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既然都是唯上的,为什么不能按照“领导意图”继续发展呢?倒有了和领导抗衡的心,好像抗衡这一下是真的会听你的。倒不是说她没有干过一样的事,保持自己的观点,走进领导办公室,直言利弊,建议领导怎么处理——口口声声建议,内心也觉得是建议,现在回想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强势的,这既表现在对自己陈述的内容无比自信,也表现在那种机关枪似的语速和不容质疑的口气,此类话语其实因为自己无法察觉的潜意识而变成看似建议实则要求:运气好啊,遇到的领导都是包容的爱才的,不然自己也不知道要吃多少硬钉子。
当然,软钉子是吃了不少的。所以渐渐学会了有些事情按照领导想法干就完了,汇报工作时适时诉苦、解释自己预备使用的做法并请求帮助,差不多也算是文闹了。她觉得文闹最好,彼此体面。谁想到眼下这茬事文闹的不少、武闹的更多。各个部门的总监,往总经理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小时,苦水少则一浴缸多则一游泳池,自己老了,自己累了,部门事多,业务庞杂。领导说人员优化,我就说业务复杂、动线漫长,领导说技术提升,我就说猴年马月,升级按年算、营收也是按月考核——她都能想到领导后来对于某些人实在气急败坏,直接说双线考核决不让步,何况喊天嚎地,也不改变考核指标,“都几月了!”
总经理那边顶住压力、也许还有些反过来发起更大的脾气,她就觉得该到此为止大家承认重调编制的事实(以及想一想后面肯定会缩减人员的未来战略),开始配合她的工作。结果呢?并没有,她还是坐在这里,面对自己的电脑,或者电话打不通,或者微信不回复。找到中层管理,说没有权限,也不知道具体,大事您找总监拍板;找到总监大人,又不能催逼,后来还要求人办事。
电话打了七个,微信发了一堆,每一个聊天对话框里最后一句话都是自己说的。呔!休得妄想今天准时下班。
她有时候感觉,自己固然很讨厌现在的小孩不听话,给自己惹花样翻新的种种麻烦,但还是感谢他们的存在,不然自己连与业务部门讨价还价、让人家让自己三分的筹码都没有。
其实总经理的设想没错,固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总想着用人堆服务。抛开人多效果是否一定好不说,第一太贵,第二太贵,第三还是太贵。无论你服务效果好不好,横竖你每个月都要为这些人力支付相当可观的成本,这玩意几乎是固定成本,只是固定程度还不如固定资产们。当然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源远远比固定资产有开发价值和潜力。这个道理想通,当然是希望把人效发挥到最大。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如何压榨员工——她不想,想来总经理也心知肚明,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恰恰是需要被保护的,该被压榨的是那些能力不足的管理者。
打仗的时候,士兵负责砍人,将帅负责指挥。指挥不当,砍人的就变成被砍的。员工若能工作得高效而便利,收入上升,消耗下降,大家都舒坦啊!是这些管理者方法不当,以自己的愚蠢,限制了别人和整个组织的进步。
现在觉得还要维持几乎原始、完全落伍的生产方式、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管理工作简单一点的,还是这群废物!
前两天听被几个领导搓来搓去的上司说,整个管理层加上级集团倒有决心,下一步就是控制管理层职数,不超过本部门总编制的25%。
唉!这么想想,今天的日子不叫苦日子啊!下回还去吵架才是壮观,因为那是真的动刀动到这些人脖子上!只不过是赔钱裁员还是往哪里安置?也没听说,嘶——
念及如此,她立刻从自己的狭小隔间的狭小位置里起身——当初搬来此处,为了安静减少互相干扰她挑选了一个原先的小档案室,安静是安静,挤是真挤,摆下办公桌,左手加个柜子,就只能侧身过去——像条鱼一样滑溜溜地游到了隔壁上司办公室门口。
两人关系很好,后来很久之后,她不再是她上司,倒做了更好的朋友。
“老——”
上司一边接起电话,她一听称呼,知道是总经理,看样子又是这回事,就准备顺势去收拾文件拿起电脑去开会。没想到上司做了个“别走”的手势,又伸伸手让给她进去。她于是坐进去,听话得坐好,从上司的言语里判断发生了什么,默默地去关好玻璃门。
一个电话打了好久,她眼看着上司的脸色从严肃到愤怒、从愤怒到无奈,听见想要辩解的话语说出来或者并打断,有的事实陈述了得到认可,有的则被三言两语塞回来,还有的直接被打断。末了,和领导的电话一如既往地以“好的好的”结束,上司的口气平白无奇,她倒听得到里面的不满。
也许是自己看得见她的脸的原因。又或者,那边如果对这位女士也一样熟悉的话,也能听得出语气里的不满。
于她,作为下属而言,这是一种幸运。于上司,也许根本不在乎。
“怎么了?”她问。
上司放下手机,打开笔记本,却又没有要写什么,只是一边撒气式地翻动纸页一边喟叹。
“干HR真是受罪。”上司道,“想要谁痛苦就让谁干HR。”
“哦哟谁欺负你,我们去打死他。”她说,的确自己在这里的年资长过上司,有时候可以居中润滑调和。
啪,上司把手里的笔往笔记本上一拍,“工程,跑去告我的状态,说我——”指着自己,意思并非整个人力资源部,而是单独告她一个人,“刻意!克扣!他的编制,削减他们的关键岗位,无视他们的主要诉求,还向领导‘隐瞒’!”
“隐瞒?”她笑起来,“他们那几个区域,完全是万能工就可以搞定的,又不是让他们从弱电跨界土石方,弱电强电一起干,弱电木匠一起干,说起来我们不也只有固定几个种类的东西要修嘛。至于剩下那些,准入行专业技术资格的,考到了再上岗啊!人家消控室还没叫唤呢,他就叫唤?领导听解释了吗?”
上司白她一眼,因为太熟悉,所以清楚这不是白她,而是一种单纯的情绪表达,“听的啊,他那几句话没有依据的,只不过遮掩了一部分必要信息,就敢跟领导撒谎,我一说就行了。但是——”
“但是?”
“不听餐饮部的。”
老大难问题,可以理解。真能听得进去砍餐饮的人都只是开始,后续还要抗得住餐饮部没完没了地要人,正式编制或者临时工都可以,他们只是需要简单的、当作畜生一样用的劳动力。
餐饮行业的老话,男人当作畜生用,女人当作男人用。想想是有些道理,从承认现实的角度;也有没道理的地方:她从来餐饮行业有一个恶性循环:祖上传下来的辛苦,导致从业人员素质低——但凡有个更好的去处,若非百分之千的热爱,谁干餐饮?——从业人员素质低,进一步导致实际餐饮前端管理很少有人真正做出实质性改善,无论是主观能动性还是思维与视野都缺乏,继而使得这个行业在以人堆服务的低效循环中泥足深陷不可自拔,并且在劳动力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今天越来越赶不上套。
这还没有说餐饮后厨成本浪费、厨师这个集体往往还有封建时代的师徒团体倾轧行为等等其他问题。她喜欢美食,甚至喜欢在餐饮部帮忙端盘子的工作,单从来没有喜欢过那帮人整体的工作氛围和效率,从来都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要主动干餐饮的实习生都是“想不开”。
此时回望,她自己最喜欢的团队,或许就是军队,现代化的、高效率的、PLA式的军队。
“餐饮也去告状——肯定去了。”脚趾头说,大脑你在说什么废话。
“肯定啊!关键,”上司往前靠了靠,“我觉得,虽然我不是干酒店出身的,我也理解一线部门的辛苦,但是工程人多以万能工替代,和餐饮部将某些岗位合并,有什么不同吗?餐饮都是服务员,只是谁服务得更好而已,有什么不能合并的?”
脚趾头这时候不说话,大脑里关于人情世故和过去历史的区域顷刻启动完毕,她扁扁嘴道:“领导不同意?”
“也没有说不同意,就是要我‘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去调整!”
“皮球踢回来,搁这儿卖印度飞饼呢。”还是让你去当坏人啊!“白手套当久了——!”
“唉!反正后面我再和他们去对吧!”上司打断她。自从上次她警告上司小心白手套当久了真的会脏,上司就回避这样的内容,她理解,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随时提醒一下太容易十万分认真的上司。于是她次次说,上司次次打断,她也认了。“不过贾总倒是提醒了我一个部门。”
“谁?”
“客房。”
她想了想,“新装修的房子,今年咱们的旺季应该会‘很不好过’。”
两人讨论了一阵要不要储备更多的人,临时弄不来会不会抓瞎——“肯定挨骂”!上司沮丧道,她则回复,“挨骂事小!”——然后盘算了一阵怎么替代,能不能用实习生,能的话怎么招人,麻烦事情早开始前置处理,等等等等,直到新的微信来,呼叫上司去开会。
当然,软钉子是吃了不少的。所以渐渐学会了有些事情按照领导想法干就完了,汇报工作时适时诉苦、解释自己预备使用的做法并请求帮助,差不多也算是文闹了。她觉得文闹最好,彼此体面。谁想到眼下这茬事文闹的不少、武闹的更多。各个部门的总监,往总经理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小时,苦水少则一浴缸多则一游泳池,自己老了,自己累了,部门事多,业务庞杂。领导说人员优化,我就说业务复杂、动线漫长,领导说技术提升,我就说猴年马月,升级按年算、营收也是按月考核——她都能想到领导后来对于某些人实在气急败坏,直接说双线考核决不让步,何况喊天嚎地,也不改变考核指标,“都几月了!”
总经理那边顶住压力、也许还有些反过来发起更大的脾气,她就觉得该到此为止大家承认重调编制的事实(以及想一想后面肯定会缩减人员的未来战略),开始配合她的工作。结果呢?并没有,她还是坐在这里,面对自己的电脑,或者电话打不通,或者微信不回复。找到中层管理,说没有权限,也不知道具体,大事您找总监拍板;找到总监大人,又不能催逼,后来还要求人办事。
电话打了七个,微信发了一堆,每一个聊天对话框里最后一句话都是自己说的。呔!休得妄想今天准时下班。
她有时候感觉,自己固然很讨厌现在的小孩不听话,给自己惹花样翻新的种种麻烦,但还是感谢他们的存在,不然自己连与业务部门讨价还价、让人家让自己三分的筹码都没有。
其实总经理的设想没错,固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总想着用人堆服务。抛开人多效果是否一定好不说,第一太贵,第二太贵,第三还是太贵。无论你服务效果好不好,横竖你每个月都要为这些人力支付相当可观的成本,这玩意几乎是固定成本,只是固定程度还不如固定资产们。当然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源远远比固定资产有开发价值和潜力。这个道理想通,当然是希望把人效发挥到最大。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如何压榨员工——她不想,想来总经理也心知肚明,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恰恰是需要被保护的,该被压榨的是那些能力不足的管理者。
打仗的时候,士兵负责砍人,将帅负责指挥。指挥不当,砍人的就变成被砍的。员工若能工作得高效而便利,收入上升,消耗下降,大家都舒坦啊!是这些管理者方法不当,以自己的愚蠢,限制了别人和整个组织的进步。
现在觉得还要维持几乎原始、完全落伍的生产方式、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管理工作简单一点的,还是这群废物!
前两天听被几个领导搓来搓去的上司说,整个管理层加上级集团倒有决心,下一步就是控制管理层职数,不超过本部门总编制的25%。
唉!这么想想,今天的日子不叫苦日子啊!下回还去吵架才是壮观,因为那是真的动刀动到这些人脖子上!只不过是赔钱裁员还是往哪里安置?也没听说,嘶——
念及如此,她立刻从自己的狭小隔间的狭小位置里起身——当初搬来此处,为了安静减少互相干扰她挑选了一个原先的小档案室,安静是安静,挤是真挤,摆下办公桌,左手加个柜子,就只能侧身过去——像条鱼一样滑溜溜地游到了隔壁上司办公室门口。
两人关系很好,后来很久之后,她不再是她上司,倒做了更好的朋友。
“老——”
上司一边接起电话,她一听称呼,知道是总经理,看样子又是这回事,就准备顺势去收拾文件拿起电脑去开会。没想到上司做了个“别走”的手势,又伸伸手让给她进去。她于是坐进去,听话得坐好,从上司的言语里判断发生了什么,默默地去关好玻璃门。
一个电话打了好久,她眼看着上司的脸色从严肃到愤怒、从愤怒到无奈,听见想要辩解的话语说出来或者并打断,有的事实陈述了得到认可,有的则被三言两语塞回来,还有的直接被打断。末了,和领导的电话一如既往地以“好的好的”结束,上司的口气平白无奇,她倒听得到里面的不满。
也许是自己看得见她的脸的原因。又或者,那边如果对这位女士也一样熟悉的话,也能听得出语气里的不满。
于她,作为下属而言,这是一种幸运。于上司,也许根本不在乎。
“怎么了?”她问。
上司放下手机,打开笔记本,却又没有要写什么,只是一边撒气式地翻动纸页一边喟叹。
“干HR真是受罪。”上司道,“想要谁痛苦就让谁干HR。”
“哦哟谁欺负你,我们去打死他。”她说,的确自己在这里的年资长过上司,有时候可以居中润滑调和。
啪,上司把手里的笔往笔记本上一拍,“工程,跑去告我的状态,说我——”指着自己,意思并非整个人力资源部,而是单独告她一个人,“刻意!克扣!他的编制,削减他们的关键岗位,无视他们的主要诉求,还向领导‘隐瞒’!”
“隐瞒?”她笑起来,“他们那几个区域,完全是万能工就可以搞定的,又不是让他们从弱电跨界土石方,弱电强电一起干,弱电木匠一起干,说起来我们不也只有固定几个种类的东西要修嘛。至于剩下那些,准入行专业技术资格的,考到了再上岗啊!人家消控室还没叫唤呢,他就叫唤?领导听解释了吗?”
上司白她一眼,因为太熟悉,所以清楚这不是白她,而是一种单纯的情绪表达,“听的啊,他那几句话没有依据的,只不过遮掩了一部分必要信息,就敢跟领导撒谎,我一说就行了。但是——”
“但是?”
“不听餐饮部的。”
老大难问题,可以理解。真能听得进去砍餐饮的人都只是开始,后续还要抗得住餐饮部没完没了地要人,正式编制或者临时工都可以,他们只是需要简单的、当作畜生一样用的劳动力。
餐饮行业的老话,男人当作畜生用,女人当作男人用。想想是有些道理,从承认现实的角度;也有没道理的地方:她从来餐饮行业有一个恶性循环:祖上传下来的辛苦,导致从业人员素质低——但凡有个更好的去处,若非百分之千的热爱,谁干餐饮?——从业人员素质低,进一步导致实际餐饮前端管理很少有人真正做出实质性改善,无论是主观能动性还是思维与视野都缺乏,继而使得这个行业在以人堆服务的低效循环中泥足深陷不可自拔,并且在劳动力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今天越来越赶不上套。
这还没有说餐饮后厨成本浪费、厨师这个集体往往还有封建时代的师徒团体倾轧行为等等其他问题。她喜欢美食,甚至喜欢在餐饮部帮忙端盘子的工作,单从来没有喜欢过那帮人整体的工作氛围和效率,从来都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要主动干餐饮的实习生都是“想不开”。
此时回望,她自己最喜欢的团队,或许就是军队,现代化的、高效率的、PLA式的军队。
“餐饮也去告状——肯定去了。”脚趾头说,大脑你在说什么废话。
“肯定啊!关键,”上司往前靠了靠,“我觉得,虽然我不是干酒店出身的,我也理解一线部门的辛苦,但是工程人多以万能工替代,和餐饮部将某些岗位合并,有什么不同吗?餐饮都是服务员,只是谁服务得更好而已,有什么不能合并的?”
脚趾头这时候不说话,大脑里关于人情世故和过去历史的区域顷刻启动完毕,她扁扁嘴道:“领导不同意?”
“也没有说不同意,就是要我‘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去调整!”
“皮球踢回来,搁这儿卖印度飞饼呢。”还是让你去当坏人啊!“白手套当久了——!”
“唉!反正后面我再和他们去对吧!”上司打断她。自从上次她警告上司小心白手套当久了真的会脏,上司就回避这样的内容,她理解,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随时提醒一下太容易十万分认真的上司。于是她次次说,上司次次打断,她也认了。“不过贾总倒是提醒了我一个部门。”
“谁?”
“客房。”
她想了想,“新装修的房子,今年咱们的旺季应该会‘很不好过’。”
两人讨论了一阵要不要储备更多的人,临时弄不来会不会抓瞎——“肯定挨骂”!上司沮丧道,她则回复,“挨骂事小!”——然后盘算了一阵怎么替代,能不能用实习生,能的话怎么招人,麻烦事情早开始前置处理,等等等等,直到新的微信来,呼叫上司去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