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朱压低了声音道:"公子,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葵姬原是宫人出身的。"
赵绣点了点头。
"听人说,那夜陛下就是见她青丝婉转,一时兴起,便宠幸了她。"
赵绣听着,不知为何,眼前竟浮现出那夜燕翎替他拢着头发的模样。那时候,燕国的陛下流露出的感情,是那样脆弱……
那时候他的母亲赵王后已经失去了宠爱,但仍操持着一些宫廷的杂事,其中或许也包含了对年幼质子的照拂。
但其实,燕翎在赵国时,性情孤僻,很不讨喜。
赵绣第一次见到燕翎时,他是个瘦弱的少年,不太和人说话。可能是舟车劳顿,衣服全是褶皱,头发也乱糟糟的,一双黑眼睛总直勾勾地盯着别人,有点不怀好意。
年纪大的嬷嬷在身后轻轻地推了推他和赵绸,笑着道:"这位是燕国来的质子,年纪相仿,以后兴许可以同殿下们做个玩伴呢。
赵绣比他们年长两岁,已经敏感地品味出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他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以自己的方式细细地打量着燕翎,思忖着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在此期间,赵绸已经走上前去,牵住了燕翎的手。
第10章
仲夏过去,燕翎的生辰将近。燕宫一整日都沐浴在丝竹管弦声中,难得热闹起来。
春色已尽,燕宫的妃嫔们却比花更娇澧,打扮得花枝招展,似要把过往遭受的冷落用脂粉都盖过去。
只有葵姬倒行逆施,只穿了一身素净的月白色,加上一头浓墨似的长发,只安静地坐在长桌的末处,便像古画上走出的美人,浑身冷清,仿佛立誓要与此间繁华隔绝。与赵绣对视时,一双美目还带着些幽怨的哀愁。
成朱附在赵绣耳畔,轻声道:“奴婢听说,她受不了失宠,这些日子一直向宫人打听陛下的行踪,指望能够再次做回宠妃呢。您看她那眼神,勾子似的,一直往这边看……”
赵绣听闻,握着杯盏的手指紧了紧,没有应声。眼睫低垂,只一味看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歌舞声声,觥筹交错。满殿华服美人,笑语喧哗。只有葵姬一人将她那一处塞满了寂寞,如冰般凝滞。那件月白的长裙在灯火通明的角落,像一小撮无声的冷焰,黯然静寂地燃烧着。
燕翎今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做燕王时有些雷厉风行,铁腕手段,常让人忘记他其实年纪尚小,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除去朝服玉冕,倒像个富贵人家的俊秀公子,静静端坐高位,满殿繁华便已尽收眼底。
他登上王位时,已经处理了一批兄弟,好在后宫尚显充实,才不让这宴会显得冷清。
赵绣生性不爱热闹,只是不得推辞,如今一次性见了这么多人,只觉得心烦意乱。丝竹管弦之声又不绝于耳,更是头昏脑涨。好容易待到一曲终了,赵绣终于有了喘息的片刻,与成朱借口污了衣裳要去更换,便匆匆离去,只留下桌上半杯残酒。
除去殿内的灯火通明,外边的一切便都是黑黢黢的。两个人在夜里行走,除了脚步声,便偶有几句蛙鸣鸟叫。这下终于静起来了,赵绣却并不十分心旷神怡,依然心慌得厉害。
成朱向他凑近了些,轻轻将声音隐入夜色之中:“公子,真要如此吗?”
赵绣的手指紧攥着衣袖,犹觉得浑身都冷得打颤,低低地道:“事都已经做了,现在再说这些,未免迟了。”
天色太黑,成朱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觉得自己的心如擂鼓般响个不停,带着几分嗔怒道:“公子的事,奴婢不懂,也管不着。”半晌又忍不住道:“如此倒也算了,公子又为何偏选她呢?她那样的眼界和性子……”
赵绣道:“一颗棋子,肯听话便行了,何必要求太高。”
成朱顿了顿,声音听起来有些低落:“可她曾经那样对待公子,您非要以德报怨吗?”
赵绣停下脚步,侧脸的轮廓隐藏在夜幕里,是一道漆黑的影。成朱觉得他似乎在笑。
“以德报怨?你是这样觉得的吗?”
成朱道:“可不是,奴婢还记得,是她把公子推下水去,害得您病了好久呢。”
赵绣轻轻道:“原来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他语气平平,似乎没有什么情绪,接着道:“阖宫上下都知道,那一日,不过是我失足落水,和葵姬娘娘有什么相干?”
成朱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赵绣则是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向前踏步走去:“快走吧,别耽搁了时辰。”但脚步却分明渐行渐缓,越来越迟疑,流露出逃避的意愿。
再回到席上,热闹中已然少了那抹月白色,却更添几分冷清。赵绣向远处望去,并未见到燕翎,心中淡淡生出一缕怅惘。成朱拽住一位宫人,悄悄问道:“怎么不见陛下?”
那宫人道:“陛下乏了,已经与葵姬娘娘先行回殿歇息。”
成朱讶然,又断断续续地问起来具体的情况。赵绣垂着眼眸,慢慢饮尽杯中一点残酒,冰凉的酒液划过喉咙,激起一阵恶心反胃,让他有些难受。
主角既已退场,余下的情节又怎么会精彩呢。今夜的高潮已经过去,待到明日,又是别的花儿盛开了。
宴会散去,已是夜深。赵绣洗漱完毕,正躺在床上发呆。忽然又来内侍通传,说陛下有请。
成朱愣了愣,惊讶道:“现在吗?”
赵绣倒是比较镇定:“那请待我梳洗一番……”
那内侍却露出一副为难的深情,吞吞吐吐道:“贵人不必劳累,直接随奴才前去便好,不宜令陛下久等。”
成朱拧起眉头,道:“这怎么行,夜寒风重,我家公子还只穿着寝衣……”
赵绣从榻上直起身子,夏季炎热,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素绸袍子,勾勒出瘦削的身形。“无事,取件外袍便好了。”
成朱有些焦急得看向他:“公子!”
内侍的声音沉了下去:“陛下亲口谕令,请质子偏殿相见,体谅殿下畏寒,车辇已在殿外等候。贵人……”他将最后两个字拖得很长,在寂静的殿内,又像催促又像警告,“莫让奴才们为难。”
这话听在成朱耳朵里,却感觉威胁的意味更浓。她这几次都是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立马又红了眼眶,像要哭出来似的看向赵绣。
赵绣却是习惯了的,立刻起身下榻。赤足踩在地上,在仲夏中仍然感受到了一丝寒意,直直地顺着脊背往上爬去。他看向成朱,用眼神示意她安心,“陛下的事,耽搁不得。”
成朱六神不定地为他取了一件黛青色的罩袍,系上后,又眼圈发红地送他出了门。
寝殿前,一辆青帷小轿正停于阶下。赵绣掀开帘子,弯腰钻入里面。轿帘落下,狭小的空间便漆黑一片,赵绣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里面,任何声音在这死寂中都显得格外清晰,却又增添了压抑的气氛。
这一路比赵绣预想的要短。轿子停下后,帘子被接引的宫人掀开一角,有些恭敬的意味:“公子请。”
赵绣躬身下轿,夜风裹挟着浓重得酒气扑面而来。
这里并非是燕翎日常起居的地方,而是稍显偏远的一处临水楼阁。
烛火透过窗纱,露出一点暖色,但很快又被惨白的月光吞噬干净,只透射出一片姿态扭曲,狂乱跳动的影子。
他走进殿内。
第11章
走进殿内,除去铺天盖地的酒气,映入眼帘的便是重重金红色帷幔,笼罩在整个寝殿,有种辉煌却颓唐的感觉。
“退下。”帷幕后传来一句浓重的鼻音。燕翎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的疲惫,但依然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一把包裹在锦缎中的刀,依然锋芒锐利,令人不得不防备。
引路的内侍得令,便无声地躬身告退,身影匆匆隐入黑暗之中。
赵绣一步步向深处走去,在帷幔的后面,酒杯东倒西歪地倒在地上,酒液也洒落地上。他小心翼翼地扫视过它们,然后看见一张宽阔的木塌。
燕翎斜靠在那个近窗的角落,身着一身黑色常服,衣襟扯开大半,露出泛红的胸膛,头冠更是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黑发披散下来,挡住了他的侧脸,似乎是喝醉了。
赵绣见状,不由停住了脚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陛下。”
他垂下眼眸,目光只敢落在燕翎曲起的腿上。月光下,燕王苍白的皮肤泛着珍珠一样莹润的光泽,有些脆弱,有些落寞。
燕翎循声望去,短促地笑了一下,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呵,站得那样远做什么?”
他微微偏过脸,向赵绣投去亲近的目光。那眼神混沌、迷茫,也像被酒泡过一样泛着蒙蒙的水汽,直勾勾地盯着赵绣不放。
“绣,阿绣,过来些……孤又不会吃了你。”
一阵酒气袭来,他讨好似的向赵绣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赵绣拿不准他的意图,并没有动,只是心不在焉地笑了一笑,似有推辞之意。
赵绣点了点头。
"听人说,那夜陛下就是见她青丝婉转,一时兴起,便宠幸了她。"
赵绣听着,不知为何,眼前竟浮现出那夜燕翎替他拢着头发的模样。那时候,燕国的陛下流露出的感情,是那样脆弱……
那时候他的母亲赵王后已经失去了宠爱,但仍操持着一些宫廷的杂事,其中或许也包含了对年幼质子的照拂。
但其实,燕翎在赵国时,性情孤僻,很不讨喜。
赵绣第一次见到燕翎时,他是个瘦弱的少年,不太和人说话。可能是舟车劳顿,衣服全是褶皱,头发也乱糟糟的,一双黑眼睛总直勾勾地盯着别人,有点不怀好意。
年纪大的嬷嬷在身后轻轻地推了推他和赵绸,笑着道:"这位是燕国来的质子,年纪相仿,以后兴许可以同殿下们做个玩伴呢。
赵绣比他们年长两岁,已经敏感地品味出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他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以自己的方式细细地打量着燕翎,思忖着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在此期间,赵绸已经走上前去,牵住了燕翎的手。
第10章
仲夏过去,燕翎的生辰将近。燕宫一整日都沐浴在丝竹管弦声中,难得热闹起来。
春色已尽,燕宫的妃嫔们却比花更娇澧,打扮得花枝招展,似要把过往遭受的冷落用脂粉都盖过去。
只有葵姬倒行逆施,只穿了一身素净的月白色,加上一头浓墨似的长发,只安静地坐在长桌的末处,便像古画上走出的美人,浑身冷清,仿佛立誓要与此间繁华隔绝。与赵绣对视时,一双美目还带着些幽怨的哀愁。
成朱附在赵绣耳畔,轻声道:“奴婢听说,她受不了失宠,这些日子一直向宫人打听陛下的行踪,指望能够再次做回宠妃呢。您看她那眼神,勾子似的,一直往这边看……”
赵绣听闻,握着杯盏的手指紧了紧,没有应声。眼睫低垂,只一味看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歌舞声声,觥筹交错。满殿华服美人,笑语喧哗。只有葵姬一人将她那一处塞满了寂寞,如冰般凝滞。那件月白的长裙在灯火通明的角落,像一小撮无声的冷焰,黯然静寂地燃烧着。
燕翎今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做燕王时有些雷厉风行,铁腕手段,常让人忘记他其实年纪尚小,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除去朝服玉冕,倒像个富贵人家的俊秀公子,静静端坐高位,满殿繁华便已尽收眼底。
他登上王位时,已经处理了一批兄弟,好在后宫尚显充实,才不让这宴会显得冷清。
赵绣生性不爱热闹,只是不得推辞,如今一次性见了这么多人,只觉得心烦意乱。丝竹管弦之声又不绝于耳,更是头昏脑涨。好容易待到一曲终了,赵绣终于有了喘息的片刻,与成朱借口污了衣裳要去更换,便匆匆离去,只留下桌上半杯残酒。
除去殿内的灯火通明,外边的一切便都是黑黢黢的。两个人在夜里行走,除了脚步声,便偶有几句蛙鸣鸟叫。这下终于静起来了,赵绣却并不十分心旷神怡,依然心慌得厉害。
成朱向他凑近了些,轻轻将声音隐入夜色之中:“公子,真要如此吗?”
赵绣的手指紧攥着衣袖,犹觉得浑身都冷得打颤,低低地道:“事都已经做了,现在再说这些,未免迟了。”
天色太黑,成朱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觉得自己的心如擂鼓般响个不停,带着几分嗔怒道:“公子的事,奴婢不懂,也管不着。”半晌又忍不住道:“如此倒也算了,公子又为何偏选她呢?她那样的眼界和性子……”
赵绣道:“一颗棋子,肯听话便行了,何必要求太高。”
成朱顿了顿,声音听起来有些低落:“可她曾经那样对待公子,您非要以德报怨吗?”
赵绣停下脚步,侧脸的轮廓隐藏在夜幕里,是一道漆黑的影。成朱觉得他似乎在笑。
“以德报怨?你是这样觉得的吗?”
成朱道:“可不是,奴婢还记得,是她把公子推下水去,害得您病了好久呢。”
赵绣轻轻道:“原来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他语气平平,似乎没有什么情绪,接着道:“阖宫上下都知道,那一日,不过是我失足落水,和葵姬娘娘有什么相干?”
成朱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赵绣则是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向前踏步走去:“快走吧,别耽搁了时辰。”但脚步却分明渐行渐缓,越来越迟疑,流露出逃避的意愿。
再回到席上,热闹中已然少了那抹月白色,却更添几分冷清。赵绣向远处望去,并未见到燕翎,心中淡淡生出一缕怅惘。成朱拽住一位宫人,悄悄问道:“怎么不见陛下?”
那宫人道:“陛下乏了,已经与葵姬娘娘先行回殿歇息。”
成朱讶然,又断断续续地问起来具体的情况。赵绣垂着眼眸,慢慢饮尽杯中一点残酒,冰凉的酒液划过喉咙,激起一阵恶心反胃,让他有些难受。
主角既已退场,余下的情节又怎么会精彩呢。今夜的高潮已经过去,待到明日,又是别的花儿盛开了。
宴会散去,已是夜深。赵绣洗漱完毕,正躺在床上发呆。忽然又来内侍通传,说陛下有请。
成朱愣了愣,惊讶道:“现在吗?”
赵绣倒是比较镇定:“那请待我梳洗一番……”
那内侍却露出一副为难的深情,吞吞吐吐道:“贵人不必劳累,直接随奴才前去便好,不宜令陛下久等。”
成朱拧起眉头,道:“这怎么行,夜寒风重,我家公子还只穿着寝衣……”
赵绣从榻上直起身子,夏季炎热,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素绸袍子,勾勒出瘦削的身形。“无事,取件外袍便好了。”
成朱有些焦急得看向他:“公子!”
内侍的声音沉了下去:“陛下亲口谕令,请质子偏殿相见,体谅殿下畏寒,车辇已在殿外等候。贵人……”他将最后两个字拖得很长,在寂静的殿内,又像催促又像警告,“莫让奴才们为难。”
这话听在成朱耳朵里,却感觉威胁的意味更浓。她这几次都是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立马又红了眼眶,像要哭出来似的看向赵绣。
赵绣却是习惯了的,立刻起身下榻。赤足踩在地上,在仲夏中仍然感受到了一丝寒意,直直地顺着脊背往上爬去。他看向成朱,用眼神示意她安心,“陛下的事,耽搁不得。”
成朱六神不定地为他取了一件黛青色的罩袍,系上后,又眼圈发红地送他出了门。
寝殿前,一辆青帷小轿正停于阶下。赵绣掀开帘子,弯腰钻入里面。轿帘落下,狭小的空间便漆黑一片,赵绣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里面,任何声音在这死寂中都显得格外清晰,却又增添了压抑的气氛。
这一路比赵绣预想的要短。轿子停下后,帘子被接引的宫人掀开一角,有些恭敬的意味:“公子请。”
赵绣躬身下轿,夜风裹挟着浓重得酒气扑面而来。
这里并非是燕翎日常起居的地方,而是稍显偏远的一处临水楼阁。
烛火透过窗纱,露出一点暖色,但很快又被惨白的月光吞噬干净,只透射出一片姿态扭曲,狂乱跳动的影子。
他走进殿内。
第11章
走进殿内,除去铺天盖地的酒气,映入眼帘的便是重重金红色帷幔,笼罩在整个寝殿,有种辉煌却颓唐的感觉。
“退下。”帷幕后传来一句浓重的鼻音。燕翎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的疲惫,但依然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一把包裹在锦缎中的刀,依然锋芒锐利,令人不得不防备。
引路的内侍得令,便无声地躬身告退,身影匆匆隐入黑暗之中。
赵绣一步步向深处走去,在帷幔的后面,酒杯东倒西歪地倒在地上,酒液也洒落地上。他小心翼翼地扫视过它们,然后看见一张宽阔的木塌。
燕翎斜靠在那个近窗的角落,身着一身黑色常服,衣襟扯开大半,露出泛红的胸膛,头冠更是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黑发披散下来,挡住了他的侧脸,似乎是喝醉了。
赵绣见状,不由停住了脚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陛下。”
他垂下眼眸,目光只敢落在燕翎曲起的腿上。月光下,燕王苍白的皮肤泛着珍珠一样莹润的光泽,有些脆弱,有些落寞。
燕翎循声望去,短促地笑了一下,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呵,站得那样远做什么?”
他微微偏过脸,向赵绣投去亲近的目光。那眼神混沌、迷茫,也像被酒泡过一样泛着蒙蒙的水汽,直勾勾地盯着赵绣不放。
“绣,阿绣,过来些……孤又不会吃了你。”
一阵酒气袭来,他讨好似的向赵绣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赵绣拿不准他的意图,并没有动,只是心不在焉地笑了一笑,似有推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