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95节
“小仪,回来。”郑穆对着城门前对峙的阵仗视而不见,目光只落在舒仪身上。
舒仪抿了抿唇,没有回答。
舒轩再次用剑去打开城门,经过这一耽误,又有几个金近前的禁军前来阻拦。他们知道舒轩武功高强,手中刀剑朝马招呼。
舒仪手腕一转,一道细软的黑线从她手中抖落而出,朝四方挥去,天色本就暗黑,众禁军不查,才感觉到剧痛就已受伤。一轮攻击被打退,舒轩将城门打开稍许。
身后又一箭射来。
舒仪转头,手臂一展,手腕上黑索去卷飞箭。箭矢上的内劲震得她内腑都为之一颤。
郑穆没想到她居然这样去挡箭,既惊又怒,放下长弓,目光牢牢锁在她身上。
身旁亲卫有人想效仿,刚举起弓箭,就被郑穆喝止。
众人快马赶到离城门不过五十仗的距离。
舒轩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一声低喝,内力运转,手中剑发出嗡嗡的颤鸣,如铜锤铁铸一般,城门被缓缓顶开。禁卫军士们见他一人之力用软剑打开城门,这等武功闻所未闻,都觉骇然。
郑穆也没想到城门这么快就被打开,此时距离城门还有段距离,他绷紧的脸全是怒色,还有一丝隐隐的慌张,厉声喊道:“小仪。”
舒仪一颤,他的声音仿佛一块巨石击打在心上,她心里发酸,眼眶泛红,几乎控制不住想要回头。
舒轩一剑劈倒守在门侧的禁军,转头对舒仪急急喊道:“走。”
舒仪犹豫了一瞬,很快收拾心情,走到这一步哪里还能回头,一夹马腹,加快速度穿过城门。
郑穆见状心狠狠一抽,犹如被利刃在心上刺了一把,他赶到城门口,只见半扇打开的城门外,两骑已经在夜色中渐渐远去。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他一时脑中纷乱,竟不能分辨,手紧按辔就要追上去。
杨臣忽然大声提醒:“郡王不可。”
郑穆目中都是冷芒。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京中还要郡王坐镇,现在万万不可离开。追击之事,就由弟子代劳。”杨臣道。
郑穆心里如翻滚不休的热油,杂乱,焦灼、愤怒的情绪几乎打碎了他的强硬。他脑中电光火石间已转过多种猜测,这两日京城的异动是来自德王的动作,虽然还不知详细内容,但放走舒府无疑是纵敌为祸。但当他望着舒仪远去的背影,胸口仿佛被撕裂了一块,疼痛的滋味让他一时茫然难以思考,只觉得仓皇和狼狈。
杨臣见他一动不动,身躯绷直如石头一般,竟是从未见过的神态,心下不由一紧,对左右打了个手势,跟随来的卫士分为两队,一队拱卫在郑穆身后,另一队拉紧缰绳,奔马疾驰朝城门外追去。
离开前,杨臣嘱咐带队将士,“莫要伤了那个姑娘,朝西南方向定有所获。”
郑穆听见神色未变,显然是默许。
杨臣松了口气,踌躇片刻,他开口道:“郡王……”
踏踏蹄声,一骑快马飞奔近前,马上骑士是安阳郡王府的亲卫,神色紧张,道:“德王急令召见郡王。”
郑穆神色冰冷,静默片刻,面色才稍缓,调转马头去往宗正府方向。
杨臣留下善后,命人将受伤的禁军士兵安置救治。他站在城门上,朝着西南方向瞭望,天色漆黑,苍穹如洞,灯火不及的地方仿如混沌,一如他此刻有些纷乱的心绪。刚才城门短兵相接的一幕他看得清楚,郑穆有机会留下舒阀两人,但舒仪挡在那个卫士的身后,郑穆最终没有射出这阻拦的一箭。
明知有危险,任由他们离去,这不是郑穆一贯的作派,那一霎那间他脸上挣扎痛苦的神色,杨臣看见明白,不由唏嘘长叹,像师尊这样善谋能断的人物,居然也会被真情所困。还有那个舒家卫士,武功高明的惊人,还有舒仪全心信任,什么时候舒家在京城中藏了这么一号人物。
他是何等样的聪明人,脑中不过稍稍想了一会儿,就知道要想了解舒阀冒险急着出京的目的,就必须先要知道那个卫士的身份。杨臣想透这一层,转过脸,看着被五花大绑面色狼狈的齐巍,微笑道:“口令,信物,有其一不奇怪,没想到竟两者齐备,来,说说吧,你是什么时候勾结上舒家的。”
齐巍瞬间面如死灰。
舒仪舒轩逃出城门,辨别方向,快马加鞭直奔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黑透,只遥远天际有几盏孤灯,两人就像是在和天地争跑,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
舒轩不时回头查看,路上线路也变了几次,等他再次回头,侧耳听一阵风声,道:“甩开后面的禁军了。”
第159章
舒仪相信他的判断,但并未放慢速度,保持疾行道:“天黑难辩踪迹,他们追的慢,但方向不差迟早总能追上。”
舒轩道:“再有两个时辰就能离开京畿,到时就可以传讯召人。”按他原意,此刻回头去和禁军兵士相拼也是不惧,之前听马蹄声他分辨出追来的禁军在十骑左右,人数并不多。但他还有舒仪在身旁,天色黑难防暗箭,他一人拼命就算了,万一伤到舒仪……
夜风寒瑟,吹面生寒,一路疾驰不断,他额头身上冒着微汗,和舒仪并骑在旷野,后有追兵,前路迷茫,他浑然不觉得紧张,反而内心深处透着欢快和畅意。
敌禁军,夺城门,夜出京城对他而言仿佛都是不足而道的小事,唯有与舒仪两人摆脱烦扰的一切,即使是在逃亡,他也觉得满足和愉悦。
舒轩侧过脸去看舒仪。
她察觉到回望他一眼。
舒轩心头隐隐发热,鼻息变重,他张了张口,半晌才问出心头的疑惑:“为什么?”
风声太大,舒仪并没有听清,“什么?”
“舍郑穆跟我走,为什么?”
这次舒仪听清了,蹙蹙眉头,没有说什么,反而转过身去,放缓马速,就在书轩疑惑不解之时,她忽然翻身下马。
舒轩赶紧勒住缰绳,牵着马调转头回来,“怎么了?”
舒仪在马后腿上摸了一把,沾手马血粘稠,她随即掏出丝帕擦手,脸色有些发沉,“马伤了。”
舒轩脸色也不好看。
刚才在城门被禁军围攻,兵卒没有砍到两人,反而是划伤坐骑,幸好这是舒家精心养护的上好战马,忍痛急行,直到血流不止体力不支才被舒仪察觉。
夜半无援,身后还有禁军追踪。
两人只能舍弃伤马,共乘一骑。
舒仪在前舒轩在后,骑速一快,两人身体难以避免相贴。舒轩感觉怀中温软,心上仿佛都被填充了一块,涨的满满的。他没有低头,却嗅到一丝幽淡的馨香,似有似无,脉脉如诉,细品之下如梨花一般。
这香味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江陵舒府后山便有一片梨花林子,到了春日,玉树银花,繁盛如雪,景色优美如世外桃源。他幼年时的记忆,几乎全是在那片梨树林里。
他在树下练剑,等着舒仪从山上回来,成为他们共同的秘密。
等渐渐长大,他心中又隐藏了新的秘密——
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外间都称舒家是王佐之家,”舒仪缓缓开口道,“从先祖开始,舒家人就开始辅佐帝王、藩王和皇子,至于谁能问鼎皇位,那就是各凭本事。我虽然不是舒家血脉,吃了这么多年舒家的米粮,已经撇不开舒家的印记。郑穆……文武双全,智谋手段堪称当世一流。但睚眦必报,疑心深重,倘若登基为帝,实在叫人害怕。舒家与他有杀父之仇,这种恨意难以消磨,便是我在其中也不起作用。”
舒轩怔忪,这才明白她在回答刚才的提问。
“在我还小的时候,他就教导过我,众生皆苦,平头百姓为了生计而苦,地主乡绅为了地位而苦,若是做了高官权臣,就要为富贵而苦……唯有苦,人人不缺。身在高门大阀,有时没有选择。我也曾为了感情想要抛弃一切,他并没有接纳,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利弊权衡。而这一次,我不能再选择感情——也不愿,皇家门阀里谁也不得自由。”
“我只是顺从命运。”
她轻声地说着,恍若呓语,最后一句囫囵含糊在风里,也许连凝神倾听的舒轩也没有听清,她最后袒露的心迹在夜色中消弭。
快马奔驰,一丝湿气粘在舒轩的颈旁,他身躯微震,低下头,只看到舒仪乌黑束起的头发,看不见她的脸,更看不见她是否落泪。
舒轩一阵憋闷难受,握绳的双手紧攥成拳。从胸膛窜起的冲动,让他深藏的秘密几乎涌到嘴边,“舒仪——”
他从来没有如此郑重喊过她的名字,舒仪猛的抬起头,触及他的目光,兴许是如墨苍穹倒映其中,透着莫测的深意,似有温柔,寂寥而挣扎。她蓦然心惊,从未见过这样的他。
舒轩心头忐忑,刚要张口,后方忽然传来急骤马蹄声。
禁军再次追近。
舒轩沉默不语,快马加鞭,急奔离去。
如此疾行了一夜,多次转换方向,才再次甩开后面的追踪。
不知不觉天色已渐白,地平线上露出城镇的边缘。
晨曦映照在两人身上。
骏马奔袭一夜已经疲倦无力,吞吐着粗气,四蹄放缓。
城头上曲州两个字已能看清。曲州是京城往西第一城,地处枢纽,十分繁华,城下护城河旁遍植杨柳,可谓“莺声处处,风烟楚楚”。
舒轩无意欣赏风光,入城之后迅速找到舒家的商铺,梳洗换衣,稍作休息,更要紧的是更换战马。等不久之后追兵赶来,表明禁军身份,曲州的官府很快也会来阻拦两人。曲州舒阀联络人显然极有手腕,在舒仪舒轩离开时还安排了卫士八人,虽不及京城家中的精锐,至少也是份助力。
两人迅速离开曲州,踏上官道时,舒仪忽然勒停马匹,对舒轩道:“该分道走了。”
分别来得猝不及防,舒轩怔愣之后,面色沉如阴天,他猜出她的目标,”你要去袁州?”
“德王世子迟迟未进京实在蹊跷,我需去探明情况。”
舒轩也知其中关键,若世子不在,密旨就成了一纸空文。但其中凶险也能预料,他道:“就算要去,也该我去袁州,你去昆州。”
“昆州王需要的是能领兵的将领,”舒仪道,“我对他现在全无用处。”
舒轩握著她的手,声音里透着担忧,“太过危险。”
“我们各自完成应该做的,”舒仪柔声道,“离开京城不就是为了挽回一点局面,现在又怎能退缩。”
舒轩看着她澄澈坚定的目光,就知道难以劝服她,而事实上,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对他们来说确实别无选择。
舒仪带着卫士四人纵马朝官道另一头离去。
一股热流冲至胸膛,舒轩忽然大喊:“舒仪。”
这是他第二次郑重喊她名字。
舒仪停马回望,阳光从云层中透出,勾勒出青年挺拔身姿,他怔怔看着她,目光复杂缱绻。
“嘘”舒仪手指放在唇前,截住他想要说的话。
她神色平静地转过身,快马离去。
烟尘化为一条长龙。
舒轩失神地遥望许久。
第160章
从京城中追出的禁军万没有想到舒阀的人这时会突然分开,转道前往袁州。至于舒轩那一路,舒仪并不担心,禁军人数不多,很快进入云州地界,那里门阀豪强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京城如今形势不明,他们万不肯涉进浑水中,等过了云州就是昆州。
一路没有耽搁,行装从简,晓行夜宿,过了七日,舒仪一行来到及墨城。此城之后再行三十里,就到了袁州地界。
据一路打探消息,德王世子离开袁州就停留在此。
前去探路的卫士回禀:“外间传言德王世子身体不适,路上犯了病,在这里休整半月有余。驿馆内外都有钜州军把守,难以靠近。”
情况有些微妙,舒仪心道。
当夜安顿在及墨城离驿馆不远的一户民宅中,说是民宅,其实也是舒阀的产业。舒阀身为王佐之家,最鼎盛时,门客过百,扈从如云,各州各府皆购产业,方便舒姓族人在外行走。
夜半时分,月如银钩。
舒仪身着夜行衣来到驿馆外。墙外有巡逻的士兵走动,二楼高阁还有哨岗,寻常驿站没有这般戒备,显见是有特殊的人物居住。
舒仪抿了抿唇,没有回答。
舒轩再次用剑去打开城门,经过这一耽误,又有几个金近前的禁军前来阻拦。他们知道舒轩武功高强,手中刀剑朝马招呼。
舒仪手腕一转,一道细软的黑线从她手中抖落而出,朝四方挥去,天色本就暗黑,众禁军不查,才感觉到剧痛就已受伤。一轮攻击被打退,舒轩将城门打开稍许。
身后又一箭射来。
舒仪转头,手臂一展,手腕上黑索去卷飞箭。箭矢上的内劲震得她内腑都为之一颤。
郑穆没想到她居然这样去挡箭,既惊又怒,放下长弓,目光牢牢锁在她身上。
身旁亲卫有人想效仿,刚举起弓箭,就被郑穆喝止。
众人快马赶到离城门不过五十仗的距离。
舒轩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一声低喝,内力运转,手中剑发出嗡嗡的颤鸣,如铜锤铁铸一般,城门被缓缓顶开。禁卫军士们见他一人之力用软剑打开城门,这等武功闻所未闻,都觉骇然。
郑穆也没想到城门这么快就被打开,此时距离城门还有段距离,他绷紧的脸全是怒色,还有一丝隐隐的慌张,厉声喊道:“小仪。”
舒仪一颤,他的声音仿佛一块巨石击打在心上,她心里发酸,眼眶泛红,几乎控制不住想要回头。
舒轩一剑劈倒守在门侧的禁军,转头对舒仪急急喊道:“走。”
舒仪犹豫了一瞬,很快收拾心情,走到这一步哪里还能回头,一夹马腹,加快速度穿过城门。
郑穆见状心狠狠一抽,犹如被利刃在心上刺了一把,他赶到城门口,只见半扇打开的城门外,两骑已经在夜色中渐渐远去。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他一时脑中纷乱,竟不能分辨,手紧按辔就要追上去。
杨臣忽然大声提醒:“郡王不可。”
郑穆目中都是冷芒。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京中还要郡王坐镇,现在万万不可离开。追击之事,就由弟子代劳。”杨臣道。
郑穆心里如翻滚不休的热油,杂乱,焦灼、愤怒的情绪几乎打碎了他的强硬。他脑中电光火石间已转过多种猜测,这两日京城的异动是来自德王的动作,虽然还不知详细内容,但放走舒府无疑是纵敌为祸。但当他望着舒仪远去的背影,胸口仿佛被撕裂了一块,疼痛的滋味让他一时茫然难以思考,只觉得仓皇和狼狈。
杨臣见他一动不动,身躯绷直如石头一般,竟是从未见过的神态,心下不由一紧,对左右打了个手势,跟随来的卫士分为两队,一队拱卫在郑穆身后,另一队拉紧缰绳,奔马疾驰朝城门外追去。
离开前,杨臣嘱咐带队将士,“莫要伤了那个姑娘,朝西南方向定有所获。”
郑穆听见神色未变,显然是默许。
杨臣松了口气,踌躇片刻,他开口道:“郡王……”
踏踏蹄声,一骑快马飞奔近前,马上骑士是安阳郡王府的亲卫,神色紧张,道:“德王急令召见郡王。”
郑穆神色冰冷,静默片刻,面色才稍缓,调转马头去往宗正府方向。
杨臣留下善后,命人将受伤的禁军士兵安置救治。他站在城门上,朝着西南方向瞭望,天色漆黑,苍穹如洞,灯火不及的地方仿如混沌,一如他此刻有些纷乱的心绪。刚才城门短兵相接的一幕他看得清楚,郑穆有机会留下舒阀两人,但舒仪挡在那个卫士的身后,郑穆最终没有射出这阻拦的一箭。
明知有危险,任由他们离去,这不是郑穆一贯的作派,那一霎那间他脸上挣扎痛苦的神色,杨臣看见明白,不由唏嘘长叹,像师尊这样善谋能断的人物,居然也会被真情所困。还有那个舒家卫士,武功高明的惊人,还有舒仪全心信任,什么时候舒家在京城中藏了这么一号人物。
他是何等样的聪明人,脑中不过稍稍想了一会儿,就知道要想了解舒阀冒险急着出京的目的,就必须先要知道那个卫士的身份。杨臣想透这一层,转过脸,看着被五花大绑面色狼狈的齐巍,微笑道:“口令,信物,有其一不奇怪,没想到竟两者齐备,来,说说吧,你是什么时候勾结上舒家的。”
齐巍瞬间面如死灰。
舒仪舒轩逃出城门,辨别方向,快马加鞭直奔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黑透,只遥远天际有几盏孤灯,两人就像是在和天地争跑,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
舒轩不时回头查看,路上线路也变了几次,等他再次回头,侧耳听一阵风声,道:“甩开后面的禁军了。”
第159章
舒仪相信他的判断,但并未放慢速度,保持疾行道:“天黑难辩踪迹,他们追的慢,但方向不差迟早总能追上。”
舒轩道:“再有两个时辰就能离开京畿,到时就可以传讯召人。”按他原意,此刻回头去和禁军兵士相拼也是不惧,之前听马蹄声他分辨出追来的禁军在十骑左右,人数并不多。但他还有舒仪在身旁,天色黑难防暗箭,他一人拼命就算了,万一伤到舒仪……
夜风寒瑟,吹面生寒,一路疾驰不断,他额头身上冒着微汗,和舒仪并骑在旷野,后有追兵,前路迷茫,他浑然不觉得紧张,反而内心深处透着欢快和畅意。
敌禁军,夺城门,夜出京城对他而言仿佛都是不足而道的小事,唯有与舒仪两人摆脱烦扰的一切,即使是在逃亡,他也觉得满足和愉悦。
舒轩侧过脸去看舒仪。
她察觉到回望他一眼。
舒轩心头隐隐发热,鼻息变重,他张了张口,半晌才问出心头的疑惑:“为什么?”
风声太大,舒仪并没有听清,“什么?”
“舍郑穆跟我走,为什么?”
这次舒仪听清了,蹙蹙眉头,没有说什么,反而转过身去,放缓马速,就在书轩疑惑不解之时,她忽然翻身下马。
舒轩赶紧勒住缰绳,牵着马调转头回来,“怎么了?”
舒仪在马后腿上摸了一把,沾手马血粘稠,她随即掏出丝帕擦手,脸色有些发沉,“马伤了。”
舒轩脸色也不好看。
刚才在城门被禁军围攻,兵卒没有砍到两人,反而是划伤坐骑,幸好这是舒家精心养护的上好战马,忍痛急行,直到血流不止体力不支才被舒仪察觉。
夜半无援,身后还有禁军追踪。
两人只能舍弃伤马,共乘一骑。
舒仪在前舒轩在后,骑速一快,两人身体难以避免相贴。舒轩感觉怀中温软,心上仿佛都被填充了一块,涨的满满的。他没有低头,却嗅到一丝幽淡的馨香,似有似无,脉脉如诉,细品之下如梨花一般。
这香味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江陵舒府后山便有一片梨花林子,到了春日,玉树银花,繁盛如雪,景色优美如世外桃源。他幼年时的记忆,几乎全是在那片梨树林里。
他在树下练剑,等着舒仪从山上回来,成为他们共同的秘密。
等渐渐长大,他心中又隐藏了新的秘密——
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外间都称舒家是王佐之家,”舒仪缓缓开口道,“从先祖开始,舒家人就开始辅佐帝王、藩王和皇子,至于谁能问鼎皇位,那就是各凭本事。我虽然不是舒家血脉,吃了这么多年舒家的米粮,已经撇不开舒家的印记。郑穆……文武双全,智谋手段堪称当世一流。但睚眦必报,疑心深重,倘若登基为帝,实在叫人害怕。舒家与他有杀父之仇,这种恨意难以消磨,便是我在其中也不起作用。”
舒轩怔忪,这才明白她在回答刚才的提问。
“在我还小的时候,他就教导过我,众生皆苦,平头百姓为了生计而苦,地主乡绅为了地位而苦,若是做了高官权臣,就要为富贵而苦……唯有苦,人人不缺。身在高门大阀,有时没有选择。我也曾为了感情想要抛弃一切,他并没有接纳,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利弊权衡。而这一次,我不能再选择感情——也不愿,皇家门阀里谁也不得自由。”
“我只是顺从命运。”
她轻声地说着,恍若呓语,最后一句囫囵含糊在风里,也许连凝神倾听的舒轩也没有听清,她最后袒露的心迹在夜色中消弭。
快马奔驰,一丝湿气粘在舒轩的颈旁,他身躯微震,低下头,只看到舒仪乌黑束起的头发,看不见她的脸,更看不见她是否落泪。
舒轩一阵憋闷难受,握绳的双手紧攥成拳。从胸膛窜起的冲动,让他深藏的秘密几乎涌到嘴边,“舒仪——”
他从来没有如此郑重喊过她的名字,舒仪猛的抬起头,触及他的目光,兴许是如墨苍穹倒映其中,透着莫测的深意,似有温柔,寂寥而挣扎。她蓦然心惊,从未见过这样的他。
舒轩心头忐忑,刚要张口,后方忽然传来急骤马蹄声。
禁军再次追近。
舒轩沉默不语,快马加鞭,急奔离去。
如此疾行了一夜,多次转换方向,才再次甩开后面的追踪。
不知不觉天色已渐白,地平线上露出城镇的边缘。
晨曦映照在两人身上。
骏马奔袭一夜已经疲倦无力,吞吐着粗气,四蹄放缓。
城头上曲州两个字已能看清。曲州是京城往西第一城,地处枢纽,十分繁华,城下护城河旁遍植杨柳,可谓“莺声处处,风烟楚楚”。
舒轩无意欣赏风光,入城之后迅速找到舒家的商铺,梳洗换衣,稍作休息,更要紧的是更换战马。等不久之后追兵赶来,表明禁军身份,曲州的官府很快也会来阻拦两人。曲州舒阀联络人显然极有手腕,在舒仪舒轩离开时还安排了卫士八人,虽不及京城家中的精锐,至少也是份助力。
两人迅速离开曲州,踏上官道时,舒仪忽然勒停马匹,对舒轩道:“该分道走了。”
分别来得猝不及防,舒轩怔愣之后,面色沉如阴天,他猜出她的目标,”你要去袁州?”
“德王世子迟迟未进京实在蹊跷,我需去探明情况。”
舒轩也知其中关键,若世子不在,密旨就成了一纸空文。但其中凶险也能预料,他道:“就算要去,也该我去袁州,你去昆州。”
“昆州王需要的是能领兵的将领,”舒仪道,“我对他现在全无用处。”
舒轩握著她的手,声音里透着担忧,“太过危险。”
“我们各自完成应该做的,”舒仪柔声道,“离开京城不就是为了挽回一点局面,现在又怎能退缩。”
舒轩看着她澄澈坚定的目光,就知道难以劝服她,而事实上,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对他们来说确实别无选择。
舒仪带着卫士四人纵马朝官道另一头离去。
一股热流冲至胸膛,舒轩忽然大喊:“舒仪。”
这是他第二次郑重喊她名字。
舒仪停马回望,阳光从云层中透出,勾勒出青年挺拔身姿,他怔怔看着她,目光复杂缱绻。
“嘘”舒仪手指放在唇前,截住他想要说的话。
她神色平静地转过身,快马离去。
烟尘化为一条长龙。
舒轩失神地遥望许久。
第160章
从京城中追出的禁军万没有想到舒阀的人这时会突然分开,转道前往袁州。至于舒轩那一路,舒仪并不担心,禁军人数不多,很快进入云州地界,那里门阀豪强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京城如今形势不明,他们万不肯涉进浑水中,等过了云州就是昆州。
一路没有耽搁,行装从简,晓行夜宿,过了七日,舒仪一行来到及墨城。此城之后再行三十里,就到了袁州地界。
据一路打探消息,德王世子离开袁州就停留在此。
前去探路的卫士回禀:“外间传言德王世子身体不适,路上犯了病,在这里休整半月有余。驿馆内外都有钜州军把守,难以靠近。”
情况有些微妙,舒仪心道。
当夜安顿在及墨城离驿馆不远的一户民宅中,说是民宅,其实也是舒阀的产业。舒阀身为王佐之家,最鼎盛时,门客过百,扈从如云,各州各府皆购产业,方便舒姓族人在外行走。
夜半时分,月如银钩。
舒仪身着夜行衣来到驿馆外。墙外有巡逻的士兵走动,二楼高阁还有哨岗,寻常驿站没有这般戒备,显见是有特殊的人物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