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于庆隆说:“看见我坐的这块地啊。”
  于庆家说:“对,这就是咱家的地,对着毛毛虫的尾巴,旁边是一条河。这回能记住吗?”
  这可太能了。
  于庆隆笑说:“这下可以。我明天再来肯定能自己找到。”
  周月华说:“东西重,你一个人拎着阿爹还心疼呢。再说两个人来还能多挖点野菜,一起来。”
  这倒是实话。于庆隆说:“那父亲你们慢慢吃,我去挖菜去。”
  别的他不认识,但是他认识小根蒜和蒲公英,还有荠菜。他们大学绿化带里一到春季有的是这些。食堂的阿姨有过来挖的。他遇上过,问了,人家还教过他。
  于庆隆拿着小锄头蹲地找。蹲在地上也是一大团,个头确实不小。
  不过于庆隆还挺庆幸这事。这里医疗环境太差,生个病轻则破财,重则倾家荡产甚至要命,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再说正因为健壮才没人要他,他就不用急着跟谁成亲了。
  他可不想找个思想不同步的人痛苦地过一生,那还不如天天挖蒲公英呢= =。
  于庆隆挖着挖着,干脆连根都挖出来,带着土。
  于庆业问他:“小弟,你干嘛把土都挖了?”
  于庆隆说:“我想回家试试种在园子里啊二哥。到时候种子成了飘在咱家地里,明年出的不就多了么?或者干脆结籽的时候收起来,咱们来年自己种也行。”
  一家人听得一愣,心说是啊,为什么他们从来没想过,野菜也可以收种子拿到家里种?去年是没遇上灾年,今年地里的野菜就挺多。这要是赶上了荒年灾年,第二年地里根本见不着菜,冒个绿尖就被人挖走了。
  于庆家说:“那你也别这么挖。挖着费劲再伤了你手。回头等我们忙完了,大哥跟二哥多挖点带回去就是。”
  于庆隆想想觉得这样也行。几天没下雨天气干着呢。这会儿挖起这些尘土飞扬的总迷了眼睛,不如大哥他们带的农具把长,土离眼睛远,刨得还快。
  “那就这么说定了。大哥你们可千万别忘了。”
  “放心,肯定忘不了。”
  “忘了还有我呢。”二哥笑说,“今儿我可太高兴了。我一想到你不用嫁给那个姓王的我就浑身都爽利。”
  “那你小心我以后不成亲就赖着你让你养我。”
  “哈哈哈哈,那也成啊!”二哥爽朗的笑声飘多远去。
  于庆隆暗暗叹气。
  他刚来不久,对这里的一切还都存着一份新鲜感。远离书本也确实可以让脑子松快松快。可是这种没手机没同学的日子他能过几天?
  还有爷爷奶奶,他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他们。虽然他们二老都有退休金,真有什么事他爸也不会不管。但他在他们膝下那么久,他们肯定也会看出古代的于庆隆有点怪怪的吧?
  于庆隆一边犯愁,一边挖菜。
  挖得倒是不少,但心思压根儿不怎么在手边。就这么不知不觉挖到挺远,挖到毛毛虫尾巴来了。
  他转头喊:“阿爹!我可以进这家地里挖吗?”
  周月华说:“可以!”
  于庆隆随口道:“这一整条都是一家的地吗?”
  周月华顺着小儿子指的方向望过去,那感觉一眼望不到头,地是真多。他不无羡慕地笑着说:“算是一家的吧。邻村的方家,他们那一族人口多,是个大族。这地也都是他们家的。他们家里还有个秀才呢,往后我看这地要更多了。”
  于庆隆心说这不就是地主么?而且家里有个秀才,那似乎税都不用交了吧?
  这得多爽!
  于庆隆甚至有那么片刻功夫,想着自己能不能装成汉子去考功名。
  不过这犯法,他是绝不能干的。再说真被发现了肯定要牵连家里人。而且家里也没钱让他念书。
  这么一想真有点嫉妒那秀才。
  家里有那么多地,还是秀才。这要是长得再帅,下回他要是见了那人非得隔空给他两拳。凭啥啥好事都让那一个人占了?!
  于庆隆敲敲筐,把菜往筐里压压。天气太干,菜挖出来再被风一打,没多久就有点蔫了。
  周月华说:“差不多了。庆隆,咱们先回吧。回去之后收拾收拾,阿爹瞅着一会儿可能要下雨,别让雨淋了。”
  于庆隆抬头看看天:“行。那我去收拾收拾带过来的东西。”
  于庆隆去田埂那拿,发现大哥一早就把吃完的东西都给包好了,他只要提上拿走就行。
  离天暗大约还有一个半时辰的样子。
  于庆隆问:“父亲,一会儿用不用给你们拿……”
  于大有:“拿啥?”
  当然是伞。但于庆隆话出口才想起来,家里压根就没有这东西。一把伞不便宜,家里没买。
  家里只有蓑衣,草编的。
  “也没啥,想着帮你们拿蓑衣。阿爹说可能要下雨。不过我一人好像拿不动那么多。”
  “不用。这块地也快收拾完了。今儿我和你大哥二哥能早些回去。”
  “那行。我和阿爹先回去了。”
  于庆隆把东西提好,尽量在前头走。他要看看他能不能凭他做的记号自己找回去。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于庆隆跑到田埂外,猫个腰瞅他插的小棍在哪。他一共找到了十一根。可十一根以后就没有了。
  一直往家的方向走还是没瞅着。
  “阿爹,咱们没走错路吧?”
  “没有啊。”周月华说,“怎么了?”
  “我来的时候插的小棍少了很多。”
  什么鬼?!他只看到了洞洞,哪个嫌屁了没事儿干的把他的小棍给拔走了?!
  他插得那么深,肯定不能是自己被风吹跑的!
  于庆隆气得磨牙,那些他可挑了好久!
  周月华见他恼得脸都红了,笑说:“下回阿爹再陪你来,你再插一回。”
  于庆隆说:“下回我插完就看着,我看看是谁拔走的。我插在边上又不碍什么事,这人怎么这么讨厌呢?”
  周月华闻言又奇怪地看了小儿子一眼。
  于庆隆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原主平时从不抱怨。正巧他看见家门外的大杨树,于是赶紧转开话题:“阿爹,这天阴了,我赶紧回去收被子去!”
  说完泥鳅一样溜了,留下周月华暗自狐疑。
  ·
  邻村,下溪村。
  方戍把带回来的小木棍全部用水洗净晒干,接着便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少点,弄成了一个篝火架一般的东西,上头岔开的地方正好能搁笔,他当个笔搁来用。
  还有一份多的,他用细麻绳编成了木帘子,固定在两条大木板上,然后在帘子上端钉了几个木钉,他拿来当个笔挂用。
  至于那些小木棍到底是谁插的,他个人认为是跟家里大人去田里玩的孩子,插过也就忘了,他拿来也不打紧。
  方戍抱臂欣赏自己的杰作,显然十分满意。
  方吴氏看得直头疼:“儿啊,你就不能不往家里拾这些破烂儿吗?”
  方戍说:“娘,这怎么能说是破烂呢?花石草木皆是上天馈赠,凭白扔在外面也是可惜了。儿子拿来做些可用之物,既能劳逸结合,又能省些家财,岂不甚好?”
  方吴氏一点点蹭着走,小心躲过地上的破石烂木头:“可是你再这样鼓捣下去,将来你娶了媳妇把你媳妇儿往哪搁?你让人家在屋里金鸡独立么?”
  方戍想想,是不太雅观。但让他把这些东西丢掉,那无疑是要了他的命,便道:“到时再说,反正儿子现下也没有中意的人。”
  “可你眼瞅都二十一了。再说娘和你父亲还想抱孙子呢。你说你是喜欢哥儿还是喜欢姑娘,娘找媒人好问问有没有合适的。想找个可心的那可得早早打听,不然现找哪里还有好的?等你想成亲,那好的哥儿和姑娘家早都有主了。若咱村子里没有你中意的,我到外村去找。咱就是去镇上找也不是不行。”
  “娘,真不急。明儿我还得起大早去搬石头,您也早些休息。”
  “搬、搬石头?”方吴氏警觉道,“又搬什么石头?!”
  方戍仿佛想到了什么美妙的事,脸上带着幸福洋溢的笑容:“儿子今儿去看上溪村的田,路上碰到一块特别平整的大石头,拿来以后兴许能用到。只是太大搬不回来才没急着带回家,明儿一早就去。”
  “家里都快被你捡回来的石头堆满了你还搬啊?!”
  “这块不一样。”
  “哪块你都说不一样!你以后干脆跟石头过吧!”
  “倒也不是不成。娘,明儿牛车套上我用用。”
  “不给用!稀罕石头自个儿搬去吧你!”
  方戍心想,不给套我自己套。
  第二天,他起个大早,自己套上牛车出门去找那块石头。
  路上他想了好多种可能性,是把石头弄成个石凳呢,还是把它当成个台子呢?再不然放在通风好的地方当个石板晒菜用?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