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些用家里现有的木料恐怕不够。”于庆业说,“这么长的辐条要二十八根,我得攒上一阵。”
“你看看攒多久能攒。如果不方便,可以再做小些。”
“那倒不用。七到十日便差不多了。我今儿要跟父亲和大哥去地里锄草,回来之后我就回镇上。过些日子攒够了我把所有这上面要用到的木料全部带回来。可你这上面画的是什么?”看起来一坨一坨的。
“这是土,这是石头。适合的石头得碰。找到差不多的可能还得磨一磨,这倒不急。”
“行。那剩下的二哥想办法。”
“二哥,做完也不是一定就能卖出去。所以你心里也别抱太大希望。但如果能卖出去,那大头就归你。”
“我明白。二哥尽力。”
要不他也没什么其他好的方法赚钱。他就算天天干完了木工房的活出去再当苦力,一个月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能攒够三百文。
他们这里是小地方,不像那些大的府城一般工钱多。
只当是把死马当活马医吧。
于庆业问:“若是能做成,小弟你觉得这大水车可卖多少钱?”
于庆隆道:“不好说。卖得好兴许能卖个一两银子?”
“这么多?!”
于庆业有些吃惊,他以为三四百文就不少了,毕竟都是用边角料做成的东西。
如果是一两,那可太好了。虽然离五两还差很多,但他自己也多少攒了一点,如果能从这水车上再得个半两银子,起码能跟白晚秋家里商量商量延迟些娶亲时间。
白家其实也是因为白晚秋有个弟弟要说亲。白家也不富裕,他明白。只是心疼秋儿心里熬着。
不过好在现下有些盼头了。
天大亮之后,一家人各自忙活。爷仨去地里锄草,于庆隆这个小的继续去莫大夫家学习。大嫂喂鸡,阿爹的绣活终于要忙完了,正在收底。
至于之前见了媒婆的事,于庆隆听了周月华的解释觉得也有些道理,便没再继续深思。
而那架大水车,他有他能做的,于庆业有于庆业能做的。于庆业走之前他们已经分工好了。
他仍旧每天忙活。上午学习,下午回家之后便把学的知识复习几遍。三字经终于能全篇背下来,他还学会了一些字,连他师父都夸他聪明。
于庆隆心虚接受,同时也确定了,这里用的是繁体字,这倒确实是需要适应。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这日于庆隆却听说了一件事。
他当时正跟周月华一起去莫大夫家的路上,住老太太对面的张大娘就说:“大有家的,你们家要有喜事啦。”
周月华听得一愣:“张家嫂子,啥喜事啊?我们怎么没听说?”
张王氏道:“嗨,你跟嫂子还藏着掖着?你们家庆隆小时候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看老太太正要给他议亲事,你不知道?我昨儿个可见着有个后生来朝老太太问好。”
“那是说给财哥儿的吧?”
张王氏说:“先前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我问了你们三房屋里的,她说就是说给你们家庆隆的,我们左右好几个邻居都听见了,就昨晚的事。那后生昨儿下午来过,我瞅着还行。个头虽小了些,但模样还算周正,听说家里是在镇上卖包子的。”
管他是卖什么的,周月华听了心里都窝火。
庆隆是他的孩子,说亲的事怎么能越过他去呢?
周月华道:“谢谢嫂子告诉我一声。庆隆,跟阿爹走。”
周月华拉起于庆隆继续朝莫家走去。他原是想去问莫大夫买两贴膏药,哪想会遇到这种事。
“阿爹,不去问问怎么回事吗?”
“去,但阿爹不能带你去。”周月华道,“等你父亲回来之后我让他同我一起去。你上次打了庆发,老太太和老三家的心里必定堵着气,你去了准不会让你好过的。我跟你父亲先去问问怎么回事。”
“阿爹,那万一……”
“你先别担心,等阿爹跟你父亲去问过再说。”
“要不你们也别去了。他们会为难我,自然也会为难你们。”
要是只有平辈的人还好说,偏偏上头有个老太太,一个“孝”字就能把人给压死。
周月华说:“等你父亲回来看他怎么说。你先去学习。”
于庆隆点点头:“您可千万不能自己去。”
周月华说:“阿爹知道。”
说完他拍拍小儿子的手,去找莫大夫买了两贴膏药回去。
于庆隆看他出大门,便在大门口站了一会儿,眼瞅着他阿爹从于家老宅过去他才进来。
然而心情还是被毁了。于老太家这一窝不是人的东西,居然又给他找事。
他得想个办法,一次性绝了他们再给他说亲的念头才行。
梁莫坐在小木凳上,与于庆隆面对面,眼瞅着他庆隆叔写的字突然从一横一竖变成了一个圈圈又一个圈圈,看得小孩心里直紧张,担心道:“庆隆叔,你怎么了?”
于庆隆说:“没什么。莫儿,明儿个叔叔多半来不了了,你自己也要好好学。”
梁莫问:“为啥啊?”
他好不容易有人天天陪他一起玩儿一起学呢。
于庆隆说:“有人给叔叔说亲,叔叔要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梁莫问:“那你还来吗?”
于庆隆说:“会来的。你先好好学,到时候叔叔来了再追赶你。”
梁莫还是有些失落,说:“好吧,那我等你。”
于庆隆摸摸小孩的头,下午回去前便对莫大夫道:“师父,我有些事要办,兴许有一两日不能来了。一会儿我走前再把水挑满再走,您老要是还有什么吩咐我干的事现在告诉我,我一起办了。”
“啥事要花这么久?”
“就是去镇上找我二哥说些事。”
“成吧。那你把这个拿走。”莫大夫摸出一张羊皮卷,“这是穴位图。你先不用想着记住都叫啥,上头的字你大半都还不识得。你只管记住都哪些位置有穴位就行。等你回来师父再仔细教你。”
于庆隆小心收好羊皮,道了谢出门。
当晚,于老太太一家盘坐在炕上,就等着于大有一家上门。他们是故意把给于庆隆说亲这事透给张王氏的。那就是个包不住火的纸嘴,告诉她这事准能传开。大房知道之后不可能不来,顾着于庆隆的名声还得夜里来,他们盘算好的。
结果居然没来!哪个都没来!
于大贵道:“他们是不是没得着消息啊?”
张宝丹说:“不能。我都躲门后看着张家嫂子跟周月华说话了,肯定说了这事。”
于庆发都等一天了,就想着于庆隆来了收拾于庆隆,这没来,心里气得不行:“那怎么回事啊?”
一屋子人纳了闷。可大房的人就像真的完全不知情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
第二天,天还没亮于庆隆就跟周月华还有于大有一起去镇上了。周月华的绣品得送过去,于庆隆便顺嘴出了个主意,他们夜里就没去老宅。
倒是方戍,实在又好奇于庆隆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好玩意,借着腰疼之名来找莫大夫。
莫大夫一看他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他那腰伤该养得差不多了,正奇着怎么又来了。看见这秀才跟他打了招呼就去找他孙子,他突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方戍往梁莫跟前一蹲:“莫儿,你庆隆叔这几天有没有给你做有趣的新玩意儿?”
梁莫有点蔫蔫的说:“没有。”
方戍问:“他今儿没来?”
梁莫说:“说亲去了。”
方戍登时抬头:“你说什么?!”
梁莫说:“庆隆叔叔说有人给他说亲,他去看看。”
这怎么成呢!
方戍的顿时麻了,干啥都没心情了,朝屋喊道:“莫大夫!晚生忽然想起家中还有事,先回去了!下次再来请您老灸!”
说完上了牛车,匆匆赶往家中。
脚刚一踏进门他就喊:“娘,我看中一人,您得去帮我提亲!”
作者有话说:
----------------------
方戍:夫郞,等等我呀[爆哭]
于庆隆:别想轻易追上我[墨镜]
推荐小伙伴儿的新文:《偷生小太子后疯批暴君找麻了》BY公子寻欢
作品ID:9781089
PS:APP小天使请手动搜索查询收藏哦!
穿到四国割据时期,成为母亲早亡,父亲新丧的哥儿,二叔三叔对他家的财产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要把他嫁出去!
阮锦左手收拾了极品亲戚,右手捡了一个英俊人机(傻子)做赘婿,不但成功护住了自己的家产,也找到了哥儿成熟期时必备的工具人。
只是英俊人机傻乎乎,新婚夜,阮锦绞尽脑汁才终于想起来描述如何洞房。
“夫君……你,你想不想玩小泥鳅钻洞洞的游戏?”
于是小人机化身打桩机,幸福人生自此开启。
“你看看攒多久能攒。如果不方便,可以再做小些。”
“那倒不用。七到十日便差不多了。我今儿要跟父亲和大哥去地里锄草,回来之后我就回镇上。过些日子攒够了我把所有这上面要用到的木料全部带回来。可你这上面画的是什么?”看起来一坨一坨的。
“这是土,这是石头。适合的石头得碰。找到差不多的可能还得磨一磨,这倒不急。”
“行。那剩下的二哥想办法。”
“二哥,做完也不是一定就能卖出去。所以你心里也别抱太大希望。但如果能卖出去,那大头就归你。”
“我明白。二哥尽力。”
要不他也没什么其他好的方法赚钱。他就算天天干完了木工房的活出去再当苦力,一个月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能攒够三百文。
他们这里是小地方,不像那些大的府城一般工钱多。
只当是把死马当活马医吧。
于庆业问:“若是能做成,小弟你觉得这大水车可卖多少钱?”
于庆隆道:“不好说。卖得好兴许能卖个一两银子?”
“这么多?!”
于庆业有些吃惊,他以为三四百文就不少了,毕竟都是用边角料做成的东西。
如果是一两,那可太好了。虽然离五两还差很多,但他自己也多少攒了一点,如果能从这水车上再得个半两银子,起码能跟白晚秋家里商量商量延迟些娶亲时间。
白家其实也是因为白晚秋有个弟弟要说亲。白家也不富裕,他明白。只是心疼秋儿心里熬着。
不过好在现下有些盼头了。
天大亮之后,一家人各自忙活。爷仨去地里锄草,于庆隆这个小的继续去莫大夫家学习。大嫂喂鸡,阿爹的绣活终于要忙完了,正在收底。
至于之前见了媒婆的事,于庆隆听了周月华的解释觉得也有些道理,便没再继续深思。
而那架大水车,他有他能做的,于庆业有于庆业能做的。于庆业走之前他们已经分工好了。
他仍旧每天忙活。上午学习,下午回家之后便把学的知识复习几遍。三字经终于能全篇背下来,他还学会了一些字,连他师父都夸他聪明。
于庆隆心虚接受,同时也确定了,这里用的是繁体字,这倒确实是需要适应。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这日于庆隆却听说了一件事。
他当时正跟周月华一起去莫大夫家的路上,住老太太对面的张大娘就说:“大有家的,你们家要有喜事啦。”
周月华听得一愣:“张家嫂子,啥喜事啊?我们怎么没听说?”
张王氏道:“嗨,你跟嫂子还藏着掖着?你们家庆隆小时候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看老太太正要给他议亲事,你不知道?我昨儿个可见着有个后生来朝老太太问好。”
“那是说给财哥儿的吧?”
张王氏说:“先前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我问了你们三房屋里的,她说就是说给你们家庆隆的,我们左右好几个邻居都听见了,就昨晚的事。那后生昨儿下午来过,我瞅着还行。个头虽小了些,但模样还算周正,听说家里是在镇上卖包子的。”
管他是卖什么的,周月华听了心里都窝火。
庆隆是他的孩子,说亲的事怎么能越过他去呢?
周月华道:“谢谢嫂子告诉我一声。庆隆,跟阿爹走。”
周月华拉起于庆隆继续朝莫家走去。他原是想去问莫大夫买两贴膏药,哪想会遇到这种事。
“阿爹,不去问问怎么回事吗?”
“去,但阿爹不能带你去。”周月华道,“等你父亲回来之后我让他同我一起去。你上次打了庆发,老太太和老三家的心里必定堵着气,你去了准不会让你好过的。我跟你父亲先去问问怎么回事。”
“阿爹,那万一……”
“你先别担心,等阿爹跟你父亲去问过再说。”
“要不你们也别去了。他们会为难我,自然也会为难你们。”
要是只有平辈的人还好说,偏偏上头有个老太太,一个“孝”字就能把人给压死。
周月华说:“等你父亲回来看他怎么说。你先去学习。”
于庆隆点点头:“您可千万不能自己去。”
周月华说:“阿爹知道。”
说完他拍拍小儿子的手,去找莫大夫买了两贴膏药回去。
于庆隆看他出大门,便在大门口站了一会儿,眼瞅着他阿爹从于家老宅过去他才进来。
然而心情还是被毁了。于老太家这一窝不是人的东西,居然又给他找事。
他得想个办法,一次性绝了他们再给他说亲的念头才行。
梁莫坐在小木凳上,与于庆隆面对面,眼瞅着他庆隆叔写的字突然从一横一竖变成了一个圈圈又一个圈圈,看得小孩心里直紧张,担心道:“庆隆叔,你怎么了?”
于庆隆说:“没什么。莫儿,明儿个叔叔多半来不了了,你自己也要好好学。”
梁莫问:“为啥啊?”
他好不容易有人天天陪他一起玩儿一起学呢。
于庆隆说:“有人给叔叔说亲,叔叔要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梁莫问:“那你还来吗?”
于庆隆说:“会来的。你先好好学,到时候叔叔来了再追赶你。”
梁莫还是有些失落,说:“好吧,那我等你。”
于庆隆摸摸小孩的头,下午回去前便对莫大夫道:“师父,我有些事要办,兴许有一两日不能来了。一会儿我走前再把水挑满再走,您老要是还有什么吩咐我干的事现在告诉我,我一起办了。”
“啥事要花这么久?”
“就是去镇上找我二哥说些事。”
“成吧。那你把这个拿走。”莫大夫摸出一张羊皮卷,“这是穴位图。你先不用想着记住都叫啥,上头的字你大半都还不识得。你只管记住都哪些位置有穴位就行。等你回来师父再仔细教你。”
于庆隆小心收好羊皮,道了谢出门。
当晚,于老太太一家盘坐在炕上,就等着于大有一家上门。他们是故意把给于庆隆说亲这事透给张王氏的。那就是个包不住火的纸嘴,告诉她这事准能传开。大房知道之后不可能不来,顾着于庆隆的名声还得夜里来,他们盘算好的。
结果居然没来!哪个都没来!
于大贵道:“他们是不是没得着消息啊?”
张宝丹说:“不能。我都躲门后看着张家嫂子跟周月华说话了,肯定说了这事。”
于庆发都等一天了,就想着于庆隆来了收拾于庆隆,这没来,心里气得不行:“那怎么回事啊?”
一屋子人纳了闷。可大房的人就像真的完全不知情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
第二天,天还没亮于庆隆就跟周月华还有于大有一起去镇上了。周月华的绣品得送过去,于庆隆便顺嘴出了个主意,他们夜里就没去老宅。
倒是方戍,实在又好奇于庆隆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好玩意,借着腰疼之名来找莫大夫。
莫大夫一看他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他那腰伤该养得差不多了,正奇着怎么又来了。看见这秀才跟他打了招呼就去找他孙子,他突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方戍往梁莫跟前一蹲:“莫儿,你庆隆叔这几天有没有给你做有趣的新玩意儿?”
梁莫有点蔫蔫的说:“没有。”
方戍问:“他今儿没来?”
梁莫说:“说亲去了。”
方戍登时抬头:“你说什么?!”
梁莫说:“庆隆叔叔说有人给他说亲,他去看看。”
这怎么成呢!
方戍的顿时麻了,干啥都没心情了,朝屋喊道:“莫大夫!晚生忽然想起家中还有事,先回去了!下次再来请您老灸!”
说完上了牛车,匆匆赶往家中。
脚刚一踏进门他就喊:“娘,我看中一人,您得去帮我提亲!”
作者有话说:
----------------------
方戍:夫郞,等等我呀[爆哭]
于庆隆:别想轻易追上我[墨镜]
推荐小伙伴儿的新文:《偷生小太子后疯批暴君找麻了》BY公子寻欢
作品ID:9781089
PS:APP小天使请手动搜索查询收藏哦!
穿到四国割据时期,成为母亲早亡,父亲新丧的哥儿,二叔三叔对他家的财产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要把他嫁出去!
阮锦左手收拾了极品亲戚,右手捡了一个英俊人机(傻子)做赘婿,不但成功护住了自己的家产,也找到了哥儿成熟期时必备的工具人。
只是英俊人机傻乎乎,新婚夜,阮锦绞尽脑汁才终于想起来描述如何洞房。
“夫君……你,你想不想玩小泥鳅钻洞洞的游戏?”
于是小人机化身打桩机,幸福人生自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