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19节
郑衍一摆手:“不用。”房内这才退了个干干净净。
舒仪被红衣丽人最后那探究的眼光看地浑身不舒服,只好低下头去吃了几块点心。
“你吃东西的样子,倒像是个名门千金。”郑衍忽然说道。
“什么像,”舒仪淡淡嗔他一眼,“我就是。”
第26章
郑衍微怔,旋即咧嘴笑了起来:“你知道我刚才在想什么吗?”
舒仪摇摇头:“我可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哪知道你想什么。”
郑衍道:“看到你从墙上跃下来,我想有两个可能,你要不是飞贼,要不就是舒家的人。可是白天又怎么会有贼盗出现在那样的宅第,我猜,你莫不是舒家人吧?
舒仪徒然一惊,半块桂花酥已经到了喉口,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她心想,这时候是不是应该一扔盘子站起身,把桌子掀翻,然后大吼,我舒家人绝不会与刘家人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接着还应该把刚才吃的那几块点心全吐出来,最后一甩袖子,施展绝顶轻功飘然离去,留给他一个脱俗的背影……
她拿起茶盅,呷了两口,抬眼时和郑衍观察的视线撞在一起,他的眼眸清澈晶亮,像黑水晶一般,这让舒仪产生一种错觉,这样的瞳眸似乎能将任何事物都倒映出来。
郑衍停了片刻,又说道:“看到你买了那个九扣连环,我又想,你应该不是舒家人。”
舒仪感到意外:“为什么?”
“你以高于市价近十倍的价格买下它,”郑衍神色从容,“舒家的人都精明地很,哪会有你这么笨的。”
舒仪浅浅一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气愤。可她知道郑衍这句话有所保留,他的疑虑没有真正打消,她道,“所以呢,你想要知道我的身份?”
郑衍想了想,摇头说道:“还是不知好,不知者无畏这句话对人对己都可以用。”
两人相视而笑,很有默契地把这个问题揭过不再谈论。
其间婢女又进房送来几样点心,想是刚从厨房端来的,热气腾腾,香味袅袅。舒仪吃地极为尽兴,其中有几样吃食她从未听过见过,口味却是一流。郑衍也算一个好谈客,言谈绝不叫人乏味,偶有引经论典的言语也足以说明他才识过人。
两人言谈正欢,忽然听到院子传来一阵丝竹声,曲调软侬柔腻,乐声盈耳,如能醉人。
舒仪不由心中一动,抬头看见郑衍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字迹娟秀却少了些笔力,显然出自女子之手。她顿时感到奇怪,哪有人家会把这样情诗爱语高挂在待客的厅堂之上。
正想着,院内的丝竹声渐息,却换成了一阵笑语,喧闹不止。
舒仪走到窗前,轻推开窗扉,秋末的风带着丝丝的寒意往脖子里窜,她吐了口气,望向院子。临假山水泉旁有个亭子,三面垂下了鲛纱,四个婢女手持碧箫站在亭外。亭内坐着五六个锦衣公子,从他们的姿态举止上,很容易就判断出是富贵出身。还有几个女子坐在亭中,笑声如铃地传开,似乎正与公子们调笑着。
看到这个场景,舒仪立刻猜到了这里到底是哪里。启陵门第等级极为森严,士族门阀子弟平常寻欢作乐也不去一般九流混杂的烟花柳巷,有富贵人家就专设一个园子,调(tiao)教一些美丽女子以供士族子弟玩乐。舒仪这才明白,为何那红衣丽人一脸怪异地上下打量她,为何厅堂中挂有这般旖旎的诗句,念头方在脑中转过,她侧过脸,含怨带愤地瞪向郑衍:“你……你说这里是酒楼?”
郑衍点点头,说道:“是啊!”他不明白舒仪方才还笑语盈盈,怎么脸色说变就变,这里是刘家的产业,几年前他也曾随舅父来过一次,有酒有菜——不是酒楼是什么?
见他一脸诚挚,舒仪恨地牙痒痒。她小时候曾听嬷嬷说过,启陵曾有一位卫尉府千金,出游时所坐的马车坏了,便到一户人家的后院休憩,听到院中霏糜声色,这才知道原来那是条柳街花巷,那位小姐又羞又愤地回到家中,翌日寻了短见——这个故事并不是赞扬那位小姐的贞烈操守,而是揭露了一个人人都知的事实,越是名门巨室,越是在乎爱惜名声。
郑衍也走到窗边,一脸纳闷地张望,见到亭子里情景,他蹙起眉,随即恍然大悟,指着前方:“这……这个……”俊脸刷地一下通红,犹如染上了胭脂。
舒仪立刻给他鄙视的一眼,她还没害羞,他倒脸红了,想了想,催促道:“我们快走吧。”
郑衍没有应声,舒仪转过头,见他目光胶锁着亭子,唇紧抿如线,神色有些复杂。
舒仪疑惑地再看向去,亭内鲛纱撩起半边,走出一个夹纱锦衣的公子,他似乎也看到楼上有人,瞧了过来,原本闲适的笑容忽然一愣。
“四……四公子!”
听他这声称呼,舒仪立刻明白他是认识郑衍的。
郑衍唇边噙笑,双眸掩在睫下,变地幽深如墨,唤道:“杨臣,你从炬州回来了?”
杨臣走近几步,舒仪仔细一看,他眉长入鬓,目如朗星,躯体纤长,姿态优美,笑容间有一丝说不说风雅,让舒仪忽然觉得有些眼熟。
“想不到四公子也有兴致到这里来,”扬臣仰起头,余光瞥过舒仪,笑道,“何不带着佳人下来一聚?”
舒仪一阵胸闷,她还想着怎么无声无息地遛走呢。悄悄伸手一扯郑衍的袖子,示意他拒绝。
郑衍却恍若不觉,略略点头:“好!”顺手关上了窗户。
舒仪闷声道:“我要回去。”
郑衍神色复杂的对她说道:“他已看到你了,不去反而惹他疑心。”
他言谈间明显对杨臣有所顾忌,舒仪满腹疑惑,眉头微折,沉默不语。
郑衍迟疑了一下,柔声安慰道:“别怕!万事有我,绝不让你委屈。”
两人走下小楼,已是傍晚时分,亭上的琉璃瓦映着霞光,金翠点点,纱帐被风吹皱,仿佛涟漪阵阵,厅内倩影重重,莺声燕语,喧闹中直夹着脂柔粉香。
郑衍一反刚才言笑无忌的模样,才走到楼外,看到院中姿态迥劲的松树,他忽然停下脚步,侧过脸对舒仪道:“那人……精明地很,你跟我身旁,不用多话。”
舒仪点点头。
第27章
亭子比舒仪在楼上所见显得大些,当中放着一张八仙桌,莲花铜炉放在桌下,桌上留着的饭菜还留着热气,似等客来。
郑衍和舒仪走入亭中,除杨臣外都愣住了。左首一位稍胖的公子倏地站起身:“四……四四……”
没等他四完,旁边一个面貌依稀和郑衍有些相似之处的公子立刻打断道:“四表弟,你怎么来了!”
舒仪轻轻看了一眼,心想,原来这两个是刘阀的公子。
郑衍笑了笑:“今日得了空出来,走地累了就到这里休息一下。”一旁的空位上摆着棉厚的锦团,他依着亭栏坐下,舒仪跟着坐在他身边,手摆在膝上,目不斜视。
亭中原有五个男子,杨臣但笑不语地看着他们,而刘阀两位公子在郑衍进来后变得有些拘谨。最后两位公子坐在最里面,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郑衍的身份,但也察觉到少许不同。
杨臣扬手让身边的女子为郑衍斟上一杯酒,笑道:“四公子,今日真是来地巧了。两位刘公子你早已熟识,这两个你想必陌生地很吧。”
郑衍朝桌对面看去,那两个公子似乎都在二十岁上下,一个穿着唐草纹袍子,而另一个面若桃花,生得比女子还来得娇艳,如果不是他身材颀长,真要叫人误会他是女扮男装。
“这两位是隆州沈家的公子,沈璧和沈绅德。”
两位公子都对郑衍举杯示意,他也含笑回应。
舒仪听到“沈璧”这两个字时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沈璧是沈阀家主的幼子,以美男子之名闻名天下。舒仪记起舒轩曾在西桐城外被人误认是沈璧,唇角微扬,有了些笑意。她不过轻轻一动,旁边就有了一道视线探过来,她转头去看,杨臣斜倚着,雪青的衣衫清华如水,论姿态风雅,亭中真无一人及得上他。
“这位姑娘不言不笑,是饭菜不对胃口?”他问道,不明意味的一丝在唇边漾开。
舒仪摇了摇头,拿起银筷就夹了口菜,却没有开口回答。
郑衍这时侧过脸对着杨臣,问道:“你突然回京,是不是三哥就是要回来了?”
杨臣微笑道:“三公子那边还有许多事要办,年关前才能赶回来。”
舒仪一颤,银筷亦微微一抖。她终于想起来,为何杨臣如此眼熟。在昆州永乐城外不就有过一面之缘吗?那一日,他还问过她一个关于家产分夺的问题。舒仪慢慢回想起来,只觉得心底一层层寒意冒了出来,背脊上却微微渗出了汗,贴着衣衫透出缕缕凉意。
“四表弟,你可来地正好,刚才我们正说到高兴事。”那位胖刘公子忽然笑眯眯地开口。
“高兴事?”郑衍不解。
另一位刘公子也开口道:“可不就是高兴事,为了这事,我们真该干上一杯。来,挽香,上酒!”
一个穿桃红番花裙的美女站起身,笑道:“刘公子嘴馋,非要把我们的梅花酿讨完了不可。”其他几名女子都应声笑了起来,站起身,亭外的婢女们从红泥小炉上取下正温烫的酒,几名女子便接过手,一杯杯地把桌上的酒杯斟满。
更有一位浅紫衣裙的女子走到舒仪旁边,状似亲昵贴近她的脸庞,以两个人才听到的声音如蚊细语:“妹妹是新来的么,怎么如此拘束,要知道,这事一回生二回熟……”
舒仪憋地一脸通红,郑衍回过头来,偷偷对她眨了眨眼,好像也有些无奈的样子,她这才露出些笑意。
待众人的酒都满上了,那位刘公子一杯而尽,说道:“不知大家听说了没有,此次弩使进京,带了一封书信来,”他一顿,见众人的眼光聚集在他身上,才又说道,“听说是百年前的‘玉督之战’时,有个世家把督城的军图和兵力布置给了弩王,我朝林氏将门的将军才因此送命,最后督城大败,弩王连下三城。”
这段历史在座之人都曾读过,舒仪也不例外。林氏也曾是启陵开国赫赫有名的将门,在百年前断了根基,原来背后还有这个隐秘——舒仪对隐秘不感到意外,她在乎的是,这段话从刘家人口中说出,背后的含义就有些耐人寻味。
“哦?”那位天下闻名的沈璧开口了,声音深沉而冷冽,“当时哪家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
胖刘公子笑了起来,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在玉督之战时,现在的世家都还只算小门小户,可是借着当时的局势,有一家迅速崛起,成为门阀之最啊。”
即使已经料到会是这个答案,舒仪仍忍不住一寒,血色渐渐从脸上褪去,她指尖冰冷,下意识地抖了抖,酒液洒了几滴出来,落在裙上,浅浅好像是两朵盛极将谢的的花,零落不堪,却又隐隐透着酒和梅的香。
沈绅德坐直身子,语气带着兴味:“真是那家?可那家人精地就像狐狸,哪会留下书信这么大个祸根。”
胖刘公子哈哈一笑,道:“人算不如天算,那封书信上没有留名,最后一句却应诺弩王,‘启陵与弩之征战,当有舍有予’,这舍的,当然是林氏将军的性命,予的,当然是日后家族的大业,可这有舍有予,拼在一起,不就是个……”他手指在酒杯中一转,在桌上缓缓写下“舍予”。
众人早已知他所指是舒家,此刻都看向桌面。两位刘公子眉梢间掩不住漏出笑意,沈璧看罢,只慢慢饮酒,神色如常。
郑衍看了看杨臣,发现他漫不经心地和身边的紫衣女子谈笑着,仿佛对舒家的话题浑然不觉,可越是这样越是让郑衍觉得不妥,舒家这样大的事,正和舒家谈着婚事的三哥一方又怎么能这样平静。他开始感到担心,舒家并没有让他担心的地方,反而是刘家,别在这初露端倪的朝争中做了别人的刀。
第28章
“舒家也嚣张了太久了,”另一位刘公子笑道,“弩族内乱几十年,偏偏这时候来朝,呵呵,天命如此,不认命都不行。”
沈家两位公子相视而笑,举杯示贺意。胖刘公子扬声道:“来,酒都冷了,重新温过,今日高兴,我们痛饮一番。”
郑衍皱眉道:“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何必张扬?”
胖刘公子一愣,没想到平日不怎么理政事的四皇子表弟会这样说,笑容凝在脸上。
杨臣微笑道:“刘公子所说的又岂会是捕风捉影,四公子多虑了。”
众人呵呵一笑。郑衍睨向他,问:“我三哥的那门亲事怎么说?”
杨臣道:“三公子的婚事哪有我等置啄的余地。”
他依然笑地优雅,落在舒仪的眸中却总有一丝不明的意味。
亭外暮色四合,沉沉霭霭不余半点星光,婢女们换上热酒又添了灯,灯火辉明,风声一起,挂在亭角下摇曳不止,亭栏外本是一围海棠,还有一半未凋谢,被那灯火一照,幽姿淑态如披霜衣,极浅地映在鲛纱上,清香如同从纱上透了出来,满亭生芳。
郑衍看着亭中觥杯交错,鬓影恍惚,渐渐生出不耐,正要起身告辞,手上便被人拉住了,“四……表弟,那事千真万确,你别多疑,今日难得你来一次,念在我们兄弟几个的面上,再喝几杯。”
郑衍又重新坐定。坐对面的沈家两位早已看出他身份不凡,此刻笑着敬了两杯酒。
舒仪把他们一席话听地清清楚楚,越来越觉得如坐针毡。他们的谈笑中仿佛都带着刀,簇簇的寒光向着“舒”字砍去。这件事要是真的——舒家会落下的罪名将是私通敌国,满门全诛都不为过。
舒仪放下酒杯,舌间那苦涩的味直顺着喉冲进胸口。她自八岁起就和兄弟姐妹间有了隔阂,对舒老更是小心翼翼地应付,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他们的命运牵在一起——她担心自己担心小轩,也担心舒家。一封书信要想置舒家于死地,她不信。但是这封书信身后的势力却叫她胆战心惊。
刘阀的态度已经很明显,舒仪毫不怀疑,舒府曾通敌的消息会在两三天后传遍京城。沈家这两位公子的表态倒有些暧昧,始终没有正面抨击舒家,可她知道,沈阀是商户起家,最懂得权衡利弊,在昆州时,沈阀也曾以金钱帮过王府,可见富贵两个字,沈阀已经不满足光有前者,一旦舒家败落,沈阀会同刘阀一样高兴。
还有……舒仪转头看向杨臣,三皇子求亲——真是好毒的计!
杨臣也注意到她的目光,含笑的眸睇过来。舒仪淡淡一扫,若无其事地别开脸。
郑衍连着几杯酒喝下去,酒味虽淡,后劲倒是浓醇,他半阖着眼,似乎在想些什么。那胖刘公子瞧了两眼,咧嘴笑了两声,低声在身边女子耳边说了几句。那名女子站起身,向郑衍和舒仪走来。
直到她走到跟前,舒仪才发现。那女子生的柳眉杏眼,明媚艳丽,她低头悄声对舒仪说:“妹妹怎么不会伺候人,来,你坐到左边去。”
舒仪被红衣丽人最后那探究的眼光看地浑身不舒服,只好低下头去吃了几块点心。
“你吃东西的样子,倒像是个名门千金。”郑衍忽然说道。
“什么像,”舒仪淡淡嗔他一眼,“我就是。”
第26章
郑衍微怔,旋即咧嘴笑了起来:“你知道我刚才在想什么吗?”
舒仪摇摇头:“我可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哪知道你想什么。”
郑衍道:“看到你从墙上跃下来,我想有两个可能,你要不是飞贼,要不就是舒家的人。可是白天又怎么会有贼盗出现在那样的宅第,我猜,你莫不是舒家人吧?
舒仪徒然一惊,半块桂花酥已经到了喉口,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她心想,这时候是不是应该一扔盘子站起身,把桌子掀翻,然后大吼,我舒家人绝不会与刘家人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接着还应该把刚才吃的那几块点心全吐出来,最后一甩袖子,施展绝顶轻功飘然离去,留给他一个脱俗的背影……
她拿起茶盅,呷了两口,抬眼时和郑衍观察的视线撞在一起,他的眼眸清澈晶亮,像黑水晶一般,这让舒仪产生一种错觉,这样的瞳眸似乎能将任何事物都倒映出来。
郑衍停了片刻,又说道:“看到你买了那个九扣连环,我又想,你应该不是舒家人。”
舒仪感到意外:“为什么?”
“你以高于市价近十倍的价格买下它,”郑衍神色从容,“舒家的人都精明地很,哪会有你这么笨的。”
舒仪浅浅一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气愤。可她知道郑衍这句话有所保留,他的疑虑没有真正打消,她道,“所以呢,你想要知道我的身份?”
郑衍想了想,摇头说道:“还是不知好,不知者无畏这句话对人对己都可以用。”
两人相视而笑,很有默契地把这个问题揭过不再谈论。
其间婢女又进房送来几样点心,想是刚从厨房端来的,热气腾腾,香味袅袅。舒仪吃地极为尽兴,其中有几样吃食她从未听过见过,口味却是一流。郑衍也算一个好谈客,言谈绝不叫人乏味,偶有引经论典的言语也足以说明他才识过人。
两人言谈正欢,忽然听到院子传来一阵丝竹声,曲调软侬柔腻,乐声盈耳,如能醉人。
舒仪不由心中一动,抬头看见郑衍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字迹娟秀却少了些笔力,显然出自女子之手。她顿时感到奇怪,哪有人家会把这样情诗爱语高挂在待客的厅堂之上。
正想着,院内的丝竹声渐息,却换成了一阵笑语,喧闹不止。
舒仪走到窗前,轻推开窗扉,秋末的风带着丝丝的寒意往脖子里窜,她吐了口气,望向院子。临假山水泉旁有个亭子,三面垂下了鲛纱,四个婢女手持碧箫站在亭外。亭内坐着五六个锦衣公子,从他们的姿态举止上,很容易就判断出是富贵出身。还有几个女子坐在亭中,笑声如铃地传开,似乎正与公子们调笑着。
看到这个场景,舒仪立刻猜到了这里到底是哪里。启陵门第等级极为森严,士族门阀子弟平常寻欢作乐也不去一般九流混杂的烟花柳巷,有富贵人家就专设一个园子,调(tiao)教一些美丽女子以供士族子弟玩乐。舒仪这才明白,为何那红衣丽人一脸怪异地上下打量她,为何厅堂中挂有这般旖旎的诗句,念头方在脑中转过,她侧过脸,含怨带愤地瞪向郑衍:“你……你说这里是酒楼?”
郑衍点点头,说道:“是啊!”他不明白舒仪方才还笑语盈盈,怎么脸色说变就变,这里是刘家的产业,几年前他也曾随舅父来过一次,有酒有菜——不是酒楼是什么?
见他一脸诚挚,舒仪恨地牙痒痒。她小时候曾听嬷嬷说过,启陵曾有一位卫尉府千金,出游时所坐的马车坏了,便到一户人家的后院休憩,听到院中霏糜声色,这才知道原来那是条柳街花巷,那位小姐又羞又愤地回到家中,翌日寻了短见——这个故事并不是赞扬那位小姐的贞烈操守,而是揭露了一个人人都知的事实,越是名门巨室,越是在乎爱惜名声。
郑衍也走到窗边,一脸纳闷地张望,见到亭子里情景,他蹙起眉,随即恍然大悟,指着前方:“这……这个……”俊脸刷地一下通红,犹如染上了胭脂。
舒仪立刻给他鄙视的一眼,她还没害羞,他倒脸红了,想了想,催促道:“我们快走吧。”
郑衍没有应声,舒仪转过头,见他目光胶锁着亭子,唇紧抿如线,神色有些复杂。
舒仪疑惑地再看向去,亭内鲛纱撩起半边,走出一个夹纱锦衣的公子,他似乎也看到楼上有人,瞧了过来,原本闲适的笑容忽然一愣。
“四……四公子!”
听他这声称呼,舒仪立刻明白他是认识郑衍的。
郑衍唇边噙笑,双眸掩在睫下,变地幽深如墨,唤道:“杨臣,你从炬州回来了?”
杨臣走近几步,舒仪仔细一看,他眉长入鬓,目如朗星,躯体纤长,姿态优美,笑容间有一丝说不说风雅,让舒仪忽然觉得有些眼熟。
“想不到四公子也有兴致到这里来,”扬臣仰起头,余光瞥过舒仪,笑道,“何不带着佳人下来一聚?”
舒仪一阵胸闷,她还想着怎么无声无息地遛走呢。悄悄伸手一扯郑衍的袖子,示意他拒绝。
郑衍却恍若不觉,略略点头:“好!”顺手关上了窗户。
舒仪闷声道:“我要回去。”
郑衍神色复杂的对她说道:“他已看到你了,不去反而惹他疑心。”
他言谈间明显对杨臣有所顾忌,舒仪满腹疑惑,眉头微折,沉默不语。
郑衍迟疑了一下,柔声安慰道:“别怕!万事有我,绝不让你委屈。”
两人走下小楼,已是傍晚时分,亭上的琉璃瓦映着霞光,金翠点点,纱帐被风吹皱,仿佛涟漪阵阵,厅内倩影重重,莺声燕语,喧闹中直夹着脂柔粉香。
郑衍一反刚才言笑无忌的模样,才走到楼外,看到院中姿态迥劲的松树,他忽然停下脚步,侧过脸对舒仪道:“那人……精明地很,你跟我身旁,不用多话。”
舒仪点点头。
第27章
亭子比舒仪在楼上所见显得大些,当中放着一张八仙桌,莲花铜炉放在桌下,桌上留着的饭菜还留着热气,似等客来。
郑衍和舒仪走入亭中,除杨臣外都愣住了。左首一位稍胖的公子倏地站起身:“四……四四……”
没等他四完,旁边一个面貌依稀和郑衍有些相似之处的公子立刻打断道:“四表弟,你怎么来了!”
舒仪轻轻看了一眼,心想,原来这两个是刘阀的公子。
郑衍笑了笑:“今日得了空出来,走地累了就到这里休息一下。”一旁的空位上摆着棉厚的锦团,他依着亭栏坐下,舒仪跟着坐在他身边,手摆在膝上,目不斜视。
亭中原有五个男子,杨臣但笑不语地看着他们,而刘阀两位公子在郑衍进来后变得有些拘谨。最后两位公子坐在最里面,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郑衍的身份,但也察觉到少许不同。
杨臣扬手让身边的女子为郑衍斟上一杯酒,笑道:“四公子,今日真是来地巧了。两位刘公子你早已熟识,这两个你想必陌生地很吧。”
郑衍朝桌对面看去,那两个公子似乎都在二十岁上下,一个穿着唐草纹袍子,而另一个面若桃花,生得比女子还来得娇艳,如果不是他身材颀长,真要叫人误会他是女扮男装。
“这两位是隆州沈家的公子,沈璧和沈绅德。”
两位公子都对郑衍举杯示意,他也含笑回应。
舒仪听到“沈璧”这两个字时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沈璧是沈阀家主的幼子,以美男子之名闻名天下。舒仪记起舒轩曾在西桐城外被人误认是沈璧,唇角微扬,有了些笑意。她不过轻轻一动,旁边就有了一道视线探过来,她转头去看,杨臣斜倚着,雪青的衣衫清华如水,论姿态风雅,亭中真无一人及得上他。
“这位姑娘不言不笑,是饭菜不对胃口?”他问道,不明意味的一丝在唇边漾开。
舒仪摇了摇头,拿起银筷就夹了口菜,却没有开口回答。
郑衍这时侧过脸对着杨臣,问道:“你突然回京,是不是三哥就是要回来了?”
杨臣微笑道:“三公子那边还有许多事要办,年关前才能赶回来。”
舒仪一颤,银筷亦微微一抖。她终于想起来,为何杨臣如此眼熟。在昆州永乐城外不就有过一面之缘吗?那一日,他还问过她一个关于家产分夺的问题。舒仪慢慢回想起来,只觉得心底一层层寒意冒了出来,背脊上却微微渗出了汗,贴着衣衫透出缕缕凉意。
“四表弟,你可来地正好,刚才我们正说到高兴事。”那位胖刘公子忽然笑眯眯地开口。
“高兴事?”郑衍不解。
另一位刘公子也开口道:“可不就是高兴事,为了这事,我们真该干上一杯。来,挽香,上酒!”
一个穿桃红番花裙的美女站起身,笑道:“刘公子嘴馋,非要把我们的梅花酿讨完了不可。”其他几名女子都应声笑了起来,站起身,亭外的婢女们从红泥小炉上取下正温烫的酒,几名女子便接过手,一杯杯地把桌上的酒杯斟满。
更有一位浅紫衣裙的女子走到舒仪旁边,状似亲昵贴近她的脸庞,以两个人才听到的声音如蚊细语:“妹妹是新来的么,怎么如此拘束,要知道,这事一回生二回熟……”
舒仪憋地一脸通红,郑衍回过头来,偷偷对她眨了眨眼,好像也有些无奈的样子,她这才露出些笑意。
待众人的酒都满上了,那位刘公子一杯而尽,说道:“不知大家听说了没有,此次弩使进京,带了一封书信来,”他一顿,见众人的眼光聚集在他身上,才又说道,“听说是百年前的‘玉督之战’时,有个世家把督城的军图和兵力布置给了弩王,我朝林氏将门的将军才因此送命,最后督城大败,弩王连下三城。”
这段历史在座之人都曾读过,舒仪也不例外。林氏也曾是启陵开国赫赫有名的将门,在百年前断了根基,原来背后还有这个隐秘——舒仪对隐秘不感到意外,她在乎的是,这段话从刘家人口中说出,背后的含义就有些耐人寻味。
“哦?”那位天下闻名的沈璧开口了,声音深沉而冷冽,“当时哪家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
胖刘公子笑了起来,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在玉督之战时,现在的世家都还只算小门小户,可是借着当时的局势,有一家迅速崛起,成为门阀之最啊。”
即使已经料到会是这个答案,舒仪仍忍不住一寒,血色渐渐从脸上褪去,她指尖冰冷,下意识地抖了抖,酒液洒了几滴出来,落在裙上,浅浅好像是两朵盛极将谢的的花,零落不堪,却又隐隐透着酒和梅的香。
沈绅德坐直身子,语气带着兴味:“真是那家?可那家人精地就像狐狸,哪会留下书信这么大个祸根。”
胖刘公子哈哈一笑,道:“人算不如天算,那封书信上没有留名,最后一句却应诺弩王,‘启陵与弩之征战,当有舍有予’,这舍的,当然是林氏将军的性命,予的,当然是日后家族的大业,可这有舍有予,拼在一起,不就是个……”他手指在酒杯中一转,在桌上缓缓写下“舍予”。
众人早已知他所指是舒家,此刻都看向桌面。两位刘公子眉梢间掩不住漏出笑意,沈璧看罢,只慢慢饮酒,神色如常。
郑衍看了看杨臣,发现他漫不经心地和身边的紫衣女子谈笑着,仿佛对舒家的话题浑然不觉,可越是这样越是让郑衍觉得不妥,舒家这样大的事,正和舒家谈着婚事的三哥一方又怎么能这样平静。他开始感到担心,舒家并没有让他担心的地方,反而是刘家,别在这初露端倪的朝争中做了别人的刀。
第28章
“舒家也嚣张了太久了,”另一位刘公子笑道,“弩族内乱几十年,偏偏这时候来朝,呵呵,天命如此,不认命都不行。”
沈家两位公子相视而笑,举杯示贺意。胖刘公子扬声道:“来,酒都冷了,重新温过,今日高兴,我们痛饮一番。”
郑衍皱眉道:“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何必张扬?”
胖刘公子一愣,没想到平日不怎么理政事的四皇子表弟会这样说,笑容凝在脸上。
杨臣微笑道:“刘公子所说的又岂会是捕风捉影,四公子多虑了。”
众人呵呵一笑。郑衍睨向他,问:“我三哥的那门亲事怎么说?”
杨臣道:“三公子的婚事哪有我等置啄的余地。”
他依然笑地优雅,落在舒仪的眸中却总有一丝不明的意味。
亭外暮色四合,沉沉霭霭不余半点星光,婢女们换上热酒又添了灯,灯火辉明,风声一起,挂在亭角下摇曳不止,亭栏外本是一围海棠,还有一半未凋谢,被那灯火一照,幽姿淑态如披霜衣,极浅地映在鲛纱上,清香如同从纱上透了出来,满亭生芳。
郑衍看着亭中觥杯交错,鬓影恍惚,渐渐生出不耐,正要起身告辞,手上便被人拉住了,“四……表弟,那事千真万确,你别多疑,今日难得你来一次,念在我们兄弟几个的面上,再喝几杯。”
郑衍又重新坐定。坐对面的沈家两位早已看出他身份不凡,此刻笑着敬了两杯酒。
舒仪把他们一席话听地清清楚楚,越来越觉得如坐针毡。他们的谈笑中仿佛都带着刀,簇簇的寒光向着“舒”字砍去。这件事要是真的——舒家会落下的罪名将是私通敌国,满门全诛都不为过。
舒仪放下酒杯,舌间那苦涩的味直顺着喉冲进胸口。她自八岁起就和兄弟姐妹间有了隔阂,对舒老更是小心翼翼地应付,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他们的命运牵在一起——她担心自己担心小轩,也担心舒家。一封书信要想置舒家于死地,她不信。但是这封书信身后的势力却叫她胆战心惊。
刘阀的态度已经很明显,舒仪毫不怀疑,舒府曾通敌的消息会在两三天后传遍京城。沈家这两位公子的表态倒有些暧昧,始终没有正面抨击舒家,可她知道,沈阀是商户起家,最懂得权衡利弊,在昆州时,沈阀也曾以金钱帮过王府,可见富贵两个字,沈阀已经不满足光有前者,一旦舒家败落,沈阀会同刘阀一样高兴。
还有……舒仪转头看向杨臣,三皇子求亲——真是好毒的计!
杨臣也注意到她的目光,含笑的眸睇过来。舒仪淡淡一扫,若无其事地别开脸。
郑衍连着几杯酒喝下去,酒味虽淡,后劲倒是浓醇,他半阖着眼,似乎在想些什么。那胖刘公子瞧了两眼,咧嘴笑了两声,低声在身边女子耳边说了几句。那名女子站起身,向郑衍和舒仪走来。
直到她走到跟前,舒仪才发现。那女子生的柳眉杏眼,明媚艳丽,她低头悄声对舒仪说:“妹妹怎么不会伺候人,来,你坐到左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