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又几年之后再见,是胡蝶赴内地到央艺交流,他把《第一维》的剧本拿给胡蝶看,这次胡蝶逐字细评,可见她认为这部剧本值得雕琢。
但评完之后,她却目光含笑,锐利问奚重言:“进步再快,也不会颠覆一个人的叙事风格,这个剧本是你写的,但故事不是出自你手吧?”
奚重言半是惭愧半是骄傲,向她道出创作原委,见胡蝶对谷以宁流露欣赏之意,他把握机会介绍说:“他和您一样,也志在传道解惑,本来这次您在央艺应该可以见到他的,只是可惜,因为人事调整,他目前只在分校资料馆任职。”
胡蝶不必多问也了然,说:“那我要去向厉校长问问了,有机会,你也把他带来和我见一面。”
……
“我没想到你真的会飞来和我见面。”
Jasmine静静地站在了他身边,也看着那幅画像,柔声说:“妈妈拍了一辈子电影,却不喜欢镜头对着自己,这幅画是她朋友所作,她自己决定不要遗像,只许我们挂这幅彩色画像。”
奚重言回过神,对她礼貌一笑,诚恳道:“我一直崇拜敬重胡蝶导演,几年前见她……在采访中还神采奕奕,骤然离世,深感遗憾。”
Jasmine当他只是客套寒暄,笑了笑说:“你比我想象中年轻,却比我想象中成熟。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她的戏了,太沉闷太过时。”
奚重言摇头:“从《城中往事》到《回流》,每一部我都看过。能照见人心的戏,永远不会过时。”
Jasmine认真看了他一番,说:“这话以宁也说过。”
奚重言眼里带着笑意,低头从背包里拿出相机,说:“您邮件里说谷老师在台北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工作室,所以我想就从工作室开始拍起,您觉得呢?”
“没问题啊。”Jasmine大方摊开手,“你随意。”
奚重言以拍摄毕业礼物短片为幌子,却也丝毫没有怠慢。他仔仔细细拍完环境空镜,在Jasmine的办公室测试好光线和角度,最后把摄像机架好。
他对Jasmine解释说:“我的拍摄习惯是一直开着机器,让受访者畅所欲言。您也不必把它当成是采访,不怕说得详细,我都可以剪辑。”
Jasmine挑眉笑笑:“你的拍摄方式很特别。”
奚重言打开录制开关,不再作声。
“从哪儿讲起呢?就从我认识谷以宁开始?”Jasmine对拍摄访谈驾轻就熟,很自然地开始从头讲起那些往事。
“我母亲胡蝶女生任职台北电影学院院长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她促成了台北电影学院和中央艺术大学的学者交流项目,谷以宁,就在她的第一批青年学者邀请名单里。
“但是那一次,谷以宁却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学术成绩平平,创作成果忝列其中,不胜该任。”
Jasmine笑对镜头说:“我听了这件事之后,就觉得一定要见见这个谷以宁,看看他到底是真的才疏学浅,还是虚伪谦虚。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小人之心的揣测。
“第二年,谷以宁作为第二批学者正式过来,我以委员会成员的身份接待他。所有人都对我客气热络,但谷以宁态度却平平淡淡,好像完全没听说过我这个人,或者不在乎我是谁的女儿。我那时候在想,也许他就是个不太擅长人情世故的书呆子,没有我想得那么复杂。
“但很快,接风欢迎会上,我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当时有位文艺界举足轻重的老师发言,他当时的发言说……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相信艺术,信仰艺术,以传承人类几千年来情感思想的结晶为使命。那番演讲鼓舞人心,台下无不振奋。
“谷以宁当时坐在我旁边,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还是冷冷淡淡的,就忍不住好奇问他难道没有触动吗?”
Jasmine停了一会儿,眼神落在对面墙壁摇晃的摄影机反射光班上,笑起来:“他说,他不太认同。他认为艺术具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所有的表达都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偏颇。而作为老师,他认为迷信任何一种已有的学科工作或者行业,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自我局限。学习为了批判,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辨而非信仰。
“那是我听他说的最长的一段话,他还小声说,台上那位泰斗级人物的发言,他觉得是表演欲作祟。”
“这就是我认识的谷以宁。”Jasmine看着奚重言说,“他的为人,他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这样孤独又清醒,用严苛的方式让自己不陷入任何狂热之中,不陷入任何非理性的漩涡。”
回忆进行到这里,Jasmine甚至经验老道地给了一段陈词结尾。
但拍摄者却显得格外青涩,他停了好长一段时间,不喊结束或暂停,而是很不专业地发出了画外音:“从来都不陷入非理性的漩涡吗?”
Jasmine没太理解这句质问,以为是自己说了不合适的话,补充道:“是不是太主观?我可以重新拍一段。”
这不是他想问的问题,奚重言摇头,抽丝剥茧引导着她:“您刚刚说,谷老师参加了第二批交流。为什么第二年,他又愿意参加了呢?”
Jasmine对于他的提问切入有些意外,略迟疑着回答说:“没错,第二年,其实以宁的学术和创作仍然没有太大突破,这是事实……”
她组织语言:“但是,是他的朋友,帮他报名了第二批申请,也许是因此受到了鼓励……”
鼓励。奚重言自嘲笑了笑,站在摄像机背后道破:“您说的他的朋友,是奚重言对吗?”
Jasmine目光审慎看着他,没有回答。
奚重言可以继续做个小人,但他不愿再伪装蒙骗下去,抬手关掉了摄像机,坐在了Jasmine对面的椅子上。
“抱歉Jasmine,这个问题和拍摄无关,是我私自想问。”
他说:“谷老师真的一直理智、情绪状态一直都是稳定的吗?他有没有对奚重言这个名字,提及过什么?”
Jasmine摇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那我说得更直接一些。”奚重言抬起眼睛看着她:“谷以宁患上了解离性失忆,他不记得奚重言已经死亡这件事,发病不是在奚重言死后,却是他在台期间。抱歉,我以拍摄为借口,其实是想调查他到底为何发病,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诱因是什么。这对于治疗很重要。”
Jasmine仍没开口,眼神从震惊到犹疑,而后干脆躲避年轻人的目光,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我知道,出于对他的保护,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我才借采访的理由过来。”
奚重言又说:“但Jasmine,你是他那段时间最好的朋友,胡蝶导演更是谷以宁最信任和敬重的人,我选择坦诚是希望你们能相信我,这世界上不会有人比我,更希望谷以宁好起来。”
过了一会儿,Jasmine问:“什么才叫好起来?一定要记得痛苦才叫做痊愈吗?”
不知为何,奚重言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一丝嘲讽和罕见的攻击性,但很快,Jasmine又沉声说:
“是谷以宁主动忘掉的,没有什么诱因,他自己选择忘掉奚重言去世的事情,不然,他最该忘掉的是奚重言的欺骗和背叛。”
“等等……”奚重言打断她,不可置信地重复着追问:“奚重言,欺骗、背叛?”
--------------------
为什么要打【Jasmine】有空格呢?因为这短短七个字母一个简单的英文名一个美丽的茉莉花的单词,让长佩敏感了。
第42章 三道题
“我没有见过奚重言,对他的了解是来自谷以宁和我妈妈,所以我没有立场评价他,我只能说我知道的事情。”
Jasmine停车在山脚下,带着奚重言往山上一步一台阶地走着。
奚重言打开了Osmo拍摄空镜,但心思却没有一丁点分给景色和镜头。他听着Jasmine叙述——
“以宁来之前,妈妈就嘱咐过我奚重言去世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我们从来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个名字。直到我和他熟悉了之后,有天他问我,附近有没有寺庙可以去。”
Jasmine停在半途休息,看着山上树木掩映间的一角圆塔。
“我和家人都有礼佛的习惯,所以就陪着他一起来了这里。之后他每逢周末都会过来,有时是我们一起,有时是他自己。他和随心师父最为投缘,但至于他和师父谈过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禅寺,藏在观音山游人稀少的次峰之中,路途偏僻,却也有不少香客。
寺院满是郁郁葱葱的潮湿的树木,正中,一座刷过新漆的观音殿,殿内供奉一座乌木观音像,观音垂眸俯瞰来人,和他在照片中见到的别无二致。
主殿旁是一座矮小斋房,Jasmine口中的随心师父等在斋房里,听闻声音便出来迎他们。
这位师父却和奚重言想象中全然不同。
他踩着一双荧光粉的耐克球鞋,瘦小身形在灰色僧衣里晃荡着飘过来,拿着手机招招手,离着老远就说:“终于来啦!你们看看要拍什么?我穿这样可以吗?”
但评完之后,她却目光含笑,锐利问奚重言:“进步再快,也不会颠覆一个人的叙事风格,这个剧本是你写的,但故事不是出自你手吧?”
奚重言半是惭愧半是骄傲,向她道出创作原委,见胡蝶对谷以宁流露欣赏之意,他把握机会介绍说:“他和您一样,也志在传道解惑,本来这次您在央艺应该可以见到他的,只是可惜,因为人事调整,他目前只在分校资料馆任职。”
胡蝶不必多问也了然,说:“那我要去向厉校长问问了,有机会,你也把他带来和我见一面。”
……
“我没想到你真的会飞来和我见面。”
Jasmine静静地站在了他身边,也看着那幅画像,柔声说:“妈妈拍了一辈子电影,却不喜欢镜头对着自己,这幅画是她朋友所作,她自己决定不要遗像,只许我们挂这幅彩色画像。”
奚重言回过神,对她礼貌一笑,诚恳道:“我一直崇拜敬重胡蝶导演,几年前见她……在采访中还神采奕奕,骤然离世,深感遗憾。”
Jasmine当他只是客套寒暄,笑了笑说:“你比我想象中年轻,却比我想象中成熟。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她的戏了,太沉闷太过时。”
奚重言摇头:“从《城中往事》到《回流》,每一部我都看过。能照见人心的戏,永远不会过时。”
Jasmine认真看了他一番,说:“这话以宁也说过。”
奚重言眼里带着笑意,低头从背包里拿出相机,说:“您邮件里说谷老师在台北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工作室,所以我想就从工作室开始拍起,您觉得呢?”
“没问题啊。”Jasmine大方摊开手,“你随意。”
奚重言以拍摄毕业礼物短片为幌子,却也丝毫没有怠慢。他仔仔细细拍完环境空镜,在Jasmine的办公室测试好光线和角度,最后把摄像机架好。
他对Jasmine解释说:“我的拍摄习惯是一直开着机器,让受访者畅所欲言。您也不必把它当成是采访,不怕说得详细,我都可以剪辑。”
Jasmine挑眉笑笑:“你的拍摄方式很特别。”
奚重言打开录制开关,不再作声。
“从哪儿讲起呢?就从我认识谷以宁开始?”Jasmine对拍摄访谈驾轻就熟,很自然地开始从头讲起那些往事。
“我母亲胡蝶女生任职台北电影学院院长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她促成了台北电影学院和中央艺术大学的学者交流项目,谷以宁,就在她的第一批青年学者邀请名单里。
“但是那一次,谷以宁却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学术成绩平平,创作成果忝列其中,不胜该任。”
Jasmine笑对镜头说:“我听了这件事之后,就觉得一定要见见这个谷以宁,看看他到底是真的才疏学浅,还是虚伪谦虚。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小人之心的揣测。
“第二年,谷以宁作为第二批学者正式过来,我以委员会成员的身份接待他。所有人都对我客气热络,但谷以宁态度却平平淡淡,好像完全没听说过我这个人,或者不在乎我是谁的女儿。我那时候在想,也许他就是个不太擅长人情世故的书呆子,没有我想得那么复杂。
“但很快,接风欢迎会上,我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当时有位文艺界举足轻重的老师发言,他当时的发言说……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相信艺术,信仰艺术,以传承人类几千年来情感思想的结晶为使命。那番演讲鼓舞人心,台下无不振奋。
“谷以宁当时坐在我旁边,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还是冷冷淡淡的,就忍不住好奇问他难道没有触动吗?”
Jasmine停了一会儿,眼神落在对面墙壁摇晃的摄影机反射光班上,笑起来:“他说,他不太认同。他认为艺术具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所有的表达都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偏颇。而作为老师,他认为迷信任何一种已有的学科工作或者行业,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自我局限。学习为了批判,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辨而非信仰。
“那是我听他说的最长的一段话,他还小声说,台上那位泰斗级人物的发言,他觉得是表演欲作祟。”
“这就是我认识的谷以宁。”Jasmine看着奚重言说,“他的为人,他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这样孤独又清醒,用严苛的方式让自己不陷入任何狂热之中,不陷入任何非理性的漩涡。”
回忆进行到这里,Jasmine甚至经验老道地给了一段陈词结尾。
但拍摄者却显得格外青涩,他停了好长一段时间,不喊结束或暂停,而是很不专业地发出了画外音:“从来都不陷入非理性的漩涡吗?”
Jasmine没太理解这句质问,以为是自己说了不合适的话,补充道:“是不是太主观?我可以重新拍一段。”
这不是他想问的问题,奚重言摇头,抽丝剥茧引导着她:“您刚刚说,谷老师参加了第二批交流。为什么第二年,他又愿意参加了呢?”
Jasmine对于他的提问切入有些意外,略迟疑着回答说:“没错,第二年,其实以宁的学术和创作仍然没有太大突破,这是事实……”
她组织语言:“但是,是他的朋友,帮他报名了第二批申请,也许是因此受到了鼓励……”
鼓励。奚重言自嘲笑了笑,站在摄像机背后道破:“您说的他的朋友,是奚重言对吗?”
Jasmine目光审慎看着他,没有回答。
奚重言可以继续做个小人,但他不愿再伪装蒙骗下去,抬手关掉了摄像机,坐在了Jasmine对面的椅子上。
“抱歉Jasmine,这个问题和拍摄无关,是我私自想问。”
他说:“谷老师真的一直理智、情绪状态一直都是稳定的吗?他有没有对奚重言这个名字,提及过什么?”
Jasmine摇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那我说得更直接一些。”奚重言抬起眼睛看着她:“谷以宁患上了解离性失忆,他不记得奚重言已经死亡这件事,发病不是在奚重言死后,却是他在台期间。抱歉,我以拍摄为借口,其实是想调查他到底为何发病,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诱因是什么。这对于治疗很重要。”
Jasmine仍没开口,眼神从震惊到犹疑,而后干脆躲避年轻人的目光,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我知道,出于对他的保护,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我才借采访的理由过来。”
奚重言又说:“但Jasmine,你是他那段时间最好的朋友,胡蝶导演更是谷以宁最信任和敬重的人,我选择坦诚是希望你们能相信我,这世界上不会有人比我,更希望谷以宁好起来。”
过了一会儿,Jasmine问:“什么才叫好起来?一定要记得痛苦才叫做痊愈吗?”
不知为何,奚重言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一丝嘲讽和罕见的攻击性,但很快,Jasmine又沉声说:
“是谷以宁主动忘掉的,没有什么诱因,他自己选择忘掉奚重言去世的事情,不然,他最该忘掉的是奚重言的欺骗和背叛。”
“等等……”奚重言打断她,不可置信地重复着追问:“奚重言,欺骗、背叛?”
--------------------
为什么要打【Jasmine】有空格呢?因为这短短七个字母一个简单的英文名一个美丽的茉莉花的单词,让长佩敏感了。
第42章 三道题
“我没有见过奚重言,对他的了解是来自谷以宁和我妈妈,所以我没有立场评价他,我只能说我知道的事情。”
Jasmine停车在山脚下,带着奚重言往山上一步一台阶地走着。
奚重言打开了Osmo拍摄空镜,但心思却没有一丁点分给景色和镜头。他听着Jasmine叙述——
“以宁来之前,妈妈就嘱咐过我奚重言去世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我们从来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个名字。直到我和他熟悉了之后,有天他问我,附近有没有寺庙可以去。”
Jasmine停在半途休息,看着山上树木掩映间的一角圆塔。
“我和家人都有礼佛的习惯,所以就陪着他一起来了这里。之后他每逢周末都会过来,有时是我们一起,有时是他自己。他和随心师父最为投缘,但至于他和师父谈过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禅寺,藏在观音山游人稀少的次峰之中,路途偏僻,却也有不少香客。
寺院满是郁郁葱葱的潮湿的树木,正中,一座刷过新漆的观音殿,殿内供奉一座乌木观音像,观音垂眸俯瞰来人,和他在照片中见到的别无二致。
主殿旁是一座矮小斋房,Jasmine口中的随心师父等在斋房里,听闻声音便出来迎他们。
这位师父却和奚重言想象中全然不同。
他踩着一双荧光粉的耐克球鞋,瘦小身形在灰色僧衣里晃荡着飘过来,拿着手机招招手,离着老远就说:“终于来啦!你们看看要拍什么?我穿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