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她听了笑道:“我以为你会说‘历史的垃圾堆’。”
祁越也笑,“好嘛,你已经学会用我的刻薄挖苦我的刻薄了!”
阳光洒在河面上,有那么一点点落日熔金般反射到人们脸上。这是一个美好的秋日,她希望它持续得更久些。
“走,陪我去买衣服。”多俗套的约会情景。
“走。想去哪里买?”但她有一个哪里都愿意陪她的人。
第二十二章
要很久之后,章澈才听祁越说起这个文化人对江南文化的迷恋,此时此刻她要是知道,也就不会在这里一边散着步一边无端遐想,清晨的平江路如此静谧美好,不知道祁越会不会喜欢?
在意一个人甚至喜欢一个人,就会好奇对方的审美,试图从对方做的种种选择中寻找蛛丝马迹,不断思索然后判断。出差之前,她约祁越见面是为了送礼物,也是为了见面所以提前去买礼物,简直太极生两仪。是祁越带着她走到河边,她才想要去买衣服,一边给苏州之行准备合适的衣服,去姑苏就要丽人行;一边也想趁机看看祁越喜欢什么样的——
衣服。
和穿衣服的人。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好奇这些,她知道不应该照着对方的喜欢去改变自己。但忍不住。
在意就是一切爱欲的起始,最初的太极。
结果是她先挑选,祁越顺着挑刺,犀利地告诉她买或不买、好或不好,每件衣服都可以发出一两句锐评。比如她看到一件白色的风衣,面料似乎是某种PU皮,在商场的白炽灯照射下,白的亮也不够亮、暗倒也不暗,很眼熟,但是是什么——
“像墙皮。刷了几年了晒得半黄不黄的那种。”祁越说。她笑出声,眼角看见店员脸色,拉着祁越赶紧出来。祁越饶是人出来了嘴没停下,不断说着“啥鬼颜色啊,要死不活的”,然后路过另外一家店,立刻改说这都是“又瘦又长发育不良的小黑哥才能穿的饱和度不够的紫色”。她笑得不行,“我又不买!”
“那也不好看。”
她感觉自己是拉着一只到处发表意见的话多的法斗。
“我在平江路呢,”她轻声对着手机道,不知道为何这样小声,是不想吵到祁越,还是打破着宁静。又或者希望这种宁静从自己的语音里穿越千里,直达祁越的心?“一早起来好安静。”
感觉时光都变缓了,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
未几,祁越可能是在开会,只发来文字,“照一张我看看?”
她却觉得自己听见了祁越的声音。
正好走过古桥,于是拍了一张清净无人的小桥流水。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到苏州,但以前从来没有住得离平江路这么近。这一次得祁越推荐,找到一家民宿。昨天她是拖着行李箱在石板路上咔哒咔哒跟着导航走来,在人来人往的平江路上找到一扇黑色木门,黑漆半落,一个邮政递信口,那古旧的手感,门环都有几十年的光阴落在上面。推门进去,粉墙黑瓦二层小楼,楼梯陡峭二楼逼仄,但是院门一关就安静无比,好像把所有游客和他们从天涯海角带来的尘嚣都关在外面了。往里走,别有几栋九十年代无电梯小高层,和一株巨大的、目测至少要四五人环抱的大树。
一觉睡醒,推开门看见有普通苏州本地人牵着和女主人一样干净利落的边牧出去遛狗,她紧跟着狗博士走出院门,外面除了净水泼街的声音,别无一丝声响。
这样的平江路,她从未见过。
她喜欢祁越挑衣服的风格,完全以穿衣人本身的形象与风格为准绳,其次看性价比,性价比里包括一切品牌溢价和审美上的价值,做出综合判断对这家伙来说一点都不难,只是那颗永远在快速运转的大脑轻轻一闪念的事。
她问祁越,以前你也这样?
这个问题是可以做两种解读的,以前也帮人挑选衣服,还是也和——和女朋友这样逛街?
祁越第一反应的解读是第一个,点点头,说以前一块儿留学的时候去逛JCPenny和Macy’s都会这样,朋友选一堆来,她就能挑一堆出去,“这个丑,这个质量差,这个用化纤面料难穿死了还卖这么贵,巴基斯坦造的!”那副神情,活像时尚杂志的编辑,脖子上挂着卷尺,带着有框眼镜,以挑剔的眼光打量Jimmy Choo的鞋子和想穿它们的一双双脚。
继而,祁越反应过来,“不过我很尊重每个人的‘千金难买我乐意’,有些东西喜欢就买就好了。比如红底鞋,就是底,就是品牌溢价,就是受罪,奈何喜欢,那就买呗。”
有一些人,对自己节俭,对心上人挥霍,就是心上人不要挥霍,也要为对方挥霍。祁越说自己有个过命的好朋友叫孔怡,自己从美国给这个败家子买了超级贵的限量卡西欧作为礼物,一边骂,一边买,坚定地送。她看祁越说这话的眼神,大有一种如果她的身家有1000万,每年她都可以给好朋友买10万的礼物的架势——即便一辈子都会骂对方的败家子。
祁越问她晚上住的好不好,她说好极了,“往前走,过桥去到临顿路,那边的哑巴生煎,实在是太好吃了。”
她笑了笑,心里忽然冒出来一种促狭,轻声道:“你就知道吃。”
语音发出去的同一时刻,祁越打了三个字发过来,“朱鸿兴。”
然后——肯定是坐在电脑前手上有键盘,打的飞快——又一行字过来,“那不然咧!”
她看着屏幕笑,“昨天我晚上去观前街逛了逛,热闹。甚至有点吵。”
得亏是苏州,苏州老城,没有人唱歌,没有人跳广场舞。好像苏州的俗气,也是雅致的俗气。
“观前街自古都是吵闹的地方。”祁越说。
“但是想想里面是玄妙观,形成商业街也是合情合理自古以来。”祁越说。
继续说,说啊,我好爱听。
“太监弄好像有家面馆——”
她笑了,“还吃啊。”
“我吃不到嘛。”
“就希望你能吃到。”
她觉得她们就像昨晚在观前街看见的两只狗一样,一只边牧和一只警犬。警犬保持着自己的严肃,虽然尾巴也在轻轻摇;边牧就高兴得不得了,好像觉得警犬才是唯一配和自己讲话玩耍的聪明狗。至于双方的主人,都很高兴自然地聊着天。
不是说自己就多聪明是警犬,但是——
她明白祁越这样对自己,她也明白自己的心。她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唯一的思考,是要不要前往一步。往前一步敞开自己,因为祁越肯定是会敞开的,她只需要敞开自己,去投入,去感受,去把分开的两仪又回到相融的太极。
她不害怕敞开,她只是对那种浓烈有些畏惧,那是会吞没自己的,她再清楚不过。勇敢地拥抱失控,并不容易。她即便不是自我孱弱因此不敢让自己失控的人,也会有所迟疑。
祁越肯定会很热情,很浓烈,排山倒海。她知道她很温柔,但她的爱有5000度,每天就是维持恒定25,也有足够长的时间让自己忘了世界剩余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我怕我一靠近你,就再也不能抵抗你的吸引力。说来好笑,其实你也不是欲擒故纵那一卦的,可我怎么就这么着魔?当然,我也不喜欢欲擒故纵的人,只是你——
周围路过几个本地姑娘,行色匆匆,但彼此笑谈着什么,说苏州话,吴侬软语的好听死了。江浙方言放软了说,总有一种温柔的撒娇似的感觉。她好喜欢,是单纯的审美,也带着一点,对女孩子的爱。
于是她对祁越说,走过去两个苏州姑娘,说话好好听。
“苏州话?”
“那是好听,好像贴着耳朵说,咿咿呀呀糯叽叽的,话从耳朵进,感觉一只手就从心里摸上来了。我觉得江浙方言里,苏州话最好听。”
“人说‘百抓挠心’,我觉得听姑娘们讲苏州话是,虽然是姑娘撒娇,但我是小猫,她在抚摸我的毛。”
按理她听祁越说喜欢苏州姑娘如何如何应该吃醋才是,可是她第一反应竟然是“撒娇”,竟然是“我要不要也一样去摸她的毛”,竟然是听到了顷刻间就想往自己身上套。
她喜欢撒娇吗?那我——我怎么——
不及细想,感觉自己已经在害羞,幸好早上九点,四下无人,就是脸红,也没人看见。
“今天准备怎么安排呀?”幸好喜欢吃的那只边牧又来救她了。
“今天早上——想先逛一逛,下午再去会场报道。”
祁越问她会场何在,她说在金鸡湖那边的什么会展中心,“那不用着急,你时间很多。”
我时间很多,是啊,但是我一个人,又能逛到哪里去?
“可以去山塘逛逛,美的。而且老旧民居、小店铺还有很多。”
又是吃,她望着手机屏幕笑,“有什么好玩的呀?”说完竟然不察自己的语气放得好软好软,和刚才走过的苏州姑娘别无二致。
祁越于是说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古迹,然而就拐到吃的上,“朱新年!简直不要太好吃!”继而回忆起当时如何第一次踏进冬日的朱新年点心店,如何看到热汤里飘浮不定的硕大的汤团,如何点的多了,吃也吃不完,但是咬一口,“肉馅儿!真好吃啊!”
祁越也笑,“好嘛,你已经学会用我的刻薄挖苦我的刻薄了!”
阳光洒在河面上,有那么一点点落日熔金般反射到人们脸上。这是一个美好的秋日,她希望它持续得更久些。
“走,陪我去买衣服。”多俗套的约会情景。
“走。想去哪里买?”但她有一个哪里都愿意陪她的人。
第二十二章
要很久之后,章澈才听祁越说起这个文化人对江南文化的迷恋,此时此刻她要是知道,也就不会在这里一边散着步一边无端遐想,清晨的平江路如此静谧美好,不知道祁越会不会喜欢?
在意一个人甚至喜欢一个人,就会好奇对方的审美,试图从对方做的种种选择中寻找蛛丝马迹,不断思索然后判断。出差之前,她约祁越见面是为了送礼物,也是为了见面所以提前去买礼物,简直太极生两仪。是祁越带着她走到河边,她才想要去买衣服,一边给苏州之行准备合适的衣服,去姑苏就要丽人行;一边也想趁机看看祁越喜欢什么样的——
衣服。
和穿衣服的人。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好奇这些,她知道不应该照着对方的喜欢去改变自己。但忍不住。
在意就是一切爱欲的起始,最初的太极。
结果是她先挑选,祁越顺着挑刺,犀利地告诉她买或不买、好或不好,每件衣服都可以发出一两句锐评。比如她看到一件白色的风衣,面料似乎是某种PU皮,在商场的白炽灯照射下,白的亮也不够亮、暗倒也不暗,很眼熟,但是是什么——
“像墙皮。刷了几年了晒得半黄不黄的那种。”祁越说。她笑出声,眼角看见店员脸色,拉着祁越赶紧出来。祁越饶是人出来了嘴没停下,不断说着“啥鬼颜色啊,要死不活的”,然后路过另外一家店,立刻改说这都是“又瘦又长发育不良的小黑哥才能穿的饱和度不够的紫色”。她笑得不行,“我又不买!”
“那也不好看。”
她感觉自己是拉着一只到处发表意见的话多的法斗。
“我在平江路呢,”她轻声对着手机道,不知道为何这样小声,是不想吵到祁越,还是打破着宁静。又或者希望这种宁静从自己的语音里穿越千里,直达祁越的心?“一早起来好安静。”
感觉时光都变缓了,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
未几,祁越可能是在开会,只发来文字,“照一张我看看?”
她却觉得自己听见了祁越的声音。
正好走过古桥,于是拍了一张清净无人的小桥流水。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到苏州,但以前从来没有住得离平江路这么近。这一次得祁越推荐,找到一家民宿。昨天她是拖着行李箱在石板路上咔哒咔哒跟着导航走来,在人来人往的平江路上找到一扇黑色木门,黑漆半落,一个邮政递信口,那古旧的手感,门环都有几十年的光阴落在上面。推门进去,粉墙黑瓦二层小楼,楼梯陡峭二楼逼仄,但是院门一关就安静无比,好像把所有游客和他们从天涯海角带来的尘嚣都关在外面了。往里走,别有几栋九十年代无电梯小高层,和一株巨大的、目测至少要四五人环抱的大树。
一觉睡醒,推开门看见有普通苏州本地人牵着和女主人一样干净利落的边牧出去遛狗,她紧跟着狗博士走出院门,外面除了净水泼街的声音,别无一丝声响。
这样的平江路,她从未见过。
她喜欢祁越挑衣服的风格,完全以穿衣人本身的形象与风格为准绳,其次看性价比,性价比里包括一切品牌溢价和审美上的价值,做出综合判断对这家伙来说一点都不难,只是那颗永远在快速运转的大脑轻轻一闪念的事。
她问祁越,以前你也这样?
这个问题是可以做两种解读的,以前也帮人挑选衣服,还是也和——和女朋友这样逛街?
祁越第一反应的解读是第一个,点点头,说以前一块儿留学的时候去逛JCPenny和Macy’s都会这样,朋友选一堆来,她就能挑一堆出去,“这个丑,这个质量差,这个用化纤面料难穿死了还卖这么贵,巴基斯坦造的!”那副神情,活像时尚杂志的编辑,脖子上挂着卷尺,带着有框眼镜,以挑剔的眼光打量Jimmy Choo的鞋子和想穿它们的一双双脚。
继而,祁越反应过来,“不过我很尊重每个人的‘千金难买我乐意’,有些东西喜欢就买就好了。比如红底鞋,就是底,就是品牌溢价,就是受罪,奈何喜欢,那就买呗。”
有一些人,对自己节俭,对心上人挥霍,就是心上人不要挥霍,也要为对方挥霍。祁越说自己有个过命的好朋友叫孔怡,自己从美国给这个败家子买了超级贵的限量卡西欧作为礼物,一边骂,一边买,坚定地送。她看祁越说这话的眼神,大有一种如果她的身家有1000万,每年她都可以给好朋友买10万的礼物的架势——即便一辈子都会骂对方的败家子。
祁越问她晚上住的好不好,她说好极了,“往前走,过桥去到临顿路,那边的哑巴生煎,实在是太好吃了。”
她笑了笑,心里忽然冒出来一种促狭,轻声道:“你就知道吃。”
语音发出去的同一时刻,祁越打了三个字发过来,“朱鸿兴。”
然后——肯定是坐在电脑前手上有键盘,打的飞快——又一行字过来,“那不然咧!”
她看着屏幕笑,“昨天我晚上去观前街逛了逛,热闹。甚至有点吵。”
得亏是苏州,苏州老城,没有人唱歌,没有人跳广场舞。好像苏州的俗气,也是雅致的俗气。
“观前街自古都是吵闹的地方。”祁越说。
“但是想想里面是玄妙观,形成商业街也是合情合理自古以来。”祁越说。
继续说,说啊,我好爱听。
“太监弄好像有家面馆——”
她笑了,“还吃啊。”
“我吃不到嘛。”
“就希望你能吃到。”
她觉得她们就像昨晚在观前街看见的两只狗一样,一只边牧和一只警犬。警犬保持着自己的严肃,虽然尾巴也在轻轻摇;边牧就高兴得不得了,好像觉得警犬才是唯一配和自己讲话玩耍的聪明狗。至于双方的主人,都很高兴自然地聊着天。
不是说自己就多聪明是警犬,但是——
她明白祁越这样对自己,她也明白自己的心。她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唯一的思考,是要不要前往一步。往前一步敞开自己,因为祁越肯定是会敞开的,她只需要敞开自己,去投入,去感受,去把分开的两仪又回到相融的太极。
她不害怕敞开,她只是对那种浓烈有些畏惧,那是会吞没自己的,她再清楚不过。勇敢地拥抱失控,并不容易。她即便不是自我孱弱因此不敢让自己失控的人,也会有所迟疑。
祁越肯定会很热情,很浓烈,排山倒海。她知道她很温柔,但她的爱有5000度,每天就是维持恒定25,也有足够长的时间让自己忘了世界剩余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我怕我一靠近你,就再也不能抵抗你的吸引力。说来好笑,其实你也不是欲擒故纵那一卦的,可我怎么就这么着魔?当然,我也不喜欢欲擒故纵的人,只是你——
周围路过几个本地姑娘,行色匆匆,但彼此笑谈着什么,说苏州话,吴侬软语的好听死了。江浙方言放软了说,总有一种温柔的撒娇似的感觉。她好喜欢,是单纯的审美,也带着一点,对女孩子的爱。
于是她对祁越说,走过去两个苏州姑娘,说话好好听。
“苏州话?”
“那是好听,好像贴着耳朵说,咿咿呀呀糯叽叽的,话从耳朵进,感觉一只手就从心里摸上来了。我觉得江浙方言里,苏州话最好听。”
“人说‘百抓挠心’,我觉得听姑娘们讲苏州话是,虽然是姑娘撒娇,但我是小猫,她在抚摸我的毛。”
按理她听祁越说喜欢苏州姑娘如何如何应该吃醋才是,可是她第一反应竟然是“撒娇”,竟然是“我要不要也一样去摸她的毛”,竟然是听到了顷刻间就想往自己身上套。
她喜欢撒娇吗?那我——我怎么——
不及细想,感觉自己已经在害羞,幸好早上九点,四下无人,就是脸红,也没人看见。
“今天准备怎么安排呀?”幸好喜欢吃的那只边牧又来救她了。
“今天早上——想先逛一逛,下午再去会场报道。”
祁越问她会场何在,她说在金鸡湖那边的什么会展中心,“那不用着急,你时间很多。”
我时间很多,是啊,但是我一个人,又能逛到哪里去?
“可以去山塘逛逛,美的。而且老旧民居、小店铺还有很多。”
又是吃,她望着手机屏幕笑,“有什么好玩的呀?”说完竟然不察自己的语气放得好软好软,和刚才走过的苏州姑娘别无二致。
祁越于是说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古迹,然而就拐到吃的上,“朱新年!简直不要太好吃!”继而回忆起当时如何第一次踏进冬日的朱新年点心店,如何看到热汤里飘浮不定的硕大的汤团,如何点的多了,吃也吃不完,但是咬一口,“肉馅儿!真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