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难道顾红星不知道这个情况吗?吕所长应该和他说了呀?那他为什么要把自己从那么重要的蔡村案件上撤下来,还用“命案”作为诱饵?按理说,在派出所调查确认是命案之前,他们是没有必要派员来接手的。说不定,这就是把自己调离蔡村案的一个借口?
  结合吕所长刚才的牢骚,冯凯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不被信任的滋味,心情顿时抑郁了起来。
  “你先别急,重新说一下案发的经过。”卢俊亮倒是依旧阳光开朗。
  “你们看,那里就是我住的地方。”老板伸手指了指鸡舍西北角的一间小平房,看起来那就是老板平时居住和看守鸡舍的地方。因为鸡舍比较长,所以平房距离他们所在的坍塌点有100多米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昨天深夜,不,应该是今天凌晨3点钟左右吧,那时候我都睡熟了,突然听见呼啦一声,把我惊醒了。”老板说,“我当时睡得迷迷糊糊的,就琢磨着,这是什么声音呢?我心里一惊,不会是鸡舍塌了吧。于是,我就穿衣服起来看。在穿衣服的时候,我就隐隐约约地听到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等我跑到这里来一看,才发现真的是鸡舍塌了,砸死了好多小鸡。但是当时天黑啊,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塌的,直到天亮了,我才发现有好多血,我估计是有人在这里杀人,开车逃跑的时候,撞到了我的鸡舍栏杆上。你看,那栏杆上还有绿色的油漆呢!不是被车撞的,能是什么?”
  “有血就是命案吗?”冯凯说,“如果是鸡血呢?”
  老板愣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联苯胺血痕预试验:检验痕迹是否为血痕的试验。
  此时的卢俊亮已经从勘查包里拿出了联苯胺试剂,做了联苯胺血痕预试验 联苯胺血痕预试验:检验痕迹是否为血痕的试验。以后,说:“首先确定这就是血。”
  金标试剂条:书中指“人血红蛋白检测金标试剂条”,用于快速定性检测人类血液(痕)。
  然后卢俊亮又拿出了一根试纸条,在血痕阳性的溶液里蘸了一下,说:“金标试剂条 金标试剂条:书中指“人血红蛋白检测金标试剂条”,用于快速定性检测人类血液(痕)。可以确定这就是人血。”
  “那就算是人血,也有可能是交通事故啊。”冯凯说。
  “是啊,说不定撞了人,把人送医院了?”民警也附和着说。
  “怎么可能?我这地方这么荒,哪有人来?这里又不是大马路,更没车来了。”老板说。
  冯凯一想也是,这里确实不太可能有车辆经过。在汽车并不多,且没有什么私家车的年代,把车开到没有路的现场来,确实不太正常。于是他对卢俊亮说:“这里能看出足迹什么的吗?”
  卢俊亮摇摇头,说:“都是土地,听说今天郊区其他地方下了一场雨,但不巧这块还没下到,地还旱得挺结实的,看不出足迹。”
  “好吧,那我们开始现场勘查了。”冯凯说。
  说完,冯凯让民警把老板带到一边,自己和卢俊亮开始对血迹进行勘查。
  卢俊亮盯着血迹,一边说,一边记:“血迹有滴落状的,也有甩溅状的,而且不是一个方向,这血迹形态看起来还真的像是用利器侵害一个人形成的。血落到地上,有踩踏的痕迹,可惜地面是土地,所以也看不出鞋底花纹。这,要不要找顾大来看看?把把关?”
  “找他干什么?他把我们支开,你看不出来吗?”
  “支开?支开什么?”
  冯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此时他发现在鸡舍的一侧墙壁下面,有三枚新鲜的烟头。
  “这老板抽烟吗?”冯凯问身边的民警。
  “不抽。”民警说。
  冯凯点点头,仔细观察着这三枚烟头。
  三枚烟头都很新鲜,和今天凌晨的事情应该有着强关联。
  “要是有dna就好了,很快就能破案。”冯凯一边嘀咕着,一边用一根小树枝拨弄着三枚烟头。
  三枚烟头都是“阿诗玛”牌的香烟,这香烟价格不便宜,说明抽烟的人生活条件不错。突然,他眼睛一亮,记起了顾雯雯曾经给他讲过的一个案件。当时,顾雯雯利用现场烟头的不同掐灭方式,判断出现场有几个人。这个办法,似乎也完全适用这个案子。
  冯凯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烟头的掐灭方式上,果真发现了端倪:三枚烟头中有一枚是扔在地上被脚踩灭的,烟头是扁的;另一枚是在墙上蹭灭的,墙上也找到了相应的烟灰痕迹;还有一枚是被用手搓灭的,烟头剩下的烟丝被搓碎了,撒在周围,过滤嘴却是完好的。
  顾雯雯曾经说过,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掐灭烟头的下意识动作都是一致的。那么,这三枚烟头,应该是三个人抽的!
  “这里至少出现过三个人。”冯凯嘀咕着,看着血迹的分布。
  从血迹分析来看,结合烟头掐灭情况,应该是一个人和另外两人或多人先在一起抽烟说话,然后这个人被袭击,在南边空地上发生了短暂的搏斗后,往东北侧的车辆跑去,上了车,驾车离开的时候,不小心撞倒了鸡舍顶棚的支撑柱。这一点,和老板的分析是一致的。
  “你们今天有没有人来报被伤害的案子?”冯凯问在一旁抽烟的吕所长,说,“烟头别乱扔啊。”
  “那必须的,现场保护我们都懂的。”吕所长说,“确实没人报案,所以我们也怀疑,伤者到底是不是死了,这是不是一起命案?”
  “血迹是快速滴落的形态,由此分析,伤者应该是汽车司机,他跑上了车,而不是被抬上了车。开车后,也是仓促逃离的。”冯凯沉吟道,“这个年代,啊,不是,就说现在,现在会开车的人还真不多,不是什么人都能驾车离开的。”
  “那倒是。”吕所长说。
  “既然能够驾车逃离,要么车辆开到一半人死了,那你们早就会发现了。要么就是可以开到医院救助。”冯凯说,“小卢,这么多出血量,自己处理不了吧?”
  “那肯定处理不了。”卢俊亮说,“和你当时的出血量差不多了,至少伤到一根大静脉。别说自己了,就是乡镇卫生院也不一定处理得了。”
  冯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纱布,说:“是啊,可是如果他到了医院,为什么不报案呢?对!我们去医院看看!这里最近的医院是……”
  “二院,距离这里开车6公里。”吕所长说,“要去吗?我带你们去?”
  “别急,先去你们派出所,我借电话一用。”冯凯已经习惯了没有手机的生活。
  很快,吕所长开车带着他们来到了派出所,冯凯拨通了林淑真她们急诊科的电话。
  “急诊科吗?我找林医生。”冯凯急切地说道。
  对面应答道:“我是林淑真,贵姓?”
  一听到这熟悉的电话开场白、熟悉的语调,冯凯情不自禁地说道:“妈——啊,啊,妈妈的,我又遇见一起命案,啊,我是冯凯。”
  他不得已说了一句脏话。
  林淑真“扑哧”一笑,说:“这是要求助于我吗?”
  “是啊,你和二院急诊科的,熟悉吗?”
  “当然!”
  “那就好!”冯凯在电话里,安排着林淑真如此如此去做。
  2
  到了龙番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名男医生早已等在门口。
  “我们是公安局的,林医生和你说了吧?”冯凯热情地打着招呼。
  “都说了,工作我也做了。”男医生一边引着冯凯往急诊科走,一边说,“昨晚到今天早晨,急诊科一共收治了七名因为外伤入院的患者。急性大失血的,有三个人。这三个人中,有两个是被人送进来的,只有一个是自己来的。”
  “受伤后自己来,这很可疑啊。他是开车来的?”冯凯朝医院大门外的空场地看去,那里零零散散停着十几辆车,说,“你先等等,我去看看外面的车。”
  “是不是开车来的,那就不知道了。”医生说。
  冯凯回到了医院门口,在那十几辆汽车之间走来走去。排除那几辆白色的救护车,就不剩下几辆汽车了。冯凯心想,这个年代也有这个年代的好,到了陶亮的年代,如果不知道车牌照,想找一辆汽车,那可真是大海捞针。冯凯挨个往这些车辆的窗里查看,很快就找到了一辆可疑的轻型卡车。卡车是北京二汽生产的,bj130型号,绿色的。关键的是,从车窗往里看去,可以看到座椅上有斑斑血迹。
  这个年代,一般没有私家车,这种轻型卡车都归属国营的运输公司,货车司机在当时有着很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也和现场抽“阿诗玛”牌香烟的形象相吻合。
  冯凯又仔细审视了车辆的外观,车头和车斗之间的档杆上,果真有明显的擦划痕迹,还黏附有蓝色的油漆。冯凯记得,养鸡场的鸡舍顶棚支撑柱就是蓝色的。
  冯凯心里有底了。既然嫌疑车辆停在这里,那么伤者很可能就在医院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