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43节
又得花时间。
“小杜,这些天你辛苦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厂长说,“休两天,之后休息好了再回来工作。”
机器连轴转也要坏的,像小杜同志这样年轻又有想法的人才,可得仔细着用。
“谢谢厂长!”
两天假!
杜思苦喜滋滋的走了。
她走之后。
厂长叫了下属过来:“技术科的那个宋良回来了吗?”
“还没呢,还在拖拉机厂。”
“你让技术科的小彭过去把这位宋良同志接回来。”宋良是留过洋的,学的就是机械相关研究。
这会机修厂正是缺人的时候,厂长得把人要回来。
还有这弹簧机器,得做两手准备,一是去外头借,二是自个厂里用废机床改造,要是改造的话,像禇老肯定是少不了了,厂里需要他们的技术。像小杜跟宋良这样的年轻人更是要的,只有年轻人的脑子才能更好的改造使用机器。
当天下午。
机修厂技术科的彭科长就去了拖拉机厂,想把宋良同志要回来。可那边不放人,不仅拖拉机厂没放人,过去那边帮忙的钢铁厂的同志也是不愿意让宋良同志走。
宋良是他们机修厂的同志,怎么能扣着不放呢?
彭科长直接问宋良:“你是什么想法?”
宋良:“我想回去。”
这边任务太重,工作量太大,他想回机修厂歇两天。
他是愿意回去的。
彭科长:“你们听,宋良同志也是愿意跟我走的。”
可惜,这是拖拉机厂的地盘,彭科长势单力薄,压根就带不走人。
拖拉机厂保卫科的同志可不是吃素的。
机修厂。
厂长第二天出差去了,机修厂里的重大事务都临时交给了阮副厂长。阮副厂长突然接手厂长这边的事,有些忙乱。
彭科长的电话是第二天才传到他这里的。
一个技术科的副科长都接不回来?
阮副厂长就纳了闷了,这宋良同志还真是抢手。
他把宋良的资料调过来特意看了一下,这小伙子去年评过优秀员工的,进厂不到半年,就升了技术科的副科长,这长职够快的啊。
后来,阮副厂长跟拖拉机厂的厂长协调,终于在一周后,把宋良同志调回来了。
机修厂卫生所突然接到了厂里的正式文件:在把厂卫生所扩建成厂卫生院。
要招人!
向医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回他去找厂长的时候,厂长还说是谣传呢。
怎么才过了个年,这正式文件就下来了!
还说要招人!
不限年纪,在招有本事的人!上面还强调了要让厂卫生所的袁秀红医生负责招人的若干事宜。
“小袁,小袁,你快过来!”
“向医生,怎么了?”
“咱们卫生所要扩建了!”要变成卫生院了!
当天晚上,女工宿舍。
袁秀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杜思苦。
杜思苦一下子就想到了人体工学床垫这事上,肯定是厂长安排的,让袁秀红招人,袁秀红是医生,又是她室友。
杜思苦道:“这招人是有讲究的,等厂长回来,你去问问,要招什么样的。”
她猜测卫生所扩建是为了弹簧床垫的,但是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还是让卫生所的人去厂长那边问问才行。
“厂长还没有回来,现在是阮副厂长管事。”袁秀红看出来了,杜思苦肯定是知道点什么,于是便低声问,“这扩建是有什么内情吗?”
杜思苦想了想,袁秀红是个嘴严的人,便道:“这事你可说出去。”
“我保证不说。”
杜思苦就把人体工学的概念跟袁秀红说了一下,稍微提了一下床垫,更主要的是,“我当时跟厂长说要招有真本事的中医,懂人体的那种。”
袁秀红明白了。
她负责招人,得招人杜思苦要的那种医生。
她虽然明白了,但是,明天她还是得去跟向医生一起去趟厂领导那边,确认一卫生所改建成卫生院的事。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收到了大儿子的来信,大儿媳妇五月底就要生了,大儿子杜文希望杜母这边到时候能过去一趟,帮忙照顾一下妻子坐月子。
杜母最近忙昏了,都忘了给孙子准备做小衣服,虎头帽,小鞋子。
她让老五帮着写了回信:她会去的。
第146章 146
……
次日, 厂卫生所。
袁秀红跟向医生去了厂领导那边,机修厂要扩建卫生院的事千真万确。
“向医生,这边要扩建还要给卫生部写申请报告, 这事就交给你了。”阮副厂长道,“到时候卫生院要购买哪些设备, 你自己把握。资金问题呢,这边得等厂长回来, 看批多少。当然了, 你这边还是要好好准备的,争取政府拔款。”
向医生激动得快说不出话了, “谢谢厂长,感觉厂领导。”
这次卫生所变成卫所院是真的!
向医生带着袁秀红从阮副厂长的办公室离开的时候,斗志昂扬, 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干劲十足。
回到厂卫生所。
向医生把卫生所的医生跟护士都叫了过来, 说了这次卫生所扩建的事。
“这次扩建不容有失, 我得亲自去办,”向医生对着大伙说, “小谢医生看病经验少,袁医生虽然年轻, 但是医术高明,这边看病的就交给袁医生了。”
向医生看着袁秀红:“小袁, 你这边没问题吧。”
袁秀红没有问题,不过招人的事,“向医生, 这招人的事……”
“你先管着, 这上面都说了, 交给你的。”向医生直接道,“我这边事多得很,实在是抽不开身。”
给卫生部写申请报告,购置x光机,手术器械……一样样都得他来。
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厂地问题,这变成卫生院了,除看诊室外,得有药房吧,得有病房吧,得有手术室吧……
事多且杂。
向医生这会心思全会扩建卫生院上,等厂卫生所成了卫生院,他以后就是院长了吧。
想到这,向医生心里就是一片火热。
之后,向医生就为卫生院的事奔波起来,卫生所的担子落到了袁秀红跟小谢医生的身上,这担子一下子变得重了起来。
又过几日。
厂长回来了,他不光回来了,还借来了一个制作弹簧的机器,这是从一个相熟的军工厂借来的,那边弹簧机现在正闲置。
说好了,借用一个月,一个月后就还回去。
厂长一回来,就把彭科长,禇老、宋良,还有一些技术人员,以及杜思苦叫过来了。
“这是弹簧制造机器,咱们得在一个月内把这弹簧机防制出来。”
除了杜思苦跟禇老,其他人都有些懵。
弹簧机?
这又是厂里跟哪个厂合作了。
杜思苦没想到厂长真把弹簧机器搞回来了。
他们机修厂这位厂长是真有点本事的!
光是拆解这台机器就用了两天,不光要能拆,还得会装,尤其是不能损坏机械。
经过技术人员的讨论,他们机修厂的通用机床可以用于弹簧加工,但专用设备,就是卷簧机得自己做出来。
这个说难也不难,一比一的对造厂长借过来的机器复刻就行了。
杜思苦跟禇老以及各位技术人员是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中,这手艺突飞猛进,尤其有些粗细的设备复刻,禇老是与杜思苦一起完成的,禇老一边做一边教。
杜思苦学得又快。
一晃,到了四月。
清明。
“小杜,这些天你辛苦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厂长说,“休两天,之后休息好了再回来工作。”
机器连轴转也要坏的,像小杜同志这样年轻又有想法的人才,可得仔细着用。
“谢谢厂长!”
两天假!
杜思苦喜滋滋的走了。
她走之后。
厂长叫了下属过来:“技术科的那个宋良回来了吗?”
“还没呢,还在拖拉机厂。”
“你让技术科的小彭过去把这位宋良同志接回来。”宋良是留过洋的,学的就是机械相关研究。
这会机修厂正是缺人的时候,厂长得把人要回来。
还有这弹簧机器,得做两手准备,一是去外头借,二是自个厂里用废机床改造,要是改造的话,像禇老肯定是少不了了,厂里需要他们的技术。像小杜跟宋良这样的年轻人更是要的,只有年轻人的脑子才能更好的改造使用机器。
当天下午。
机修厂技术科的彭科长就去了拖拉机厂,想把宋良同志要回来。可那边不放人,不仅拖拉机厂没放人,过去那边帮忙的钢铁厂的同志也是不愿意让宋良同志走。
宋良是他们机修厂的同志,怎么能扣着不放呢?
彭科长直接问宋良:“你是什么想法?”
宋良:“我想回去。”
这边任务太重,工作量太大,他想回机修厂歇两天。
他是愿意回去的。
彭科长:“你们听,宋良同志也是愿意跟我走的。”
可惜,这是拖拉机厂的地盘,彭科长势单力薄,压根就带不走人。
拖拉机厂保卫科的同志可不是吃素的。
机修厂。
厂长第二天出差去了,机修厂里的重大事务都临时交给了阮副厂长。阮副厂长突然接手厂长这边的事,有些忙乱。
彭科长的电话是第二天才传到他这里的。
一个技术科的副科长都接不回来?
阮副厂长就纳了闷了,这宋良同志还真是抢手。
他把宋良的资料调过来特意看了一下,这小伙子去年评过优秀员工的,进厂不到半年,就升了技术科的副科长,这长职够快的啊。
后来,阮副厂长跟拖拉机厂的厂长协调,终于在一周后,把宋良同志调回来了。
机修厂卫生所突然接到了厂里的正式文件:在把厂卫生所扩建成厂卫生院。
要招人!
向医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回他去找厂长的时候,厂长还说是谣传呢。
怎么才过了个年,这正式文件就下来了!
还说要招人!
不限年纪,在招有本事的人!上面还强调了要让厂卫生所的袁秀红医生负责招人的若干事宜。
“小袁,小袁,你快过来!”
“向医生,怎么了?”
“咱们卫生所要扩建了!”要变成卫生院了!
当天晚上,女工宿舍。
袁秀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杜思苦。
杜思苦一下子就想到了人体工学床垫这事上,肯定是厂长安排的,让袁秀红招人,袁秀红是医生,又是她室友。
杜思苦道:“这招人是有讲究的,等厂长回来,你去问问,要招什么样的。”
她猜测卫生所扩建是为了弹簧床垫的,但是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还是让卫生所的人去厂长那边问问才行。
“厂长还没有回来,现在是阮副厂长管事。”袁秀红看出来了,杜思苦肯定是知道点什么,于是便低声问,“这扩建是有什么内情吗?”
杜思苦想了想,袁秀红是个嘴严的人,便道:“这事你可说出去。”
“我保证不说。”
杜思苦就把人体工学的概念跟袁秀红说了一下,稍微提了一下床垫,更主要的是,“我当时跟厂长说要招有真本事的中医,懂人体的那种。”
袁秀红明白了。
她负责招人,得招人杜思苦要的那种医生。
她虽然明白了,但是,明天她还是得去跟向医生一起去趟厂领导那边,确认一卫生所改建成卫生院的事。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收到了大儿子的来信,大儿媳妇五月底就要生了,大儿子杜文希望杜母这边到时候能过去一趟,帮忙照顾一下妻子坐月子。
杜母最近忙昏了,都忘了给孙子准备做小衣服,虎头帽,小鞋子。
她让老五帮着写了回信:她会去的。
第146章 146
……
次日, 厂卫生所。
袁秀红跟向医生去了厂领导那边,机修厂要扩建卫生院的事千真万确。
“向医生,这边要扩建还要给卫生部写申请报告, 这事就交给你了。”阮副厂长道,“到时候卫生院要购买哪些设备, 你自己把握。资金问题呢,这边得等厂长回来, 看批多少。当然了, 你这边还是要好好准备的,争取政府拔款。”
向医生激动得快说不出话了, “谢谢厂长,感觉厂领导。”
这次卫生所变成卫所院是真的!
向医生带着袁秀红从阮副厂长的办公室离开的时候,斗志昂扬, 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干劲十足。
回到厂卫生所。
向医生把卫生所的医生跟护士都叫了过来, 说了这次卫生所扩建的事。
“这次扩建不容有失, 我得亲自去办,”向医生对着大伙说, “小谢医生看病经验少,袁医生虽然年轻, 但是医术高明,这边看病的就交给袁医生了。”
向医生看着袁秀红:“小袁, 你这边没问题吧。”
袁秀红没有问题,不过招人的事,“向医生, 这招人的事……”
“你先管着, 这上面都说了, 交给你的。”向医生直接道,“我这边事多得很,实在是抽不开身。”
给卫生部写申请报告,购置x光机,手术器械……一样样都得他来。
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厂地问题,这变成卫生院了,除看诊室外,得有药房吧,得有病房吧,得有手术室吧……
事多且杂。
向医生这会心思全会扩建卫生院上,等厂卫生所成了卫生院,他以后就是院长了吧。
想到这,向医生心里就是一片火热。
之后,向医生就为卫生院的事奔波起来,卫生所的担子落到了袁秀红跟小谢医生的身上,这担子一下子变得重了起来。
又过几日。
厂长回来了,他不光回来了,还借来了一个制作弹簧的机器,这是从一个相熟的军工厂借来的,那边弹簧机现在正闲置。
说好了,借用一个月,一个月后就还回去。
厂长一回来,就把彭科长,禇老、宋良,还有一些技术人员,以及杜思苦叫过来了。
“这是弹簧制造机器,咱们得在一个月内把这弹簧机防制出来。”
除了杜思苦跟禇老,其他人都有些懵。
弹簧机?
这又是厂里跟哪个厂合作了。
杜思苦没想到厂长真把弹簧机器搞回来了。
他们机修厂这位厂长是真有点本事的!
光是拆解这台机器就用了两天,不光要能拆,还得会装,尤其是不能损坏机械。
经过技术人员的讨论,他们机修厂的通用机床可以用于弹簧加工,但专用设备,就是卷簧机得自己做出来。
这个说难也不难,一比一的对造厂长借过来的机器复刻就行了。
杜思苦跟禇老以及各位技术人员是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中,这手艺突飞猛进,尤其有些粗细的设备复刻,禇老是与杜思苦一起完成的,禇老一边做一边教。
杜思苦学得又快。
一晃,到了四月。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