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44节
杜家。
杜老三今天请假回来了,这次他没去机修厂了,清明,老四总要回来给爷爷烧些纸钱的,他以为老四自个会回来。
结果到了家才发现,杜思苦没回来。
杜得敏带着文秀回来了,一个多月不见,文秀更瘦了。
杜母手上的活没停,她正在做小衣服,大儿媳妇算算日子,是五月底生。这小衣服得做几件薄些的,七八月穿。还有尿布,也得多做一些,家里的旧衣服都能穿 ,能用来做尿布的不多。
杜父道:“人齐了,就走吧。”
清明是要去墓地给杜爷爷烧纸的。
杜老三看出父亲心情不好,没有多说。老五瞧瞧屋里,又瞧瞧门口,她姐怎么还没回来?
是不是忘了?
杜得敏:“人齐了?我瞧着怎么少了一个?”她倒是脸色红润,瞧着年轻不少,头上的头发似乎去理发店烫过。
她年后就去冰棒厂上班了,积极得奶,厂里的同志最近对她的态度好多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她就能再转回正式工了。
“老四没回,不等她了。”杜父说。
杜奶奶坐在杜母旁边的椅子上,一脸失落的望着外头。
老四没回来。
自然没有她想要的膏药,这孩子,越来越不亲近家里人了。
杜得敏走到杜奶奶身边,“妈。”她刚叫了一声,就被杜奶奶打断了,“要是回来要钱的,就甭说了。”
没有。
杜得敏脸色不太好,“我不是要钱,大程说我们总要摆几桌酒。”
杜奶奶没好脸:“你们想摆就摆,跟我说做什么。”
杜得敏:“我这算再嫁,这嫁妆……”
杜奶奶就两个字:“没有!”老二每个月寄来的钱都在她手里,但是那也不算多,杜得敏之前的种种表现让杜奶奶失望了。
她现在就指望着儿子养老。
这闺女不懂事,她这身子一直不利索,闺女不说回来照顾,这年后一个多月杜得敏都没回来看她一次。
都这样了,还指望从她手里掏钱。
杜奶奶现在可不像以前了,以闺女掏心窝子。
“妈,你这也太偏心了!”杜得敏再嫁之后,这大程的工资也不算多,花在家里,花在两个孩子身上,还要被老的敲上一笔,压根就没有多的。
杜得敏的工资都花在她跟女儿身上了。
其实主要是她花在自己身上了,买衣服,看电影,吃吃喝喝,女儿那边不怎么花钱。
偏心。
杜奶奶听得多了,充耳不闻。
杜父:“不早了,该去上坟了。”杜父带着几个孩子跟去了墓地,给杜爷爷烧纸钱。
杜得敏还是跟过去了。
文秀没去。
她是外姓,又是姑娘家,去不去的无所谓。
杜母也没去,她事多得很,除了缝小衣服,等会还得做饭呢。她瞧了两眼文秀,这小脸又瘦了一圈吧。
“文秀,这程家没怎么你吧。”她问。
文秀怔了一下,低下头。
杜母跟杜奶奶具是一惊,杜母放下手上的针线跟小衣服,一把冲过去,把文秀拉起来,左右上下仔仔细细的看,“打你了?”
又把衣领扒开看了眼后背。
没伤吧。
“没有,没有。”文秀赶紧摇头,她神情黯然,“就是,让我带孩子,做做家务。”她伸出了手。
以前摸着柔软的手现在有了一层细细的薄茧。
只是做家务带孩子啊。
杜母跟杜奶奶都松了口气,杜母道,“你妈知道吗?”她可记得以前杜得敏有多护着女儿。
文秀低声说:“就是我妈让我带两个……弟弟的。”
杜奶奶叹了口气,问她,“你要不要回来住?”
杜母又拿起针线,心里想:就算是回来,这家务也得干,姑娘家,衣服总要自己洗吧。
机修厂。
杜思苦从禇老从车间出来,外头下着雨,细细密密的小雨,也不用打伞,戴个帽子淋不着了。
“怎么下雨了?昨天还是晴天呢。”
“今天清明,每逢清明都要下雨的。”
杜思苦才恍然想起来今天是清明。
得给家里过世的长辈扫墓。
杜思苦还真是忘了这事,这几天太忙了,弹簧机器再过十几天就要还回去了,这边还得留几天给安装好。
时间紧得很。
忙成这样,哪还记得什么清明。
“小杜,要不下午给你半天假,回家去?”禇老道。
他记得杜思苦家去年有老人过世的。
杜思苦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回去吗?
她不想回去。
回去估计又要看脸色了,谁想天天看别的人臭脸,可想到杜爷爷之前对她还算不错,她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等会我吃完就回家去。”
中午,杜思苦在食堂吃了饭,下午坐公交车回家,半路上看到有卖丧葬品店的,赶紧下了车买了一些。
下午二点,到了家。
“姐,你回来了!”老五看到杜思苦,热情得很,家里太冷清了,平常只有她一个人,她今年特别想以前三哥跟她姐还在家的日子。
多热闹啊。
杜父本来在跟杜老三说话的,刚才听说老三在拖拉机厂干得好,脸上带有些笑的。这会看到老四,脸就沉了下来。
“你还知道回来啊。”
杜思苦:“厂里最近忙,没给批假。”
杜父听到这话,脸色稍缓。
杜母从厨房出来,手上还沾着水珠,她在洗碗。
“老四,你回来得正好,下个月我要去你大哥那边,老五要上学,你奶奶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你不想辞工作那就请上一个月的假,等我回来,你再去上班。”杜母说。
还真让二哥说对了。
杜思苦此刻听到杜母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只说:“要是厂里批假,我就回来。”厂里不知道忙成什么样了,一个月的假肯定是不批的。
“那行,就这么定了。”杜母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真怕老四不答应。
杜思苦:“厂里批假我才能回来,”她强调,“要是厂里不批,我可没法子回来。”
“你去年才上班,又不是厂里的大人物,怎么会不批!”杜母不信厂里不批。
这工人家里有事,怎么能不批假呢?
杜思苦提着纸钱往外走,“我去墓地烧纸了。”她就不该回来!
“我带你去。”杜老三追上杜思苦。
路上。
杜老三问杜思苦:“真请一个月的假?”这可不像老四啊。
杜思苦瞧了三哥一眼,“他们不是说给你找个媳妇吗?”让媳妇回来照顾家里人。
杜老三笑了:“妈要求高,有得找呢。”
到了墓地,杜思苦忘了拿火柴,还是杜老三拿了一包出来,划了根点了火,才把纸钱点燃,幸好雨不大。
烧完纸,杜思苦道:“三哥,我回厂里了。”
杜老三诧异:“你这午饭都没赶上,晚饭也不吃了?”这就走了?
杜思苦:“最近厂里事多,忙得很。”
杜老三问:“是不是怕回家爸妈又说你。”他道,“奶奶年纪大了,上个月回了娘家,好些天没回来,要不是朱婶中午让人送饭过来,奶奶这三餐只怕是没着落了。爸最近因为这事烦着呢。”
所以才没给杜思苦好脸。
杜思苦听到说杜奶奶没人照顾,没什么感觉。
自从上回杜奶奶想让她辞去工作回来照顾家里,她就对这个老人没什么好感了。照顾家里,无非就是照顾老人嘛。
一大家子人,杜奶奶二个儿子一个女儿,怎么这事就非要让她来干?
不管是杜父还是杜奶奶,都觉得这事理所当然。
凭什么。
杜老三说完,瞧了瞧杜思苦的神色,发现老四这表情压根就不像是愿意请假回家的。
他不放心的又问了一遍:“妈下个月就要去大哥那边了,奶奶那边,你真答应照顾?”
杜思苦看着三哥:“厂里不批假,我就不回来。”
过了好一会,杜老三才回过味:“厂里不会批你的假?”
杜老三今天请假回来了,这次他没去机修厂了,清明,老四总要回来给爷爷烧些纸钱的,他以为老四自个会回来。
结果到了家才发现,杜思苦没回来。
杜得敏带着文秀回来了,一个多月不见,文秀更瘦了。
杜母手上的活没停,她正在做小衣服,大儿媳妇算算日子,是五月底生。这小衣服得做几件薄些的,七八月穿。还有尿布,也得多做一些,家里的旧衣服都能穿 ,能用来做尿布的不多。
杜父道:“人齐了,就走吧。”
清明是要去墓地给杜爷爷烧纸的。
杜老三看出父亲心情不好,没有多说。老五瞧瞧屋里,又瞧瞧门口,她姐怎么还没回来?
是不是忘了?
杜得敏:“人齐了?我瞧着怎么少了一个?”她倒是脸色红润,瞧着年轻不少,头上的头发似乎去理发店烫过。
她年后就去冰棒厂上班了,积极得奶,厂里的同志最近对她的态度好多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她就能再转回正式工了。
“老四没回,不等她了。”杜父说。
杜奶奶坐在杜母旁边的椅子上,一脸失落的望着外头。
老四没回来。
自然没有她想要的膏药,这孩子,越来越不亲近家里人了。
杜得敏走到杜奶奶身边,“妈。”她刚叫了一声,就被杜奶奶打断了,“要是回来要钱的,就甭说了。”
没有。
杜得敏脸色不太好,“我不是要钱,大程说我们总要摆几桌酒。”
杜奶奶没好脸:“你们想摆就摆,跟我说做什么。”
杜得敏:“我这算再嫁,这嫁妆……”
杜奶奶就两个字:“没有!”老二每个月寄来的钱都在她手里,但是那也不算多,杜得敏之前的种种表现让杜奶奶失望了。
她现在就指望着儿子养老。
这闺女不懂事,她这身子一直不利索,闺女不说回来照顾,这年后一个多月杜得敏都没回来看她一次。
都这样了,还指望从她手里掏钱。
杜奶奶现在可不像以前了,以闺女掏心窝子。
“妈,你这也太偏心了!”杜得敏再嫁之后,这大程的工资也不算多,花在家里,花在两个孩子身上,还要被老的敲上一笔,压根就没有多的。
杜得敏的工资都花在她跟女儿身上了。
其实主要是她花在自己身上了,买衣服,看电影,吃吃喝喝,女儿那边不怎么花钱。
偏心。
杜奶奶听得多了,充耳不闻。
杜父:“不早了,该去上坟了。”杜父带着几个孩子跟去了墓地,给杜爷爷烧纸钱。
杜得敏还是跟过去了。
文秀没去。
她是外姓,又是姑娘家,去不去的无所谓。
杜母也没去,她事多得很,除了缝小衣服,等会还得做饭呢。她瞧了两眼文秀,这小脸又瘦了一圈吧。
“文秀,这程家没怎么你吧。”她问。
文秀怔了一下,低下头。
杜母跟杜奶奶具是一惊,杜母放下手上的针线跟小衣服,一把冲过去,把文秀拉起来,左右上下仔仔细细的看,“打你了?”
又把衣领扒开看了眼后背。
没伤吧。
“没有,没有。”文秀赶紧摇头,她神情黯然,“就是,让我带孩子,做做家务。”她伸出了手。
以前摸着柔软的手现在有了一层细细的薄茧。
只是做家务带孩子啊。
杜母跟杜奶奶都松了口气,杜母道,“你妈知道吗?”她可记得以前杜得敏有多护着女儿。
文秀低声说:“就是我妈让我带两个……弟弟的。”
杜奶奶叹了口气,问她,“你要不要回来住?”
杜母又拿起针线,心里想:就算是回来,这家务也得干,姑娘家,衣服总要自己洗吧。
机修厂。
杜思苦从禇老从车间出来,外头下着雨,细细密密的小雨,也不用打伞,戴个帽子淋不着了。
“怎么下雨了?昨天还是晴天呢。”
“今天清明,每逢清明都要下雨的。”
杜思苦才恍然想起来今天是清明。
得给家里过世的长辈扫墓。
杜思苦还真是忘了这事,这几天太忙了,弹簧机器再过十几天就要还回去了,这边还得留几天给安装好。
时间紧得很。
忙成这样,哪还记得什么清明。
“小杜,要不下午给你半天假,回家去?”禇老道。
他记得杜思苦家去年有老人过世的。
杜思苦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回去吗?
她不想回去。
回去估计又要看脸色了,谁想天天看别的人臭脸,可想到杜爷爷之前对她还算不错,她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等会我吃完就回家去。”
中午,杜思苦在食堂吃了饭,下午坐公交车回家,半路上看到有卖丧葬品店的,赶紧下了车买了一些。
下午二点,到了家。
“姐,你回来了!”老五看到杜思苦,热情得很,家里太冷清了,平常只有她一个人,她今年特别想以前三哥跟她姐还在家的日子。
多热闹啊。
杜父本来在跟杜老三说话的,刚才听说老三在拖拉机厂干得好,脸上带有些笑的。这会看到老四,脸就沉了下来。
“你还知道回来啊。”
杜思苦:“厂里最近忙,没给批假。”
杜父听到这话,脸色稍缓。
杜母从厨房出来,手上还沾着水珠,她在洗碗。
“老四,你回来得正好,下个月我要去你大哥那边,老五要上学,你奶奶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你不想辞工作那就请上一个月的假,等我回来,你再去上班。”杜母说。
还真让二哥说对了。
杜思苦此刻听到杜母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只说:“要是厂里批假,我就回来。”厂里不知道忙成什么样了,一个月的假肯定是不批的。
“那行,就这么定了。”杜母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真怕老四不答应。
杜思苦:“厂里批假我才能回来,”她强调,“要是厂里不批,我可没法子回来。”
“你去年才上班,又不是厂里的大人物,怎么会不批!”杜母不信厂里不批。
这工人家里有事,怎么能不批假呢?
杜思苦提着纸钱往外走,“我去墓地烧纸了。”她就不该回来!
“我带你去。”杜老三追上杜思苦。
路上。
杜老三问杜思苦:“真请一个月的假?”这可不像老四啊。
杜思苦瞧了三哥一眼,“他们不是说给你找个媳妇吗?”让媳妇回来照顾家里人。
杜老三笑了:“妈要求高,有得找呢。”
到了墓地,杜思苦忘了拿火柴,还是杜老三拿了一包出来,划了根点了火,才把纸钱点燃,幸好雨不大。
烧完纸,杜思苦道:“三哥,我回厂里了。”
杜老三诧异:“你这午饭都没赶上,晚饭也不吃了?”这就走了?
杜思苦:“最近厂里事多,忙得很。”
杜老三问:“是不是怕回家爸妈又说你。”他道,“奶奶年纪大了,上个月回了娘家,好些天没回来,要不是朱婶中午让人送饭过来,奶奶这三餐只怕是没着落了。爸最近因为这事烦着呢。”
所以才没给杜思苦好脸。
杜思苦听到说杜奶奶没人照顾,没什么感觉。
自从上回杜奶奶想让她辞去工作回来照顾家里,她就对这个老人没什么好感了。照顾家里,无非就是照顾老人嘛。
一大家子人,杜奶奶二个儿子一个女儿,怎么这事就非要让她来干?
不管是杜父还是杜奶奶,都觉得这事理所当然。
凭什么。
杜老三说完,瞧了瞧杜思苦的神色,发现老四这表情压根就不像是愿意请假回家的。
他不放心的又问了一遍:“妈下个月就要去大哥那边了,奶奶那边,你真答应照顾?”
杜思苦看着三哥:“厂里不批假,我就不回来。”
过了好一会,杜老三才回过味:“厂里不会批你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