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太子想起来,哦了一声,笑道:“我前儿央告父皇的奏本他批下来了,林某不必等到年后再来入职。
“他昨天进京,再休整三天,初十便过来,先跟陶哥儿见见,带着玩几天。
“等过了正月再开始上课。”
段嬷嬷满脸皱纹顿时笑开了:“好!这个好!”
太子见她听了这个回话竟然还不离开,便知她可能有事,放下了手里的奏本,认真问道:“嬷嬷有事?”
“宫里最近接二连三出事,这是老奴本事不够、管束不善的缘故。老奴特来请罪。”段嬷嬷说着,跪了下去。
太子忙站了起来:“嬷嬷,你快起来!这是内坊的疏漏,与你什么相干?!”
“后殿的事,太子三年前交给老奴了。如今事情几乎都出在后殿,自然与老奴相干。”段嬷嬷坚持原则,不肯顺水推舟。
太子无奈,叹口气,亲自下了高台,亲手扶了她起身:“孤的根基浅是一方面。再来,只怕是孤开始监国这件事,碰到了某些人的利害。
“所以别说是嬷嬷了,便是母后在这里替孤照看后殿,想必该出事一样也是幸免不了的。”
段嬷嬷听见这话忽然提到皇后,心中猛地一跳:“殿下这是,已经查到了什么?”
太子深吸一口气,又叹出去,双手背后,低头看着地上,低声道:“他们出去查案子,查赌坊时,意外发现,忠肃跟人家学做生意,竟然在许多赌坊里,都有掺股。
“我在想,若是母后知道了她一向爱重的幼子,竟然沾手了这等污糟事,会不会气哭。”
第139章 饺子
段嬷嬷沉默许久,轻轻说了一句:“皇后娘娘耳聪目明,既然太子都能查到,想必娘娘早就心中有数。”
太子再不答话。
大半个时辰后,长赢喜气洋洋地回来,小跑着进来,冲上高台,单膝跪下,趴在条案上,仰脸看着太子,小声笑着报:
“殿下,王承徽带着小郡王和小郡主,亲手给您包了饺子!”
长赢重重咬着“亲手”两个字的音。
太子的眉梢高高挑起:“亲手?!”
“对!亲手!小郡王包了六个,小郡主从不会到会,一口气包了十七八个!王承徽擀的饺子皮!”长赢笑得嘴角都要咧到后脑勺了。
可太子的嘴角却抽了两抽:“呃,你确定能吃?”
“能啊!”长赢笑得见牙不见眼,“奴才亲口试过的!”
“亲口?!”太子眼睛一眯,心里开始不舒服。
“原本郡王和郡主都很不高兴让奴才尝试,可王承徽却说,与其便宜了试菜内侍,不如让奴才试这第一口。
“王承徽还说,让奴才死死记住了,小郡王和小郡主这辈子做得第一样吃食的第一口,是奴才咽下去的。让奴才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明白该怎么报这个恩。”
长赢虽然在笑,但眼圈儿红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哽咽着,笑着说,“其实,哪用承徽主子提点。
“奴才先得了殿下赐名,也是赐了奴才新生。这条命早就掂在手上,随时准备替殿下扔出去了。
“小主子们是殿下的珍宝,是奴才日后无论如何也会拼了命去护着的人。
“奴才如今只担心一条——那就是这两个饺子,会不会一下子把奴才的福气都用光了,日后没法子长长久久地效忠您!”
用两个饺子,替自己的孩子们买了一个死心塌地的奴才。
太子在心里轻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抬眼看向高台之下不知何时再度隐在暗处的段嬷嬷。
还是嬷嬷思谋长远。
王承徽这样的人,哪怕硬着心肠不见她,也会不由自主地想。
猜她的表情,猜她的动作,猜她的心思。
然后,就会上瘾吧……
她是个谋算人心的高手!
譬如眼前的长赢,譬如庆海禀报的那个富贵儿,譬如夏守忠,譬如梅若芹,甚至,还有东殿那个擦了二斤粉的宫女……
太子闭上眼。
还有自己。
“行了,一顿饭,几个饺子,你看看你这鼻涕眼泪的!让人跟你师父学了舌,孤怕你明儿又要挨揍!”
太子温言调侃,却亲手扶了长赢的胳膊一把。
长赢低头擦了泪站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窘:“是奴才矫情了。”
太子笑了笑没再往下说,而是命人收拾一下桌案和奏章书册什么的:“一会儿王氏过来,说不定会带上和恪和陶哥儿,把这些收了,省得被他们不小心弄坏了。”
宫人内侍们一听就明白了,赶紧加快速度,将桌上的公文等要紧东西,以及那些珍贵的笔墨纸砚,都一一收到了旁边的多宝阁和柜子里。
所以王熙凤笑吟吟地带着和恪和陶哥儿进来时,太子端坐在空空的条案后头,正等着他们一起吃饭。仅仅是吃饭。
知趣!
王熙凤非常高兴。
“三年未见太子,前几日匆匆一面,还不曾给殿下行礼,妾身特来请罪。”王熙凤盈盈下拜,婀娜多姿。
十六岁的少女,健康且大方。
身段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样的韵致和姿容,这样的青春和鲜活,尤其是这样的笑容……
太子有些恍惚。
前两日光顾着那场乱,竟没注意到她已经长成了……
大姑娘了。
太子的目光落在王“承徽”的粉腮上,久久无法移开。
殿中盘龙柱子侧后方站着的段嬷嬷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悄悄转身,打算无声无息地离开。
即便如此,王熙凤还是耳尖地听到了她身上衣料摩擦发出来的轻悄动静。
这个正在离开的人,想来就是那位在太子跟前格外有体面的身份特别的段嬷嬷了。
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走呢?
是因为受不了太子看见自己就发呆的样子么?
那可真是婆婆心态,有意思了!
和恪也受不了太子和王熙凤之间看似凝固、实则暧昧暗流涌动的样子,她小小地翻了个白眼,然后一拽陶哥儿:
“给爹爹请安。”
陶哥儿忙也跟上:“给爹爹请安!”
太子回过神来,目光落在一双儿女身上,眼睛不由自主地笑得弯起来:“两个小鬼头,怎么没在自己宫室里好好吃饭,跑来爹爹这边了啊?”
他应该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对吧?
可王熙凤带着两个孩子包饺子的事情,从起意到做完,长赢都在旁边看着,只在试过饺子之后,才跑了回来禀报。
大家都知道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他竟然在这个时候假装不知道,是打算一会儿还要表演惊喜吗?
和恪和陶哥儿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一言难尽的震惊!
和恪:爹爹拿我们当傻子?!
陶哥儿:爹爹其实是个傻子!?
王熙凤抿着嘴想笑又不敢,但是眼角余光一扫便知道两个孩子在心里琢磨什么,只好自己抬头替窘迫的太子解围:
“回殿下的话,郡王和郡主今儿是来献孝心的!妾身刚陪着二位给您包了饺子!
“还请殿下替二位小主子看看这饺子的样式、试试口味。
“若是都还尚可,二位小主子打算再多练练,腊月二十三小年时,亲手做了送进宫去,孝敬给皇上和皇后娘娘呢!”
呃……?!
所以,自己不是被儿子闺女亲手做饭着意孝敬的那个人,而是跟长赢一样的、替父皇母后试菜的,工具人?!
太子的眼神和心情,里外如一地复杂起来。
和恪一看便觉:坏了!爹爹妒忌了!
“没有没有,不是不是!我是和弟弟想要孝敬爹爹,这才央着王承徽一起做了这个!
“刚才给爹爹送过来的路上,我们才聊到若是能让爹爹满意,是不是也能哄了皇祖父和皇祖母高兴!”
和恪连忙否认。
陶哥儿有些茫然,看看王熙凤,又看看和恪——
王承徽和姐姐,他要怎么选边?
嗯。
陶哥儿紧紧地闭上了嘴。
第131章 香甜
这样一看,太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是,女儿善解人意地特意给自己搭了台阶,自己怎么能不领情呢?
“你们两个这样孝顺,爹爹很高兴!快快快!把饺子端上来,孤要好好尝尝!”太子笑声爽朗。
王熙凤眉眼弯弯:啊,你憋屈吗?我高兴了!
太子带着两个娃娃一起,把带来的三盘饺子全部吃完,然后又大大地夸奖了一顿,这才让人送了两个孩子回各自宫里去了。
王熙凤被留了下来,在偏殿快速也吃了半盘饺子,然后再到正殿,陪着太子在大殿之上散步、消食。
“才出了孝,就迫不及待开始穿红了?”太子斜着眼睛挑剔她。
“他昨天进京,再休整三天,初十便过来,先跟陶哥儿见见,带着玩几天。
“等过了正月再开始上课。”
段嬷嬷满脸皱纹顿时笑开了:“好!这个好!”
太子见她听了这个回话竟然还不离开,便知她可能有事,放下了手里的奏本,认真问道:“嬷嬷有事?”
“宫里最近接二连三出事,这是老奴本事不够、管束不善的缘故。老奴特来请罪。”段嬷嬷说着,跪了下去。
太子忙站了起来:“嬷嬷,你快起来!这是内坊的疏漏,与你什么相干?!”
“后殿的事,太子三年前交给老奴了。如今事情几乎都出在后殿,自然与老奴相干。”段嬷嬷坚持原则,不肯顺水推舟。
太子无奈,叹口气,亲自下了高台,亲手扶了她起身:“孤的根基浅是一方面。再来,只怕是孤开始监国这件事,碰到了某些人的利害。
“所以别说是嬷嬷了,便是母后在这里替孤照看后殿,想必该出事一样也是幸免不了的。”
段嬷嬷听见这话忽然提到皇后,心中猛地一跳:“殿下这是,已经查到了什么?”
太子深吸一口气,又叹出去,双手背后,低头看着地上,低声道:“他们出去查案子,查赌坊时,意外发现,忠肃跟人家学做生意,竟然在许多赌坊里,都有掺股。
“我在想,若是母后知道了她一向爱重的幼子,竟然沾手了这等污糟事,会不会气哭。”
第139章 饺子
段嬷嬷沉默许久,轻轻说了一句:“皇后娘娘耳聪目明,既然太子都能查到,想必娘娘早就心中有数。”
太子再不答话。
大半个时辰后,长赢喜气洋洋地回来,小跑着进来,冲上高台,单膝跪下,趴在条案上,仰脸看着太子,小声笑着报:
“殿下,王承徽带着小郡王和小郡主,亲手给您包了饺子!”
长赢重重咬着“亲手”两个字的音。
太子的眉梢高高挑起:“亲手?!”
“对!亲手!小郡王包了六个,小郡主从不会到会,一口气包了十七八个!王承徽擀的饺子皮!”长赢笑得嘴角都要咧到后脑勺了。
可太子的嘴角却抽了两抽:“呃,你确定能吃?”
“能啊!”长赢笑得见牙不见眼,“奴才亲口试过的!”
“亲口?!”太子眼睛一眯,心里开始不舒服。
“原本郡王和郡主都很不高兴让奴才尝试,可王承徽却说,与其便宜了试菜内侍,不如让奴才试这第一口。
“王承徽还说,让奴才死死记住了,小郡王和小郡主这辈子做得第一样吃食的第一口,是奴才咽下去的。让奴才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明白该怎么报这个恩。”
长赢虽然在笑,但眼圈儿红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哽咽着,笑着说,“其实,哪用承徽主子提点。
“奴才先得了殿下赐名,也是赐了奴才新生。这条命早就掂在手上,随时准备替殿下扔出去了。
“小主子们是殿下的珍宝,是奴才日后无论如何也会拼了命去护着的人。
“奴才如今只担心一条——那就是这两个饺子,会不会一下子把奴才的福气都用光了,日后没法子长长久久地效忠您!”
用两个饺子,替自己的孩子们买了一个死心塌地的奴才。
太子在心里轻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抬眼看向高台之下不知何时再度隐在暗处的段嬷嬷。
还是嬷嬷思谋长远。
王承徽这样的人,哪怕硬着心肠不见她,也会不由自主地想。
猜她的表情,猜她的动作,猜她的心思。
然后,就会上瘾吧……
她是个谋算人心的高手!
譬如眼前的长赢,譬如庆海禀报的那个富贵儿,譬如夏守忠,譬如梅若芹,甚至,还有东殿那个擦了二斤粉的宫女……
太子闭上眼。
还有自己。
“行了,一顿饭,几个饺子,你看看你这鼻涕眼泪的!让人跟你师父学了舌,孤怕你明儿又要挨揍!”
太子温言调侃,却亲手扶了长赢的胳膊一把。
长赢低头擦了泪站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窘:“是奴才矫情了。”
太子笑了笑没再往下说,而是命人收拾一下桌案和奏章书册什么的:“一会儿王氏过来,说不定会带上和恪和陶哥儿,把这些收了,省得被他们不小心弄坏了。”
宫人内侍们一听就明白了,赶紧加快速度,将桌上的公文等要紧东西,以及那些珍贵的笔墨纸砚,都一一收到了旁边的多宝阁和柜子里。
所以王熙凤笑吟吟地带着和恪和陶哥儿进来时,太子端坐在空空的条案后头,正等着他们一起吃饭。仅仅是吃饭。
知趣!
王熙凤非常高兴。
“三年未见太子,前几日匆匆一面,还不曾给殿下行礼,妾身特来请罪。”王熙凤盈盈下拜,婀娜多姿。
十六岁的少女,健康且大方。
身段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样的韵致和姿容,这样的青春和鲜活,尤其是这样的笑容……
太子有些恍惚。
前两日光顾着那场乱,竟没注意到她已经长成了……
大姑娘了。
太子的目光落在王“承徽”的粉腮上,久久无法移开。
殿中盘龙柱子侧后方站着的段嬷嬷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悄悄转身,打算无声无息地离开。
即便如此,王熙凤还是耳尖地听到了她身上衣料摩擦发出来的轻悄动静。
这个正在离开的人,想来就是那位在太子跟前格外有体面的身份特别的段嬷嬷了。
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走呢?
是因为受不了太子看见自己就发呆的样子么?
那可真是婆婆心态,有意思了!
和恪也受不了太子和王熙凤之间看似凝固、实则暧昧暗流涌动的样子,她小小地翻了个白眼,然后一拽陶哥儿:
“给爹爹请安。”
陶哥儿忙也跟上:“给爹爹请安!”
太子回过神来,目光落在一双儿女身上,眼睛不由自主地笑得弯起来:“两个小鬼头,怎么没在自己宫室里好好吃饭,跑来爹爹这边了啊?”
他应该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对吧?
可王熙凤带着两个孩子包饺子的事情,从起意到做完,长赢都在旁边看着,只在试过饺子之后,才跑了回来禀报。
大家都知道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他竟然在这个时候假装不知道,是打算一会儿还要表演惊喜吗?
和恪和陶哥儿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一言难尽的震惊!
和恪:爹爹拿我们当傻子?!
陶哥儿:爹爹其实是个傻子!?
王熙凤抿着嘴想笑又不敢,但是眼角余光一扫便知道两个孩子在心里琢磨什么,只好自己抬头替窘迫的太子解围:
“回殿下的话,郡王和郡主今儿是来献孝心的!妾身刚陪着二位给您包了饺子!
“还请殿下替二位小主子看看这饺子的样式、试试口味。
“若是都还尚可,二位小主子打算再多练练,腊月二十三小年时,亲手做了送进宫去,孝敬给皇上和皇后娘娘呢!”
呃……?!
所以,自己不是被儿子闺女亲手做饭着意孝敬的那个人,而是跟长赢一样的、替父皇母后试菜的,工具人?!
太子的眼神和心情,里外如一地复杂起来。
和恪一看便觉:坏了!爹爹妒忌了!
“没有没有,不是不是!我是和弟弟想要孝敬爹爹,这才央着王承徽一起做了这个!
“刚才给爹爹送过来的路上,我们才聊到若是能让爹爹满意,是不是也能哄了皇祖父和皇祖母高兴!”
和恪连忙否认。
陶哥儿有些茫然,看看王熙凤,又看看和恪——
王承徽和姐姐,他要怎么选边?
嗯。
陶哥儿紧紧地闭上了嘴。
第131章 香甜
这样一看,太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是,女儿善解人意地特意给自己搭了台阶,自己怎么能不领情呢?
“你们两个这样孝顺,爹爹很高兴!快快快!把饺子端上来,孤要好好尝尝!”太子笑声爽朗。
王熙凤眉眼弯弯:啊,你憋屈吗?我高兴了!
太子带着两个娃娃一起,把带来的三盘饺子全部吃完,然后又大大地夸奖了一顿,这才让人送了两个孩子回各自宫里去了。
王熙凤被留了下来,在偏殿快速也吃了半盘饺子,然后再到正殿,陪着太子在大殿之上散步、消食。
“才出了孝,就迫不及待开始穿红了?”太子斜着眼睛挑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