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两个人小声地说着话。
可是风过入耳,却听见东殿里传来清脆朗朗的女童读书声音:“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两个人愣住了。
梅染见她二人表情,不由低声解释:“这是孟姑姑在给和恪郡主上课……”
耿思渺眼睛微亮,看向梅若芹。
梅若芹却轻轻摇头:“她可以,我们不行的。”
两个人重新默然下去。
当天晚上,太子妃回来之后,夏守忠先去承恩殿,转达了王熙凤想要带着和恪郡主一起守孝的意思。
太子妃措手不及,只得含笑表示此事须得与太子商议。
夏守忠退出来,连东殿都没回,直奔丽正殿。
须臾,丽正殿传话承恩殿:“也好。只怕后头你也忙不过来的。”
太子妃僵硬着笑脸答应了,待传话的长赢一走,却“失手”砸了喝茶的盅子。
第96章 贴心
万寿节间,大明宫女史贾元春进退得当、规行矩步,得了墨皇后的赞许,荣国府与有荣焉。
而王家门庭紧闭,安静如死,谢绝了一切访客,甚至包括自家的亲姑太太、荣国府的二夫人贾王氏。
而东宫太子,“忙里抽闲”,先召幸了吴良媛,十分赞叹其才学性情,下令让她跟着太子妃学习宫中事务。
至于墨承徽和周奉仪,暂时无暇顾及。
待万寿节大典结束,大家歇了一天。第三天,太子和太子妃带着墨承徽一起进宫去见墨皇后。
这一去便是一天。
陶哥儿一天看不见父亲母亲,气得在承恩殿哇哇地哭。
紫棠哄不住他,想来想去,便去求宜秋东殿:“能让郡主回来陪伴一时么?”
王熙凤便拉了和恪悄悄地问:“你想去么?”
“我可以去。陶哥儿很乖的。”和恪嘴里说着话,抬手却解了自己的玉色小马甲,交给如儿让她收好。
王熙凤看着又笑又心酸,忙问如儿又要了一件料子稍差的裙子给她换了,却也是全新的,水绿的胡装,看着又清爽又利落。
和恪连玉色旧马甲都舍不得,遑论是新衣服了,当下脸上便露出纠结。
王熙凤蹲下给她整理腰带,小声道:“这布料便宜,我库房多的是。除了这个颜色,还有藕荷的、鹅黄的,你若喜欢,回来咱们多多的做!”
“那也不行……”和恪说着,眼圈儿都红了,瘪着嘴嘟囔,“我从来没有过胡装,这是第一件!”
“谁说第一件了?”如儿在旁,抱了一摞七八套出来,“天儿凉了,郡主每天早上练功,难保不冷着。这是承徽特特让奴婢刚做好的。”
和恪的眼睛顿时亮成了星星,可同时,眼泪也哗啦一下落了下来,一头扎进了王熙凤怀里:“王娘娘,对不起,我先前还说你的坏话……”
“你哪说我坏话了?咱们的确聊那个话题了,只不过你改了顺序而已,对吧?”王熙凤抱着她拍拍她细弱的小后背:
“这下子爇姐儿也学到了吧?有些话不能轻易说,不然被人改头换面传出去,倒成了你的罪过了!”
和恪吸着鼻子红着脸点点头,擦了泪,小声告诉王熙凤:“王娘娘,我先去承恩殿,回来跟你说说话!”
“好。”王熙凤温和地答应了,转头叫夏守忠,“你亲自陪着姐儿过去,一眼都不许瞧不见。有谁敢对姐儿不利,不管是谁,踹死算我的!”
夏守忠含笑答应:“承徽放心。”
二人去了。
那时天已黄昏,又阴沉下来,王熙凤坐在窗前一边练字一边等,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些心神不定。
想来想去,又叫孟繁霜:“我心里慌得很。
“能不能请姑姑也去承恩殿,把这几天给爇姐儿制的识字本子拿上,就说我说的,兴许端郡王也能用得着。”
孟繁霜笑得嘴角翘起:“若不是知道承徽的年纪,就看这几日承徽照看和恪郡主的架势,还以为您当过娘呢!”
王熙凤心里一跳,脸上却做出得意:“我是不是比那些真当了娘的,还像当娘的?”
孟繁霜摇头笑着走了。
殿中只剩下了站在窗前执笔低头的王熙凤,和坐在她身后慢条斯理一点一点教着巧桂绣花的如儿。
“嗯,这几针走得稳一些了。得了,绣的工夫长了,眼睛会花的。 ”你拿着纸笔去院子里,角落里有一丛菊花,你照着画好了拿来。明儿你就绣你自己画的花样子。”
如儿从容地把巧桂支了出去,自己放下绷子,走到窗前看着巧桂去了院子里,这才过来,把呆呆站着的王熙凤手里的笔拿了下来,放在笔架上。
又扶了她走到美人榻上歪倒,这才低声劝慰:“承徽别多想了。
“郡主是郡主,您是您。
“当年的那些苦,您吃过了,嚼烂了咽下去了,才有如今这锦心绣口、另一方天地。
“郡主虽然没了亲娘,又有人憋着坏心,可既然您接了手,打算好了帮她,那她便不会再吃那些苦。
“宫里一颦一笑都能得宠,一言一字也能要命。
“郡主是可怜,可这可怜是打她出生就起了头儿,咱们才来多久?能伸这把手,已经是姑娘您菩萨心肠了。
“您就照着您定了的,帮她这三年,教她读书,给她调养身子。
“旁的,咱们既不问,也不说,更不能把自己都赔进去。您说对不对?”
王熙凤愣愣地坐着。
这些话从一边耳朵进去,一边耳朵出去,可心里更牵挂的,却是她的巧姐儿。
想到巧姐儿,再看向窗外的巧桂,王熙凤忽然很不愿意让别人用这个“巧”字。
便皱着眉,抬了抬下巴,问:“这个,学针线,如何?”
“还行。”如儿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倒是一教就会,手也巧,倒不枉了……”
王熙凤瞪她。
如儿立即改口:“比我当年的悟性可差多着呢!”
然后看着王熙凤稍缓的脸色,试探着接着说道,“奴婢心里还不高兴呢,我都没敢称巧,她们可是巧在哪儿了呢!”
王熙凤立即点头:“可不就是!”
“奴婢还有一个小念头呢。”如儿觑着她那带着鼓励的眼神儿,慢慢地续道,“姑娘上了两个多月的课了,也学了好些文词儿了。
“不然,就给奴婢们都重新改个名儿?”
王熙凤听得这贴心贴肺的建议,当即笑容满面地捏了一把如儿的脸:“好丫头,我是真没白疼你!
“再等一等。
“我还没学完诗经呢。
“再过两三个月,诗经学完,也赶上过年新日子,我一起给你们改名儿!”
如儿险些笑出声儿来,但脸上还得端着盈盈的正经颜色:“那奴婢可就巴巴地盼着了!”
王熙凤终于略略舒缓了心里的不悦,索性也不写了,且躺在榻上跟如儿议论库里的绣品,和中秋节发下来的节礼等事。
孟繁霜四平八稳地进了承恩殿,还没进入大殿,便发现有个小宫女躲在暗处,一瞧见她来,二话不说,转身撒腿就跑。
孟繁霜心往下沉:所以,承徽的心惊肉跳不是空穴来风!
她下意识地提起裙裾,加快了步伐!
第97章 景黎
承恩殿后园,除了和恪和陶哥儿,以及陪着他们的紫棠夏守忠和一大群婆子宫女,竟然还有吴良媛和她的两个贴身宫女在。
夏守忠正在和恪的指挥下放风筝,紫棠也抱着陶哥儿仰脸往天上看。
吴良媛也在放风筝,宫女也在往天上看。
就在所有的目光视线都往上看时,大家不由自主地便往一起凑过去。
吴良媛的宫女眷眷被人挤了一下,身子歪了一下,脚下忙着调整步伐,一脚便向稍远一点的位置踩去!
而就在他们不知不觉的移动中,两拨人莫名地凑到了一起。
眷眷往下踩的那个位置,正是跑来跑去露出开心笑脸的和恪!
孟繁霜远远看着,目眦欲裂!
“和恪,罚!”孟繁霜破了音地大叫!
几乎是瞬间,和恪下意识地双手往头上两侧各比了个兔子耳朵竖起,整个人却双脚起跳,蹭地一下子蹿了出去!
就在同时,眷眷的脚狠狠地跺在地上,痛呼一声,摔了下去!
举着风筝的吴良媛懵住!
另一边夏守忠整张脸都吓白了,手里籰子一松,整个人连滚带爬地扑了过去:“郡主!郡主可还好!?”
紫棠抱着陶哥儿的手登时一紧,下意识便往后退。
谁知就在脚后,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石头!
“啊!”紫棠尖叫一声!
眼看着,她的身子一晃,圈在胳膊里的陶哥儿札手舞脚地便飞了出去!
众人都只觉得眼前一黑!
忽然一个身影横着便撞了过去!
可是风过入耳,却听见东殿里传来清脆朗朗的女童读书声音:“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两个人愣住了。
梅染见她二人表情,不由低声解释:“这是孟姑姑在给和恪郡主上课……”
耿思渺眼睛微亮,看向梅若芹。
梅若芹却轻轻摇头:“她可以,我们不行的。”
两个人重新默然下去。
当天晚上,太子妃回来之后,夏守忠先去承恩殿,转达了王熙凤想要带着和恪郡主一起守孝的意思。
太子妃措手不及,只得含笑表示此事须得与太子商议。
夏守忠退出来,连东殿都没回,直奔丽正殿。
须臾,丽正殿传话承恩殿:“也好。只怕后头你也忙不过来的。”
太子妃僵硬着笑脸答应了,待传话的长赢一走,却“失手”砸了喝茶的盅子。
第96章 贴心
万寿节间,大明宫女史贾元春进退得当、规行矩步,得了墨皇后的赞许,荣国府与有荣焉。
而王家门庭紧闭,安静如死,谢绝了一切访客,甚至包括自家的亲姑太太、荣国府的二夫人贾王氏。
而东宫太子,“忙里抽闲”,先召幸了吴良媛,十分赞叹其才学性情,下令让她跟着太子妃学习宫中事务。
至于墨承徽和周奉仪,暂时无暇顾及。
待万寿节大典结束,大家歇了一天。第三天,太子和太子妃带着墨承徽一起进宫去见墨皇后。
这一去便是一天。
陶哥儿一天看不见父亲母亲,气得在承恩殿哇哇地哭。
紫棠哄不住他,想来想去,便去求宜秋东殿:“能让郡主回来陪伴一时么?”
王熙凤便拉了和恪悄悄地问:“你想去么?”
“我可以去。陶哥儿很乖的。”和恪嘴里说着话,抬手却解了自己的玉色小马甲,交给如儿让她收好。
王熙凤看着又笑又心酸,忙问如儿又要了一件料子稍差的裙子给她换了,却也是全新的,水绿的胡装,看着又清爽又利落。
和恪连玉色旧马甲都舍不得,遑论是新衣服了,当下脸上便露出纠结。
王熙凤蹲下给她整理腰带,小声道:“这布料便宜,我库房多的是。除了这个颜色,还有藕荷的、鹅黄的,你若喜欢,回来咱们多多的做!”
“那也不行……”和恪说着,眼圈儿都红了,瘪着嘴嘟囔,“我从来没有过胡装,这是第一件!”
“谁说第一件了?”如儿在旁,抱了一摞七八套出来,“天儿凉了,郡主每天早上练功,难保不冷着。这是承徽特特让奴婢刚做好的。”
和恪的眼睛顿时亮成了星星,可同时,眼泪也哗啦一下落了下来,一头扎进了王熙凤怀里:“王娘娘,对不起,我先前还说你的坏话……”
“你哪说我坏话了?咱们的确聊那个话题了,只不过你改了顺序而已,对吧?”王熙凤抱着她拍拍她细弱的小后背:
“这下子爇姐儿也学到了吧?有些话不能轻易说,不然被人改头换面传出去,倒成了你的罪过了!”
和恪吸着鼻子红着脸点点头,擦了泪,小声告诉王熙凤:“王娘娘,我先去承恩殿,回来跟你说说话!”
“好。”王熙凤温和地答应了,转头叫夏守忠,“你亲自陪着姐儿过去,一眼都不许瞧不见。有谁敢对姐儿不利,不管是谁,踹死算我的!”
夏守忠含笑答应:“承徽放心。”
二人去了。
那时天已黄昏,又阴沉下来,王熙凤坐在窗前一边练字一边等,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些心神不定。
想来想去,又叫孟繁霜:“我心里慌得很。
“能不能请姑姑也去承恩殿,把这几天给爇姐儿制的识字本子拿上,就说我说的,兴许端郡王也能用得着。”
孟繁霜笑得嘴角翘起:“若不是知道承徽的年纪,就看这几日承徽照看和恪郡主的架势,还以为您当过娘呢!”
王熙凤心里一跳,脸上却做出得意:“我是不是比那些真当了娘的,还像当娘的?”
孟繁霜摇头笑着走了。
殿中只剩下了站在窗前执笔低头的王熙凤,和坐在她身后慢条斯理一点一点教着巧桂绣花的如儿。
“嗯,这几针走得稳一些了。得了,绣的工夫长了,眼睛会花的。 ”你拿着纸笔去院子里,角落里有一丛菊花,你照着画好了拿来。明儿你就绣你自己画的花样子。”
如儿从容地把巧桂支了出去,自己放下绷子,走到窗前看着巧桂去了院子里,这才过来,把呆呆站着的王熙凤手里的笔拿了下来,放在笔架上。
又扶了她走到美人榻上歪倒,这才低声劝慰:“承徽别多想了。
“郡主是郡主,您是您。
“当年的那些苦,您吃过了,嚼烂了咽下去了,才有如今这锦心绣口、另一方天地。
“郡主虽然没了亲娘,又有人憋着坏心,可既然您接了手,打算好了帮她,那她便不会再吃那些苦。
“宫里一颦一笑都能得宠,一言一字也能要命。
“郡主是可怜,可这可怜是打她出生就起了头儿,咱们才来多久?能伸这把手,已经是姑娘您菩萨心肠了。
“您就照着您定了的,帮她这三年,教她读书,给她调养身子。
“旁的,咱们既不问,也不说,更不能把自己都赔进去。您说对不对?”
王熙凤愣愣地坐着。
这些话从一边耳朵进去,一边耳朵出去,可心里更牵挂的,却是她的巧姐儿。
想到巧姐儿,再看向窗外的巧桂,王熙凤忽然很不愿意让别人用这个“巧”字。
便皱着眉,抬了抬下巴,问:“这个,学针线,如何?”
“还行。”如儿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倒是一教就会,手也巧,倒不枉了……”
王熙凤瞪她。
如儿立即改口:“比我当年的悟性可差多着呢!”
然后看着王熙凤稍缓的脸色,试探着接着说道,“奴婢心里还不高兴呢,我都没敢称巧,她们可是巧在哪儿了呢!”
王熙凤立即点头:“可不就是!”
“奴婢还有一个小念头呢。”如儿觑着她那带着鼓励的眼神儿,慢慢地续道,“姑娘上了两个多月的课了,也学了好些文词儿了。
“不然,就给奴婢们都重新改个名儿?”
王熙凤听得这贴心贴肺的建议,当即笑容满面地捏了一把如儿的脸:“好丫头,我是真没白疼你!
“再等一等。
“我还没学完诗经呢。
“再过两三个月,诗经学完,也赶上过年新日子,我一起给你们改名儿!”
如儿险些笑出声儿来,但脸上还得端着盈盈的正经颜色:“那奴婢可就巴巴地盼着了!”
王熙凤终于略略舒缓了心里的不悦,索性也不写了,且躺在榻上跟如儿议论库里的绣品,和中秋节发下来的节礼等事。
孟繁霜四平八稳地进了承恩殿,还没进入大殿,便发现有个小宫女躲在暗处,一瞧见她来,二话不说,转身撒腿就跑。
孟繁霜心往下沉:所以,承徽的心惊肉跳不是空穴来风!
她下意识地提起裙裾,加快了步伐!
第97章 景黎
承恩殿后园,除了和恪和陶哥儿,以及陪着他们的紫棠夏守忠和一大群婆子宫女,竟然还有吴良媛和她的两个贴身宫女在。
夏守忠正在和恪的指挥下放风筝,紫棠也抱着陶哥儿仰脸往天上看。
吴良媛也在放风筝,宫女也在往天上看。
就在所有的目光视线都往上看时,大家不由自主地便往一起凑过去。
吴良媛的宫女眷眷被人挤了一下,身子歪了一下,脚下忙着调整步伐,一脚便向稍远一点的位置踩去!
而就在他们不知不觉的移动中,两拨人莫名地凑到了一起。
眷眷往下踩的那个位置,正是跑来跑去露出开心笑脸的和恪!
孟繁霜远远看着,目眦欲裂!
“和恪,罚!”孟繁霜破了音地大叫!
几乎是瞬间,和恪下意识地双手往头上两侧各比了个兔子耳朵竖起,整个人却双脚起跳,蹭地一下子蹿了出去!
就在同时,眷眷的脚狠狠地跺在地上,痛呼一声,摔了下去!
举着风筝的吴良媛懵住!
另一边夏守忠整张脸都吓白了,手里籰子一松,整个人连滚带爬地扑了过去:“郡主!郡主可还好!?”
紫棠抱着陶哥儿的手登时一紧,下意识便往后退。
谁知就在脚后,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石头!
“啊!”紫棠尖叫一声!
眼看着,她的身子一晃,圈在胳膊里的陶哥儿札手舞脚地便飞了出去!
众人都只觉得眼前一黑!
忽然一个身影横着便撞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