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王熙凤今天穿的是一件缕金百蝶穿花橘红色洋缎窄裉袄,配了条石青色撒花洋绉裙,头上也换成了刻花嵌红玛瑙金扁簪和点翠偏凤挂珠金步摇。
  富丽耀眼得,倒是很配得上东宫内眷这个身份。
  王熙凤开心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还抬手摸了摸头上的首饰,邀功一般,笑道:“殿下赐了妾一个贴心的好女儿!
  “这衣裳和首饰,可都是和恪亲自给我挑的呢!”
  说着,竟朝着近在咫尺的太子撅起了红唇,纤纤玉手特意地指着:“这个,这个!还是和恪亲手给我涂上去的香浸胭脂呢!”
  一双红唇凑过来,甜香扑面!
  太子只觉得头上嗡得一下,只觉得心猿意马,当下把持不住,脚下死死地钉在地上,可上半身却忍不住倾了过去!
  “这胭脂可是纪嬷嬷从宫里带出来的方子,孟姑姑陪着和恪,一点一点自己摸索出来的!
  “里头还洒了一捻金粉!
  “所以灯光之下,红光之中,还带了洒金的闪亮!”
  王熙凤倏然又缩了回来,自顾自地起劲说笑,全然不顾太子在旁边已经气黑了脸。
  她脚下往前走着,嘴里接着叭叭:“是不是可好看了?
  “我们都想好了!
  “若是太子爷也点头说好看,明儿就多做几盒儿!待十五去给太子妃娘娘请安的时候,呈给娘娘一些!
  “大年下,也让咱们太子妃娘娘在外头出个小风头,您说好不好?”
  王熙凤兴高采烈地说着,似乎全然没有发现太子气得直挺挺地站在原地,半天都不曾动弹!
  可这样天真烂漫、一心只在陪着女儿做女红的小小女子,她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太子暗暗劝了自己两句,缓了脸色,慢慢走着跟了上去:“看你这高兴劲儿,可比三年前只跟梅、耿二人一起玩耍时,要活泼多了。
  “看来,孤的确是赐了你一个好女儿。”
  嗯?
  这话自己说好像还行,怎么从他嘴里说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暧昧呢?
  王熙凤顺着他的话,脸上飞起两朵可疑的红云,低下头,别开脸,磕巴两声,迅速转移话题:
  “妾身今日前来,还有一件私事想要求恳太子殿下!”
  太子一怔,随即又是微微一笑。
  还是小姑娘家家的,害羞得很——
  忽然,他脑海中再度闪现梦魇里的那个景象:妇人发髻的王熙凤,吊梢眉三角眼,风姿卓绝,却杀气四溢!
  所以,这副天真姿态,是故意做出来的,只是想哄着他稀里糊涂答应一些过分的事情罢了!
  狐媚!
  太子的理智瞬间回笼,脸色淡然下来,漫声问:“何事?”
  王熙凤就像是听不见他声音中散发出来的冷意,往旁边走开两步,盈盈跪倒:“妾在宫中三年,跟家里断了联系。
  “计算时日,妾的二叔一家也该回到京城了,还有妾身的小姑母,已近十年未见。
  “还请殿下允准,妾想趁着过年期间亲戚们往来之时,跟娘家人见见面。”
  原来是这件事。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种时候,的确容易想家,想亲人。
  ——倒是个合适的恩典。
  “嗯。你跟太子妃报备一声想见谁,传话出去即可。”太子满不在乎地抬手准了。
  王熙凤松口气,满面堆笑:“多谢殿下!”
  太子看她一跃而起,满面兴奋的样子,心里又是一软。
  那不过是个梦。
  她应该不是那种人。
  “还有别的想求的么?”太子带了两分调笑。
  王熙凤认真地低头思索,然后毅然抬头道:“宜秋宫小厨房的厨子手艺不大好,还克扣了我们不少好食材!
  “典膳那边分给我们的海货,和恪这三年一回都没见着,这还了得!?
  “求太子替我们做主!”
  太子几乎被噎住:“你不问问你二叔回京后是什么差事?怎么这心思全放在吃上么?”
  “吃到肚里才是自己的。外头那些人光鲜富贵与否,与我何干?”王熙凤撅着嘴嘟囔一声,又换了精灵表情,“其实,我们都能正常吃饭了。
  “听说宜春宫是没有小厨房的,那我们宜秋宫也别再用了罢?
  “连承恩殿都没有呢,我们先前是特别时候,如今还是裁撤了、跟大家一例的才好。”
  太子笑了起来。
  他明白了。
  宜秋宫小厨房的饭菜没有典膳那边李大勺做的好吃。她嫌弃人家,所以才要索性裁撤了,跟着大膳房吃!
  “既然你这样节俭,那便照你说的,裁撤了吧。”
  又似乎是随口闲话,道,“王子腾回来,父皇特意召见了一回,长谈了一次,仍旧赐他做了京营节度使。
  “至于你上次跟我提到过的那个林某,初十就过来,给陶哥儿做先生。”
  王熙凤根本就不在意王子腾的消息一般,只急着追问太子:“既是连陶哥儿都有了正经老师启蒙,那我们和恪呢?
  “孟姑姑毕竟只是宫中女官,她的学问教教我们识字尚可,但郡主总不能只是‘识字便可’!
  “殿下可能给和恪也找个先生?和恪年幼,先生是男是女都可,只要五十岁以上就行!”
  这倒是。
  和恪不能只跟一个女官这样混下去。
  好歹得有个正经老师,以后出宫嫁人,多少也能多几个闺中朋友。
  “先定王伯有一个外孙女,名叫翟昭,嫁在青州。可惜早早守寡。因明年是她外祖父的十周年,所以上个月她进了京。
  “你若有这个意思,孤便瞧瞧有没有机会,让永宁带着和恪,在外头跟她见见。”
  太子有意无意的目光在她身上转了一圈,“其实,和恪也可以寻两个伴读的。”
  第132章 缺人
  王熙凤卡了一下。
  已经三年没跟腹黑阴险之人打过机锋了,她都快忘了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形了。
  但是记忆深处的本能还是很快做出了反应。
  她好奇地问回去:“也?陶哥儿的伴读找好了?怎么没听说他们进宫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呃。
  太子摸了摸鼻子:“孤打算先看看林某怎么教孩子,再决定给陶哥儿找什么样的伴读。”
  呵!
  这话说的!
  难道林某教了一个月死了,你还能根据下一任西席的教授方法,再换一批伴读不成?!
  王熙凤的笑意更深:“和恪聪明、主意大,挑什么样的小姑娘做伴读,还是她自己点头的好。别说妾,就是太子妃娘娘,只怕都不好越俎代庖的。”
  也就是说,在和恪的事情上,她反对一切人情利益牵扯的强加。凡事都以女儿自己的心意为准。
  太子的神情越发和缓:“养姑娘是件费心的事情。和恪被你养得很好。这三年辛苦了。”
  王熙凤笑一笑,眉宇间却多了一丝惆怅:“都八岁了,再有个五六年就该嫌大人们烦了。然后就要说亲,离开父母……
  “妾都恨不得和恪再也别长大。”
  说着话,眼皮一抖,泪珠儿就落了下来,又自嘲地笑,“妾这样,是不是特别傻?”
  太子心里软成一片,侧头想了想和恪嫁人——嘶!!
  “她才多大?嫁什么嫁?!不要想这种没影儿的事!”太子心里不舒服得手直痒,想打人。
  王熙凤自己拭泪,抿着嘴笑:“妾懂了,太子也不乐意让和恪早嫁。”
  “嗯,十年以后再议。”
  太子想着那时候无论如何自己应该也登基了,到时候给和恪招驸马时,好生挑个温柔懂事的,跟——跟永宁驸马差不多的,就行。
  由此及彼,太子跟王熙凤念起了儿女经:“和恪和陶哥儿的性子都单纯,也容易替旁人着想。挑伴读的时候,得小心着些,别让那些惯会装相的骗了。
  “陶哥儿的伴读孤会亲自盯着。和恪那边,她更听你的,你替她看着些。”
  王熙凤立即恭顺答应。
  “哦,刚才说想见娘家人,想见哪一个?你婶娘,还是你姑姑?”太子看起来就像是想跟她闲聊。
  王熙凤也坦然地随意道:“想先见见小姑姑。她跟我爹爹相处久长,我想跟她打听打听金陵家里的情形。”
  “没拿到信么?”太子有意无意地看她的表情。
  王熙凤顿时七情上面,满面娇嗔,但口中说话,却带了三分娇意:“我爹娘惯是拿我当孩子,报喜不报忧的。
  “知道我进了东宫,只叮嘱我好生伺候您。
  “至于旁的事情,一个字儿都不跟我说!”
  太子当初截留了王熙凤的家书,只看了两封就后悔了。
  果然永宁当初所言不差,若是早年间能再和缓一些,收服了王家长房那一位。以对方的心计手段、谨慎周密,他在朝中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