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唐棣忽然想起,对霓衣道:“说来,那干尸能吸引那么多鬼魂,役使那么多疫鬼,也有些蹊跷。”
“蹊跷吗?”霓衣笑着左右张望,“有时候有了厉害的,也会有这个本事。不过也许天数也到了,四下里,什么都会冒出来。”
“天数?”她想起朱厌来。
“应劫啊。你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怎么就不知道这种说法,说‘天地之数有五劫。东方起自子,曰龙汉,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开皇,俱为住劫。西方起自酉终於戌,曰延康,为坏劫。’”
她正要想——她听过,但没想过这对不对真不真,好像此事与她无关似的——霓衣就拉着她和镜儿往一边走,“别想那些,先问地方。那边人多,走。”
别处果然人多,霓衣上前很自然地向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打听消息。唐棣看着她那副亲切友好乖巧温和的样子,一时觉得好笑——霓衣是“魔女”,假如此言不虚,霓衣也丝毫不曾骗自己,那么她肯定比眼前的老者年纪大。而看这一群人的脸上每一个褶子里都淌出来的笑意,大可断言他们都把霓衣当作一个普通的漂亮姑娘,甚或就是自己的孙女,哪能想到这是年纪是他们的好几倍、就算在前世也可以当他们的祖母的人,甚至还不是人,是魔。
不过若是这样想,谁知道这乌泱泱的人群中,会不会也有一样的妖呢?唐棣自从渡江,就觉得中州气息混乱,一时能闻到妖,一时能闻到精怪,一时又全部与蒸腾的人味儿混杂在一起,难以辨别——也许是自己离了地府,原有的本事随着时间推移渐渐丧失,不过现在还不曾消失殆尽罢了。
现在自己恐怕未必能识别出修为高深的妖魔了。念及如此,正想上去帮忙的她忽然踟蹰,闻不到多少妖魔的气味,那是否也闻不到自己身上是否还有地府官吏那股子吓人的味道呢?霓衣也许可以隐藏,自己就不一定了。万一往前一去,暴露了两人的身份,就不好了。
“唐姐姐——”
这时候镜儿又来救她了。
“嗯?”
“那是什么啊?”
“那个啊……”
镜儿是第一次到这等通都大邑,她倒不是。此时她既有地府之历练,又有前世之记忆,讲解分析,感觉自己无所不知,哪怕有的事物需要先说一句“那个啊——”然后再趁着长长的尾音方能想起来,但总归能想起来,倒像是镜儿在帮助她治疗失忆一样。
等两人说完,霓衣也回来了,三人就这样在街道上逛了一个时辰,谁也不累。她说得高兴,却看霓衣神色不怎么高兴。镜儿问:“霓衣姐姐你怎么了?”
她看着霓衣,霓衣看着她,两人默契地往旁边的茶楼上走。让堂倌捡了一个清净雅座之后,霓衣才开口道:“没人知道。”
她心说想也是,但没说,只问:“那?”毕竟霓衣的神色绝非无计可施的样子。
“现如今,咱们只有去找神隐山庄了。”
“神隐山庄?”她说。
“那是什么啊?”镜儿问。
霓衣看看她,又看看镜儿,笑道:“镜儿不知道是自然,你也不知道?”
唐棣道:“我知道的不过是阴曹地府的道听途说,做不得数,谁知道准不准。你说说吧,”又笑道,“你就当我,‘饱读诗书’,却一无所获吧。”
霓衣笑笑,镜儿倒好奇起来,求着要听。等着茶博士上了茶再远去后,霓衣才开口道:“神隐山庄是人界的一个门派,就像你要去的凌霞派一样。在人界,有七个大门派。”
“七个?那还有小的咯?”唐棣道。
“曾说有,谁知道?”霓衣耸耸肩,“这世上你若没有盛名,后来人怎么会记得你?你我等不过都是尘埃罢了。”
唐棣倒不觉得这话哪里不对,一个地府判官,这对她而言是常识。倒是霓衣率先觉得这话说给镜儿了不妥,放下了刚要端到嘴边的茶杯,道:“所谓七大门派,分别是元龟派、连山派、灵剑宗、凌霞阁、九黎派、无极派、以及神隐山庄。”
唐棣不用转头,只需轻轻一瞥,都能看见镜儿两眼发光地看着霓衣。
“首先呢,是你去过的元龟派。元龟派你也看过他们的大阵,不知道你是否看出来了,那是归藏易。他们修行的都是归藏[12]那一套,以坤卦为首,这一点和伏羲八卦就不一样。他们的一切,拳脚、法术、咒语、口诀,全是从归藏易来的。而连山派[13],则是以震卦为首,一切本事,也是从这以龙为首的八卦上来的。”
这时候镜儿打岔,问起八卦来。唐棣便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先画了伏羲八卦,再画以坤和以震为首的样子。镜儿看了半天,感觉还不太懂。唐棣自己看看,又画了个文王八卦,觉得还是这个圆满,心想之前听说《连山》作于神农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而《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虽说未必真就如此,倒有点道理。
一抬眼,霓衣正笑望着她俩,好像观察什么可爱的小动物一般。她也笑,示意霓衣继续说。
“不过这两家既然各自奉行一种,又熟悉对方的那种,故此据说多年以来互看不顺眼。虽然没有大的冲突,但不和是摆明了的。我几次在人界都听说,假如你去找其中之一,另一个你就千万别去找,被任何一家知道你这样做了,一准没好事。”
“他们的卦这样像,”镜儿望着桌面上渐渐干掉的水渍道,“为什么还要互相讨厌呢?”
“镜儿啊,恰恰是最相似的人会觉得彼此的小小差异实际上大到无法想象。”霓衣道,“因为太了解,才会这样觉得。越相似,差异就越明显,便越是容不下。要是互相不了解,反而不会有很大的反感,毕竟,看起来无非是个外人罢了。”
两人听了这话,正仔细品味。霓衣又道,“人之中,是人却又不被当人的门派也有,比如……”
作者有话说:
{12} 《归藏》,又名《龟藏》,据中国古籍记载为占卜的三种方法(三易)之一,号称《归藏易》。相传归藏之名出于黄帝(又称归藏氏),归藏国在今湖北宜昌秭归。文字记载出于商朝,但相较于《周易》,《归藏》内容早已散佚而不完整。现存有归藏卦(归藏八卦图),为伏羲八卦之衍生(旋转一百八十度而成,伏羲八卦以乾卦为上,而《归藏》以坤卦为首)。
{13}《连山》,又称《夏易》,据中国古籍记载为占卜的三种方法(三易)之一,号称《连山易》。连山之名出于神农氏(连山氏)。成书于百越地区,因百越尚龙。故以震卦为首。
第二十四章
“比如说,九黎派。”
唐棣抬抬眉毛,这个门派她听吕胜说过,说过很多很多次,就差遇见了。
“九黎派呢,是很特殊的一个门派。他们也源起百越,但和连山不同,他们一点儿不觉得人就应该在人界和人交往,他们主张人与妖可以、甚至应该交往。也许他们觉得,都是一起生活在人界,不如交往,不要彼此防范、分开,甚至还可以联姻——对了,”霓衣一抬眼,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望着天,“我还听过一个传说,说之所以有这个门派,就是因为他们的开山祖师是想和一个什么妖成婚来着。”
唐棣知道那个故事,也许知道更多细节,只是也不知道结局,又碍着镜儿在场,不好细说,便对霓衣使眼色,让她继续说。
“传说他们的法术也很外道,还喜欢炼蛊。不过主要是因为这种建派的主张和喜欢收容喜欢‘跨界’联姻的人为弟子,和中州其他六个门派不太对付。尤其是灵剑宗。这个灵剑宗,全是男弟子,全是练剑的,全是把所谓‘降妖除魔’挂在嘴边的人,好像是什么下饭的咸菜,每天不拿出来嚼两口,便吃不下饭似的。他们和九黎最不对付,但可能觉得九黎还是人,人不好去杀人的,于是就最忌恨妖魔,遇到小妖,直接斩杀。遇到厉害点的,就围攻人家。”
“你刚才说,还有无极派,这个无极派是个什么?”镜儿似乎被“追杀妖魔”和霓衣本身的身份之间的冲突所惊诧,一时想问问题却不知怎么说,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的唐棣立刻转移话题,问自己想问的。
“无极派非常低调,多年来见过他们的人都不多。当然比见过神隐的多。无极派是修行奇门遁甲之术的,论阵法,别人会的,他们多少也懂一些,但是论设置机关,他们通晓,专精,而且还会制作相应的符咒。因为要找他们,往往不太容易。不过找神隐最难。”
“为什么?”从来也不曾听过这个门派。
“神隐山庄的人,不喜欢和外面交流,也不太喜欢外面的人,他们只喜欢法宝,山庄里聚集了大量的宝物、法器,怎么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为人觊觎的,小心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他们喜欢搜刮和聚集这些东西,往往就能知道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凌霞派在哪里。”
“蹊跷吗?”霓衣笑着左右张望,“有时候有了厉害的,也会有这个本事。不过也许天数也到了,四下里,什么都会冒出来。”
“天数?”她想起朱厌来。
“应劫啊。你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怎么就不知道这种说法,说‘天地之数有五劫。东方起自子,曰龙汉,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开皇,俱为住劫。西方起自酉终於戌,曰延康,为坏劫。’”
她正要想——她听过,但没想过这对不对真不真,好像此事与她无关似的——霓衣就拉着她和镜儿往一边走,“别想那些,先问地方。那边人多,走。”
别处果然人多,霓衣上前很自然地向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打听消息。唐棣看着她那副亲切友好乖巧温和的样子,一时觉得好笑——霓衣是“魔女”,假如此言不虚,霓衣也丝毫不曾骗自己,那么她肯定比眼前的老者年纪大。而看这一群人的脸上每一个褶子里都淌出来的笑意,大可断言他们都把霓衣当作一个普通的漂亮姑娘,甚或就是自己的孙女,哪能想到这是年纪是他们的好几倍、就算在前世也可以当他们的祖母的人,甚至还不是人,是魔。
不过若是这样想,谁知道这乌泱泱的人群中,会不会也有一样的妖呢?唐棣自从渡江,就觉得中州气息混乱,一时能闻到妖,一时能闻到精怪,一时又全部与蒸腾的人味儿混杂在一起,难以辨别——也许是自己离了地府,原有的本事随着时间推移渐渐丧失,不过现在还不曾消失殆尽罢了。
现在自己恐怕未必能识别出修为高深的妖魔了。念及如此,正想上去帮忙的她忽然踟蹰,闻不到多少妖魔的气味,那是否也闻不到自己身上是否还有地府官吏那股子吓人的味道呢?霓衣也许可以隐藏,自己就不一定了。万一往前一去,暴露了两人的身份,就不好了。
“唐姐姐——”
这时候镜儿又来救她了。
“嗯?”
“那是什么啊?”
“那个啊……”
镜儿是第一次到这等通都大邑,她倒不是。此时她既有地府之历练,又有前世之记忆,讲解分析,感觉自己无所不知,哪怕有的事物需要先说一句“那个啊——”然后再趁着长长的尾音方能想起来,但总归能想起来,倒像是镜儿在帮助她治疗失忆一样。
等两人说完,霓衣也回来了,三人就这样在街道上逛了一个时辰,谁也不累。她说得高兴,却看霓衣神色不怎么高兴。镜儿问:“霓衣姐姐你怎么了?”
她看着霓衣,霓衣看着她,两人默契地往旁边的茶楼上走。让堂倌捡了一个清净雅座之后,霓衣才开口道:“没人知道。”
她心说想也是,但没说,只问:“那?”毕竟霓衣的神色绝非无计可施的样子。
“现如今,咱们只有去找神隐山庄了。”
“神隐山庄?”她说。
“那是什么啊?”镜儿问。
霓衣看看她,又看看镜儿,笑道:“镜儿不知道是自然,你也不知道?”
唐棣道:“我知道的不过是阴曹地府的道听途说,做不得数,谁知道准不准。你说说吧,”又笑道,“你就当我,‘饱读诗书’,却一无所获吧。”
霓衣笑笑,镜儿倒好奇起来,求着要听。等着茶博士上了茶再远去后,霓衣才开口道:“神隐山庄是人界的一个门派,就像你要去的凌霞派一样。在人界,有七个大门派。”
“七个?那还有小的咯?”唐棣道。
“曾说有,谁知道?”霓衣耸耸肩,“这世上你若没有盛名,后来人怎么会记得你?你我等不过都是尘埃罢了。”
唐棣倒不觉得这话哪里不对,一个地府判官,这对她而言是常识。倒是霓衣率先觉得这话说给镜儿了不妥,放下了刚要端到嘴边的茶杯,道:“所谓七大门派,分别是元龟派、连山派、灵剑宗、凌霞阁、九黎派、无极派、以及神隐山庄。”
唐棣不用转头,只需轻轻一瞥,都能看见镜儿两眼发光地看着霓衣。
“首先呢,是你去过的元龟派。元龟派你也看过他们的大阵,不知道你是否看出来了,那是归藏易。他们修行的都是归藏[12]那一套,以坤卦为首,这一点和伏羲八卦就不一样。他们的一切,拳脚、法术、咒语、口诀,全是从归藏易来的。而连山派[13],则是以震卦为首,一切本事,也是从这以龙为首的八卦上来的。”
这时候镜儿打岔,问起八卦来。唐棣便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先画了伏羲八卦,再画以坤和以震为首的样子。镜儿看了半天,感觉还不太懂。唐棣自己看看,又画了个文王八卦,觉得还是这个圆满,心想之前听说《连山》作于神农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而《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虽说未必真就如此,倒有点道理。
一抬眼,霓衣正笑望着她俩,好像观察什么可爱的小动物一般。她也笑,示意霓衣继续说。
“不过这两家既然各自奉行一种,又熟悉对方的那种,故此据说多年以来互看不顺眼。虽然没有大的冲突,但不和是摆明了的。我几次在人界都听说,假如你去找其中之一,另一个你就千万别去找,被任何一家知道你这样做了,一准没好事。”
“他们的卦这样像,”镜儿望着桌面上渐渐干掉的水渍道,“为什么还要互相讨厌呢?”
“镜儿啊,恰恰是最相似的人会觉得彼此的小小差异实际上大到无法想象。”霓衣道,“因为太了解,才会这样觉得。越相似,差异就越明显,便越是容不下。要是互相不了解,反而不会有很大的反感,毕竟,看起来无非是个外人罢了。”
两人听了这话,正仔细品味。霓衣又道,“人之中,是人却又不被当人的门派也有,比如……”
作者有话说:
{12} 《归藏》,又名《龟藏》,据中国古籍记载为占卜的三种方法(三易)之一,号称《归藏易》。相传归藏之名出于黄帝(又称归藏氏),归藏国在今湖北宜昌秭归。文字记载出于商朝,但相较于《周易》,《归藏》内容早已散佚而不完整。现存有归藏卦(归藏八卦图),为伏羲八卦之衍生(旋转一百八十度而成,伏羲八卦以乾卦为上,而《归藏》以坤卦为首)。
{13}《连山》,又称《夏易》,据中国古籍记载为占卜的三种方法(三易)之一,号称《连山易》。连山之名出于神农氏(连山氏)。成书于百越地区,因百越尚龙。故以震卦为首。
第二十四章
“比如说,九黎派。”
唐棣抬抬眉毛,这个门派她听吕胜说过,说过很多很多次,就差遇见了。
“九黎派呢,是很特殊的一个门派。他们也源起百越,但和连山不同,他们一点儿不觉得人就应该在人界和人交往,他们主张人与妖可以、甚至应该交往。也许他们觉得,都是一起生活在人界,不如交往,不要彼此防范、分开,甚至还可以联姻——对了,”霓衣一抬眼,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望着天,“我还听过一个传说,说之所以有这个门派,就是因为他们的开山祖师是想和一个什么妖成婚来着。”
唐棣知道那个故事,也许知道更多细节,只是也不知道结局,又碍着镜儿在场,不好细说,便对霓衣使眼色,让她继续说。
“传说他们的法术也很外道,还喜欢炼蛊。不过主要是因为这种建派的主张和喜欢收容喜欢‘跨界’联姻的人为弟子,和中州其他六个门派不太对付。尤其是灵剑宗。这个灵剑宗,全是男弟子,全是练剑的,全是把所谓‘降妖除魔’挂在嘴边的人,好像是什么下饭的咸菜,每天不拿出来嚼两口,便吃不下饭似的。他们和九黎最不对付,但可能觉得九黎还是人,人不好去杀人的,于是就最忌恨妖魔,遇到小妖,直接斩杀。遇到厉害点的,就围攻人家。”
“你刚才说,还有无极派,这个无极派是个什么?”镜儿似乎被“追杀妖魔”和霓衣本身的身份之间的冲突所惊诧,一时想问问题却不知怎么说,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的唐棣立刻转移话题,问自己想问的。
“无极派非常低调,多年来见过他们的人都不多。当然比见过神隐的多。无极派是修行奇门遁甲之术的,论阵法,别人会的,他们多少也懂一些,但是论设置机关,他们通晓,专精,而且还会制作相应的符咒。因为要找他们,往往不太容易。不过找神隐最难。”
“为什么?”从来也不曾听过这个门派。
“神隐山庄的人,不喜欢和外面交流,也不太喜欢外面的人,他们只喜欢法宝,山庄里聚集了大量的宝物、法器,怎么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为人觊觎的,小心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他们喜欢搜刮和聚集这些东西,往往就能知道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凌霞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