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他是龙番市货运公司的驾驶员舒少平,昨天从浙江拉一车日用品回来,在这个位置,看到一棵倒下的大树把路堵上了。”民警指了指路边的一棵脸盆粗的断树,说,“就是那棵,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又挪到了路边。”
“车匪路霸。”冯凯沉吟道。
“嗯,这个词儿很贴切,应该就是专门拦路抢劫的人。”民警说,“舒少平下来想把树挪开,结果从路边灌木丛里跳出十几个蒙面的歹徒,用西瓜刀、钢叉,把他控制住了。”
“西瓜刀,钢叉。”冯凯沉吟着说。
“这伙人上车之后,在车斗里翻找了一会儿,把几箱比较值钱的酒给搬走了,还对舒少平搜了身,抢走了十几块钱,然后把路中间的大树给搬开了。”民警说,“舒少平以为他们只是抢酒抢钱,不会害命,还在暗自庆幸,准备发动车辆赶紧离开的时候,这伙人就又不知道从哪里回来了。”
“重新返回来烧车?”冯凯吃了一惊。
“是的。”民警说,“这帮人又把舒少平拖下车,捆绑了起来,绑在附近的一棵树上,然后用一个桶和一根塑料管子,从卡车的油箱里吸出一些汽油,浇泼在车上,点燃了。然后,现场就是咱们看到的这副模样了。”
“奇了怪了,一开始确定是走了?”冯凯说,“这伙人和舒少平有交流吗?”
“没有交流,就是说一些‘不许动’‘劫财不劫命’之类的威胁的话。”民警说,“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舒少平也能听出他们是龙番本地人。”
“我是说,他们为什么走了,还要回来烧车?”冯凯说。
民警摇了摇头,看了看还在一边瑟瑟发抖的舒少平。舒少平显然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连忙也摇了摇头,表示对这伙人异常行为的不解。
“你再想想,是不是你咒骂他们被他们听见了?回来报复?”冯凯走到舒少平身边,蹲下来问他。
“没有,我哪敢?”舒少平的声音都是哑的,“我当时就想着赶紧走,损失了几箱酒,大不了背个处分。当时他们那么多人,气势汹汹的,我怎么也不敢嘴欠啊。”
“那就奇怪了。”冯凯说。
“当时他们在吸烟的时候,领头的一个扎小辫的男人,还在那里喊着‘动作快点,全烧掉,什么都不能留下’。”舒少平补充道。
冯凯的心里一惊。
这个时候,顾红星终于开口了,说:“怎么样,这一段,你有没有印象了?”
冯凯当然有印象。
扎小辫的男人。
“走私案中,有好几起‘黑吃黑’的案件,其中一起,也就是你自己去破的那一起被伤害后不敢报警的案子,当事人是不是也提供了‘扎小辫男人’的细节线索?”顾红星拽着冯凯的衣服,把他拉到了十几米之外,问道。
弄了半天,冯凯才知道顾红星是因为这件事生气了。他冯凯一直以来都对车匪路霸的案件很不上心,无论顾红星怎么劝他去办理一下,哪怕调查一下、威慑一下都可以。但一心扎在蔡村案件里的冯凯,对这种“看大不大、看小不小”的抢劫案,一直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现在案件做大了,差点捅出了大娄子,顾红星自然是不高兴的。
冯凯想了想,觉得自己在这种时候,不能再做任何隐瞒了,于是说道:“其实,最早那个偷煤的案子,韦星也供述说,有一个扎小辫的男人。”
顾红星瞪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顾红星吃惊、愤怒的表情,让冯凯也有些无地自容,下意识地在顾红星的面前低下了头。
“也就是说,你早就掌握了可能串并案件的线索?”顾红星的音量有些控制不住。
“那也不至于。”冯凯说,“毕竟是偷煤案嘛,损失又小,我就没重视。至于扎不扎小辫,那我更不能当成串并依据了。你想想,现在的男青年,都时兴留到肩膀的长发,谁都能把头发一束,变成小辫子啊。”
顾红星已经气得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别生气了。”冯凯不以为然地说,“这种小案子,我回头给你破了不就好了吗?又没有出人命,你急什么。”
“你!”顾红星看了看远处正在翘首看他们俩的民警,压住了怒火,说,“你要是能破,为什么不早破?公家损失了一辆大货车和一整车货物,这司机以后说不定精神上都会出问题,这些都是小事?只有出人命了才是大事?!”
“放心,别急,我给你破了就是了。”冯凯拍了拍顾红星的肩膀,逃也似的回到了中心现场。
2
这些年来,在顾红星这批人的带动下,领导们充分体会到了刑事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省厅已经组织了两次全省“痕迹检验培训班”,在全省培养了上百名痕迹检验技术员。这个培训班通常只有3个月的时间,从基层民警中选拔出一批细致、耐心的同志,尤其是那些对刑事技术有兴趣的同志,进行3个月集中培训,掌握痕迹检验的最基本技巧。
当然,和顾红星一样,这些同志培训结束后,回到各自所在的区分局,不仅仅要承担辖区内的一些小案件,比如盗窃等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还要继续做原来就承担的刑事侦查的工作。准确地说,他们还是侦查员,只能在工作有余力的时候,再投入现场勘查工作。所以,这一批技术员,实际上是兼职的痕检员,缺乏足够的经验,也缺乏对这一专业更加深入的认识,遇见大的案件,还是需要顾红星亲自出马。
此时,两名分局的技术员正钻进已经烧成架子的货车车厢里,开展现场勘查。
冯凯走到车尾,对两名技术员说:“你们在找什么呢?”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两人,他们愣一下,说:“不找什么,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发现。”
“那你们这样找是没用的,到处都是黑乎乎的,能找到什么啊?”冯凯扶着车位的架子,说,“得向你们顾老师学习,一点一点筛。”
技术员脸上现出了为难的神色。
顾红星走了过来,脸上似乎还有余怒,说:“这个案子不用,当事人还在,可以完整叙述过程。痕迹物证,在烧毁的汽车里,是不可能找到的。”
冯凯此时是有意躲着顾红星,连忙说道:“那你们还找个啥,要找那些犯罪分子碰过,但没有被火烧的地方呀,比如,嗯,比如那截拦路用的断木。”
说完,冯凯便闪到了车头前方路边的断木旁,说:“舒少平不是说了吗,他们是用脚踹的方式挪开断木的,说不定,说不定,哎哟我去,这不是鞋印吗?”
这真是意外发现,断木上赫然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泥巴鞋底印。
新的发现,让顾红星怒气全消,他连忙跑到了断木边,看着断木上那块树皮脱落的地方。树木粗糙的树皮是很难留下清晰的鞋印的,但这一块脱落了树皮的区域,恰好留下了一枚足迹。
加层足迹:鞋底黏附的某些物质(如灰尘、泥土、血迹等),经过踩踏而转移到地面上,看上去像是在地面上加了一层鞋印形状的黏附物,这样的足迹便被称为加层足迹。
“泥土加层足迹 加层足迹:鞋底黏附的某些物质(如灰尘、泥土、血迹等),经过踩踏而转移到地面上,看上去像是在地面上加了一层鞋印形状的黏附物,这样的足迹便被称为加层足迹。。”顾红星沉吟道。
“这,怎么没花纹?”冯凯抬起自己的脚底看了看,又看了看鞋印,区别很大。
“鞋底没花纹,自然鞋印也就没花纹。”顾红星白了一眼冯凯,心想你又发昏了?
冯凯见顾红星的怒气消了,连忙嬉皮笑脸地说道:“我就是问为什么鞋底没花纹嘛。”
“依我看,这是农民自己做的布鞋。”顾红星说,“这些密集的小点,就是穿线的线孔。”
“我知道,我小时候我奶奶就会纳鞋底。”冯凯说。
“会的人多了,淑真也会,我也会。”顾红星说,“这有什么稀奇的。”
“我觉得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城里人大多数都是买鞋子穿了吧。”
“是的。”顾红星点头说,“这样看,这些劫匪,应该白天是农民,晚上是劫匪。藏在农民之中,人海茫茫,不好找啊。”
“鞋印没特征?”冯凯问,“这磨损特征不是挺明显的嘛。”
“是很明显。”顾红星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说,“磨损这么严重,可以判断这帮人的主要出行方式应该就是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是,这种布鞋到处都是,不像去商店里找成品鞋子那么简单。不过,如果你找得出鞋子,我就能做比对。”
“那成,我来想想,这案子该怎么办才好。”冯凯说。
“串并案。”顾红星说,“对于多次、多地作案的案件,只有利用串并案,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突然想起当年那个偷咸肉的案件了。”冯凯笑着说道。
顾红星瞥了一眼冯凯,说:“是不是要从韦星开始?”
“车匪路霸。”冯凯沉吟道。
“嗯,这个词儿很贴切,应该就是专门拦路抢劫的人。”民警说,“舒少平下来想把树挪开,结果从路边灌木丛里跳出十几个蒙面的歹徒,用西瓜刀、钢叉,把他控制住了。”
“西瓜刀,钢叉。”冯凯沉吟着说。
“这伙人上车之后,在车斗里翻找了一会儿,把几箱比较值钱的酒给搬走了,还对舒少平搜了身,抢走了十几块钱,然后把路中间的大树给搬开了。”民警说,“舒少平以为他们只是抢酒抢钱,不会害命,还在暗自庆幸,准备发动车辆赶紧离开的时候,这伙人就又不知道从哪里回来了。”
“重新返回来烧车?”冯凯吃了一惊。
“是的。”民警说,“这帮人又把舒少平拖下车,捆绑了起来,绑在附近的一棵树上,然后用一个桶和一根塑料管子,从卡车的油箱里吸出一些汽油,浇泼在车上,点燃了。然后,现场就是咱们看到的这副模样了。”
“奇了怪了,一开始确定是走了?”冯凯说,“这伙人和舒少平有交流吗?”
“没有交流,就是说一些‘不许动’‘劫财不劫命’之类的威胁的话。”民警说,“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舒少平也能听出他们是龙番本地人。”
“我是说,他们为什么走了,还要回来烧车?”冯凯说。
民警摇了摇头,看了看还在一边瑟瑟发抖的舒少平。舒少平显然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连忙也摇了摇头,表示对这伙人异常行为的不解。
“你再想想,是不是你咒骂他们被他们听见了?回来报复?”冯凯走到舒少平身边,蹲下来问他。
“没有,我哪敢?”舒少平的声音都是哑的,“我当时就想着赶紧走,损失了几箱酒,大不了背个处分。当时他们那么多人,气势汹汹的,我怎么也不敢嘴欠啊。”
“那就奇怪了。”冯凯说。
“当时他们在吸烟的时候,领头的一个扎小辫的男人,还在那里喊着‘动作快点,全烧掉,什么都不能留下’。”舒少平补充道。
冯凯的心里一惊。
这个时候,顾红星终于开口了,说:“怎么样,这一段,你有没有印象了?”
冯凯当然有印象。
扎小辫的男人。
“走私案中,有好几起‘黑吃黑’的案件,其中一起,也就是你自己去破的那一起被伤害后不敢报警的案子,当事人是不是也提供了‘扎小辫男人’的细节线索?”顾红星拽着冯凯的衣服,把他拉到了十几米之外,问道。
弄了半天,冯凯才知道顾红星是因为这件事生气了。他冯凯一直以来都对车匪路霸的案件很不上心,无论顾红星怎么劝他去办理一下,哪怕调查一下、威慑一下都可以。但一心扎在蔡村案件里的冯凯,对这种“看大不大、看小不小”的抢劫案,一直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现在案件做大了,差点捅出了大娄子,顾红星自然是不高兴的。
冯凯想了想,觉得自己在这种时候,不能再做任何隐瞒了,于是说道:“其实,最早那个偷煤的案子,韦星也供述说,有一个扎小辫的男人。”
顾红星瞪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顾红星吃惊、愤怒的表情,让冯凯也有些无地自容,下意识地在顾红星的面前低下了头。
“也就是说,你早就掌握了可能串并案件的线索?”顾红星的音量有些控制不住。
“那也不至于。”冯凯说,“毕竟是偷煤案嘛,损失又小,我就没重视。至于扎不扎小辫,那我更不能当成串并依据了。你想想,现在的男青年,都时兴留到肩膀的长发,谁都能把头发一束,变成小辫子啊。”
顾红星已经气得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别生气了。”冯凯不以为然地说,“这种小案子,我回头给你破了不就好了吗?又没有出人命,你急什么。”
“你!”顾红星看了看远处正在翘首看他们俩的民警,压住了怒火,说,“你要是能破,为什么不早破?公家损失了一辆大货车和一整车货物,这司机以后说不定精神上都会出问题,这些都是小事?只有出人命了才是大事?!”
“放心,别急,我给你破了就是了。”冯凯拍了拍顾红星的肩膀,逃也似的回到了中心现场。
2
这些年来,在顾红星这批人的带动下,领导们充分体会到了刑事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省厅已经组织了两次全省“痕迹检验培训班”,在全省培养了上百名痕迹检验技术员。这个培训班通常只有3个月的时间,从基层民警中选拔出一批细致、耐心的同志,尤其是那些对刑事技术有兴趣的同志,进行3个月集中培训,掌握痕迹检验的最基本技巧。
当然,和顾红星一样,这些同志培训结束后,回到各自所在的区分局,不仅仅要承担辖区内的一些小案件,比如盗窃等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还要继续做原来就承担的刑事侦查的工作。准确地说,他们还是侦查员,只能在工作有余力的时候,再投入现场勘查工作。所以,这一批技术员,实际上是兼职的痕检员,缺乏足够的经验,也缺乏对这一专业更加深入的认识,遇见大的案件,还是需要顾红星亲自出马。
此时,两名分局的技术员正钻进已经烧成架子的货车车厢里,开展现场勘查。
冯凯走到车尾,对两名技术员说:“你们在找什么呢?”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两人,他们愣一下,说:“不找什么,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发现。”
“那你们这样找是没用的,到处都是黑乎乎的,能找到什么啊?”冯凯扶着车位的架子,说,“得向你们顾老师学习,一点一点筛。”
技术员脸上现出了为难的神色。
顾红星走了过来,脸上似乎还有余怒,说:“这个案子不用,当事人还在,可以完整叙述过程。痕迹物证,在烧毁的汽车里,是不可能找到的。”
冯凯此时是有意躲着顾红星,连忙说道:“那你们还找个啥,要找那些犯罪分子碰过,但没有被火烧的地方呀,比如,嗯,比如那截拦路用的断木。”
说完,冯凯便闪到了车头前方路边的断木旁,说:“舒少平不是说了吗,他们是用脚踹的方式挪开断木的,说不定,说不定,哎哟我去,这不是鞋印吗?”
这真是意外发现,断木上赫然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泥巴鞋底印。
新的发现,让顾红星怒气全消,他连忙跑到了断木边,看着断木上那块树皮脱落的地方。树木粗糙的树皮是很难留下清晰的鞋印的,但这一块脱落了树皮的区域,恰好留下了一枚足迹。
加层足迹:鞋底黏附的某些物质(如灰尘、泥土、血迹等),经过踩踏而转移到地面上,看上去像是在地面上加了一层鞋印形状的黏附物,这样的足迹便被称为加层足迹。
“泥土加层足迹 加层足迹:鞋底黏附的某些物质(如灰尘、泥土、血迹等),经过踩踏而转移到地面上,看上去像是在地面上加了一层鞋印形状的黏附物,这样的足迹便被称为加层足迹。。”顾红星沉吟道。
“这,怎么没花纹?”冯凯抬起自己的脚底看了看,又看了看鞋印,区别很大。
“鞋底没花纹,自然鞋印也就没花纹。”顾红星白了一眼冯凯,心想你又发昏了?
冯凯见顾红星的怒气消了,连忙嬉皮笑脸地说道:“我就是问为什么鞋底没花纹嘛。”
“依我看,这是农民自己做的布鞋。”顾红星说,“这些密集的小点,就是穿线的线孔。”
“我知道,我小时候我奶奶就会纳鞋底。”冯凯说。
“会的人多了,淑真也会,我也会。”顾红星说,“这有什么稀奇的。”
“我觉得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城里人大多数都是买鞋子穿了吧。”
“是的。”顾红星点头说,“这样看,这些劫匪,应该白天是农民,晚上是劫匪。藏在农民之中,人海茫茫,不好找啊。”
“鞋印没特征?”冯凯问,“这磨损特征不是挺明显的嘛。”
“是很明显。”顾红星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说,“磨损这么严重,可以判断这帮人的主要出行方式应该就是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是,这种布鞋到处都是,不像去商店里找成品鞋子那么简单。不过,如果你找得出鞋子,我就能做比对。”
“那成,我来想想,这案子该怎么办才好。”冯凯说。
“串并案。”顾红星说,“对于多次、多地作案的案件,只有利用串并案,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突然想起当年那个偷咸肉的案件了。”冯凯笑着说道。
顾红星瞥了一眼冯凯,说:“是不是要从韦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