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73节
  丁素梅与高宴清所住的屋子只一墙之隔,听到动静不由得抿唇一笑,朝已经躺在炕上的高竟遥言道:“我说吧,这事儿就得倚靠着桉哥儿。”
  “你可真操心,舒阳的婚事也没见你这般挂念。”高竟遥玩笑的说着,“快上炕睡吧,明儿要早早起身赶路。”
  “我明年就让舒阳娶妻,其哥儿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哪能再由着他性子来。”丁素梅脱掉鞋子上了炕,躺在窝暖的被子里叹了一声,提起高舒阳,她也实在头疼,都二十大几的年纪了,就是不开窍。
  原本担心赵时桉半夜里会闹腾,可没想到一整夜也没等到高宴清抱着赵时桉寻过来,清早一问,才知这孩子昨夜乖得很,只醒来一次,唤着高宴清抱他小解。
  “怎么了?难得见你这么惆怅。”赵云程拎着水桶进来,瞧着徐言其正坐在灶膛前发着呆。
  徐言其瞥了一眼赵云程,叹声道:“桉哥儿真是长大了,夜里都不需要我哄着了。”
  赵云程轻笑了一声,以前是他怕赵时桉长大了,现在这人居然换成了徐言其。
  “孩子总会越来越独立,咱们还是顺其自然吧。”
  今儿的晨食比以往丰盛了许多,高竟遥夫妇吃过饭后,便要动身回京,下次见面怕是就得明年五月,赵时桉过生辰的时候了。
  第159章 祭日
  冬月,外面儿灰蒙而宁静,家中添了高宴清和李元,日子倒比去年热闹了些。
  “元哥儿,你去剁些菘菜和肉馅儿,咱今儿包些饺子冻上,后天就是阿奶的祭日了,在家煮好了带去坟前供着,阿奶生前最喜欢吃饺子。”徐言其朝地上往火盆中换炭的李元道,想来明日赵云涵就会领着孩子回村里。
  李元颔首应下,一并用火钳把燃尽的炭拿到了院外。
  赵云程上后山砍柴去了,冬日里柴火这东西消耗的极快,等给李桂棠过完祭日,就得紧着宰年猪,这日子一天天过着可真是快!
  待李元调好了馅儿,徐言其将案板连同和好的面拿回了卧房,三人一起包着饺子,也费不了多少时辰。
  赵时桉非要过来帮忙,高宴清给他揪了个小面团,让他在一旁捏着玩儿,可这孩子还不满足,时不时嚯嚯些干面粉,弄的脸上罩衣上都是一团白。
  赵云程回来时,盆里还剩下一团面剂子,瞧着炕上的赵时桉俨然成了一个小花猫,连忙将他抱下了炕,去灶房舀水给他洗手洗脸。
  “晌午下一盘儿饺子吃,剩下的搁在院里冻上。”徐言其拍了拍手,下了炕将包好的饺子端出了卧房。
  李元随后收拾了面盆和案板,往灶房去烧水煮饺子。
  赵云程领着赵时桉回到屋时,徐言其正拿着笤帚扫着炕席,他走至衣箱前,拿过面脂一边给赵时桉图着,一边言说道:“吃过饭后歇一歇,我套牛车带你们去镇上逛逛,给阿么置办些东西,一并到衙门将新籍证取回来。”
  今日就是第三日了,早起外头风大,赵云程便没准备去镇上,这会儿天气倒是转好儿了。
  “带我去吗?”赵时桉的圆眼直勾勾的凝着赵云程,生怕他说出什么恼人的话来。
  赵云程抬手捏了捏他的小脸,宠溺道:“带,带着桉哥儿一起去。”
  赵时桉乐了,跑到高宴清身前磨着姥么给他讲故事。
  前几天发了些豆芽,晌午正好拌个芽菜,搭着吃饺子很是爽口。
  这一年里,赵时桉虽然食量渐长,但脸上之前的婴儿肥却在慢慢褪去,反而长高了不少,出落的越发有小哥儿的模样。
  屋中贵重的东西都上了锁,留李元在家看门,一家人坐着牛车外出去镇上。
  “咱做个车厢吧,出门时不惧风吹雨淋了,这个板车也留着,收成时拉东西图个方便。”赵云程心疼徐言其和赵时桉,左右他们院子够大,不怕停放不下。
  徐言其倒和赵云程想到一块儿去了,只是还不曾和他说过:“成,今儿就去寻木匠定下。”
  四人先去衙门取了高宴清的籍证,而后才去采买了东西,回程时特地绕路到杂货店见了赵文河一面,赵云程没将高宴清的身份透露给任何人,咬死季清萍是自己在外人的干亲,毕竟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瞅你这孩子,认干亲这事儿咋没和我提过呢?”赵文河嗔怪了赵云程一句,转而和高宴清寒暄了一阵。
  对于赵时桉喊高宴清姥么这事儿,赵文河倒没甚置喙,姥么与老么同音,终归不是亲生的,不叫奶么也没啥可说道的。
  冬日天短,驾牛车回村时,天色已然暗了下来,一进院门,赵时桉便抱着零嘴下了牛车,蹦蹦跳跳的进了屋暖身,高宴清追在后面,生怕他绊倒了哭鼻子。
  李元已经在灶房忙碌着做饭,徐言其和赵云程拾掇了买回来的东西,将牛牵到了后院,回屋暖了一阵,摆上了桌子准备吃饭。
  在镇上领着孩子逛了半日也着实累了,夜里赵云程与徐言其烫了烫脚,躺在暖好的被子里,实在是舒坦。
  “家里的精米不多了,赶明儿咱俩踏些糙米吧。”徐言其打了个哈欠儿,咂着嘴翻身睡去。
  踏碓一个人可不好弄,需得两人之间配合着来。
  翌日天晴,赵云程早起搬出了一袋糙米,自从家中多出了个哥儿,他便有意的与李元保持着距离,没第三个人在场时,从不与之共处一室,徐言其自然察觉到了他的这番做派,心中很是受用。
  虽然天儿冷,但干起活儿来,身上没一会儿功夫就暖和了起来。
  刚及巳时,陈贵驾车带着赵云涵和两个孩子回了玉河村,几人头一次见高宴清,赵云程向他们又介绍了一番。
  明儿要去坟前祭拜,冬日没什么蔬果,陈贵专门买了些果脯,因着家里还没宰猪,赵云程出去割了几斤猪肉,赵云涵帮衬着做了些肉丸和肉条,她阿奶前半辈子没过上什么富裕日子,好不容易享了几年福,却又早早去了。
  夜里赵云涵一家便在东屋里歇着,这屋子没别人住,一切还是李桂棠走之前的样子,赵云涵触景生情,夜里躲在被子里,不禁又抹起了眼泪。
  赵文河一早赶着驴车过来,连同万秋和赵云安一起,他阿么一年就过这一个祭日,门店关一日又能损失多少。
  赵云竹没去后山上工,与田文起早抱着田子昂去了赵云程的院子。
  空着肚子不能到坟前,一大家子简单吃了口晨食,提着准备好的东西便出发了。
  今日的天儿阴沉着,去年李桂棠下葬时就落了雪,人们还曾言说是好兆头。
  赵文河一一将带来的东西摆在坟前,带着孙辈重孙重重叩了四首。
  几个还小的孩子虽然还不谙世事,但瞧着身旁大人们庄重的神色,也不敢嬉笑打闹。
  祭拜过后,他们坐在坟前,各自和李桂棠絮叨了一番家中这一年里发生的大小事儿。
  “娘,明年云安要去考童生了,我不求他以后科举当官,能做一名私塾先生也是好的,咱赵家也算是出了个读书人。”
  “阿奶,我们都好着呢,孩子们也好,您在那边儿安心,我们谨记着您的话,平时有多来往帮衬着。”
  …
  唠叨了许久,时辰已然不早,一家人拾掇了一番,带着孩子归了家。
  时至晌午,赵文河与赵云涵过了晌,才驾车回了镇上,眼看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家中的事儿也多着呢。
  第160章 早当家
  隔日,赵云程去了邻村一趟,和刘正支会了一声宰猪的事儿。
  进院门时,刘正正要驾车出去,这日子都快近腊月,刘正事忙,定了后日过去帮忙宰猪后,赵云程便回了玉河村。
  彼时,李元正在灶房和面,准备蒸些枣馍吃,徐言其在一旁瞧着,元哥儿做饭的花样儿多,他想多学着些。
  “用紫沙糖溶在温水里和面,我还是头一次见。”徐言其稀奇道。
  李元一边用筷子将面搅成面絮,一边笑言道:“这样发起的面和紫沙糖是一个颜色,蒸馍时再剪些红枣,吃起来不仅有枣香,还会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孩子们都喜欢吃这枣馍。”
  徐言其颔首,也不知这些吃食究竟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听到院里传来的动静,他从灶房中探身,发现赵云程已经将牛车牵了进来。
  “回来了,刘叔啥时候过来?”
  赵云程卸着牛车,闻言答道:“后日,这几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刘叔明儿应了别人家的活儿。”
  “还不到晌午,守在灶房做甚?”他牵着牛往后院走,顺嘴问着。
  “我和元哥儿学学做饭,他会的花样儿可多着呢。”徐言其回身一瞧,李元已经快和好面团,冬日天凉,得明早才能发好面,他便走向了堂屋,“可惜咱家没有烤炉,元哥儿他还会做酥点。”
  “你若想学,我去镇上买个小点儿的烤炉就是。”赵云程明白徐言其话里的意思,难得见他对一件事儿感兴趣,这几年都围着赵时桉转,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合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
  “成。”徐言其背手道,他很满足现在的日子,从未想过自己能过的这般幸福。
  卧房里,高宴清正陪着赵时桉在炕上拍方宝,那几个方宝还是高竟遥给赵时桉叠好的,赵时桉都好好收着。
  见徐言其掀帘而进,赵时桉起身走到炕沿处,他适才就听到徐言其和赵云程在院里说话,却不见人进屋,于是便开口问道:“阿么,爹回来怎么不进屋?”
  “你爹去后院拴牛可,洗过手就进屋。”
  高宴清往里挪了挪,招呼着徐言其上炕暖暖身子。
  瞧着时辰已是巳时过半,赵云程没再出去备柴,洗过手后回卧房和赵时桉耍了一阵儿。
  晌午李元包了馄饨,赵时桉吃得香,连小碗里的汤都喝了个精光,自从李元包揽了做饭的营生,这孩子好不容易瘦下的身子又开始渐渐圆润了起来。
  歇过晌儿,高宴清随赵云程去后山院里瞧了瞧墨条,他在半坡村时,不是没有打过做墨条生意的主意,只是那跛子看银钱看得紧,生怕高宴清祸害了银钱,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有一分本钱,他实在是没办法施展手脚。
  好在赵云程是个好汉子,明知徐言其那般身份也不设防,还和他一块儿攒着本钱去做墨。
  “阿么,我和其哥儿只做一年期的墨条,现在每月能有百两的进项,明年还会更多一些,这熬胶时所放的药材是舅舅详细留给我们的,做出的墨条都好着呢,每年舅舅过来还会略加指导我一番。”
  高宴清翻动着墨条,凑近去嗅了嗅,而后点了点头,看来他哥嫂没少帮衬着徐言其。
  因着赵云程要顺道儿去后山砍些柴火,高宴清便在后山脚下的院子里待了些功夫,期间还去他们抓烟的屋子中瞧了瞧。
  “清婶么过来了,快坐着歇会儿。”季哥儿与赵云程他们毗邻而居,自然识得高宴清,他搬来一张矮凳让高宴清坐下,时不时与人搭着话。
  心中惦记着高宴清,赵云程砍了两捆柴,背着同高宴清一起送回了村里。
  时辰尚早,拾掇了柴垛后,赵云程拿着砍刀又去了一趟后山。
  夜里冷得厉害,屋外寒风呼啸着,吹的纸窗欻欻作响,徐言其都不敢回想,之前没盘炕的两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躺在暖好的被子里,他不由满足的眯起了眼,这火炕可真是好。
  翌日,赵云程招呼了王大壮和王大刚一声,让他们赶明儿早早过去,后山院子里的活儿歇上一日。
  每每到了宰年猪的日子,是家中最热闹的一天,赵时桉也很欣喜,孩子们聚在一起耍的欢实。
  今年田昭在村中养伤,赵云程一并喊上了他们一家,弄得张芝很是不好意思。
  以往几年割下的猪皮都低价卖给了刘正,今年高宴清让他们留下一头猪的猪皮,说是要给他们做几道稀罕吃食。
  张芝连忙道:“清哥儿,你做猪皮的时候过去喊我一声,我好好学学,今年的猪皮也留着吃。”
  高宴清哪能不应,言说明儿就先做一道给他们尝尝。
  今年卖了一头猪的猪肉,赵云程和徐言其商量着,明年五月只捉一头猪崽儿,够家里过年吃就行。
  晌午摆了三桌席面,田文和王胜各自从家里搬来了张桌子,众人吃得都很满意,饭后几个小哥儿一块儿收拾了残羹冷炙,将碗筷拾掇清洗干净。
  今儿难得不用上工,几人聚在一起坐了半晌,唠唠了家常。
  “其婶么,等我读完书找到营生,我自己还那十两银钱,爹娘挣钱不容易,还要养活弟弟供我读书,实在没法子再腾开银钱。”王大宝已有十三岁,突然跑到徐言其身边儿言道,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
  今儿正值学堂放旬假,王大宝和王初阳才能同双亲一同过来。
  徐言其一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其婶么不急着要这十两银钱,你好好读书就成。”
  别说徐言其,就连何倩都讶异于王大宝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一时又不禁自责起自己没本来,让孩子跟着自己过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