握对方不敢明说,譬如他的儿子昭明帝。
譬如忠顺亲王、愉亲王等人。
然而,太后不同。
太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还是个东要管西也要管的脾气。
最要命的是,她还绝顶聪明。
所以自己要不然就都掀起来,要不然就都盖下去,否则,她一旦看出来,这事儿就善了不成!
太上越想越头疼。
戴权看一眼同样皱着眉的冯唐,再看看旁边莫名其妙的两江总督丁明毅,只得自己上前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