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悍夫郎》作者:燕旋【完结】
  文案:
  于庆隆是K大法学系的嘴炮王者。
  拼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就等着为法学界发光发热。怎料一个寝室兄弟的散伙饭局却把他吃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朝代,穿成了一名十里八村都嫌弃的哥儿。
  什么玩意儿!
  白学了?!
  满腔怨气无人知,于庆隆爆发了。
  邻居说他太高大健壮长得不像个哥儿?
  于庆隆:怎么?衬得你男人太矬了伤了你的虚荣心?
  渣亲戚说他性格不好嫁不出去?
  于庆隆:嫁不出去好啊,嫁不出去才能天天跟你们这些臭嘴鱼朝夕相对给你们讲讲人生道理。
  于庆隆穿来之前,原主哥儿走路都不敢抬头。
  穿来一个月,村里的大狼狗见了他都得绕道走。
  穷?赚就好!
  渣亲戚?想办法斗倒!
  他的人生里只有向前!没有退后!
  可这样太厉害了嫁不出去?
  笑死,根本不想嫁!
  没想到邻村有名的秀才方戍叫人来提亲。
  于庆隆看着瘦瘦高高有点弱不禁风样的方秀才:“你看上我哪了?”
  方戍:“我听你骂人舒坦,你还会做好些有趣儿的东西。”
  于庆隆:“我是会点手工,可我没准连你也骂。”
  方戍:“比如?”
  于庆隆:“这么瘦,来阵风吹跑了等着给大地当被盖呢?锻炼去!”
  方戍想想,有道理啊!
  次日开始就加强锻炼!
  开始方戍心想:夫郎极会做木玩,为了这些木玩他也得对夫郞好。
  后来方戍变了。他吮着于庆隆肩上的那朵梅花,心想这肩,这腰,死也值了!
  原本方家是不同意于庆隆进门的,没想到他一来,儿子的身子骨越来越好了,学习更有劲头!
  方妈:“以后谁敢说我家隆隆不好我骂死他!”
  于庆隆:很好,一辈子做家人呢,思想统一很重要!
  精神状态十分美丽,人骂怼人狗叫咬狗的穿越帅气受
  VS
  学习一流骂人不行,人菜瘾大手工爱好者本土秀才攻
  本文又名《夫郎乃我嘴替》《夫郎为我作木玩》
  2025/04/26文案截图微博登记。
  内容标签: 生子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日久生情
  主角:于庆隆 方戍
  其它:HE,燕旋
  一句话简介:宁死道友不死贫道!
  立意:在泥泞中开出向阳的花朵
  第1章
  “哎,知道不?于家三哥儿跟东村王家老大的亲事又黄了。”
  “啊?又黄了?不是都下聘了吗?怎么回事?”
  “原本是连日子都挑好了,可王家的邻居家里来了个表亲,是个哥儿,说是长得顶顶俊俏。王家老大见了他走不动道,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闹着非那哥儿不娶呢,要是不让他们在一起他就要吊死。王家没办法,找上于家要退亲,两家正吵着呢。我才从于家门口过来,听得真真儿的。”
  “那于家三哥儿以后岂不是更要嫁不出去了?”
  “可不?作孽。不过要我说也是,这庆隆哥儿实在是长得太壮了些,哪个汉子会喜欢他那样高的?”
  两人发出一阵唏嘘声,心中不约而同庆幸自家的孩子里没有于庆隆那样的。不然做什么都粗手粗脚,还嫁不出去,还不得把心操碎了?”
  他们口中的主角之一于家三哥儿于庆隆此刻也正在犯愁。不过他愁的可不是嫁不出去的问题,相反他很庆幸王家退亲。那王家老大长得跟头被揍扁的大鹅一样,脖子长而无力,一看就没什么精气神,谁会想跟这种人结婚?
  他愁的是,他不是“于庆隆”!
  准确来说他不是这里的于庆隆。他穿到了一个同名同姓的人的身体里。如果这人是个他所理解的普通成年男性倒也罢了,他不是。
  这里有三种性别,除了他认知里的男性和女性,还有个“哥儿”,是男生但大多长得秀气,比女生个头高不了多少,他们还能生孩子!
  这太魔幻了。
  更让于庆隆受不了的是,这里没有人能理解他。他是个刚毕业的现代大学生啊,虽然在学校也没办法跟所有的同学同频,但他们在相似的教育背景下长大,有着共同的信仰,可到这里这些都没有了。
  人是群体动物,但不是和同样是人类的人待在一起就能有共鸣的。
  于庆隆简直抓狂,于是在听到第N次王家说这亲事必须退的时候,他一巴掌拍在桌上,吼道:“吵什么吵?退退退!谁稀罕你们王家呢?就你们那儿子王贵发长得跟被拧过的卤鸭脖子似的你们倒当个宝了!什么破玩意儿?赶紧给我走人!别在这扯着你们的公鸭嗓子叫嚣个没完!”
  原主素来闷不吭声,因此他一喊,整个屋里的人都震了一番。原主的爹周月华手里的绣绷都吓掉了。
  于庆隆说:“父亲、阿爹,我不喜欢那个人,他们要退就赶紧退吧。我都怕退得迟点再被他们家赖上。”
  王赵氏说:“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我们家赖上啊?你是没看到我们邻居家来的那铃哥儿,长得不知有多好看,那声音也脆得跟铃铛似的,谁会赖上你?”
  于庆隆说:“好啊,不赖上我你们倒是赶紧走人啊?占我们家地方是家里穷得没钱盖房了是吧?这凉快吧?这便宜占得舒服死了吧啊?”
  王赵氏显然没想到他的嘴会突然变这么利索,憋红了脸,掐腰道:“好你个于庆隆!我看你往后嫁谁!就你这样的一辈子嫁不出去,就等着做个老哥儿吧!东西抬上!我们走!”
  于庆隆追着骂:“走走走,天上掉馅饼的事轮不到你们这样的缺德鬼!好好琢磨去吧你们这些蠢货!”
  咣!
  于庆隆一脚把门蹬上。
  一转头,看到父亲跟阿爹还有两个兄长都像不认识他了一样瞅他。
  这倒也能理解。原主是个哥儿,却从小长得高大。不到八岁时大伙还只说这孩子生发得快,许是早长的类型。可过了八岁之后眼瞅着他就跟其他寻常汉子一样高,甚至比有些汉子还要高,大伙就不免开始说三道四的了。
  乡下人没有那么多娱乐,茶余饭后嚼舌根对这个时代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快活,这并不是什么鲜见的事。可一个孩子从小听着别人的议论长大,难免会时常陷入自我怀疑中。尤其是家里也有人觉得他不好的时候,就更难自信了。
  原主就是这样长大的。他父母年轻时经常一起出去干活。两个兄长是汉子,可以随时跟着。可他是个哥儿,年纪还小,就被放在家里跟爷爷奶奶待在一起。
  奶奶是个继室,最善于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着原主的双亲不说什么,可等人出去了,又是说原主长得太大不许再吃饭,吃壮了没人要。又是说他笨手笨脚干什么都干不好,长得也丑。
  连挑剔带打骂。偏生原主是个懂事的,从来不当父母面告状,还尽挑让他们安心的话说。所以等双亲发现问题,原主都已经十一岁了。
  原主的阿爹当时就说要分家,不在一起过了。可那时他们什么都没有,还带着三个孩子,分出去根本过不了。
  两口子整整努力了两年才彻底分了家,可这几年里原主的阴影还是被埋下了。
  原主几乎不怎么与人说话,在外面走路也总是低着头。
  他不知人的劣根性,不知他越是如此,指指点点的人反而就越多。
  而且那些人不仅说他,还说他的双亲,导致他更加自责,让他总觉得自己是来拖累家人的,最后便郁郁而终。
  周月华拾起绣绷,柔声询问小儿子:“庆隆,你是真的不想要这门亲事了啊?”
  他这么问,倒不是觉得那王家多好,而是小儿子之前提到这门婚事,面上也有过喜色。
  大哥于庆家道:“是啊三弟,你要是心里憋屈,过不去,大哥二哥去帮你把姓王的绑过来。”
  一家之主手里还拿着一把长棍,盯着小儿子看半天:“庆隆,你跟父亲说,你到底咋想的?”
  于庆隆说:“就是刚才说的那样。绑姓王的还不如绑头猪。猪绑回来还能解个馋,那姓王的一看就不中用,我不成这个亲。”
  二哥于庆业一把抓住弟弟的手在凳子上激动地坐下来:“小弟你可算想明白了!二哥也正是这个意思啊!他那弱不禁风的样子不见得有你有力气,他个废料,咱不要他,以后咱找更好的!”
  这位二哥猴儿似的精,是个热闹人。小时候就是因为这个二哥,家里才真正发现问题的。于庆隆还挺喜欢这人。
  其实这一家子人都挺好,他的印象都不错。记忆里虽然原主在外面不爱说话,但在家里还挺放松。只能怪这世道,总是拿那些条条框框圈得人呼吸都不顺畅。可惜了原主那么好一个人,说走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