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45节
杜思苦没答。
杜老三低声问:“那奶奶怎么办?”
“爸跟二叔还有小姑他们出点钱,请个人回来照顾。”杜思苦说道,“要是不够我也凑一点,反正这事谁爱干谁干。”
请人照顾?
也不是不行,杜老三琢磨了起来。
“三哥,厂里批不批假这事说不准,你回去别跟爸妈他们说。”杜思苦道。
“好。”杜老三答应了。
杜思苦:“那我回去了。”
杜老三知道劝不动,他把老四送到了公交站,走了近三十多分钟才到的。
四点多。
杜老三一个人回来了,杜得敏已经带文秀回去了,文秀想留在杜家住一阵,可杜得敏不答应,还是上回那句话。
回杜家就不要认她这个妈。
文秀憋屈的跟着杜得敏走了。
“老四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杜母眉头紧皱。
她还说晚上让老四帮着一起做饭的,这又走了?这孩子真是指望不上啊,一点事都不给家里做。
杜老三:“厂里事多,抽不开身。”
厂里事多?
杜母道:“我看她啊,就是不想回家,这出去上个班,人倒是上懒了。”不仅跟家里关系闹僵了,还什么都不愿意做了!
杜老三闭嘴不说了,再这么聊下去也没意思。
他妈对老四不干活意见很大。
对老五就不这样。
松县,五沟大队。
于奶奶一早到了于月娥家,这门上怎么挂了三把锁?
人呢?
今天清明,要祭拜先人,月莺怎么着也该回来看看她爸吧。
于奶奶等了一天,也没等到于月莺的影子,连于月娥都不见了。这姓黄的跑了,这月娥天天赖在大队长家,于大伯他们想干什么也没法子。
于奶奶想着于月娥跟于月莺是亲姐妹,总归知道一些亲姐姐的事,便去了大队长家。
“月娥?她不在家吗?早上我看到她烧了纸钱就下山了。”大队长媳妇道,“中午她没过来。”黄彩荷走时给留了五块钱的饭钱,本来,她想着等钱用完了,就不让于月娥过来了。没想到这孩子今天中午就没回来。
到了天黑,也没见着于月娥的影子。
一晃,就到了四月中旬。
一比一复刻的卷簧机零件全部做出来了,今天正是组装的日子。这次组装是由机修厂的两位八级钳工来干的,他们的徒弟打下手。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卷簧机做出来了。
“怎么样?”
“成了!”
第147章 147
……
这会天已经黑了。
可是参加卷簧机制作的人一个都没有走。
“钢材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早就从仓库那边拿过来了。
“手套和护目镜戴好, 不要受伤。”
“是。”
机械部位完好,机器润滑到位,技术工又去查看了电源跟启动设备, 都没有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
“低速启动。”
电源打开了。
卷簧机启动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盯着这台机器, 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希望没有问题, 希望一切顺利。
希望弹簧可以成功的做出来。
“钢丝卷绕均匀吗?”
肉眼看是均匀的。
切断动作也是精准的, 毛刺正常。
试验成功。
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成功了!
禇老也是眼带笑意, 终于在厂长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卷簧机做出来了,原本借来的弹簧机械也可以还回去了。
他对杜思苦道:“这弹簧做好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回火处理。”还要再检查一遍尺寸和弹簧的弹性。
又在教学生了。
杜思苦听得认真。
第二天。
厂长听说卷簧机成功, 一早就过来了,这边的技术工打开卷簧机, 给厂长看了一遍制作弹簧的过程。
厂长笑容满面, 将这次参与卷簧机器制作的工作人员全部夸了一顿。
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过了几天,从军工厂那边借来的原弹簧机器还回去了。
四月下旬, 机修厂的第二台卷簧机制作完成,这次的制作比第一台卷簧机快多了。令杜思苦没想到的是, 第二台卷簧机制作成功后,没过几天, 就给外厂拉走了。
听禇老说,厂长把卷簧机械(机床加卷簧机)一起卖了,一套设备足足卖了八千块钱。
五月, 又卖了两套, 都是卖的大厂子, 本市的红星机械厂都买了一套。
三台弹簧机器,一下子就有二万四千块钱的进账。
大大的缓解了因为机修厂的资金压力。
“他们要弹簧机器有用什么?”杜思苦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抢走。
“机械制造,车子,还有”禇老往天上指了指,航空,这些都得用弹簧,用于减震、储能、提供弹力。
不说这些,电器领域也要呢。
苏联那些技术支援撤走后,像卷簧机这种东西国内都是紧缺的。
军工单位更是缺。
这次机修厂的厂长能借过来,都是费了老大劲的。
要是这次没有宋良等技术科的员工,想一比一和复刻那只怕得花更久的时间。同时,要是没有禇老这些经验丰富的八级老钳工,那也没这么快。
零件这东西很讲精确刻的。
机修厂资金回笼,财务那边压力大大减小,工资按时发放。
三月四月杜思苦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三十五块。
徐丽莲给她发工资的时候,都忍不住惊讶了一下,这杜同志涨工资跟喝水似的,过年涨一次,年后又涨一次。
原本是二十五块的,这涨了两回,现在一个月三十五块钱,比厂里的一些老员工领一样的工资了。
照这样的速度,到了今年年底,只怕要涨到四十块了吧。
徐丽莲悄悄问了杜思苦:“你这涨工资是怎么办到的?”她也想涨。
杜思苦:“加大工作量,让领导看到。”
这个。
有点难,徐丽莲只怕办不到。
她们财务科的田主任要求太高了,做得好,也不会夸,做得差了,还会被训。
算了算了。
五月初,杜思苦接到了恢复拖拉机培训班的任务,正好车间这边也闲了下来,一个月四节课,理论、实操都教。
文佳玉来得勤,她是除了小何之外,成绩最好的,今年有很大的把握能拿到拖拉机驾驶证。
小何实操完全没有问题,只差去考试了。
小赖最近忙得很,课上很少露面。
鹏子哥的那位小舅子来过两回,只不过看着不太精神,时不时的走神,杜思苦说了两回,后来都不敢让他摸方向盘了。
五月中旬。
杜老三低声问:“那奶奶怎么办?”
“爸跟二叔还有小姑他们出点钱,请个人回来照顾。”杜思苦说道,“要是不够我也凑一点,反正这事谁爱干谁干。”
请人照顾?
也不是不行,杜老三琢磨了起来。
“三哥,厂里批不批假这事说不准,你回去别跟爸妈他们说。”杜思苦道。
“好。”杜老三答应了。
杜思苦:“那我回去了。”
杜老三知道劝不动,他把老四送到了公交站,走了近三十多分钟才到的。
四点多。
杜老三一个人回来了,杜得敏已经带文秀回去了,文秀想留在杜家住一阵,可杜得敏不答应,还是上回那句话。
回杜家就不要认她这个妈。
文秀憋屈的跟着杜得敏走了。
“老四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杜母眉头紧皱。
她还说晚上让老四帮着一起做饭的,这又走了?这孩子真是指望不上啊,一点事都不给家里做。
杜老三:“厂里事多,抽不开身。”
厂里事多?
杜母道:“我看她啊,就是不想回家,这出去上个班,人倒是上懒了。”不仅跟家里关系闹僵了,还什么都不愿意做了!
杜老三闭嘴不说了,再这么聊下去也没意思。
他妈对老四不干活意见很大。
对老五就不这样。
松县,五沟大队。
于奶奶一早到了于月娥家,这门上怎么挂了三把锁?
人呢?
今天清明,要祭拜先人,月莺怎么着也该回来看看她爸吧。
于奶奶等了一天,也没等到于月莺的影子,连于月娥都不见了。这姓黄的跑了,这月娥天天赖在大队长家,于大伯他们想干什么也没法子。
于奶奶想着于月娥跟于月莺是亲姐妹,总归知道一些亲姐姐的事,便去了大队长家。
“月娥?她不在家吗?早上我看到她烧了纸钱就下山了。”大队长媳妇道,“中午她没过来。”黄彩荷走时给留了五块钱的饭钱,本来,她想着等钱用完了,就不让于月娥过来了。没想到这孩子今天中午就没回来。
到了天黑,也没见着于月娥的影子。
一晃,就到了四月中旬。
一比一复刻的卷簧机零件全部做出来了,今天正是组装的日子。这次组装是由机修厂的两位八级钳工来干的,他们的徒弟打下手。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卷簧机做出来了。
“怎么样?”
“成了!”
第147章 147
……
这会天已经黑了。
可是参加卷簧机制作的人一个都没有走。
“钢材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早就从仓库那边拿过来了。
“手套和护目镜戴好, 不要受伤。”
“是。”
机械部位完好,机器润滑到位,技术工又去查看了电源跟启动设备, 都没有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
“低速启动。”
电源打开了。
卷簧机启动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盯着这台机器, 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希望没有问题, 希望一切顺利。
希望弹簧可以成功的做出来。
“钢丝卷绕均匀吗?”
肉眼看是均匀的。
切断动作也是精准的, 毛刺正常。
试验成功。
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成功了!
禇老也是眼带笑意, 终于在厂长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卷簧机做出来了,原本借来的弹簧机械也可以还回去了。
他对杜思苦道:“这弹簧做好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回火处理。”还要再检查一遍尺寸和弹簧的弹性。
又在教学生了。
杜思苦听得认真。
第二天。
厂长听说卷簧机成功, 一早就过来了,这边的技术工打开卷簧机, 给厂长看了一遍制作弹簧的过程。
厂长笑容满面, 将这次参与卷簧机器制作的工作人员全部夸了一顿。
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过了几天,从军工厂那边借来的原弹簧机器还回去了。
四月下旬, 机修厂的第二台卷簧机制作完成,这次的制作比第一台卷簧机快多了。令杜思苦没想到的是, 第二台卷簧机制作成功后,没过几天, 就给外厂拉走了。
听禇老说,厂长把卷簧机械(机床加卷簧机)一起卖了,一套设备足足卖了八千块钱。
五月, 又卖了两套, 都是卖的大厂子, 本市的红星机械厂都买了一套。
三台弹簧机器,一下子就有二万四千块钱的进账。
大大的缓解了因为机修厂的资金压力。
“他们要弹簧机器有用什么?”杜思苦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抢走。
“机械制造,车子,还有”禇老往天上指了指,航空,这些都得用弹簧,用于减震、储能、提供弹力。
不说这些,电器领域也要呢。
苏联那些技术支援撤走后,像卷簧机这种东西国内都是紧缺的。
军工单位更是缺。
这次机修厂的厂长能借过来,都是费了老大劲的。
要是这次没有宋良等技术科的员工,想一比一和复刻那只怕得花更久的时间。同时,要是没有禇老这些经验丰富的八级老钳工,那也没这么快。
零件这东西很讲精确刻的。
机修厂资金回笼,财务那边压力大大减小,工资按时发放。
三月四月杜思苦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三十五块。
徐丽莲给她发工资的时候,都忍不住惊讶了一下,这杜同志涨工资跟喝水似的,过年涨一次,年后又涨一次。
原本是二十五块的,这涨了两回,现在一个月三十五块钱,比厂里的一些老员工领一样的工资了。
照这样的速度,到了今年年底,只怕要涨到四十块了吧。
徐丽莲悄悄问了杜思苦:“你这涨工资是怎么办到的?”她也想涨。
杜思苦:“加大工作量,让领导看到。”
这个。
有点难,徐丽莲只怕办不到。
她们财务科的田主任要求太高了,做得好,也不会夸,做得差了,还会被训。
算了算了。
五月初,杜思苦接到了恢复拖拉机培训班的任务,正好车间这边也闲了下来,一个月四节课,理论、实操都教。
文佳玉来得勤,她是除了小何之外,成绩最好的,今年有很大的把握能拿到拖拉机驾驶证。
小何实操完全没有问题,只差去考试了。
小赖最近忙得很,课上很少露面。
鹏子哥的那位小舅子来过两回,只不过看着不太精神,时不时的走神,杜思苦说了两回,后来都不敢让他摸方向盘了。
五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