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子垂下了眼帘:“他不说是怕你担心。你既然封宫已解,不妨多给他写几封家信,常来常往的,他也就能放心下来,会跟你说些实话了。”
“嗯,太子爷说的是。”
王熙凤笑眯眯。
所以,三年了还没拿下她爹。
秦广王殿下手里是真缺能人啊……
她这个笑容意味不明,太子看着只觉得十分碍眼。
“孤该处置公事了,你回去吧。”
王熙凤立即告退。
太子看着她的背影利落干脆地往外走,又看见庆海迎进来给她行了个礼。
待到庆海快步走到自己身边,而佳人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处时,太子才幽幽地说了一句:“她每回从丽正殿离开时,是否都没回过头。”
庆海看着太子的侧脸,会意地悄笑一笑,小声道:“不仅没回过头,还走得贼快!”
太子回过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外头下雪了么?”
“下起来了。还挺大的。”庆海没忍住,在自己手上呵了口热气,然后扬声叫人再送了一个炭盆进来,也给太子换了貂皮的大氅和更厚的靴子。
太子自去处理朝政不提。
王熙凤回到东殿,便叫了夏守忠来问贾王薛三家情形。
夏守忠如今也了解得简略,只知道王子腾是自己从江南回来的,余氏病重不曾挪动,长子王义留下照看。
贾家二房长子贾珠前年就病死了,贾王氏自己左支右绌,王家又没有合适的姑娘,只好由着贾赦和贾政在世交家里寻了一圈儿,最后聘了定城侯之孙、现任京营游击的谢鲸之胞妹与贾琏为妻,帮着贾王氏照管家务。
只知这谢氏大约是因为自家兄长在王子腾手下为官的缘故,与荣国府长房不甚亲近,倒赶着贾王氏一盆火地巴结。
如今王子腾回京,三年前梗在姐弟之间的陈老太太和王嘉鸾之死,也都烟消云散。再加上这位谢氏二奶奶往王家跑得勤,跟薛王氏相处也很融洽。
如今四姓之间的关系,仍旧回到了原先的亲厚世交架势。
“薛姑妈不曾离开王家罢?”王熙凤确认。
夏守忠道:“不曾。王家后宅没有女眷。令叔回京后,薛王氏虽然提出搬走,但是被令叔诚心诚意地留了下来。
“听说如今薛家哥儿事事都听令堂兄王礼调停,学业上倒有几分长进。薛王氏自然乐见其成。
“倒是令表妹,薛王氏家那个小女儿,这两天一直跟母亲商议要搬出王家。薛王氏十分犹豫呢。”
宝钗么?
她倒是一直都清醒得很。
王熙凤和煦一笑:“这样好。这样我见见她们,也能跟她们再聊聊各家的处境。”
翌日清晨,王熙凤往承恩殿递话请安,得了允准赶过去,果然给太子妃呈上了自己跟和恪郡主一起制作的香浸胭脂。
然后请令,想在年前见一见家里人。
太子妃含笑颔首:“思念亲人,人之常情。明儿腊八,正好,叫你家里人过来一起吃粥吧。”
王熙凤一脸惊喜,不要钱的恭维话说了两车。被翁嬷嬷带着陶哥儿看傻子一样盯了半盏茶的时间,这才收敛了一二,笑嘻嘻告辞而去。
第133章 比我矮
听说小姑太太要进宫,安儿先欢喜起来,忙忙地张罗要预备茶点膳食,又要打点赏赐等物。
王熙凤见她这样兴头,便逗她:“你和如儿一家子都在南边,在宫里终究不是个了局。不然我求了小姑姑把你们带出去,送回金陵罢?”
安儿明知道她是玩笑话,连理都不理她,迈步走开喊如儿:“你上回绣蝴蝶帕子的那种布料呢?寻出来!那个素雅,给姑太太家的姐儿练女红最合适了!”
纪嬷嬷便跟孟姑姑对着翻白眼:“都是承徽惯的!”
“我的丫头们都惯了拿着我的东西替我做人情。”王熙凤笑吟吟的,“反正人情是我的,就随她们去吧。”
和恪趴在炕上看稀奇,又转头问王熙凤:“薛姑太太还带她女儿来呢?”
“我们老宅那边都说这小姐儿是神童,极聪明。我好奇,想见见。”王熙凤想了想,道,“听说薛家姐儿贞静淑雅,极为端庄。
“明儿你是主,她是客,她还比你小一岁。你可收敛着些,别让人家比下去!”
和恪立时便不高兴了:“哼!”
跳下炕,趿拉着鞋跑了。
纪嬷嬷忙带着人追出去。
孟姑姑奇怪地看着王熙凤:“承徽难道没打算让薛家姐儿来给郡主做伴读?怎么专挑郡主不爱听的说?”
“薛家虽然是商贾,但的确也是诗书传家,家里的姑娘比我们王家的强远了。
“可薛家这位姐儿,出身薛家长房。她父亲,死了。”王熙凤扯扯嘴角看看孟姑姑,“我怎么能让和恪喜欢上她,怎么可能让她有一丝进宫的可能?!”
孟姑姑默然,许久又问:“那承徽为什么还要把薛氏母女邀进宫来呢?”
“我自有我的道理。”王熙凤低下头去接着翻看自己私库的账册。
转过天来,辰时,薛王氏带着薛宝钗,进了宜秋宫。
一进门,看着阔朗精致的宫殿,薛王氏眼中便带了艳羡。
内侍引路,却不许她们往正殿的方向去:“那边是梅娘娘的殿阁,可不敢冲撞!薛家太太随我往这边走。”
却绕着石子小径,走过一丛矮竹,一片花树,贴着院墙小路走了大半圈,才到了东殿的小门。
薛王氏只觉得硌脚。
路又窄,路边的花树险些把她的斗篷挂断了丝。
到了门边,内侍却又不进去,只站在外头垂首看地,也不知是说给谁听:“薛王氏及其女带到。”
门内立即便有人答话:“多谢黄门。”
“小人告退。”内侍叉手欠身,仍旧看着地面。
门内又答:“黄门慢走。”
内侍这才后退两步,转身离开。
小门这才打开,一个陌生的宫女转出来,打量一眼盛装的薛王氏和她手中牵着的玉雪可爱的小姑娘,客气欠身:“可是薛家太太和宝钗姑娘?”
头一天东宫传话的内侍就已经三令五申过东宫规矩,此刻薛王氏才算是见识到了。
当下,她战战兢兢,见对方欠身,忙不迭侧身避开,轻声答话:“正是妾身和小女。”
“承徽主子正盼着。请随奴婢来。”宫女礼数周全,不远不近,架势十足地带着她母女二人,顺着游廊往里,曲折走了百余步,这才到了东殿外间。
王熙凤得了消息,正在里间罗汉床上与和恪对坐吃茶,遂含笑道:“快请进来!”
薛王氏和宝钗入内。
却见殿中陈设装点高贵华丽,尤其是一架多宝阁,琳琅满目,俱是精巧金玉。
宝钗规行矩步,不为所动。
薛王氏却目露惊讶。
原因无他,这些东西薛王氏只觉得自己大多见过!
这是,把长嫂的嫁妆都搬进宫里来了?难道太子对她家侄女不好,连这些门面工夫都不肯做么!?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承徽,但该她的定例总不能少吧……
怀着满心疑问,薛王氏见到了自己印象中那个十分跋扈骄纵的外甥女。
“给承徽请安,承徽万福……”薛王氏和宝钗照着宫女教授的礼节拜了下去。
王熙凤忙站起来迎上去,恰在母女二人都行完了礼之际,伸手扶起薛王氏,张口笑答:“姑妈!”一语未了,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薛王氏看着她长成如此惊艳模样,讶然之余,也不禁替兄嫂怜惜女儿,跟着便红了眼圈儿,拉着王熙凤的手。二人执手对泣。
众人忙上前劝开。
安儿和如儿分别扶了二人坐下。
薛王氏忙让宝钗给王熙凤磕头:“这是宝钗。”
王熙凤看着小小年纪便端庄稳当的宝钗,回想起上一世此人夺目, 只才一进贾府,在王夫人跟前的体面亲近便远胜自己。
不由心内一哂。
面上却露出亲热:“久闻了!妹妹快起来!”
又哦了一声,这才介绍和恪给二人:“这是太子殿下唯一的女儿,和恪郡主。
“我入宫后赶上她生母病逝,便跟着我一起守孝三年。如今还住在我这暖阁里。”
薛王氏和宝钗又都站起来,正经给和恪郡主行礼。
和恪眼睛忽闪忽闪的,点了点头:“薛家太太和薛姑娘免礼,坐吧。”
二人谢了座,这才踏踏实实地坐下了。
和恪便好奇地看着稳稳当当的薛宝钗,看了半天,才转头对王熙凤道:“她比我矮。”
一句话,薛宝钗顿时红了脸,连耳朵上都染了粉色。
“你这孩子!”王熙凤作态拿手帕摔她,“人家比你小一岁呢!比你矮不是正常的?”
“王娘娘,你也不高。”和恪忽然打量着王熙凤,从罗汉床上跳下来,站在原地自己转了个圈儿,“你看看我,你只比我高一头了!
“嗯,太子爷说的是。”
王熙凤笑眯眯。
所以,三年了还没拿下她爹。
秦广王殿下手里是真缺能人啊……
她这个笑容意味不明,太子看着只觉得十分碍眼。
“孤该处置公事了,你回去吧。”
王熙凤立即告退。
太子看着她的背影利落干脆地往外走,又看见庆海迎进来给她行了个礼。
待到庆海快步走到自己身边,而佳人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处时,太子才幽幽地说了一句:“她每回从丽正殿离开时,是否都没回过头。”
庆海看着太子的侧脸,会意地悄笑一笑,小声道:“不仅没回过头,还走得贼快!”
太子回过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外头下雪了么?”
“下起来了。还挺大的。”庆海没忍住,在自己手上呵了口热气,然后扬声叫人再送了一个炭盆进来,也给太子换了貂皮的大氅和更厚的靴子。
太子自去处理朝政不提。
王熙凤回到东殿,便叫了夏守忠来问贾王薛三家情形。
夏守忠如今也了解得简略,只知道王子腾是自己从江南回来的,余氏病重不曾挪动,长子王义留下照看。
贾家二房长子贾珠前年就病死了,贾王氏自己左支右绌,王家又没有合适的姑娘,只好由着贾赦和贾政在世交家里寻了一圈儿,最后聘了定城侯之孙、现任京营游击的谢鲸之胞妹与贾琏为妻,帮着贾王氏照管家务。
只知这谢氏大约是因为自家兄长在王子腾手下为官的缘故,与荣国府长房不甚亲近,倒赶着贾王氏一盆火地巴结。
如今王子腾回京,三年前梗在姐弟之间的陈老太太和王嘉鸾之死,也都烟消云散。再加上这位谢氏二奶奶往王家跑得勤,跟薛王氏相处也很融洽。
如今四姓之间的关系,仍旧回到了原先的亲厚世交架势。
“薛姑妈不曾离开王家罢?”王熙凤确认。
夏守忠道:“不曾。王家后宅没有女眷。令叔回京后,薛王氏虽然提出搬走,但是被令叔诚心诚意地留了下来。
“听说如今薛家哥儿事事都听令堂兄王礼调停,学业上倒有几分长进。薛王氏自然乐见其成。
“倒是令表妹,薛王氏家那个小女儿,这两天一直跟母亲商议要搬出王家。薛王氏十分犹豫呢。”
宝钗么?
她倒是一直都清醒得很。
王熙凤和煦一笑:“这样好。这样我见见她们,也能跟她们再聊聊各家的处境。”
翌日清晨,王熙凤往承恩殿递话请安,得了允准赶过去,果然给太子妃呈上了自己跟和恪郡主一起制作的香浸胭脂。
然后请令,想在年前见一见家里人。
太子妃含笑颔首:“思念亲人,人之常情。明儿腊八,正好,叫你家里人过来一起吃粥吧。”
王熙凤一脸惊喜,不要钱的恭维话说了两车。被翁嬷嬷带着陶哥儿看傻子一样盯了半盏茶的时间,这才收敛了一二,笑嘻嘻告辞而去。
第133章 比我矮
听说小姑太太要进宫,安儿先欢喜起来,忙忙地张罗要预备茶点膳食,又要打点赏赐等物。
王熙凤见她这样兴头,便逗她:“你和如儿一家子都在南边,在宫里终究不是个了局。不然我求了小姑姑把你们带出去,送回金陵罢?”
安儿明知道她是玩笑话,连理都不理她,迈步走开喊如儿:“你上回绣蝴蝶帕子的那种布料呢?寻出来!那个素雅,给姑太太家的姐儿练女红最合适了!”
纪嬷嬷便跟孟姑姑对着翻白眼:“都是承徽惯的!”
“我的丫头们都惯了拿着我的东西替我做人情。”王熙凤笑吟吟的,“反正人情是我的,就随她们去吧。”
和恪趴在炕上看稀奇,又转头问王熙凤:“薛姑太太还带她女儿来呢?”
“我们老宅那边都说这小姐儿是神童,极聪明。我好奇,想见见。”王熙凤想了想,道,“听说薛家姐儿贞静淑雅,极为端庄。
“明儿你是主,她是客,她还比你小一岁。你可收敛着些,别让人家比下去!”
和恪立时便不高兴了:“哼!”
跳下炕,趿拉着鞋跑了。
纪嬷嬷忙带着人追出去。
孟姑姑奇怪地看着王熙凤:“承徽难道没打算让薛家姐儿来给郡主做伴读?怎么专挑郡主不爱听的说?”
“薛家虽然是商贾,但的确也是诗书传家,家里的姑娘比我们王家的强远了。
“可薛家这位姐儿,出身薛家长房。她父亲,死了。”王熙凤扯扯嘴角看看孟姑姑,“我怎么能让和恪喜欢上她,怎么可能让她有一丝进宫的可能?!”
孟姑姑默然,许久又问:“那承徽为什么还要把薛氏母女邀进宫来呢?”
“我自有我的道理。”王熙凤低下头去接着翻看自己私库的账册。
转过天来,辰时,薛王氏带着薛宝钗,进了宜秋宫。
一进门,看着阔朗精致的宫殿,薛王氏眼中便带了艳羡。
内侍引路,却不许她们往正殿的方向去:“那边是梅娘娘的殿阁,可不敢冲撞!薛家太太随我往这边走。”
却绕着石子小径,走过一丛矮竹,一片花树,贴着院墙小路走了大半圈,才到了东殿的小门。
薛王氏只觉得硌脚。
路又窄,路边的花树险些把她的斗篷挂断了丝。
到了门边,内侍却又不进去,只站在外头垂首看地,也不知是说给谁听:“薛王氏及其女带到。”
门内立即便有人答话:“多谢黄门。”
“小人告退。”内侍叉手欠身,仍旧看着地面。
门内又答:“黄门慢走。”
内侍这才后退两步,转身离开。
小门这才打开,一个陌生的宫女转出来,打量一眼盛装的薛王氏和她手中牵着的玉雪可爱的小姑娘,客气欠身:“可是薛家太太和宝钗姑娘?”
头一天东宫传话的内侍就已经三令五申过东宫规矩,此刻薛王氏才算是见识到了。
当下,她战战兢兢,见对方欠身,忙不迭侧身避开,轻声答话:“正是妾身和小女。”
“承徽主子正盼着。请随奴婢来。”宫女礼数周全,不远不近,架势十足地带着她母女二人,顺着游廊往里,曲折走了百余步,这才到了东殿外间。
王熙凤得了消息,正在里间罗汉床上与和恪对坐吃茶,遂含笑道:“快请进来!”
薛王氏和宝钗入内。
却见殿中陈设装点高贵华丽,尤其是一架多宝阁,琳琅满目,俱是精巧金玉。
宝钗规行矩步,不为所动。
薛王氏却目露惊讶。
原因无他,这些东西薛王氏只觉得自己大多见过!
这是,把长嫂的嫁妆都搬进宫里来了?难道太子对她家侄女不好,连这些门面工夫都不肯做么!?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承徽,但该她的定例总不能少吧……
怀着满心疑问,薛王氏见到了自己印象中那个十分跋扈骄纵的外甥女。
“给承徽请安,承徽万福……”薛王氏和宝钗照着宫女教授的礼节拜了下去。
王熙凤忙站起来迎上去,恰在母女二人都行完了礼之际,伸手扶起薛王氏,张口笑答:“姑妈!”一语未了,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薛王氏看着她长成如此惊艳模样,讶然之余,也不禁替兄嫂怜惜女儿,跟着便红了眼圈儿,拉着王熙凤的手。二人执手对泣。
众人忙上前劝开。
安儿和如儿分别扶了二人坐下。
薛王氏忙让宝钗给王熙凤磕头:“这是宝钗。”
王熙凤看着小小年纪便端庄稳当的宝钗,回想起上一世此人夺目, 只才一进贾府,在王夫人跟前的体面亲近便远胜自己。
不由心内一哂。
面上却露出亲热:“久闻了!妹妹快起来!”
又哦了一声,这才介绍和恪给二人:“这是太子殿下唯一的女儿,和恪郡主。
“我入宫后赶上她生母病逝,便跟着我一起守孝三年。如今还住在我这暖阁里。”
薛王氏和宝钗又都站起来,正经给和恪郡主行礼。
和恪眼睛忽闪忽闪的,点了点头:“薛家太太和薛姑娘免礼,坐吧。”
二人谢了座,这才踏踏实实地坐下了。
和恪便好奇地看着稳稳当当的薛宝钗,看了半天,才转头对王熙凤道:“她比我矮。”
一句话,薛宝钗顿时红了脸,连耳朵上都染了粉色。
“你这孩子!”王熙凤作态拿手帕摔她,“人家比你小一岁呢!比你矮不是正常的?”
“王娘娘,你也不高。”和恪忽然打量着王熙凤,从罗汉床上跳下来,站在原地自己转了个圈儿,“你看看我,你只比我高一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