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商户之女,爹娘在我六岁的时候,把九岁的江珂玉带回了家,说他爹娘遇难,从今以后他就住在我们家。&..
[显示全部]
我是个商户之女,爹娘在我六岁的时候,把九岁的江珂玉带回了家,说他爹娘遇难,从今以后他就住在我们家。
江珂玉天资卓绝,勤奋刻苦。几年后,在我爹娘的栽培和恩师的提拔下,顺利步入仕途,风头无两。
也是这一年,阿爹重病,将我托付给他。阿爹亲眼看着我们拜了堂,并得到他一生只会有我一人的承诺后才安心闭眼。
自此我和江珂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
这一恍,就是六载。
六年中,我的夫君兑现他的承诺,后宅只我一人。我亦为他操持后院,生育了一对儿女。
我们彼此客气,日子在平淡中带着温馨。
我以为他天性如此,不苟言笑,古板又克制。所以哪怕常常觉得我们夫妻生分,也能自我安慰。
直到有一天,我带着一双儿女在河边放花灯,一艘花船从前缓慢飘过,我抬头看到了上面的才子佳人,他们相谈甚欢。
是我的夫君和他恩师的女儿。
原来江珂玉那样冷情的人,也会笑得如此开怀。
这一幕像颗种子一般落在我心底,生根发芽,日渐茂密,占据我的心田,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甚至我的儿女,也因为我的郁郁寡欢而变得小心翼翼。
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那晚,我主动提出了和离。
他很讶异,却没有拒绝,所以分开得很顺利。
他说,即便不再是夫妻,有爹娘的养育之恩在,他也算作我的兄长,以后遇事尽管来找他。
我点头称好。
回了老宅,我闲来无事在最热闹的东桥街经营起一间茶楼,每日迎来送往,日子却过得比从前快活。
比邻的白面书生会因为我三言两语羞红了脸,两个模样甚好的伙计为我鞍前马后,瑶坊的琴师是我茶肆的常客,常来与我说笑解闷……
我竟才知人间有那么多乐事,好不自在。
唯一不妥的是,怕儿女想念我,说好每隔半月带他们来见我一次的江珂玉来得越来越频繁。
从隔半月到隔十天、五天、三天……有时休沐,还想住在我这。
我明白他的意思,可我不想再要从前的生活,所以我跟他说:
我喜欢上一个书生,我要再婚了。
[收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