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56节
“今年收成时,咱家得张罗着买土砻和谷风车,估计着冬月,丰叔就又要卖田给顾安集盘缠了。”徐言其盘算着日子道,转眼都快三年了。
赵云程刚下田回来,正在院儿里洗脸,闻言接话道:“若是顾安这次顺利考中贡士,说不定会接丰叔他们上京,真要如此,我就把顾家的十多亩田都接下来,到时咱手里也有了银钱。”
“成,丰叔家的田都肥得很,多花些银子都值。”徐言其知道赵云程看重田地,手中的两亩田确实少了些,甚至缴完税后连家里的口粮都不够。
眼看五月以后就要月月出墨条了,之后赵云程还想在后山的院子里另盖几间房子,平时还要顾及田里的活儿,徐言其不想再让他每日来回跑镇上做工,总觉得他太辛苦了些。
可赵云程劳碌惯了,让他一下子清闲下来会不习惯,只道做至今年秋收再说。
徐言其笑骂了赵云程一句,言说让他享清闲都不乐意。
“咱家的地现在不多,等明年我就不出去做工了,专忙家里的事儿,到时候你也清闲不下来,生意做大了总得有个管账的人,我泥腿子一个,只能你来了。”
过了些时日,赵云涵带着陈意和陈卓两个孩子过来住了两天,原本徐言其想好好招待的,可赵云涵却言说她来住着是侍奉李桂棠,不是给二弟和弟夫郎添麻烦的,连做饭的活儿都包揽了过去,反倒徐言其闲了下来,出门干活都不用操心赵时桉。
“阿奶,咱后山院儿里的杏树今年结果了,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吃上杏儿了。”徐言其进了院子,朝坐在檐下的李桂棠道。
赵时桉和田子昂在竹席上玩儿着,见着徐言其回来,立马从赵云竹的怀里出来,奔向了阿么要抱。
李桂棠搭话道:“头一年结果结不了多少,左右能尝个鲜就好。”
这时节的天儿愈发炎热了起来,夜里院外的蝉鸣扰的人心慌意乱。
五月一共出了六十六根墨条,除却轻微开裂的几根,一共交了李乔琛六十根墨条,因着提前预支了一百两,最后只结了五十两银钱。
夜里,躺在炕上的徐言其斟酌着开口:“那几根墨条不影响研墨写字,不如就给云安送去,也省得二叔费银钱买墨了。”
赵文河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一年的束修就得花不少银钱,更别说还有笔纸这类的开销,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是不易。
赵云程应了声:“成,我明日去镇上时,顺便给云安带去。”
再有几日时间,就是赵时桉的生辰了,家里只有这一个独子,定然要好好操办,赵云程思忖着,慢慢阖上了眼帘。
翌日天色有些阴沉,赵云程便没到镇上做工,套上牛车带着徐言其和张芝去了邻村,寻刘正去捉猪崽儿。
“嘿,我就知道这几天你们会过来,过年的时候把母猪都宰了,今年肯定得捉年猪。”刘正听到动静,出了院儿一瞧,见着来人正是赵云程,出言道,“这牛是你买的?”
刘正懂得一些看家畜的门道,打眼儿一瞧就知道这是头好牛,忍不住的上手摸了摸牛背:“花了多少银钱?”
“牛牙要价十一两,讲了讲价儿,最后十两银买下的。”赵云程如实言说道。
刘正围着牛车转了一圈,仔细打量着这牛:“值,真值!”
“哎呦,你先别看牛了。”张芝是个急性子,最见不得人磨蹭,“快领着我们瞧猪崽儿去,生意不做了?”
徐言其失笑着替张芝圆场:“刘叔别介意,张婶儿是个急性子,加上今儿是个阴天儿,所以心急了些,怕回程赶上了雨。”
“对,先瞧猪崽儿,别真让你们被雨劫道儿上。”刘正讪笑了一声,也没怪怨张芝,领着三人进了院子。
张芝是个挑猪崽儿的好手,徐言其没进猪圈,让她帮忙挑了两头劁猪。
刘正将挑好的猪崽儿绑住了腿,搬到了牛车上,结了银钱后也不再闲话,送他们出了院子。
这时辰赶得正正好,刚拾掇好后院的猪圈,把猪崽儿捉了进去,天儿就开始落了雨,没一会儿功夫,更是转成了滂沱大雨。
赵云程时不时出屋一趟,站在檐下瞧着院中雨势,照这么个下法儿,就怕把田坎儿给冲毁了。
“其哥儿,我去田里一趟。”取下堂屋墙上挂着的蓑衣斗笠,赵云程朝屋中的徐言其招呼了一声,出屋拿上农具,走进了雨幕中。
第124章 桉哥儿生辰
徐言其抱着赵时桉出了卧房,只看到赵云程在雨中的一抹背影,他瞧着檐下的雨帘,蹙眉叹了一声,将赵时桉抱进了东屋,去了灶房烧火温水。
捉猪崽儿时,捎带着买了些猪肉,徐言其割了一小块儿,将肉切成了肉丁,今儿天凉,还是做些热乎的饭吃着暖胃,便想着擀些糙面条,肉丁待会儿做卤。
赵云程出去有一会儿了,也没见着回来,徐言其不禁有些担心,这大雨滂沱的天儿,别再出什么事儿。
“不用太过忧心云程,这天儿汉子都去田里堵田坎儿,若是真有事儿,会有人过来送信儿的。”李桂棠宽慰道。
徐言其抱着赖过来的赵时桉,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时不时就到屋门前往院子中张望一番,盼着赵云程能早点儿回来。
直至过了晌,赵云程才扛着农具进了院子,彼时的雨小了一些,徐言其迎了上去,接过他的蓑衣和斗笠进了堂屋。
“怎么回来的这么迟,田里咋样啊?”徐言其拾掇了东西,去灶房往木盆里舀了些温水,让赵云程洗漱换衣。
赵云程拧干了布巾,擦了擦被雨水浸湿的身子:“田坎儿被冲毁了,费了些时辰整修,让你担心了吧。”
“你现在已经不是孤身一人了,有我有桉哥儿,凡事儿自然会有人惦记着你。”徐言其接过他手中的布巾,替他擦了擦后背,“今儿天凉,晌午咱吃面条,我都和好面了,就等你回来擀面下锅。”
“成,你做啥饭都好。”赵云程不挑口,徐言其不论做什么吃食,他都吃的香。
徐言其笑了笑,将手中的布巾递给他,进了卧房给他拿了件干净的衣衫穿。
面条虽是糙面,但浇上卤肉汤也格外的香,赵时桉吃了小半碗,临了还打了个饱嗝,捂着嘴还怕旁人听到了笑话他。
为了等赵云程,今儿的饭点儿迟了些,吃饱饭的赵时桉坐在饭桌前昏昏欲睡,徐言其先将他抱进了卧房,让他上炕先睡。
赵时桉困得连眼都睁不开,刚挨着枕头,就咂嘴阖上了眼帘睡去,怀里不忘抱着他的布老虎。
赵云程和徐言其收拾了碗筷,便也回了卧房歇晌,这天儿阴沉的厉害,最适合懒在屋中睡觉。
晡时,屋外的雨虽然不大,但也淅淅沥沥的没停过,赵云程没个事儿做,在家坐在炕头上逗着赵时桉玩儿。
徐言其坐在堂屋门前,借着光亮缝着赵时桉的衣裳,这小家伙长的可快了。
外头的雨一直下到夜里才停,屋里不似之前那般燥热,徐言其难得睡了个好觉。
翌日天晴,赵云程赶早套上了牛车,除了要给赵云安送墨条,他还打算去寻一趟何怀宇,找几个匠人在后山的院儿里再盖几间屋子。
和李乔琛结了亲,何怀宇才知晓了赵云程在做墨条的生意。
“最好在下个月中旬前将房子盖好,集烟倒看不出什么名堂,但熬胶制料胚可不能让人瞧了去,村里除了帮我们做工的几户人家,没人知道我在后山做什么。”
“成,我让他们赶赶工,若是完不成,你做墨条那两日,我让他们缓工。”
这倒不失是一个办法,赵云程颔首,往后他家的墨条必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再和李乔琛商量其他的事儿。
这些时日,季哥儿和王胜的新房已经完工,挑个日子就能搬过去住着,虽然院子小了一些,但瞧着也是板板正正,东面的院墙下垒了鸡窝和猪圈,捉几只家禽养着还不算迟。
后山脚下的山道儿难走,往上运砖瓦费了不少力气,来来往往的村民见了不由的纳闷,纷纷猜测起赵云程在后山的院儿中搞什么名堂,甚至有人明着问起了赵云程,被他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虽说以后也瞒不住咱做墨条的事儿,但能拖一时是一时,免得早早遭人惦记着。”徐言其言说道,这人心可是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赵云程颔首,拿着砍刀准备上山去砍柴,顺便瞧瞧后山院里匠人们盖房的进展。
临出门前,赵云程想起了明天的日子,朝正收拾着脏衣要拿去洗的徐言其道:“明儿就是桉哥儿的生辰了,我过了晌去镇上买些细面回来,给孩子做长寿面吃。”
“成,后院还有几只老母鸡,宰上一只炖上。”徐言其领着赵时桉,端着洗衣的木盆同赵云程一起出了院门,各自忙活儿自己的事儿去。
拐过岔道,赵时桉撒开徐言其的手向东跑去,徐言其抬眸一瞧,原来是看到了李正元。
“李爷爷!”赵时桉甜甜的叫着,扑到了李正元的双腿上。
李正元乐呵呵的抱起了赵时桉,见徐言其端着木盆,摆手让他去忙自己的,赵时桉有他照看着。
李乔琛虽然和何怀宇结亲已有一年多时日,但始终没有好消息传来,李正元和叶怡尽管心急,也不好明面上催促这两个小辈。
翌日,赵文河和赵云涵特地驾车回村,给赵时桉庆生辰,更多的是想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让李桂棠高兴高兴。
院子里孩子闹作一团,追狗逗猫一刻也不得闲,大人们在灶房忙碌着,抬头就能瞧见几个孩子,况且还有坐在檐下的李桂棠,不怕他们惹出事端。
“阿么,叔爷给。”赵时桉摆弄着胸前带着的香囊,跑过去朝徐言其炫耀着。
徐言其俯下身,仔细端详了一番香囊:“可真好看,那桉哥儿谢过叔爷了没有?”
“谢了。”赵时桉回头指了指哥哥和弟弟,“都有。”
徐言其抬眼一瞧,果真孩子们的脖子上都带着一个香囊:“桉哥儿可真乖,去玩儿吧。”
“二叔真是破费了。”瞧着院儿里的孩子们,赵云涵不禁和徐言其道了一句。
徐言其倒知道些赵文河的心思:“前几日云程给云安送了几根有裂纹的墨条,大抵是二叔心里过意不去,趁着桉哥儿生辰,给孩子买了些东西。”
赵云涵颔首,原来是有这事儿在前头。
第125章 商议雇人
晌午的饭桌上极为热闹,李桂棠嘴边的笑意一直没有散过,几个孩子围绕在她的身边儿,让她都有些稀罕不过来。
晡时,赵文河和赵云涵陆续驾车回了镇上,李桂棠今儿没歇晌儿,待人离去后反而觉得有些累了,便去东屋睡了一阵儿。
赵云程晌午喝了些酒,躺着歇了一会儿后,出门背上竹筐,牵着牛到后山去割草,家里捉了那么些家禽,可是每日都要吃食儿的。
入了酉时,赵时桉还在睡着,和哥哥弟弟玩了半天,连晌儿都没歇,倒是累坏了,徐言其用帕子给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柔声唤醒了他,照这么睡下去,夜里就该睡不着了。
“阿么,渴。”赵时桉咂了咂嘴,迷迷糊糊的嘟囔着,还不甚清醒的揉着眼。
徐言其拉着他的胳膊起了身,不让他再阖眼睡过去:“那你起来坐会儿,阿么给你去倒水。”
赵时桉听话的点头,目送着徐言其出了堂屋,喝了小半碗水后,才彻底清醒过来。
“这会儿外面的天儿凉了,阿么在院里铺上竹席,咱去院里坐好不好?”屋里的窗户虽说是吊起来的,但依旧没有院里凉快,尤其是赵时桉刚喝了半碗水,过会儿指定要冒汗。
听话后,赵时桉起身往炕里走去,拿着黄胖和竹蜻蜓,让徐言其把他抱着下了炕。
旺财和家旺虽然惧着赵时桉,但瞧着他手中的竹蜻蜓在院中飞起落下,又在院中撒着欢的追逐起来。
徐言其坐在竹席上缝衣,听着赵时桉笑声不断,不禁也面露笑意。
李桂棠在赵时桉的嬉闹声中醒来,拄着拐杖出了东屋,挪过一旁的矮凳,在檐下坐着乘凉。
瞧见放牛割草回来的赵云程,赵时桉立马跑了过去,非要让他抱着往牛背上坐。
赵云程被磨得没脾气,只能无奈的抱起赵时桉,护着他在牛背上坐了一阵。
“晌午还剩下些菜,咱夜里热一热吃了吧。”赵时桉尽了兴,从牛背上下来,又扑进徐言其的怀里撒娇。
赵云程颔首:“成,我先把牛牵进牛棚里。”
夜里不用另做吃食,赵云程没让徐言其进灶房,自个儿洗漱完之后,坐在灶膛前烧火热饭。
天儿渐晚,徐言其收拾了做衣的竹篮,迈进灶房同赵云程言说道:“等六月卖了墨条,咱把厢房的炕盘了,再往院里打口水井,省得你每日还要去村里的水井那边儿挑水。”
“问问怀宇那边儿有没有打井的师傅,让他给介绍一个也成。”
盖房时,其中一个匠人懂得些水井的门道儿,特地将那块儿地方留了出来,也不知位置合不合适。
快要六月的天儿真是热的时候,大人夜里都有时热的睡不着,更别提孩子了,赵时桉时常都是要徐言其扇着蒲扇才能睡着。
赵云程刚下田回来,正在院儿里洗脸,闻言接话道:“若是顾安这次顺利考中贡士,说不定会接丰叔他们上京,真要如此,我就把顾家的十多亩田都接下来,到时咱手里也有了银钱。”
“成,丰叔家的田都肥得很,多花些银子都值。”徐言其知道赵云程看重田地,手中的两亩田确实少了些,甚至缴完税后连家里的口粮都不够。
眼看五月以后就要月月出墨条了,之后赵云程还想在后山的院子里另盖几间房子,平时还要顾及田里的活儿,徐言其不想再让他每日来回跑镇上做工,总觉得他太辛苦了些。
可赵云程劳碌惯了,让他一下子清闲下来会不习惯,只道做至今年秋收再说。
徐言其笑骂了赵云程一句,言说让他享清闲都不乐意。
“咱家的地现在不多,等明年我就不出去做工了,专忙家里的事儿,到时候你也清闲不下来,生意做大了总得有个管账的人,我泥腿子一个,只能你来了。”
过了些时日,赵云涵带着陈意和陈卓两个孩子过来住了两天,原本徐言其想好好招待的,可赵云涵却言说她来住着是侍奉李桂棠,不是给二弟和弟夫郎添麻烦的,连做饭的活儿都包揽了过去,反倒徐言其闲了下来,出门干活都不用操心赵时桉。
“阿奶,咱后山院儿里的杏树今年结果了,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吃上杏儿了。”徐言其进了院子,朝坐在檐下的李桂棠道。
赵时桉和田子昂在竹席上玩儿着,见着徐言其回来,立马从赵云竹的怀里出来,奔向了阿么要抱。
李桂棠搭话道:“头一年结果结不了多少,左右能尝个鲜就好。”
这时节的天儿愈发炎热了起来,夜里院外的蝉鸣扰的人心慌意乱。
五月一共出了六十六根墨条,除却轻微开裂的几根,一共交了李乔琛六十根墨条,因着提前预支了一百两,最后只结了五十两银钱。
夜里,躺在炕上的徐言其斟酌着开口:“那几根墨条不影响研墨写字,不如就给云安送去,也省得二叔费银钱买墨了。”
赵文河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一年的束修就得花不少银钱,更别说还有笔纸这类的开销,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是不易。
赵云程应了声:“成,我明日去镇上时,顺便给云安带去。”
再有几日时间,就是赵时桉的生辰了,家里只有这一个独子,定然要好好操办,赵云程思忖着,慢慢阖上了眼帘。
翌日天色有些阴沉,赵云程便没到镇上做工,套上牛车带着徐言其和张芝去了邻村,寻刘正去捉猪崽儿。
“嘿,我就知道这几天你们会过来,过年的时候把母猪都宰了,今年肯定得捉年猪。”刘正听到动静,出了院儿一瞧,见着来人正是赵云程,出言道,“这牛是你买的?”
刘正懂得一些看家畜的门道,打眼儿一瞧就知道这是头好牛,忍不住的上手摸了摸牛背:“花了多少银钱?”
“牛牙要价十一两,讲了讲价儿,最后十两银买下的。”赵云程如实言说道。
刘正围着牛车转了一圈,仔细打量着这牛:“值,真值!”
“哎呦,你先别看牛了。”张芝是个急性子,最见不得人磨蹭,“快领着我们瞧猪崽儿去,生意不做了?”
徐言其失笑着替张芝圆场:“刘叔别介意,张婶儿是个急性子,加上今儿是个阴天儿,所以心急了些,怕回程赶上了雨。”
“对,先瞧猪崽儿,别真让你们被雨劫道儿上。”刘正讪笑了一声,也没怪怨张芝,领着三人进了院子。
张芝是个挑猪崽儿的好手,徐言其没进猪圈,让她帮忙挑了两头劁猪。
刘正将挑好的猪崽儿绑住了腿,搬到了牛车上,结了银钱后也不再闲话,送他们出了院子。
这时辰赶得正正好,刚拾掇好后院的猪圈,把猪崽儿捉了进去,天儿就开始落了雨,没一会儿功夫,更是转成了滂沱大雨。
赵云程时不时出屋一趟,站在檐下瞧着院中雨势,照这么个下法儿,就怕把田坎儿给冲毁了。
“其哥儿,我去田里一趟。”取下堂屋墙上挂着的蓑衣斗笠,赵云程朝屋中的徐言其招呼了一声,出屋拿上农具,走进了雨幕中。
第124章 桉哥儿生辰
徐言其抱着赵时桉出了卧房,只看到赵云程在雨中的一抹背影,他瞧着檐下的雨帘,蹙眉叹了一声,将赵时桉抱进了东屋,去了灶房烧火温水。
捉猪崽儿时,捎带着买了些猪肉,徐言其割了一小块儿,将肉切成了肉丁,今儿天凉,还是做些热乎的饭吃着暖胃,便想着擀些糙面条,肉丁待会儿做卤。
赵云程出去有一会儿了,也没见着回来,徐言其不禁有些担心,这大雨滂沱的天儿,别再出什么事儿。
“不用太过忧心云程,这天儿汉子都去田里堵田坎儿,若是真有事儿,会有人过来送信儿的。”李桂棠宽慰道。
徐言其抱着赖过来的赵时桉,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时不时就到屋门前往院子中张望一番,盼着赵云程能早点儿回来。
直至过了晌,赵云程才扛着农具进了院子,彼时的雨小了一些,徐言其迎了上去,接过他的蓑衣和斗笠进了堂屋。
“怎么回来的这么迟,田里咋样啊?”徐言其拾掇了东西,去灶房往木盆里舀了些温水,让赵云程洗漱换衣。
赵云程拧干了布巾,擦了擦被雨水浸湿的身子:“田坎儿被冲毁了,费了些时辰整修,让你担心了吧。”
“你现在已经不是孤身一人了,有我有桉哥儿,凡事儿自然会有人惦记着你。”徐言其接过他手中的布巾,替他擦了擦后背,“今儿天凉,晌午咱吃面条,我都和好面了,就等你回来擀面下锅。”
“成,你做啥饭都好。”赵云程不挑口,徐言其不论做什么吃食,他都吃的香。
徐言其笑了笑,将手中的布巾递给他,进了卧房给他拿了件干净的衣衫穿。
面条虽是糙面,但浇上卤肉汤也格外的香,赵时桉吃了小半碗,临了还打了个饱嗝,捂着嘴还怕旁人听到了笑话他。
为了等赵云程,今儿的饭点儿迟了些,吃饱饭的赵时桉坐在饭桌前昏昏欲睡,徐言其先将他抱进了卧房,让他上炕先睡。
赵时桉困得连眼都睁不开,刚挨着枕头,就咂嘴阖上了眼帘睡去,怀里不忘抱着他的布老虎。
赵云程和徐言其收拾了碗筷,便也回了卧房歇晌,这天儿阴沉的厉害,最适合懒在屋中睡觉。
晡时,屋外的雨虽然不大,但也淅淅沥沥的没停过,赵云程没个事儿做,在家坐在炕头上逗着赵时桉玩儿。
徐言其坐在堂屋门前,借着光亮缝着赵时桉的衣裳,这小家伙长的可快了。
外头的雨一直下到夜里才停,屋里不似之前那般燥热,徐言其难得睡了个好觉。
翌日天晴,赵云程赶早套上了牛车,除了要给赵云安送墨条,他还打算去寻一趟何怀宇,找几个匠人在后山的院儿里再盖几间屋子。
和李乔琛结了亲,何怀宇才知晓了赵云程在做墨条的生意。
“最好在下个月中旬前将房子盖好,集烟倒看不出什么名堂,但熬胶制料胚可不能让人瞧了去,村里除了帮我们做工的几户人家,没人知道我在后山做什么。”
“成,我让他们赶赶工,若是完不成,你做墨条那两日,我让他们缓工。”
这倒不失是一个办法,赵云程颔首,往后他家的墨条必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再和李乔琛商量其他的事儿。
这些时日,季哥儿和王胜的新房已经完工,挑个日子就能搬过去住着,虽然院子小了一些,但瞧着也是板板正正,东面的院墙下垒了鸡窝和猪圈,捉几只家禽养着还不算迟。
后山脚下的山道儿难走,往上运砖瓦费了不少力气,来来往往的村民见了不由的纳闷,纷纷猜测起赵云程在后山的院儿中搞什么名堂,甚至有人明着问起了赵云程,被他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虽说以后也瞒不住咱做墨条的事儿,但能拖一时是一时,免得早早遭人惦记着。”徐言其言说道,这人心可是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赵云程颔首,拿着砍刀准备上山去砍柴,顺便瞧瞧后山院里匠人们盖房的进展。
临出门前,赵云程想起了明天的日子,朝正收拾着脏衣要拿去洗的徐言其道:“明儿就是桉哥儿的生辰了,我过了晌去镇上买些细面回来,给孩子做长寿面吃。”
“成,后院还有几只老母鸡,宰上一只炖上。”徐言其领着赵时桉,端着洗衣的木盆同赵云程一起出了院门,各自忙活儿自己的事儿去。
拐过岔道,赵时桉撒开徐言其的手向东跑去,徐言其抬眸一瞧,原来是看到了李正元。
“李爷爷!”赵时桉甜甜的叫着,扑到了李正元的双腿上。
李正元乐呵呵的抱起了赵时桉,见徐言其端着木盆,摆手让他去忙自己的,赵时桉有他照看着。
李乔琛虽然和何怀宇结亲已有一年多时日,但始终没有好消息传来,李正元和叶怡尽管心急,也不好明面上催促这两个小辈。
翌日,赵文河和赵云涵特地驾车回村,给赵时桉庆生辰,更多的是想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让李桂棠高兴高兴。
院子里孩子闹作一团,追狗逗猫一刻也不得闲,大人们在灶房忙碌着,抬头就能瞧见几个孩子,况且还有坐在檐下的李桂棠,不怕他们惹出事端。
“阿么,叔爷给。”赵时桉摆弄着胸前带着的香囊,跑过去朝徐言其炫耀着。
徐言其俯下身,仔细端详了一番香囊:“可真好看,那桉哥儿谢过叔爷了没有?”
“谢了。”赵时桉回头指了指哥哥和弟弟,“都有。”
徐言其抬眼一瞧,果真孩子们的脖子上都带着一个香囊:“桉哥儿可真乖,去玩儿吧。”
“二叔真是破费了。”瞧着院儿里的孩子们,赵云涵不禁和徐言其道了一句。
徐言其倒知道些赵文河的心思:“前几日云程给云安送了几根有裂纹的墨条,大抵是二叔心里过意不去,趁着桉哥儿生辰,给孩子买了些东西。”
赵云涵颔首,原来是有这事儿在前头。
第125章 商议雇人
晌午的饭桌上极为热闹,李桂棠嘴边的笑意一直没有散过,几个孩子围绕在她的身边儿,让她都有些稀罕不过来。
晡时,赵文河和赵云涵陆续驾车回了镇上,李桂棠今儿没歇晌儿,待人离去后反而觉得有些累了,便去东屋睡了一阵儿。
赵云程晌午喝了些酒,躺着歇了一会儿后,出门背上竹筐,牵着牛到后山去割草,家里捉了那么些家禽,可是每日都要吃食儿的。
入了酉时,赵时桉还在睡着,和哥哥弟弟玩了半天,连晌儿都没歇,倒是累坏了,徐言其用帕子给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柔声唤醒了他,照这么睡下去,夜里就该睡不着了。
“阿么,渴。”赵时桉咂了咂嘴,迷迷糊糊的嘟囔着,还不甚清醒的揉着眼。
徐言其拉着他的胳膊起了身,不让他再阖眼睡过去:“那你起来坐会儿,阿么给你去倒水。”
赵时桉听话的点头,目送着徐言其出了堂屋,喝了小半碗水后,才彻底清醒过来。
“这会儿外面的天儿凉了,阿么在院里铺上竹席,咱去院里坐好不好?”屋里的窗户虽说是吊起来的,但依旧没有院里凉快,尤其是赵时桉刚喝了半碗水,过会儿指定要冒汗。
听话后,赵时桉起身往炕里走去,拿着黄胖和竹蜻蜓,让徐言其把他抱着下了炕。
旺财和家旺虽然惧着赵时桉,但瞧着他手中的竹蜻蜓在院中飞起落下,又在院中撒着欢的追逐起来。
徐言其坐在竹席上缝衣,听着赵时桉笑声不断,不禁也面露笑意。
李桂棠在赵时桉的嬉闹声中醒来,拄着拐杖出了东屋,挪过一旁的矮凳,在檐下坐着乘凉。
瞧见放牛割草回来的赵云程,赵时桉立马跑了过去,非要让他抱着往牛背上坐。
赵云程被磨得没脾气,只能无奈的抱起赵时桉,护着他在牛背上坐了一阵。
“晌午还剩下些菜,咱夜里热一热吃了吧。”赵时桉尽了兴,从牛背上下来,又扑进徐言其的怀里撒娇。
赵云程颔首:“成,我先把牛牵进牛棚里。”
夜里不用另做吃食,赵云程没让徐言其进灶房,自个儿洗漱完之后,坐在灶膛前烧火热饭。
天儿渐晚,徐言其收拾了做衣的竹篮,迈进灶房同赵云程言说道:“等六月卖了墨条,咱把厢房的炕盘了,再往院里打口水井,省得你每日还要去村里的水井那边儿挑水。”
“问问怀宇那边儿有没有打井的师傅,让他给介绍一个也成。”
盖房时,其中一个匠人懂得些水井的门道儿,特地将那块儿地方留了出来,也不知位置合不合适。
快要六月的天儿真是热的时候,大人夜里都有时热的睡不着,更别提孩子了,赵时桉时常都是要徐言其扇着蒲扇才能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