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赵赫其实从来也不理解,为何天下人总觉得得了传国玉玺,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说到底,不过一块破石头而已。
正如他,不理解楚珏为何此时此刻,站在太子身侧——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好了两年。
赵赫看着楚珏,不怒不喜,只是问道
“你呢?为何呀”
楚珏早已没了在自己身侧时软玉温香的无害模样,也无半分娇憨,十分聪明的避开这个问题,从容的应答道
“陛下是圣君,定然不忍两国百姓相互残杀。萧林狼子野心,蒙蔽君王才使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皆是萧林之过!
望陛下拨乱反正,传位正统,救民于水火!”
赵赫自顾笑了,被至亲至爱刀剑相向,这笑意里硬生生被旁人看不去半分凄怆
“你是楚国人,是襄阳王!你想长安乱而郢都安,大昭乱而楚国安。你是料定了朕不甘做太上皇要与太子内乱。朕偏不要这长安乱,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打紧!”
赵赫觉得,楚珏这步棋还挺臭的!只要长安不乱,楚国还不是一样被灭国!
赵赫看着赵桓,一步一步走下玉阶,弓箭手悉数引弓待发。
“桓儿,你是朕的儿子,朕今日便传位给你,只是朕想让你做天下人的皇帝,而非仅仅是大昭的皇帝”
“朕待你与萧林自小不同,是因为朕需要萧林骄横,需要萧林为朕爪牙,攻城略地。
朕需要你忠厚谦卑,礼贤下士。朕希望你成为得道多助的明君,仁君!”
“即便查出萧林流言是你所为,朕也不会为了萧林杀你!萧林是臣,而你是储君。历史上哪个君王会为了一个臣子而杀儿子?”
“你不必担心成为傀儡天子,为了你,为了大昭,朕非但会杀萧林,更会杀了武川这群悍将!!所以此次出征皆是武川骁将,便是朕想要他们大半消耗在这场大战中”
“朕想把天下打下来,把路铺平了,让你稳稳当当的坐上皇位垂拱而治”
“你若想现在要这皇位,朕现在就给桓儿。只一点——楚珏不可留于身侧。他是外臣,能帮你反了朕,也能帮他人反了你。”
话说完的时候,赵赫已经站在赵桓身前,摊开手心
“你小时候,朕也曾牵你的手去御花园扑蝴蝶”
说到这里,赵赫笑得格外慈爱又悲凉
“你不记得了吧。是啊,朕的桓儿都十五岁了,这次,朕牵你的手去玉阶之上。”
楚珏被内心极大的不安笼罩,连忙喊了一声
“殿下——”
赵赫以格外宠溺的目光望向楚珏,几乎要将人溺死的温柔
“你知道朕当初为何许你同桓儿交往么?因为朕大你十几岁,担心自己千秋之后无人护你,担心你下场惨淡。桓儿良善,你与他多交往,他日后登基,必然会护你周全。”
楚珏一时哑然无声——他的心自然不是石头做的。
他以为赵赫的宠爱,不过是对玩物一般,可是......
“陛下...臣...”
“各为其主,朕不会怪你。
风波定后,让桓儿送你回家吧,你这样的外臣不适合留在桓儿身侧。”
最终,赵赫还是牵过了赵桓的手,身后便是引弓待发的箭矢——殿内的人都领命,赵赫但凡有半分反抗之举,便就地杀之。
“桓儿,手怎么抖得这样厉害?”
“在桓儿的记忆里,父皇会手把手教萧林射箭,却是这是第一次这样握儿臣的手。”
“是朕不好,总盼着你成材,却忘了你也是个孩子。
朕做了太上皇之后,便安居行宫。你要时常来看朕”
“嗯,儿子会的”
“你不知道,朕多想看你儿孙满堂的模样”
“儿子一定会善待父皇,今日之事并非本——”
“无妨的,不怪你。朕要是你,可能做的没你好”
赵赫亲手拟了诛杀萧林的诏书,取出传国玉玺,问道站在身侧的赵桓
“这印,你想亲自落下吗?”
赵桓点点头
赵赫便起身将传国玉玺交在赵桓手中,拉着赵桓坐在龙椅上,对方落了印。
赵赫站在一侧,颇为欣慰的笑着,用手掌拍了拍赵桓的脖颈。
“我的儿子,自今以后,君临天下!”
事情没有按照楚珏的“长安乱郢都安”的戏本唱下去,父子二人没有鱼死网破,楚珏脸上却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模样——赵赫其实有些不理解。
大家都没想到这场逼宫的闹剧,竟然这样简单收场——传说中的武川虎,不过是个“舐犊情深”的父亲。
众人弃了兵刃,俯身跪拜,对着赵桓山呼万岁。
山呼声中,赵桓的喉咙已经折在了赵赫手中,面庞也被覆在赵赫解下的宽袍之下。
赵赫抽出了赵桓手中佩剑!利刃划出剑鞘的声音凄厉如龙长吟,虎长啸——
“许你们高官厚禄的太子已死,尔等如今还要为谁效忠?!”
侍卫拿起弓箭却无一人敢射杀!弑君之罪,诛连九族。已无太子,谁还能兑现他们封侯拜相的诺言!!
众人惊惧的盯着,衣袍下盖着的身体已经在龙椅上脱力的垂了下去、了无生机的赵桓,和周遭杀气再也不加掩盖的赵赫——明明四周无风,执了兵刃的赵赫周身散开的凛凛寒意却扑面而来!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传说,已经口耳相传到烂俗,反而像一块破布包裹住了宝剑。可他一旦利刃出鞘,这块“传说的破布”会被他撕得粉碎!
他比传说更像传说,他比梦魇更像梦魇。
“先降者恕,后降者杀,不降者夷灭九族!”
众人面面相觑——是要放弃同伴求生,还是被同伴放弃去死?!
从第一个人弃了兵刃跪地求生,十几人顿时兵败如山倒,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明明手中有兵刃,却要弃掉兵刃求他人施舍生机——赵赫是虎狼,不明白他们这些“甘为羔羊”的人的道理,但是他明白——相互倾轧是人心底的恶。
赵赫提剑一步一步走下玉阶,步子不疾不徐,脸上不悲不喜。将剑抵在其中一位侍卫的命脉之上
“太子怎么死的?”
侍卫哆哆嗦嗦不敢言说,手起刀落,命丧剑下。
赵赫依次走到第二个人身前,一般姿势,一般问道
“太子怎么死的?”
“臣,臣没看到——”
一样的手起刀落,命丧剑下。
一连杀了七八人,直到有人哆哆嗦嗦的喊出
“楚珏作乱,太子为护陛下与其搏杀,不幸殒命!!臣等护驾不利,望陛下责罚!!”——“父子相残”这种事情从来讳莫如深,对于他身前这位帝王来说,更是如此——“虎毒食子”的千秋骂名,没人想背负。
被血溅了满身的赵赫,红着的眼睛才缓缓散去杀意,施施然的从对方命脉抬起剑刃
“朕无事,自不会重责尔等”
一身血污的赵赫提剑缓缓逼近,已经双腿发软却还依然站立的楚珏——他来大昭就是为了撕裂这个国家,他的反间计是“死间”,他本也没想过活着回去......
“为家为国为天下百姓,楚珏虽死无悔!”
楚珏在咬舌之前,便被赵赫卸了下巴甩在地上,那样断裂的疼让他痛到近乎无法出声,手只能颤颤巍巍的托着自己脱了臼的下巴,才能止住口水狼狈的往外涎出。
“想逞英雄?你也配!”
盛怒之下,赵赫突然想到了什么!!方焱呢!?
楚珏要是真的落子这般轻巧易破,楚国也不会赌上襄阳城送他来自己身边。
太子即位,不过是能保证大昭日后收敛爪牙,不再攻楚。
要解此次楚国困境,就得“围魏救赵”——“长安乱而郢都安”,区区逼宫,可乱不了长安,更无法引得身在楚国的萧林回救长安。
可是,方焱和那潼关的的两万襄阳兵可以!
赵赫蹲下像扯一个破布娃娃一般扯过楚珏的衣领,力气大得几乎将人拽离地面
“围魏救赵......想要长安被困,逼得萧林从楚国无功折返?!你这个贱人!!”
下巴脱臼已经无法言语,哪怕疼到眼泪都止不住的氤氲了眼睛,依然能从烟雨朦胧之下看到“你中计了”的傲气。
“想让方焱围困朕?!他也配!!”
怒极的赵赫扯着毫无还手之力的楚珏,狠狠的砸向地面后,一把甩开,吩咐道
“给朕看着他!不许他死!!”
第31章 长安乱(中)
赵赫提剑出了昭德殿,原本按兵不动的侍卫赶紧围上来,跪地行礼。
“方才殿内异响,臣等正要查看”
这群人,不过是等着分享腐肉的秃鹫——无论今日死的谁,都会分食一口。无论活得是谁,他们也都乖乖称臣。
乱世中的世道就是如此,人只会顺着最强的枝干攀缘求生——你愈强愈有千军万马来归顺,愈弱愈有群狼环伺要吃掉你!
正如他,不理解楚珏为何此时此刻,站在太子身侧——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好了两年。
赵赫看着楚珏,不怒不喜,只是问道
“你呢?为何呀”
楚珏早已没了在自己身侧时软玉温香的无害模样,也无半分娇憨,十分聪明的避开这个问题,从容的应答道
“陛下是圣君,定然不忍两国百姓相互残杀。萧林狼子野心,蒙蔽君王才使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皆是萧林之过!
望陛下拨乱反正,传位正统,救民于水火!”
赵赫自顾笑了,被至亲至爱刀剑相向,这笑意里硬生生被旁人看不去半分凄怆
“你是楚国人,是襄阳王!你想长安乱而郢都安,大昭乱而楚国安。你是料定了朕不甘做太上皇要与太子内乱。朕偏不要这长安乱,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打紧!”
赵赫觉得,楚珏这步棋还挺臭的!只要长安不乱,楚国还不是一样被灭国!
赵赫看着赵桓,一步一步走下玉阶,弓箭手悉数引弓待发。
“桓儿,你是朕的儿子,朕今日便传位给你,只是朕想让你做天下人的皇帝,而非仅仅是大昭的皇帝”
“朕待你与萧林自小不同,是因为朕需要萧林骄横,需要萧林为朕爪牙,攻城略地。
朕需要你忠厚谦卑,礼贤下士。朕希望你成为得道多助的明君,仁君!”
“即便查出萧林流言是你所为,朕也不会为了萧林杀你!萧林是臣,而你是储君。历史上哪个君王会为了一个臣子而杀儿子?”
“你不必担心成为傀儡天子,为了你,为了大昭,朕非但会杀萧林,更会杀了武川这群悍将!!所以此次出征皆是武川骁将,便是朕想要他们大半消耗在这场大战中”
“朕想把天下打下来,把路铺平了,让你稳稳当当的坐上皇位垂拱而治”
“你若想现在要这皇位,朕现在就给桓儿。只一点——楚珏不可留于身侧。他是外臣,能帮你反了朕,也能帮他人反了你。”
话说完的时候,赵赫已经站在赵桓身前,摊开手心
“你小时候,朕也曾牵你的手去御花园扑蝴蝶”
说到这里,赵赫笑得格外慈爱又悲凉
“你不记得了吧。是啊,朕的桓儿都十五岁了,这次,朕牵你的手去玉阶之上。”
楚珏被内心极大的不安笼罩,连忙喊了一声
“殿下——”
赵赫以格外宠溺的目光望向楚珏,几乎要将人溺死的温柔
“你知道朕当初为何许你同桓儿交往么?因为朕大你十几岁,担心自己千秋之后无人护你,担心你下场惨淡。桓儿良善,你与他多交往,他日后登基,必然会护你周全。”
楚珏一时哑然无声——他的心自然不是石头做的。
他以为赵赫的宠爱,不过是对玩物一般,可是......
“陛下...臣...”
“各为其主,朕不会怪你。
风波定后,让桓儿送你回家吧,你这样的外臣不适合留在桓儿身侧。”
最终,赵赫还是牵过了赵桓的手,身后便是引弓待发的箭矢——殿内的人都领命,赵赫但凡有半分反抗之举,便就地杀之。
“桓儿,手怎么抖得这样厉害?”
“在桓儿的记忆里,父皇会手把手教萧林射箭,却是这是第一次这样握儿臣的手。”
“是朕不好,总盼着你成材,却忘了你也是个孩子。
朕做了太上皇之后,便安居行宫。你要时常来看朕”
“嗯,儿子会的”
“你不知道,朕多想看你儿孙满堂的模样”
“儿子一定会善待父皇,今日之事并非本——”
“无妨的,不怪你。朕要是你,可能做的没你好”
赵赫亲手拟了诛杀萧林的诏书,取出传国玉玺,问道站在身侧的赵桓
“这印,你想亲自落下吗?”
赵桓点点头
赵赫便起身将传国玉玺交在赵桓手中,拉着赵桓坐在龙椅上,对方落了印。
赵赫站在一侧,颇为欣慰的笑着,用手掌拍了拍赵桓的脖颈。
“我的儿子,自今以后,君临天下!”
事情没有按照楚珏的“长安乱郢都安”的戏本唱下去,父子二人没有鱼死网破,楚珏脸上却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模样——赵赫其实有些不理解。
大家都没想到这场逼宫的闹剧,竟然这样简单收场——传说中的武川虎,不过是个“舐犊情深”的父亲。
众人弃了兵刃,俯身跪拜,对着赵桓山呼万岁。
山呼声中,赵桓的喉咙已经折在了赵赫手中,面庞也被覆在赵赫解下的宽袍之下。
赵赫抽出了赵桓手中佩剑!利刃划出剑鞘的声音凄厉如龙长吟,虎长啸——
“许你们高官厚禄的太子已死,尔等如今还要为谁效忠?!”
侍卫拿起弓箭却无一人敢射杀!弑君之罪,诛连九族。已无太子,谁还能兑现他们封侯拜相的诺言!!
众人惊惧的盯着,衣袍下盖着的身体已经在龙椅上脱力的垂了下去、了无生机的赵桓,和周遭杀气再也不加掩盖的赵赫——明明四周无风,执了兵刃的赵赫周身散开的凛凛寒意却扑面而来!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传说,已经口耳相传到烂俗,反而像一块破布包裹住了宝剑。可他一旦利刃出鞘,这块“传说的破布”会被他撕得粉碎!
他比传说更像传说,他比梦魇更像梦魇。
“先降者恕,后降者杀,不降者夷灭九族!”
众人面面相觑——是要放弃同伴求生,还是被同伴放弃去死?!
从第一个人弃了兵刃跪地求生,十几人顿时兵败如山倒,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明明手中有兵刃,却要弃掉兵刃求他人施舍生机——赵赫是虎狼,不明白他们这些“甘为羔羊”的人的道理,但是他明白——相互倾轧是人心底的恶。
赵赫提剑一步一步走下玉阶,步子不疾不徐,脸上不悲不喜。将剑抵在其中一位侍卫的命脉之上
“太子怎么死的?”
侍卫哆哆嗦嗦不敢言说,手起刀落,命丧剑下。
赵赫依次走到第二个人身前,一般姿势,一般问道
“太子怎么死的?”
“臣,臣没看到——”
一样的手起刀落,命丧剑下。
一连杀了七八人,直到有人哆哆嗦嗦的喊出
“楚珏作乱,太子为护陛下与其搏杀,不幸殒命!!臣等护驾不利,望陛下责罚!!”——“父子相残”这种事情从来讳莫如深,对于他身前这位帝王来说,更是如此——“虎毒食子”的千秋骂名,没人想背负。
被血溅了满身的赵赫,红着的眼睛才缓缓散去杀意,施施然的从对方命脉抬起剑刃
“朕无事,自不会重责尔等”
一身血污的赵赫提剑缓缓逼近,已经双腿发软却还依然站立的楚珏——他来大昭就是为了撕裂这个国家,他的反间计是“死间”,他本也没想过活着回去......
“为家为国为天下百姓,楚珏虽死无悔!”
楚珏在咬舌之前,便被赵赫卸了下巴甩在地上,那样断裂的疼让他痛到近乎无法出声,手只能颤颤巍巍的托着自己脱了臼的下巴,才能止住口水狼狈的往外涎出。
“想逞英雄?你也配!”
盛怒之下,赵赫突然想到了什么!!方焱呢!?
楚珏要是真的落子这般轻巧易破,楚国也不会赌上襄阳城送他来自己身边。
太子即位,不过是能保证大昭日后收敛爪牙,不再攻楚。
要解此次楚国困境,就得“围魏救赵”——“长安乱而郢都安”,区区逼宫,可乱不了长安,更无法引得身在楚国的萧林回救长安。
可是,方焱和那潼关的的两万襄阳兵可以!
赵赫蹲下像扯一个破布娃娃一般扯过楚珏的衣领,力气大得几乎将人拽离地面
“围魏救赵......想要长安被困,逼得萧林从楚国无功折返?!你这个贱人!!”
下巴脱臼已经无法言语,哪怕疼到眼泪都止不住的氤氲了眼睛,依然能从烟雨朦胧之下看到“你中计了”的傲气。
“想让方焱围困朕?!他也配!!”
怒极的赵赫扯着毫无还手之力的楚珏,狠狠的砸向地面后,一把甩开,吩咐道
“给朕看着他!不许他死!!”
第31章 长安乱(中)
赵赫提剑出了昭德殿,原本按兵不动的侍卫赶紧围上来,跪地行礼。
“方才殿内异响,臣等正要查看”
这群人,不过是等着分享腐肉的秃鹫——无论今日死的谁,都会分食一口。无论活得是谁,他们也都乖乖称臣。
乱世中的世道就是如此,人只会顺着最强的枝干攀缘求生——你愈强愈有千军万马来归顺,愈弱愈有群狼环伺要吃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