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他偏要捧我 第5节
  “好,我知道了。”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而顺从,“谢谢顾总安排。”
  顾承淮看着他过于平静的脸,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你好好休息。”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我还有会。”
  他转身离开了病房,高大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没有回头。
  门关上的瞬间,林砚猛地将脸埋进柔软的枕头里,肩膀微微颤抖起来。
  原来,金山的温度,不过是他的自作多情。
  裂痕,在他以为靠近了的时候,悄然出现。冰冷而现实。
  第10章 沉默的对抗
  脚踝的伤在精心护理下慢慢好转,但林砚心里的那道口子,却悄然溃烂。
  他变得异常沉默。
  《时光客栈》的录制开始了。如顾承淮所安排,这是一个节奏舒缓的生活类综艺,在一处风景如画的江南古镇拍摄。几个常驻嘉宾需要共同经营一家小客栈,接待飞行嘉宾。
  镜头前,林砚依旧维持着温和有礼的形象,该笑的时候笑,该做事的时候做事。他容貌出众,哪怕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插花、煮茶,都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节目组对此非常满意。
  但镜头之外,他几乎不与人交流。休息时总是独自待在角落,看着远处发呆,或者戴着耳机,隔绝一切。周小微忧心忡忡,却不知如何开解。
  顾承淮依旧忙碌,只在林砚从节目组请假回医院复查时,来过病房一次。依旧是询问伤势恢复情况,交代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语气公事公办。
  林砚也只是垂着眼,用最简单的“嗯”、“好”、“知道了”回应。
  两人之间,仿佛又回到了最初那种冰冷的、资源给予与接受的关系,甚至比那时更糟。那时至少还有林砚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顾承淮偶尔流露的、不经意的维护。现在,只剩下公式化的交流和一潭死水般的沉默。
  顾承淮显然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在他又一次交代完一个新增的广告代言,只得到林砚一个毫无波澜的“好”字之后,他停下了话头。
  病房里安静得只剩下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
  顾承淮看着林砚低垂的、看不清神情的侧脸,眉头微蹙。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像一株原本努力向着光源生长的植物,忽然收拢了所有枝叶,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林砚。”他叫了他的名字,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林砚终于抬起头,看向他。那双浅褐色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那种复杂的、混合着感激、倔强甚至偶尔闪过的依赖情绪,只剩下一种近乎空洞的平静。
  “顾总,还有事吗?”他问。
  顾承淮被他眼神里的疏离刺了一下,心头莫名升起一丝烦躁。他习惯于掌控一切,包括林砚的情绪和反应。而现在,他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脱离他的掌控。
  “你在闹什么脾气?”顾承淮直接问道,语气带着他惯有的、不容置疑的强势。在他看来,他给了他最好的治疗,最优渥的养伤环境,甚至在他无法进行高强度工作时,依旧为他维持着顶级的曝光和资源。他还有什么不满意?
  林砚看着他,忽然觉得很累,也很可笑。
  闹脾气?在他眼里,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只是在“闹脾气”吗?
  他轻轻扯了一下嘴角,那笑容淡得几乎看不见,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自嘲。
  “没有。”他重新低下头,避开顾承淮审视的目光,“我只是有点累。顾总放心,我会做好所有工作的,不会让您的投资打水漂。”
  “投资”两个字,他咬得格外清晰。
  顾承淮的脸色沉了下去。病房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冻结。
  他盯着林砚的发顶,看了许久,最终什么也没说,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砚维持着低头的姿势,很久很久,直到眼眶酸涩得再也承受不住,一滴温热的液体猝不及防地砸落在雪白的被子上,晕开一个小小的、深色的湿痕。
  他知道,他或许是在无理取闹,是在恃宠而骄——如果那能算“宠”的话。顾承淮确实没有义务关心他的情绪,他们之间本就是一场交易。
  可他控制不住。
  那些食堂的灯光,那个雨夜的拥抱,像毒药一样侵蚀了他的理智,让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妄想。
  而现在,梦该醒了。
  《时光客栈》的某一期,请来了一位飞行嘉宾——当红小花苏晴。她性格活泼开朗,很会活跃气氛,对沉默寡言的林砚似乎也格外关注,总是找机会和他搭话。
  节目播出后,凭借着林砚超高的人气和苏晴的观众缘,加上节目组有意无意的剪辑,两人之间竟意外地有了不小的cp热度。
  【哇,苏晴看林砚的眼神好甜!】
  【冰山美人和太阳花,有点好磕!】
  【林砚好像也只有和苏晴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多说两句话。】
  这些言论,自然也传到了顾承淮那里。
  秦风汇报的时候,语气谨慎:“顾总,需要联系节目组那边,适当引导一下舆论吗?”
  顾承淮看着平板上那些截取的、林砚和苏晴并肩站在古镇小桥上相视而笑的画面(虽然是剪辑效果),眼神一点点冷了下去。
  他想起林砚在医院里那双空洞平静的眼睛,想起他那句带着刺的“不会让您的投资打水漂”。
  现在,倒是会和别人笑得开心了?
  一股无名火骤然窜起,烧得他胸口发闷。
  他放下平板,声音冰冷:
  他倒要看看,这只被他用金子堆砌起来的金丝雀,翅膀硬了之后,到底想飞到哪里去。
  裂痕,在沉默中,持续蔓延。冰冷的对峙,无声地升级。
  第11章 金梧桐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也能淬炼最坚硬的内核。
  脚伤痊愈后,林砚以一种近乎燃烧自己的状态投入工作。他完成了《暗局》最后的补拍,镜头里的他,眼神比受伤前更加沉静,也更深邃,仿佛将那段灰暗时期的所有情绪都沉淀成了角色的养分。
  王导看着监视器,破天荒地说了句:“味道对了。”
  《暗局》杀青后,林砚没有停歇。他谨慎地挑选剧本,不再盲目接受所有s级项目,而是选择那些真正能打动他、有挑战性的角色。他泡在排练室的时间越来越长,请教表演老师,甚至自己去体验生活。
  他和顾承淮的关系,维持着一种奇特的“冰点平衡”。
  顾承淮依旧给他最好的资源,但不再事无巨细地过问。林砚则完美地履行着一个“被投资者”的义务,兢兢业业,交出远超预期的答卷。他们偶尔在公司遇见,点头之交;食堂那个角落,再没有出现过两人的身影。
  仿佛那一段夹杂着些许温情的时光,只是幻觉。
  外界的声音,在这三年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风起云涌》的热播,林砚饰演的悲情男二号深入人心,演技获得广泛认可。《暗局》上映后,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他饰演的双面间谍复杂立体,尤其是几场内心戏,层次分明,震撼人心。之前那些“花瓶”、“资源咖”的标签,被一部部实绩硬生生撕碎。
  他不再是靠着顾承淮的名字出现在新闻里,他的名字——林砚,本身就代表着热度、实力和商业价值。
  三年后的金梧桐奖颁奖礼,如期而至。
  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这是国内电影的最高殿堂,群星云集。
  林砚凭借《无声之境》中一个突破性的、近乎毁容式的角色,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他坐在台下,身边是《无声之境》的导演和剧组同仁。他穿着合体的黑色礼服,面容沉静,相较于三年前那个初出茅庐、带着忐忑和野心的新人,此刻的他,周身散发着一种内敛而强大的气场。
  当颁奖嘉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打开信封,清晰地念出“最佳男主角——《无声之境》,林砚!”时,巨大的掌声和欢呼声瞬间淹没了整个会场。
  聚光灯猛地打在他身上,耀眼夺目。
  林砚有一瞬间的恍惚,随即,他缓缓站起身。脸上并没有过多的狂喜,反而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怅然。
  他走上舞台,每一步都沉稳坚定。从老艺术家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金梧桐奖杯,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心底。
  他站在话筒前,调整了一下呼吸。台下是无数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有真诚的祝福,也有复杂的审视。
  他首先感谢了剧组,感谢了导演,感谢了所有支持他的人。
  然后,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最终,精准地落在了第一排贵宾席,那个即使在这种场合,依旧坐姿挺拔、气场强大的男人身上。
  顾承淮也正看着他,黑眸深邃,看不清情绪。
  林砚对着他的方向,举了举手中的奖杯,唇角扬起一个清浅又夺目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释然,带着一丝戏谑,也带着这三年积攒下来的、所有的复杂情绪。
  他对着全场,也对着无数镜头,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老板,顾承淮先生。”
  全场瞬间安静了一瞬,连背景音乐都恰到好处地停了。所有人都想起了三年前那场轰动一时的“强捧”风波,竖起了耳朵。
  林砚轻笑出声,那笑声透过麦克风,带着奖杯加持的耀眼光芒和一丝压抑了许久的、报复性的快感:
  “感谢顾总……用顶级资源,硬生生砸了我三年。”
  “哗——!”
  满座哗然!随即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和闪光灯疯狂爆亮的声音!这话太大胆,太直接,几乎是将过去所有不能摆上台面的猜测,一把掀开了帷幕!
  顾承淮坐在台下,光影交错间,他面色依旧沉静如水,只是搭在膝盖上的那只手,指节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手背青筋微显。
  林砚却不再看他,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颁奖礼在一种微妙而沸腾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林砚被蜂拥而上的媒体和前来祝贺的人群团团围住,应付了许久,才终于脱身,回到主办方为他准备的单人休息室。
  巨大的喜悦和长久紧绷后的松弛感交织袭来,他背靠着门板,卸下所有的伪装,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休息室的门锁传来“咔哒”一声轻响。
  被人从外面打开了。
  顾承淮走了进来,反手关上门,落锁。他换下了观礼时的西装,只穿着一件深色的丝质衬衫,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周身带着一股刚从喧闹浮华中心抽身、尚未平息的压迫感。
  休息室里只开了一盏暖黄的壁灯,光线昏暗,将空气渲染得粘稠而暧昧。
  林砚心头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脊背抵上了冰凉的化妆镜台。
  顾承淮一步步走近,步履沉稳,直到两人几乎鼻尖相抵。他身上熟悉的冷冽木质香调混合着一丝庆典香槟的酒气,强势地侵占了林砚所有的呼吸。
  他伸出手,冰凉的指尖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轻轻捏住了林砚的下巴,迫使他抬起眼与自己对视。他微微俯身,黑眸沉沉地锁住林砚因为获奖和微醺而泛着水光的眼睛。
  他的声音低哑,带着一丝危险的意味,一字一句,清晰地逼问:
  “怎么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