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可你不是说过,来这里有可能恢复记忆吗?”
  “说实话,只是自我安慰罢了。希望得到点实际成果,证明自己也是努力过的。其实也就是想要张免罪符而已。不过—”她突然顿住,把目光投向湖面,这才继续道,“如果不是和你一起,我是不会来的,多半不会……”
  听到她这样表白心迹的话,我有些不知所措。不可否认,我心头涌起几分喜悦,但还有另一个自己在压抑这种情绪,这也是事实。
  “来之前我曾经想过,这次旅行也许会发生些什么,你我之间。老实说,发生了我也不介意。我甚至有种天真的想法,觉得如果真的发生了,或许就可以忘记痛苦的现实。但你却无动于衷,一心只想帮我解决问题。还是说,接下来你会有所行动?”
  “不会。”我立刻摇头否认,“我绝对不会做那种事,在来之前我就已下定了决心。”
  “我猜也是。”她扑哧一笑,“你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那时你说的是,做爱根本算不得什么。”
  “现在立场不同了啊。”
  “是啊,我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半开玩笑地说完后,沙也加用鞋尖蹭了蹭潮湿的地面,“那之后你没有恨过我吧?”
  “那之后?”
  “就是我单方面提出分手之后。”
  “哦……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如果你不想旧事重提,那就算了。”
  “也没关系。”我把双手插进口袋,右手碰到一包之前买来开车提神用的口香糖。我让沙也加来一条,她摇了摇头说不用,于是我也没往嘴里放。
  “我从来没恨过你。”我把口香糖放回口袋,说道,“我们约好不互相束缚的,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当时的确很受打击,而且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却突然就说有了喜欢的人,要求分手。”
  “是啊。”沙也加朝湖边走近几步,双手背在身后,倏地转过身来,“确切地说,不是我有了喜欢的人所以和你分手,而是正好相反,要和你分手在先,然后才找了一个替代你的人。”
  “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呢?”
  “原因很难解释清楚,说得好懂一点,就是我觉得这场梦该醒了。”
  “一点也不好懂啊。”我不禁苦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还记得我们那时聊天的内容吗?我们聊了很多,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否定了我们之外的所有人。周围的人全是笨蛋,谁都不能相信,谁都不知道事物的本质—我们经常这么说吧。”
  “我记得,的确如此。”
  古色古香的咖啡厅,咖啡和七星香烟。便宜而狭小的酒吧,啤酒和炸薯条—
  “和你在一起很开心,但有时候会突然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不可能一直拒绝周遭的一切,只生活在二人世界里。再这样下去,我们俩都会完蛋。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梦也该醒了。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就是,”我说,“你转向现实路线?”
  “可以这么说吧。”
  “在规划未来这方面,我那时的确想得太简单了。你希望找个稳重伴侣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
  “不光如此,该怎么说呢……”沙也加侧头思忖着,“我觉得我们俩都很孩子气。”
  “这样啊。”我点点头,“确实有这种感觉。”
  “你能理解吗?”
  “似乎可以吧。不过,都已经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了。”她舔舔嘴唇,“不过让我再说一句,你不觉得那时的我们有些像吗?不对,简直是太像了。看到你,就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说不出的难受。”
  “唔……”我踢着脚下的泥土,回想着那时的一幕幕情景。自命不凡的对话,像被什么催逼似的匆忙做爱,日复一日……
  顿时有种胃里压着重物的感觉。
  “雨好像下大了。”沙也加看着湖面的涟漪说。她的头发也被打湿了。
  “回去吧。”我说。
  6
  我们在雨中踏上归途。我一边操作着方向盘,一边反复回味着她刚才的告白。其中最触动我内心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俩太像了”,这一点我也早有感受。这种相似不仅体现在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就连流淌在内心深处、决定了自我意识的某种东西,也可以找出共通点。但当时的我拒绝去刨根究底,连想都不愿多想。这样看来,莫非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意识到了真相?
  与沙也加邂逅时自己的生活状态,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愉快,就像看一本贴满讨厌照片的老相册。
  我父亲是个医生,经营的不是大型医院,而是小镇常见的私人诊所,普通而保守。诊所里只有两名护士,其中之一是我母亲。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得知自己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养父说,这件事不能一直隐瞒下去,他们早就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告诉我。
  据养父说,当年他们夫妻膝下无子,正在考虑收个养子时,刚好一个亲戚的女儿离婚后生下孩子,问他们要不要领养,他们二话不说就同意了,随后顺利办理了收养手续。
  虽然觉得应当感谢双亲对我的养育之恩,但我还是感到震惊,心灵受到了创伤。那时的我正对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抱有疑问,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你是我们的孩子,这一点是绝对不会变的。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一切和往常一样就行了。”养父这样对我说,我默默地点点头。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或许就如养父所说,一切和往常一样就行了。可是想归想,我无法真正做到。他们不是我亲生父母这个念头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父母不可能察觉不到我的变化,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再也没有往日的和乐融融。
  就在这时,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是在我放学回家时突然叫住我的,我瞬间意识到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所以在她提出要和我聊几句时,我毫不犹豫地跟了过去。
  她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问我父母和家里的情况。我几乎没怎么回答,只是低着头。
  几天后,那个女人到我家来了。父母叫我待在别的房间,但我还是隔墙听到了双方的谈话。
  她提出要回亲生孩子的要求,而我父母断然拒绝。详细情形不是很清楚,不过似乎是她和第二任丈夫也离了婚,现在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所以想接回自己的孩子。
  “求求你们了,孩子现在是我唯一的寄托了。你们的养育之恩,要我怎么报答都可以。”我的亲生母亲哭着恳求。
  “事到如今,就算你再央求也没用。那孩子是我们的,我们绝对不会放手。”养父口气强硬地回答,“之前不是叫你别在那孩子面前出现吗?你却在这时候擅自找上门来,简直太不知好歹了!”
  养父的话让我恍然大悟,我得知自己是养子之后没多久就遇到了亲生母亲,原来并非偶然。他们事先把真相告诉我,为的就是防止母亲的出现让我产生动摇。
  他们谈了很长时间,不久双方的说辞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都说出了真实的心声。
  “难道要我以后几十年都一个人生活吗?等我年纪大了,该指望谁养活呢?”
  “所以我不是说了,你再去找个不错的对象啊!而且我们俩也都指望着那孩子呢,这个家也只有他来继承。就因为这样,我们才尽心尽力地把他抚养成人。到这个时候又来争夺,你不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吗?”
  简单来说,亲生母亲是为了晚年有个依靠,养父母则是为了有人继承家业。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他们应该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但对十三岁的我来说,对于他们把我当作将来的保障这个事实,还是无法心平气和地一笑了之。
  双方谈判的结果,以“过些日子让他自己决定”暂时告一段落。我的亲生母亲听上去不太满意,或许她当时已经预见到这种决定方式对自己不利吧。
  从这天起,养父母对我的态度又有了小小的变化。养母对我比以前更好了,养父也常常谈起我未来的规划,表示如果我不感兴趣,不当医生也没关系,无论我选择什么职业,他们都会全力支持我。与此同时,还时常不经意似的提起养育我过程中的美好回忆和种种辛劳。
  而亲生母亲几乎每天都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等我,带我到附近的公园聊天。说是聊天,其实只是她一个人在说。她告诉我,当初放弃抚养我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她万分后悔,说着说着,眼里不时泛起泪光。
  一周后,亲生母亲再次来到我家。这次我和他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养父对我说:“想和谁一起生活,你自己决定吧,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三个人都凝视着我的嘴角,而我在这之前就已有了答案。做出这个选择时,我考虑的不是自己想怎样做,而是怎样做最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