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允祥突然有些失落,他与德亨,与以前,终究是不同了。
  允祥忽略心中不适,道:“说是除弊,哪有那么容易,慢慢来吧。”
  德亨:“嗯……皇上才登基,可以慢慢修理他们,不急。”
  允祥:“……”
  允祥找了一个轻松的话题,道:“前儿内阁收到地方上好几本‘孝义贞洁’奏章,题奏旌奖的,皇上笑言,若是让你看到了,定会嗤之以鼻。”
  德亨挑眉:“不会又是哪个女子拒奸而死的吧?”
  允祥:“……是,都是守正拒奸,被刃殒命。”
  德亨惊奇道:“都是拒奸?就没有守孝义、守大节的?女子贞洁这么好做文章的吗?”
  允祥有些磕巴,道:“……女子…是小义,世间哪来那么多的大义。”
  德亨笑道:“也是。”
  允祥故作轻松道:“旌表回文已经发出去了,想来不久街头巷里就会多几座贞节牌坊了。”
  德亨问道:“之前淮安县拒奸而死的那位小姐,案子可有眉目了?”
  允祥:“已经有了,查明的确是拒奸而死,殊为贞烈。”
  德亨:“可有过程?”
  允祥看他一眼,道:“查明,是那位书生循着小姐笑声偷入后院,欲图谋不轨,搏斗间那位小姐不敌,好在小姐丫鬟很快叫来得力奴仆,那书生虽最终未能得逞,那小姐确是夜里吊死在了闺阁房梁上。”
  德亨:“在院子里搏斗?不敌?她没跑吗?”
  允祥叹道:“……断足,如何跑的。”
  德亨:……
  德亨笑道:“看来,这世间多的是披着儒衣的豺狼,皇上应该立做典型,加以训斥才是。”
  允祥:“立做典型?”
  德亨:“是啊,趁机打压一下读书人的气焰。皇上不是说,‘致治之要首在风化’,若是天下读书人都是这等风气,要这等读书人考出来的官吏去教化百姓,那可真正是,青天白日豺狼当道。”
  允祥:……
  德亨还在道:“听说这女子祖上也是做官的,父兄亦是当地乡绅,祖父还曾是学政?呵,这样的读书之家,居然给自家女儿断足,让其有危险不得逃命,只得任由禽兽欺辱。这样的读书人家,竟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德亨建议道:“不如您再盘查一番,看要立贞节牌坊的这几户人家,死的女子,是否是断足,然后就可以以此做文章了。”
  “呵呵,一巴掌狠狠扇在那帮子吃饱了饭就大肆妄言挑事的读书人脸上,看他们还有没有脸妄议时政。”
  允祥:……
  “十三叔,您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渴了?是我的错,您来了这会子居然连茶都没喝上一杯。”德亨忙引着允祥去亭子喝茶。
  允祥忙道:“我不是渴了,不用费心……你说是不是奇了,昨儿内务府郎中押送送来了正月和二月两月的淮河关税银,居然比往年多了整整三倍!”
  德亨笑着接下这个新话题,道:“中间拦截的少了,收到朝廷手里的自然就多了……”
  留李卫自己在德亨府上滞留,允祥告辞离开,有些郁郁的走在大街上,轿夫抬着轿子跟在后面。
  一阵又急又快的铃声从拐角处胡同里传来,不待允祥反应,从胡同拐角处倏地冲出一辆自行车,风车电掣般朝着允祥冲过来。
  街上其他行人见到后都慌忙躲避,唯有允祥,一错脚,先避让了正面冲势,一脚抬起,就要从侧面踹向骑自行车的少年。
  躲?
  他十三爷走在大街上,从来就没有躲一说。
  在这内城,从来都是别人躲他,他何曾躲过别人?
  在战场上杀敌,在围场上打猎,敌人、猎物冲到眼前了,要躲开吗?
  他要是敢躲开,先帝的巴掌就该扇过来了!
  所以,冷静应对,反杀回去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允祥脚才抬高,刚开始蓄力,就被一双手猛然拉到一边,允祥被迫顺势后退了一步,让那骑自行车的少年从他身边擦过去。
  时机已逝。
  允祥冷喝道:“将那恶少年给爷拿下!”
  轿夫听令,放下轿子就去追那少年,但那少年早跑没影了。
  允祥:“去步兵衙门报案,务必要将这恶少年给爷找出来。”
  仆从应下。
  这个时候,允祥才转头,看向拉自己的人:“亮工?”
  拉允祥,阻碍了他那一脚的人正是年羹尧。
  新帝登基,为了平衡新旧势力,雍正帝特允年羹尧回京为先帝送陵,年羹尧安排好四川事务后,于几日前回到京城。
  雍正帝对年羹尧十分信任,并委以军国大事,年羹尧本人能力上也对得起这份信任,已经是养心殿常客。
  年羹尧先关心允祥:“您方才没受到冲撞吧?刚才事态紧急,臣情急出手,还望见谅。”不管是语气还是话语都十分的谦恭。
  允祥心道,你要是没拉我那一下,倒霉的绝对是那个骑车的少年,面上和煦道:“无妨,你也是好心。你怎么在这里?”
  年羹尧见允祥上下确实没磕碰道,就道:“臣府邸就在附近,趁着今日皇上没有宣召,去做些采买。”
  年羹尧因为年贵妃,也是因为他在征准噶尔时立下的功绩,被新帝赐封三等公,赏世职。如今年府已经是国公府,一应规制都要提升,他说去做采买,可不是去买菜买文房四宝这么简单。
  允祥点头,给他介绍道:“朝阳门内老君堂那边有一所很大的应制店,你可以去那里瞧瞧。”
  从“应制”这两个字上,就可以知道,这家大店,专门做府邸改制生意的,从国公府变作贝勒府,从郡王府变作贝子府,所需所求,一家店都给你包圆了。
  老君堂就在朝阳门内,紧靠朝阳门大街,所以,这里面做的更多的,是木制家具生意。
  支持定做,保证保工保料,和内务府一个工艺水平的。
  年羹尧道:“原本就是去那里看看的。”
  这家应制店,别人不知道幕后主家是谁,他是知道的。这是弘晖和德亨两个合力开的店。
  听说,他的外甥,八阿哥弘晟出生后,为表庆贺,弘晖阿哥还特地送了这家店的半成股份做贺礼,说是哥哥送给弟弟的“奶粉钱”。
  合着早夭七阿哥那一份,已经三岁的八阿哥手上,有这家店一成的股份。
  一成股份的“奶粉钱”啊,弘晖阿哥做事真有意思。
  听说这家店生意很好,银子赚的哗哗的,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这个做舅舅的,也来添一份。
  毕竟,从谁手里采买不是买呢?
  也是亲眼看看如今这京城的变化,今日兴致高,他就自己带着家仆出门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是小心谨慎的,给自家府邸改头换面是老老实实出银子买的,而不是自恃功高后,骄横跋扈等着人往府上送。
  原本以为允祥会对那个不知道是谁家的少年大发雷霆,并发一堆牢骚的,但允祥似乎有心事,只是让人去步兵衙门报案了事。
  陪着兴致不高的允祥走了一截路,在大路口,允祥向西,年羹尧继续向南,两人分开。
  目送允祥的背影离开,想着遇见允祥的地方,年羹尧猜测,这位一飞冲天的十三王,应是从定王府邸出来的。
  镶黄旗这一片,能让十三王亲自去拜访的,一个是潜邸雍王府,另一个,就是定王所居国公府了。
  若是雍王府,十三王不会走北小街。
  十三王去定王府邸上做什么去了?
  看十三王不甚开怀的样子,他们话不投机吗?
  第361章
  自从年羹尧回京, 雍正帝只觉多了一副左膀右臂,处理政务越来越得心应手。
  尤其是翰林院那边,因为年羹尧是正经进士出身, 不光是作文,还是辩论,都能应对的无懈可击,更是时常在养心殿里将三王辩的哑口无言, 雍正帝见了就心中高兴。
  三月暮春,德亨正在府上和属下佐领议各佐领内领取第一季度兵丁禄米事务,就见芳冰急急来报,道:“主子,畅春园有人拼死来报,赵爷爷和咱们派去送东西的人都被隆科多抓了!”
  德亨面色陡变,问道:“送信的人呢?”
  芳冰:“就在门外。”
  德亨对各佐领道:“你们且续茶,我去去就来……”
  来德亨府上报信的不是小太监, 是畅春园太监刘狗儿的儿子刘二郎。
  刘二郎一身狼狈, 头发是散的,鞋子没了一只, 露出的袜子上都是泥泞。
  刘二郎一见到德亨就跪下磕头,哭道:“王爷您快去救赵爷爷吧。我爹他老人家腿脚不好,见到赵爷爷被隆科多抓走,想来报信,结果露了行迹,也被抓了, 我拼死跑出来给您送信, 您能不能救赵爷爷同时, 也救一救我爹。”
  德亨让他起来, 道:“你仔细与我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