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芸二爷有事,不若直接寻他!”
  管晟听得莫名其妙,但接到韦骏的眼色时,立即明白此人不容小觑,满面堆笑上来应酬。
  两个人说说笑笑,且去买了太湖三白,让送回府去。接着越性便在外头喝了半晌酒,还是贾芸请客。
  待到分开时,二人已经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贾芸乜斜着醉眼拉着管晟道:“哦,还忘了一件事。贾瑾贾蔚叔侄两个,因金陵也有许多事,已经回去了。
  “兄长回去跟知府大人上禀一声,我以后就每天来跟兄长报个平安,就不烦扰他去了。”
  管晟迷迷糊糊地答应下来。
  等回到家中,夜来酒醒,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想来想去想不到,只索作罢。
  待到第五天上午,贾芸只使人来给管晟送了一只京城带来的歙砚,自己却未出现。
  管晟满心欢喜地收下,在韦骏面前说了贾芸若干的好话,无视了自己心里的隐约不安。
  第六天时,管晟越想越不踏实,亲自去了一趟林府。
  门上的人见是他,忙往里让:“小的带您去西跨院找芸二爷。他如今住在那里。”
  管晟正中下怀,笑着跟过去。
  只见宅子里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往外传内宅的命令:“郡主说”“县主让”“太后娘娘吩咐”等等。
  管晟皱了皱眉。
  待到了西跨院门口,正好见小红在跟贾芸说话:“二爷快想个辙罢!
  “太后娘娘迷上了骨牌,白天不好意思,晚上一玩就是半宿。这要传出去,那还了得?
  “您瞧瞧苏州有没有其他的玩意儿,让她老人家别再这么昼夜颠倒了?
  “明儿又该韦知府上门请安了,难道还让我们一个院子都跟着不敢起身罢?”
  贾芸唉声叹气,林镜从里头转出来,颤颤巍巍说道:“前儿不是说太后娘娘爱听评弹故事?
  “我下晌去叫一个来,晚饭后开始说。说一整套,怎么也得一个时辰。然后就正好歇着了。”
  二人连忙称好。
  管晟看着三人做派,不由得心往下沉。
  一时贾芸一眼瞧见了他,含笑令小红回去,自己则请了管晟屋里坐:“兄长别嫌弃我这屋里简陋。”
  管晟笑一笑,迈步进去。
  林镜点个头便走了。
  见只剩了他两个人,管晟一把抓住贾芸的手腕,两眼发红,咬牙切齿:
  “你跟我说实话,太后娘娘和郡主、县主,是什么时候离开苏州的?
  “有多少人跟随?有无护卫?去了哪里?还打不打算回来?!”
  第272章
  贾芸一惊,反应便有些迟。
  管晟咬牙道:“终年打雁,难道我还能被雁啄了眼不成?!
  “我们府君大人只是一早没想到太后娘娘能带着郡主、县主不告而别!
  “然而自来大家宅院,二门以外的人只管办差,谁让办的一概不会提起,只囫囵着说是里头主子的差事罢了。
  “太后娘娘在宫里何等尊贵,像骨牌、麻将这等博戏,不知道有多少内外诰命陪着玩到腻!
  “区区一个叶子牌,怎么可能让她老人家上了瘾去?
  “只此两条,我便知道,你一定是在我面前刻意遮掩!
  “你快给我说实话!不然她们三位在外头便伤着根汗毛,你我全家的头都加一起,都不够太上一刀砍的!”
  贾芸挠挠脸,嘿嘿一笑:“还得是兄长你,果然心细如发。
  “难怪郡主临走时便说,让我糊弄知府大人也就是了。顶好不要跟你多打交道。”
  管晟瞪圆了眼睛:“郡主连这个都料到了?!”
  贾芸笑着拉他坐下:“我知道你着急……但你先别急,听我从头跟你说。”
  管晟气得差点吐血,仗着头天一顿酒喝得彼此算是熟稔了许多,恶狠狠抓了贾芸的肩膀:
  “快说!再磨蹭,我撅折了你这膀子!”
  贾芸忙告饶,这才细细告诉他:
  “早走了。根本就没停。从陈湖坐船,过淀山湖,进松江府。
  “那边河岔子更多,都没下船,便一直到了海边!”
  管晟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海,海边!?”
  “太后娘娘没见过海。太上又不带她老人家去看。如今好容易有个空子,就她老人家那爱玩的性子,怎肯放过?”
  贾芸忙又拉着他安抚,“老兄放心,此事不与你我相干!
  “郡主懂事得很。到了陈湖当地,见太后仍旧坚定念头一定要去看海,立即便派了人。
  “一个去了苏州驻军,凭知府大人留下的令牌调军尾随保护。
  “一个去了江边寻找太上,将此事仔细报给太上知晓。
  “另一个便送来家里交给我。吩咐说了,明天便跟知府大人坦白此事。不令你们受责罚。
  “另外,我们也就不耽搁了。明儿跟知府大人说完,我们便收拾行李,先行回京去了。”
  又拍着已经听傻了的管晟的肩膀笑道,“韦大人此事办得好。太后和郡主都高兴得很。
  “明儿再破了这个案子。我就在京城等老兄随着知府大人升迁过去了!
  “到时候,我做东,好生招待你老兄在京里吃他个三天三夜,管保不重样儿!”
  管晟的声音都变了调了:“我们这还叫,办得好?!”
  贾芸微笑:“已经,很好了。”
  管晟便像游魂一样,晃晃悠悠出了林宅,都走下台阶了,又猛地想起,忙转身回去,拉了贾芸的手,低声问:M..
  “你收到郡主的几封信?可知郡主她们现在到了哪里?”
  贾芸笑一笑:“郡主每天都往家里写信。但是今儿会是最后一封。因为计算行程,她们此刻,应该已经在海上了。”
  海上?!
  不是海边?!
  管晟心惊胆战,却不敢再往下问,张了张嘴,所有话咽回去,只拱拱手:“告辞!”
  赶忙跌跌撞撞跑回府衙,禀报韦骏!
  且不说贾芸回去,跟小红两个埋怨自己等的演技还是差了许多。
  只说黛玉一行人,正如贾芸所料,此刻正在海船之上,南下浙江。
  孟姑姑已经换了一身渔娘打扮,戴着大大的斗笠,遮着越来越毒辣的日头,看着前方做白日梦:
  “唉,再多走两天,就到了广州了。粤菜可好吃了呢!”
  回头不甘心地去问太后,“老太太,咱们真的不去么?!”
  太后也穿得差不多,舒舒服服地躲在舱里,在窗户边上吃着现烤的新鲜海鱼海产,就着冰镇过的花雕酒,无比惬意,无情拒绝她道:
  “我能跑出来坐一回海船,你们家老太爷只怕已经气得牙根痒痒了。
  “若是再去一趟广州,那等回到家,你家这大姑娘二姑娘,怕是一个都逃不掉一顿好打!
  “你若舍得,咱们就去!”
  孟姑姑咕哝两声,沮丧放弃。
  她倒是舍得。
  可若是事后太上和陛下听说了缘故,那自己这颗大好头颅,多一半是要搬家的。
  她可舍不得自己呢!
  待太后吃饱喝足,又到甲板上吹了会儿海风,这才回舱睡觉。
  船家趁便小心地过来问孟姑姑:“孟娘子,咱们后头跟着两大艘海船。船上似乎许多拿刀拿箭的人。”
  孟姑姑哦了一声,仍旧蔫儿着。
  船家苦笑一声:“孟娘子,您别不当回事儿啊。这边海面上可不太平。”
  孟姑姑一愣:“怎么个不太平法?”
  “十几年前,这边闹过好大一阵子倭寇。后来朝廷剿杀,绝迹了几年。
  “可这些海上的贼寇们,都从对面岛上来,总也斩草除不了根。
  “这不六七年前开始,又零零星星地开始有。”
  船家苦笑道,“咱们后头的这两艘船,您若是认识,小的就不担心了。
  “您若是不认识,小的得赶紧扯满了帆,看看能不能逃过去。”
  林黛玉持符调兵保护太后的事情,孟姑姑自然是知道的,此刻也不担心,笑着一拍那船家:
  “我虽不认识,却知道那些绝不是海匪。你只放心便是。
  “不过你刚才说的倭寇海盗一事有趣。
  “你且等等,我去叫了我们家老太太和两位姑娘来,你跟她们仔细说说。
  “她们最爱听这个,你说得好了,有赏!”
  船家莫名其妙:倭寇海盗有什么好听的?!
  可也只得陪笑着答应。
  挣钱么,跑船是挣,讲故事也是挣。只要有赏钱,怎么都好!
  孟姑姑忙去告诉了黛玉。
  黛玉听了,立即命把船家叫到自己住的舱门口,看看太后已经睡下,又问了探春没兴趣,便自己来听。
  待听说这个年份时,黛玉屈指算了算,便含笑问那船家:
  “我在家时,倒也听叔伯们提过这倭寇。
  “不过,听他们说,常有咱们自己国家的水匪,跟着真倭寇学几句倭话,然后在海岸上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