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利于他们这家公司作为前台代理的招商,那又要能够吸引他们的目标群体:那些有理想有追求或者哪怕仅仅是有个想法的小型创业团队。这些人或者说容易诞生这些人的团体吃什么?当然是吃互联网的那一套,最好是孟京辉的那一套,或者更早无论是哪个理想主义流派的那一套。
以及,最后的最后,底线的底线,是审计合规的需求。
瞧瞧吧,她又要符合公家提倡的主流价值,还要理想主义,还不能有任何不恰当的地方,还要合规!这还算是对外的,最近写了一次对内、对上的,更难!只有经常搞文字工作也对文字敏感的人才会知道,体制内文件是一种风格,互联网是另外一种,要说,投行券商的分析报告也是另外一种。一旦形成某些风格,黑话就变成了术语,跨风格阅读有时候比跨文化阅读还难,中译中要求的是高语境的感知度和知识量。然而现在还要她把这些跨风格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搞成一篇让公家看了开心、看了满意、看了觉得符合自己审美也符合需要的材料,更难。
这并不是说,体制内文风就是唯一有说话拐弯、不打明牌的问题,有黑话的地方谁没有这个问题?毋宁说,互联网似的以发明新词汇欺骗自己创造了新物件的做法比真理报更可恶,因为它们连自己都骗。而且它还带来另外一种可怕的后果:让不明真相的人们不明觉厉。其实细想根本事物重复如《圣经》所言,奈何有的人就没有细想的能力。
所以,她今天上班,一整天都和自己唯一的负责的下属讨论这篇长长的汇报材料如何平衡体制内风格、互联网思维、民营企业直观和主流价值观。上一天班,就要掉一把头发。
回到家,祁越见她加班就笑——她现在极其愿意在家加班,因为祁越会让着她,挪到客厅去看书,把清风徐来的书房让给她——她一如既往地先打她,祁越一如既往地假躲一下,腰部的快速扭动展示了相当的灵活性,然后从背后搂着她,亲她耳朵,一道看她写的东西,和她讨论,心甘情愿贡献才智解决她的问题。
就是有这样一种人,能力很强,自我也完整圆满,以解决他人的问题为己任和快乐来源——多好的人中大狗。
她有一只,还很温柔。
“其实你不用担心,”当她说完自己担心不符合衙门需求后,祁越道,“反正拿进去都要先被看好几遍,要真不符合,立马告诉你。”
“可我怕接收信息不及时,”她整个人靠进祁越怀里,“我还没有和他们说话的完整的密码本。”
“他们要么明示你,明示你的时候一般不是问题很小、就是问题很大;不用明示的,都会尽量暗示你。暗示无非出于一种逻辑:合规,想把自己的手摘干净。你给他们摘干净就好了,最好同时也能把你自己摘干净。你说得、摘得越干净,级别高的机关就越没办法把你怎么样,因为找不到‘抓手’。”
她想了想,“但他们还是会要求我啊。”
“是啊,但是你也拿合法合规来去抵挡甚至去装傻,那就事实性合法了,是不是?”
她想了想,明白过了,忽然感叹,“唉,写了一天,搅合了一天,我觉得我的智商都下降了,脑子是一锅浆糊。
“所以写完了吗?”
她点点头。
祁越松开她,罔顾她失去怀抱短暂的怅然若失,径直走去厨房,未几带着两杯红酒回来,“给,来放松放松。”
她一边接过,一边笑,“怎么加班都需要这个了。”
“有时候写的东西是狗屁,不喝点根本想不出来怎么编。”祁越说着便与她碰杯,她一时促狭,拉住祁越不让她喝:“你别,你得清醒,你得给我校稿。”
说着,像是半强迫地把任务交给祁越那样,自己一仰脖子喝一大口。没想到还没完全咽下去呢,祁越就捏着嗓子叫道:“好生剥削啊,娘子。”
两道紫红色的酒液就从鼻孔喷出来了。
一时乱作一团,她咳她呛她说不出话、味觉全方位地被葡萄酒占领,而祁越笑、给她擦、还不断说着别的话,什么“咦,明媒正娶的,无须如此,何苦来哉”等等。
呸!她明明是害怕祁越下一秒要捏着嗓子叫她“官人”!这人怎么这样的!
“咳咳咳,少看,咳咳咳咳,《水浒传》!”
“我又不是叫你官家,再说了,我看的是《金瓶梅》。”
她一巴掌轻轻扇过去,“李瓶儿!”
“你怎么知道我嗑的是吴月娘和李瓶儿的CP?”
分章分段了是吧?来劲儿了吧!
祁越笑,“干完了喝一口,咱们休息吧。明天反正也只是交个材料。”
只是交材料就好了,她也以为自己是加班加完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告诉她,下午现场汇报,具体时间待定。她一边给祁越打电话说自己加班回不去,一边真心觉得,自己和祁越是不是换了岗位?
第四十九章
“所以就是说,可能有这么一个可能。”孔怡说。祁越听了,没说话,只是望着眼前翻滚的花胶鸡鲜艳的亮黄浓汤,筷子夹着一块鱼肉,举在半空没动。
说真的,店面装修也十足港风,海鲜池子和平价肉类也十足港风,简直像是《无间道2》的细节,除了她们两个说的话题,不够香港。
谈换工作,难道不应该去茶餐厅,而不是打边炉?
孔怡遇上难题,才会找她拆解。而且往往不带小郑。她以前以为这是因为小郑没空,现在才明白,是小郑一定插话、插话一定否定孔怡,所以为了免于吵架好好说话,根本就不带来。
鱼片熟了,她把它捞出来,一半给孔怡,一半自己吃掉。孔怡的放在蘸水碗里,自己的直接吃,清淡舒服。
“我觉得你还是去。”她咽下,孔怡才沾好了调料送进嘴里吃,于是她说着,孔怡低着头,“去了固然是很难留下,但留在现在这个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地方也没啥好处,能捞啥?站队你也不站,站了也没用;好处什么都没有,只能沦为别人的棋子,还不如出去,只要目前的位置不要变,或者都不说那些,只说眼前,你出去,这里只有一片混乱,让他们自己斗,尽情斗,离开这个污糟混乱的场域也好些,至少泼脏水都少泼些。”
至少一个人的心不会变坏。
孔怡没说话,用心咀嚼,咽下,说出口的还是刚才的担忧:“我还是担心自己的位子保不住。保不住怎么办?我总要考虑最坏的情况。”
这一点,祁越无法回答。她很难说孔怡会不会遇到最坏的情况,毕竟体制内借调这种事,最说不清楚。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活多人少的地方,很难说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时候也由不得你去不去。下级单位被上级单位借调,让自己出人的时候,总是寻找那个不太坏也不是非常好的,正好交差;但往往这种事发生的时候上级单位都寻找好了目标人选,专挑能干的,或者广泛抽取重要岗位的人员,那是不是下级单位的大动脉他们也不在乎,毕竟被借来就是来“学习”的。下级单位失去骨干,找不找人完全替换不说,短时间内一定需要人来顶岗,那么上级单位的“久借不归”和下级单位的“顶岗扶正”都有可能成为现实,甚至有些常见。
是这几年,不准“久借不归”了——那些一借十九年的也真是过分——才出现了人一定会回去,那么当初做“小”的那个顶岗的也有些尴尬,名分和苦劳都要算,有时候会折衷一下,甚至用人惯性大了,一定要给顶岗的扶正,就要处理那个走了的,有点儿像为了二房扶正、大房只能去出家。
比喻不当,但事实如此,有的手黑、心坏、脑残的家伙,还就这样操作。而孔怡的单位,最不缺这号又坏又蠢的人。
而从孔怡的角度,还别有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最优先的就是钱。她之所以不想离开,既不是眷恋王八庙里的妖风,更不是要留下来和王八们一决雌雄(决定谁更是个好王八?),而是钱,是这份工作提供的公积金。它太过可观,以致于轻轻松松地把强制储蓄变成了无负担的房贷,还豢养了孔怡过高的消费水平,跟嗑药一般让她无法放弃,否则整个生活的基石之一都会动摇。
钱难赚,屎难吃,无非如此。本来让她求着一个王八庙要它养着自己就已经够丑陋了,现在还要担心自己出去增长见识回来王八庙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再不是王八,也与王八无异了。
怎么,管你是不是孙悟空,压在你身上的五指山是屎壳郎堆的!
祁越其实从不理解这种感受,她好像也从来没有那么委屈过——上一次这么委屈,竟然被人PUA,她反应过来就走了,虽然也低沉抑郁一阵子,但说真的,当时也绝不可能呆下去——也有人说“你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在这里”,她觉得这话说的好像她不会飞似的,但总而言之,她不是很能共情孔怡。这一点,从上一次她给孔怡建议的时候她就知道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底线的底线,是审计合规的需求。
瞧瞧吧,她又要符合公家提倡的主流价值,还要理想主义,还不能有任何不恰当的地方,还要合规!这还算是对外的,最近写了一次对内、对上的,更难!只有经常搞文字工作也对文字敏感的人才会知道,体制内文件是一种风格,互联网是另外一种,要说,投行券商的分析报告也是另外一种。一旦形成某些风格,黑话就变成了术语,跨风格阅读有时候比跨文化阅读还难,中译中要求的是高语境的感知度和知识量。然而现在还要她把这些跨风格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搞成一篇让公家看了开心、看了满意、看了觉得符合自己审美也符合需要的材料,更难。
这并不是说,体制内文风就是唯一有说话拐弯、不打明牌的问题,有黑话的地方谁没有这个问题?毋宁说,互联网似的以发明新词汇欺骗自己创造了新物件的做法比真理报更可恶,因为它们连自己都骗。而且它还带来另外一种可怕的后果:让不明真相的人们不明觉厉。其实细想根本事物重复如《圣经》所言,奈何有的人就没有细想的能力。
所以,她今天上班,一整天都和自己唯一的负责的下属讨论这篇长长的汇报材料如何平衡体制内风格、互联网思维、民营企业直观和主流价值观。上一天班,就要掉一把头发。
回到家,祁越见她加班就笑——她现在极其愿意在家加班,因为祁越会让着她,挪到客厅去看书,把清风徐来的书房让给她——她一如既往地先打她,祁越一如既往地假躲一下,腰部的快速扭动展示了相当的灵活性,然后从背后搂着她,亲她耳朵,一道看她写的东西,和她讨论,心甘情愿贡献才智解决她的问题。
就是有这样一种人,能力很强,自我也完整圆满,以解决他人的问题为己任和快乐来源——多好的人中大狗。
她有一只,还很温柔。
“其实你不用担心,”当她说完自己担心不符合衙门需求后,祁越道,“反正拿进去都要先被看好几遍,要真不符合,立马告诉你。”
“可我怕接收信息不及时,”她整个人靠进祁越怀里,“我还没有和他们说话的完整的密码本。”
“他们要么明示你,明示你的时候一般不是问题很小、就是问题很大;不用明示的,都会尽量暗示你。暗示无非出于一种逻辑:合规,想把自己的手摘干净。你给他们摘干净就好了,最好同时也能把你自己摘干净。你说得、摘得越干净,级别高的机关就越没办法把你怎么样,因为找不到‘抓手’。”
她想了想,“但他们还是会要求我啊。”
“是啊,但是你也拿合法合规来去抵挡甚至去装傻,那就事实性合法了,是不是?”
她想了想,明白过了,忽然感叹,“唉,写了一天,搅合了一天,我觉得我的智商都下降了,脑子是一锅浆糊。
“所以写完了吗?”
她点点头。
祁越松开她,罔顾她失去怀抱短暂的怅然若失,径直走去厨房,未几带着两杯红酒回来,“给,来放松放松。”
她一边接过,一边笑,“怎么加班都需要这个了。”
“有时候写的东西是狗屁,不喝点根本想不出来怎么编。”祁越说着便与她碰杯,她一时促狭,拉住祁越不让她喝:“你别,你得清醒,你得给我校稿。”
说着,像是半强迫地把任务交给祁越那样,自己一仰脖子喝一大口。没想到还没完全咽下去呢,祁越就捏着嗓子叫道:“好生剥削啊,娘子。”
两道紫红色的酒液就从鼻孔喷出来了。
一时乱作一团,她咳她呛她说不出话、味觉全方位地被葡萄酒占领,而祁越笑、给她擦、还不断说着别的话,什么“咦,明媒正娶的,无须如此,何苦来哉”等等。
呸!她明明是害怕祁越下一秒要捏着嗓子叫她“官人”!这人怎么这样的!
“咳咳咳,少看,咳咳咳咳,《水浒传》!”
“我又不是叫你官家,再说了,我看的是《金瓶梅》。”
她一巴掌轻轻扇过去,“李瓶儿!”
“你怎么知道我嗑的是吴月娘和李瓶儿的CP?”
分章分段了是吧?来劲儿了吧!
祁越笑,“干完了喝一口,咱们休息吧。明天反正也只是交个材料。”
只是交材料就好了,她也以为自己是加班加完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告诉她,下午现场汇报,具体时间待定。她一边给祁越打电话说自己加班回不去,一边真心觉得,自己和祁越是不是换了岗位?
第四十九章
“所以就是说,可能有这么一个可能。”孔怡说。祁越听了,没说话,只是望着眼前翻滚的花胶鸡鲜艳的亮黄浓汤,筷子夹着一块鱼肉,举在半空没动。
说真的,店面装修也十足港风,海鲜池子和平价肉类也十足港风,简直像是《无间道2》的细节,除了她们两个说的话题,不够香港。
谈换工作,难道不应该去茶餐厅,而不是打边炉?
孔怡遇上难题,才会找她拆解。而且往往不带小郑。她以前以为这是因为小郑没空,现在才明白,是小郑一定插话、插话一定否定孔怡,所以为了免于吵架好好说话,根本就不带来。
鱼片熟了,她把它捞出来,一半给孔怡,一半自己吃掉。孔怡的放在蘸水碗里,自己的直接吃,清淡舒服。
“我觉得你还是去。”她咽下,孔怡才沾好了调料送进嘴里吃,于是她说着,孔怡低着头,“去了固然是很难留下,但留在现在这个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地方也没啥好处,能捞啥?站队你也不站,站了也没用;好处什么都没有,只能沦为别人的棋子,还不如出去,只要目前的位置不要变,或者都不说那些,只说眼前,你出去,这里只有一片混乱,让他们自己斗,尽情斗,离开这个污糟混乱的场域也好些,至少泼脏水都少泼些。”
至少一个人的心不会变坏。
孔怡没说话,用心咀嚼,咽下,说出口的还是刚才的担忧:“我还是担心自己的位子保不住。保不住怎么办?我总要考虑最坏的情况。”
这一点,祁越无法回答。她很难说孔怡会不会遇到最坏的情况,毕竟体制内借调这种事,最说不清楚。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活多人少的地方,很难说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时候也由不得你去不去。下级单位被上级单位借调,让自己出人的时候,总是寻找那个不太坏也不是非常好的,正好交差;但往往这种事发生的时候上级单位都寻找好了目标人选,专挑能干的,或者广泛抽取重要岗位的人员,那是不是下级单位的大动脉他们也不在乎,毕竟被借来就是来“学习”的。下级单位失去骨干,找不找人完全替换不说,短时间内一定需要人来顶岗,那么上级单位的“久借不归”和下级单位的“顶岗扶正”都有可能成为现实,甚至有些常见。
是这几年,不准“久借不归”了——那些一借十九年的也真是过分——才出现了人一定会回去,那么当初做“小”的那个顶岗的也有些尴尬,名分和苦劳都要算,有时候会折衷一下,甚至用人惯性大了,一定要给顶岗的扶正,就要处理那个走了的,有点儿像为了二房扶正、大房只能去出家。
比喻不当,但事实如此,有的手黑、心坏、脑残的家伙,还就这样操作。而孔怡的单位,最不缺这号又坏又蠢的人。
而从孔怡的角度,还别有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最优先的就是钱。她之所以不想离开,既不是眷恋王八庙里的妖风,更不是要留下来和王八们一决雌雄(决定谁更是个好王八?),而是钱,是这份工作提供的公积金。它太过可观,以致于轻轻松松地把强制储蓄变成了无负担的房贷,还豢养了孔怡过高的消费水平,跟嗑药一般让她无法放弃,否则整个生活的基石之一都会动摇。
钱难赚,屎难吃,无非如此。本来让她求着一个王八庙要它养着自己就已经够丑陋了,现在还要担心自己出去增长见识回来王八庙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再不是王八,也与王八无异了。
怎么,管你是不是孙悟空,压在你身上的五指山是屎壳郎堆的!
祁越其实从不理解这种感受,她好像也从来没有那么委屈过——上一次这么委屈,竟然被人PUA,她反应过来就走了,虽然也低沉抑郁一阵子,但说真的,当时也绝不可能呆下去——也有人说“你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在这里”,她觉得这话说的好像她不会飞似的,但总而言之,她不是很能共情孔怡。这一点,从上一次她给孔怡建议的时候她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