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55节
奈何赵时桉并不买账,拱着身直往徐言其的怀里钻,埋头闷声道:“不要,爹坏。”
“桉哥儿,怎么跟你爹说话呢?”徐言其坐起了身,蹙眉直视着赵时桉道,“你爹都跟你服软了,可还要怎地?”
赵时桉咬着唇,泪水瞬间蓄满了眼眶,赵云程最见不得赵时桉这副模样,连忙抱起他哄着。
“爹。”赵时桉搂着赵云程的脖子,啜泣的叫着人。
哄了好一阵,赵时桉才安稳了下来,他又走过去和徐言其贴了贴脸,而后乖乖的握着双亲的手睡下。
翌日,赵云程正准备上山砍柴,刚到山脚下就遇上了王大壮。
许是哑哥儿昨日同他说了两个孩子的玩笑事儿,今儿王大壮可谓是面如春风,他并肩与赵云程同行,还言说什么小哥儿到底是要嫁人的,能和同村里的人家结亲最好不过。
“你想都别想,除非你能让初阳入赘到我们家。”赵云程憋着一口气,白了一眼王大壮道。
“嗳,我说你这个人…”
赵云程没再理会他,拿着砍刀快步往山上去。
二月十八,田家的院里喧闹不已,两家的人齐聚在一块儿,给田子昂摆了周岁宴。
抓周时,田子昂一眼就挑中了毛笔,乐得两家人眉开眼笑,直言这孩子将来是读书的料子。
日子一同以往,赵云程趁着天暖去镇上做工,待到月底就要忙碌着耕田育秧了。
三月初,季哥儿的宅基处开始动土,钱家人过来的勤了些,显得赵云程的门庭喧闹了许多。
钱老么经常过来和李桂棠在院门前坐着,一边闲话唠家常,一边看顾着赵时桉和田子昂这两个孩子。
“娘。”赵文河拉住了毛驴,见李桂棠在院门前坐着,跳下板车唤了她一声。
钱老么笑着起身,拍了拍衣裳准备过季哥儿的宅基那边儿去瞧瞧:“文河过来了,那你陪着你娘坐。”
院里的赵时桉瞅见门前的赵文河,迈着短腿跑出来扑到他的膝间。
“叔爷!”赵时桉仰头甜甜的叫着。
田子昂刚能稳当的走路,出来的慢了一些,还不会叫人,只能学着赵时桉,仰起头瞧着赵文河。
“回屋,叔爷给买了山楂球。”赵文河抱起了田子昂,搀起坐着的李桂棠,一齐往院里慢慢走去,“其哥儿和云程都不在家吗?”
“云程牵着牛耕田去了,其哥儿去了后山的院里,估摸着也快回来了。”李桂棠相较之前,背又驼了些,虽然自己拄着拐杖还能走道儿,但终究是慢了下来。
刚及巳时,徐言其回来见着院中的驴车,便知是赵文河过来了,他进屋和赵文河寒暄了一阵,拿了些银钱去村里割了些猪肉。
赵云程直到晌午才牵着牛进了院子,赵云竹正要抱着田子昂回去,田子昂不愿,刚出了屋就开始哭闹。
“子昂愿意在就让孩子待着呗,省得回去也是闹你。”赵云程将牛送进了牛棚,从后院出来接过赵云竹怀里的田子昂进了屋。
赵云竹叹声道:“我这不是怕两个孩子太过于闹腾,吃饭的时候再把桌子给掀翻吗?”
也不知道赵云程有没有将赵云竹的话听入耳,只见他抱着田子昂径直进了堂屋。
赵文河陪着李桂棠待了半天,等到日入之时才驾驴车回了镇上,明日清早有人到店里送货,他得回去帮忙理一理。
赵时桉和王初阳的事儿到底是赵云程心里的一个疙瘩,往后王初阳再过来玩儿时,只要他在跟前,就会时刻紧盯着两个孩子,生怕再让王初阳占了便宜去。
“云程,我仔细想过了,让初阳入赘也不是不行,反正都在一个村里,住哪儿都一样,但是初阳这孩子是我和哑哥儿的独苗,有了孩子必须姓王。”
赵云程瞥了一眼王大壮,一句话都没不想搭理这人,还真当他是亲家了,真不要脸!
“嗳,我都做出让步了,你怎么不搭理人呢!”王大壮上赶子的追问着。
赵云程不耐烦的回了一嘴:“桉哥儿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娃娃,他能懂什么啊?兴许再过两年,他就不喜欢初阳了呢,瞧你猴急那样儿。”
走至前方的岔道,赵云程向北拐了去,王大壮瞅着他的背影,嘴里嘟囔着:“我看心急的人是你才对,小哥儿都快让我儿子拐走了!”
安顿好田里的事儿,赵云程同王大刚和王大壮一起去了庄上做短工,清早出门,直到傍晚才会回来,赵时桉只有夜里才能见到赵云程,这几日比平时还要粘他。
“等爹爹夜里回来,桉哥儿给他捶捶肩膀,干了一天活儿,爹爹多累啊。”
徐言其本来是无意和赵时桉提了一嘴,没想到他居然听了进去,等夜里赵云程脱鞋上了炕,赵时桉便站在他的身后,用小手给他捶着肩膀,虽然力道不足,但依旧惹得赵云程心底软成一片。
第122章 桉哥儿要钱
阳春三月,树枝抽条,天儿愈来愈暖,道儿上多了追逐嬉戏的孩童,村里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嫂么,我去后山那边摘了些香椿芽,分你们一些,咱都吃个稀罕。”赵云竹放下背上的竹篓,熟稔的从檐下取了个竹篮,往里抓了几把香椿芽,“子昂有婆母看着,你带着桉哥儿时常脱不开身,我就顺手多摘了些。”
赵时桉正在院子里玩儿竹蜻蜓,见到赵云竹连忙跑过去叫着叔么,赵云竹答应着,抱起他来稀罕了稀罕。
“这香椿芽看上去还真嫩,晌午烙饼吃正好。”徐言其在院里收拾着那一方小菜园,闻言过去瞅了瞅篮里的香椿芽。
“可不,村里好些婶子老么都去后山那边儿摘呢,再过段时日就吃不上了。”
时近晌午,赵云竹没再多待,分了徐言其一些香椿芽,便背着竹篓回去了。
将香椿芽摘下清洗干净,趁着李桂棠在檐下照看着赵时桉,徐言其进了灶房做饭。
晌午赵云程不回来,他和李桂棠也吃不了多少,徐言其只往盆里舀了一碗粗面,又加了些盐,倒水和成了面糊。
锅里烧着水,待水开后把洗净的香椿芽焯水剁碎,倒进适才的面糊中搅匀,就可以着手烙饼了。
柜中还有半块儿豆腐,徐言其做了两碗豆腐汤,配着饼吃正好。
“阿么,饿。”做汤的功夫,赵时桉扶着门框迈进了灶房,拉着徐言其的衣袖喊饿。
徐言其知道赵时桉并不是真饿,而是看见他烙出了两张香椿饼,想要吃头份儿罢了。
给赵时桉掰了一小块儿饼子,吹凉递到他的手上,就见这小家伙拿着饼出了灶房,慢慢走到檐下先让李桂棠吃了第一口,瞧着他这般懂礼,徐言其不由欣慰的笑了笑。
香椿芽还剩下一些,这饼终究是现烙出来的好吃,徐言其没有一次做太多,想着夜里赵云程回来,再给他烙几张吃。
去年没有捉小鸡,过了年后,后院里的鸡鸭已经没有几只了,今年不仅要捉些小鸡,还得买头猪崽儿。
“这天儿都快进四月了,也是时候捉几只小鸡养着,喂上三四个月就能下蛋。”李桂棠听着徐言其的盘算,言语道。
以往两年,徐言其都是快进五月才捉小鸡,经李桂棠这么一说,他倒想提前安顿好。
“我明儿去寻张婶儿,和她一块儿去张婆子家里瞧瞧小鸡,要是合适就捉上十只。”
今年得驾车去邻村,找刘正捉猪崽儿,现在时节还早,倒也不用着急。
简简单单吃过饭后,徐言其收拾了灶房,带着赵时桉回卧房歇了晌。
日昳之时,徐言其取出竹席铺在了阴凉处,田子昂歇过晌就会过来找赵时桉一起耍,大了一些的赵时桉不再像小时候那般霸着自己的耍货,虽说有时两个孩子还是会恼,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和好。
突然瞧着元宝和家旺往院外去,赵时桉便知道是赵云程回来了,从竹席上爬起跟着它们往院门外走,有两只狗在徐言其也没去管,不多时,就见赵云程抱着赵时桉进了院儿里。
“回来了。”徐言其抬眸瞧了赵云程一眼,搁下怀里的竹篮,去灶房给他倒了碗水喝。
把赵时桉放下,赵云程接过水碗仰头饮尽,从怀里掏出荷包,将今日挣的铜板交给了徐言其。
“钱!”赵时桉踮脚去够,奈何伸直了手臂,也还没到徐言其的腰间。
徐言其点了点他的额头,嗔怪道:“小小年纪,倒知道要钱了,你这和谁学的?”
“爹给你一个铜板,”赵云程乐着从荷包里掏出一枚铜钱,弯腰递到赵时桉的手上,“可不能往嘴里塞。”
竹席上的田子昂有样学样,虽然话说不利索,但也学着朝赵云程伸出了小手。
“嘿,你小子倒学的挺快。”秉着不厚此薄彼的原则,赵云程只得又掏出了一枚铜板。
田子昂还小,怕他将铜钱吃进嘴里,徐言其在一旁看了他们一阵,兴致过去,两个孩子自然会将铜板丢到一边儿,还要费心收拾起来,虽然两个铜板不多,但毕竟也是银钱。
“季哥儿盖的新房过几日就要上梁了,请我们过去吃席呢。”徐言其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朝正在洗漱的赵云程言说道。
赵云程拿起布巾擦了擦脸,应道:“成,去时得封个喜钱。”
“明儿我打算和张婶儿去捉小鸡,进了五月再去刘叔那边儿买猪崽儿。”
“你盘算着就行,今年咱家要捉几只猪崽儿?”
“捉两只劁猪吧,过年能多卖几个银钱。”徐言其仔细收起田子昂和赵时桉丢下的铜板,揣进了怀里。
赵云程将盆里的脏水扬在院里,过去接替了徐言其,看起了两个孩子。
日薄西山,田子昂闹着要回家,赵云程同徐言其打了声招呼,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往田家去。
夜里,徐言其特地给赵云程烙了几张香椿饼,炒了一盘荠菜,又熬了米汤。
上炕正准备躺着入睡时,赵时桉又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那枚铜板,吵着让徐言其还给他,无奈之下,徐言其只得又下炕取了铜板,放在了他的小枕头底下,这才乖乖睡了觉。
“你的这个小哥儿,将来可要难哄。”徐言其躺下了身,朝一旁正要熄油灯的赵云程道。
“难哄好啊,可不能让那些小子轻易占了便宜去。”
徐言其不禁失笑一声:“你还记着先前的事儿呢,不是我说你,那事儿可怪不得初阳,是你的小哥儿主动的。”
“睡了。”赵云程现在都忌讳谈起嫁哥儿的事儿,熄了油灯睡下。
这时节的天儿亮的越来越早,赵云程早早的起身,先去田里瞧了一眼秧苗,才回去收拾琐事,吃过晨食后,同王大刚他们一起去了镇上做工。
徐言其背着竹篓,抱着赵时桉去了田家,他和张芝去村里捉小鸡,得托赵云竹照看着孩子。
今年张芝同徐言其只各自捉了十只小鸡,鸡蛋够自家吃就行,不需要养的太多。
第123章 捉猪崽儿
四月初二,宜上梁。
钱家特意托人算了这个日子,钱家人丁旺,当天王胜与季哥儿的新房处可是热闹了一番,上梁宴摆了两处,一处是在钱家老宅里,也就是钱老么的住处,一处则是在钱良的院中。
赵云程和徐言其抱着赵时桉去到钱家老宅的院中吃席,李桂棠原本没打算去,人老了走不动道儿,可钱老么硬是让钱良套了驴车,去将人接了过来。
席间,钱老么盛情招待了他们,毕竟徐言其不止一次的帮过季哥儿。
“老么还没同你们道一声谢,尤其是其哥儿,先是在后山上救了季哥儿的性命,后又给了季哥儿一份营生做,若不是有你们,王胜和季哥儿的日子过不成这般。”
徐言其搭着钱老么的手背,言道:“老么说的哪里话,我和云程刚断亲时,您可没少帮衬我们,季哥儿能过上现在的日子,那是他和王胜上进。”
季哥儿和王胜两头跑,忙着招呼两家的宾客,老宅这边的人几乎都是亲近的,所以两人多是待在钱良的院儿里。
今儿哑哥儿没到后山院子里集烟,散席后,赵云程专门去了一趟,一是给旺财和福临喂食,二是翻看翻看墨条和烟灰,若是发现不妥的地方,他也好和徐言其言明,及时调整做法。
田里马上就要着手插秧,赵云程便没去镇上,等忙完田里的活儿,制完这个月的墨条,再考虑做工的事儿。
二月下旬,李乔琛曾到后山瞧过一眼,见赵云程有条不紊的做着事儿,也没再过问其他。
“桉哥儿,怎么跟你爹说话呢?”徐言其坐起了身,蹙眉直视着赵时桉道,“你爹都跟你服软了,可还要怎地?”
赵时桉咬着唇,泪水瞬间蓄满了眼眶,赵云程最见不得赵时桉这副模样,连忙抱起他哄着。
“爹。”赵时桉搂着赵云程的脖子,啜泣的叫着人。
哄了好一阵,赵时桉才安稳了下来,他又走过去和徐言其贴了贴脸,而后乖乖的握着双亲的手睡下。
翌日,赵云程正准备上山砍柴,刚到山脚下就遇上了王大壮。
许是哑哥儿昨日同他说了两个孩子的玩笑事儿,今儿王大壮可谓是面如春风,他并肩与赵云程同行,还言说什么小哥儿到底是要嫁人的,能和同村里的人家结亲最好不过。
“你想都别想,除非你能让初阳入赘到我们家。”赵云程憋着一口气,白了一眼王大壮道。
“嗳,我说你这个人…”
赵云程没再理会他,拿着砍刀快步往山上去。
二月十八,田家的院里喧闹不已,两家的人齐聚在一块儿,给田子昂摆了周岁宴。
抓周时,田子昂一眼就挑中了毛笔,乐得两家人眉开眼笑,直言这孩子将来是读书的料子。
日子一同以往,赵云程趁着天暖去镇上做工,待到月底就要忙碌着耕田育秧了。
三月初,季哥儿的宅基处开始动土,钱家人过来的勤了些,显得赵云程的门庭喧闹了许多。
钱老么经常过来和李桂棠在院门前坐着,一边闲话唠家常,一边看顾着赵时桉和田子昂这两个孩子。
“娘。”赵文河拉住了毛驴,见李桂棠在院门前坐着,跳下板车唤了她一声。
钱老么笑着起身,拍了拍衣裳准备过季哥儿的宅基那边儿去瞧瞧:“文河过来了,那你陪着你娘坐。”
院里的赵时桉瞅见门前的赵文河,迈着短腿跑出来扑到他的膝间。
“叔爷!”赵时桉仰头甜甜的叫着。
田子昂刚能稳当的走路,出来的慢了一些,还不会叫人,只能学着赵时桉,仰起头瞧着赵文河。
“回屋,叔爷给买了山楂球。”赵文河抱起了田子昂,搀起坐着的李桂棠,一齐往院里慢慢走去,“其哥儿和云程都不在家吗?”
“云程牵着牛耕田去了,其哥儿去了后山的院里,估摸着也快回来了。”李桂棠相较之前,背又驼了些,虽然自己拄着拐杖还能走道儿,但终究是慢了下来。
刚及巳时,徐言其回来见着院中的驴车,便知是赵文河过来了,他进屋和赵文河寒暄了一阵,拿了些银钱去村里割了些猪肉。
赵云程直到晌午才牵着牛进了院子,赵云竹正要抱着田子昂回去,田子昂不愿,刚出了屋就开始哭闹。
“子昂愿意在就让孩子待着呗,省得回去也是闹你。”赵云程将牛送进了牛棚,从后院出来接过赵云竹怀里的田子昂进了屋。
赵云竹叹声道:“我这不是怕两个孩子太过于闹腾,吃饭的时候再把桌子给掀翻吗?”
也不知道赵云程有没有将赵云竹的话听入耳,只见他抱着田子昂径直进了堂屋。
赵文河陪着李桂棠待了半天,等到日入之时才驾驴车回了镇上,明日清早有人到店里送货,他得回去帮忙理一理。
赵时桉和王初阳的事儿到底是赵云程心里的一个疙瘩,往后王初阳再过来玩儿时,只要他在跟前,就会时刻紧盯着两个孩子,生怕再让王初阳占了便宜去。
“云程,我仔细想过了,让初阳入赘也不是不行,反正都在一个村里,住哪儿都一样,但是初阳这孩子是我和哑哥儿的独苗,有了孩子必须姓王。”
赵云程瞥了一眼王大壮,一句话都没不想搭理这人,还真当他是亲家了,真不要脸!
“嗳,我都做出让步了,你怎么不搭理人呢!”王大壮上赶子的追问着。
赵云程不耐烦的回了一嘴:“桉哥儿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娃娃,他能懂什么啊?兴许再过两年,他就不喜欢初阳了呢,瞧你猴急那样儿。”
走至前方的岔道,赵云程向北拐了去,王大壮瞅着他的背影,嘴里嘟囔着:“我看心急的人是你才对,小哥儿都快让我儿子拐走了!”
安顿好田里的事儿,赵云程同王大刚和王大壮一起去了庄上做短工,清早出门,直到傍晚才会回来,赵时桉只有夜里才能见到赵云程,这几日比平时还要粘他。
“等爹爹夜里回来,桉哥儿给他捶捶肩膀,干了一天活儿,爹爹多累啊。”
徐言其本来是无意和赵时桉提了一嘴,没想到他居然听了进去,等夜里赵云程脱鞋上了炕,赵时桉便站在他的身后,用小手给他捶着肩膀,虽然力道不足,但依旧惹得赵云程心底软成一片。
第122章 桉哥儿要钱
阳春三月,树枝抽条,天儿愈来愈暖,道儿上多了追逐嬉戏的孩童,村里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嫂么,我去后山那边摘了些香椿芽,分你们一些,咱都吃个稀罕。”赵云竹放下背上的竹篓,熟稔的从檐下取了个竹篮,往里抓了几把香椿芽,“子昂有婆母看着,你带着桉哥儿时常脱不开身,我就顺手多摘了些。”
赵时桉正在院子里玩儿竹蜻蜓,见到赵云竹连忙跑过去叫着叔么,赵云竹答应着,抱起他来稀罕了稀罕。
“这香椿芽看上去还真嫩,晌午烙饼吃正好。”徐言其在院里收拾着那一方小菜园,闻言过去瞅了瞅篮里的香椿芽。
“可不,村里好些婶子老么都去后山那边儿摘呢,再过段时日就吃不上了。”
时近晌午,赵云竹没再多待,分了徐言其一些香椿芽,便背着竹篓回去了。
将香椿芽摘下清洗干净,趁着李桂棠在檐下照看着赵时桉,徐言其进了灶房做饭。
晌午赵云程不回来,他和李桂棠也吃不了多少,徐言其只往盆里舀了一碗粗面,又加了些盐,倒水和成了面糊。
锅里烧着水,待水开后把洗净的香椿芽焯水剁碎,倒进适才的面糊中搅匀,就可以着手烙饼了。
柜中还有半块儿豆腐,徐言其做了两碗豆腐汤,配着饼吃正好。
“阿么,饿。”做汤的功夫,赵时桉扶着门框迈进了灶房,拉着徐言其的衣袖喊饿。
徐言其知道赵时桉并不是真饿,而是看见他烙出了两张香椿饼,想要吃头份儿罢了。
给赵时桉掰了一小块儿饼子,吹凉递到他的手上,就见这小家伙拿着饼出了灶房,慢慢走到檐下先让李桂棠吃了第一口,瞧着他这般懂礼,徐言其不由欣慰的笑了笑。
香椿芽还剩下一些,这饼终究是现烙出来的好吃,徐言其没有一次做太多,想着夜里赵云程回来,再给他烙几张吃。
去年没有捉小鸡,过了年后,后院里的鸡鸭已经没有几只了,今年不仅要捉些小鸡,还得买头猪崽儿。
“这天儿都快进四月了,也是时候捉几只小鸡养着,喂上三四个月就能下蛋。”李桂棠听着徐言其的盘算,言语道。
以往两年,徐言其都是快进五月才捉小鸡,经李桂棠这么一说,他倒想提前安顿好。
“我明儿去寻张婶儿,和她一块儿去张婆子家里瞧瞧小鸡,要是合适就捉上十只。”
今年得驾车去邻村,找刘正捉猪崽儿,现在时节还早,倒也不用着急。
简简单单吃过饭后,徐言其收拾了灶房,带着赵时桉回卧房歇了晌。
日昳之时,徐言其取出竹席铺在了阴凉处,田子昂歇过晌就会过来找赵时桉一起耍,大了一些的赵时桉不再像小时候那般霸着自己的耍货,虽说有时两个孩子还是会恼,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和好。
突然瞧着元宝和家旺往院外去,赵时桉便知道是赵云程回来了,从竹席上爬起跟着它们往院门外走,有两只狗在徐言其也没去管,不多时,就见赵云程抱着赵时桉进了院儿里。
“回来了。”徐言其抬眸瞧了赵云程一眼,搁下怀里的竹篮,去灶房给他倒了碗水喝。
把赵时桉放下,赵云程接过水碗仰头饮尽,从怀里掏出荷包,将今日挣的铜板交给了徐言其。
“钱!”赵时桉踮脚去够,奈何伸直了手臂,也还没到徐言其的腰间。
徐言其点了点他的额头,嗔怪道:“小小年纪,倒知道要钱了,你这和谁学的?”
“爹给你一个铜板,”赵云程乐着从荷包里掏出一枚铜钱,弯腰递到赵时桉的手上,“可不能往嘴里塞。”
竹席上的田子昂有样学样,虽然话说不利索,但也学着朝赵云程伸出了小手。
“嘿,你小子倒学的挺快。”秉着不厚此薄彼的原则,赵云程只得又掏出了一枚铜板。
田子昂还小,怕他将铜钱吃进嘴里,徐言其在一旁看了他们一阵,兴致过去,两个孩子自然会将铜板丢到一边儿,还要费心收拾起来,虽然两个铜板不多,但毕竟也是银钱。
“季哥儿盖的新房过几日就要上梁了,请我们过去吃席呢。”徐言其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朝正在洗漱的赵云程言说道。
赵云程拿起布巾擦了擦脸,应道:“成,去时得封个喜钱。”
“明儿我打算和张婶儿去捉小鸡,进了五月再去刘叔那边儿买猪崽儿。”
“你盘算着就行,今年咱家要捉几只猪崽儿?”
“捉两只劁猪吧,过年能多卖几个银钱。”徐言其仔细收起田子昂和赵时桉丢下的铜板,揣进了怀里。
赵云程将盆里的脏水扬在院里,过去接替了徐言其,看起了两个孩子。
日薄西山,田子昂闹着要回家,赵云程同徐言其打了声招呼,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往田家去。
夜里,徐言其特地给赵云程烙了几张香椿饼,炒了一盘荠菜,又熬了米汤。
上炕正准备躺着入睡时,赵时桉又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那枚铜板,吵着让徐言其还给他,无奈之下,徐言其只得又下炕取了铜板,放在了他的小枕头底下,这才乖乖睡了觉。
“你的这个小哥儿,将来可要难哄。”徐言其躺下了身,朝一旁正要熄油灯的赵云程道。
“难哄好啊,可不能让那些小子轻易占了便宜去。”
徐言其不禁失笑一声:“你还记着先前的事儿呢,不是我说你,那事儿可怪不得初阳,是你的小哥儿主动的。”
“睡了。”赵云程现在都忌讳谈起嫁哥儿的事儿,熄了油灯睡下。
这时节的天儿亮的越来越早,赵云程早早的起身,先去田里瞧了一眼秧苗,才回去收拾琐事,吃过晨食后,同王大刚他们一起去了镇上做工。
徐言其背着竹篓,抱着赵时桉去了田家,他和张芝去村里捉小鸡,得托赵云竹照看着孩子。
今年张芝同徐言其只各自捉了十只小鸡,鸡蛋够自家吃就行,不需要养的太多。
第123章 捉猪崽儿
四月初二,宜上梁。
钱家特意托人算了这个日子,钱家人丁旺,当天王胜与季哥儿的新房处可是热闹了一番,上梁宴摆了两处,一处是在钱家老宅里,也就是钱老么的住处,一处则是在钱良的院中。
赵云程和徐言其抱着赵时桉去到钱家老宅的院中吃席,李桂棠原本没打算去,人老了走不动道儿,可钱老么硬是让钱良套了驴车,去将人接了过来。
席间,钱老么盛情招待了他们,毕竟徐言其不止一次的帮过季哥儿。
“老么还没同你们道一声谢,尤其是其哥儿,先是在后山上救了季哥儿的性命,后又给了季哥儿一份营生做,若不是有你们,王胜和季哥儿的日子过不成这般。”
徐言其搭着钱老么的手背,言道:“老么说的哪里话,我和云程刚断亲时,您可没少帮衬我们,季哥儿能过上现在的日子,那是他和王胜上进。”
季哥儿和王胜两头跑,忙着招呼两家的宾客,老宅这边的人几乎都是亲近的,所以两人多是待在钱良的院儿里。
今儿哑哥儿没到后山院子里集烟,散席后,赵云程专门去了一趟,一是给旺财和福临喂食,二是翻看翻看墨条和烟灰,若是发现不妥的地方,他也好和徐言其言明,及时调整做法。
田里马上就要着手插秧,赵云程便没去镇上,等忙完田里的活儿,制完这个月的墨条,再考虑做工的事儿。
二月下旬,李乔琛曾到后山瞧过一眼,见赵云程有条不紊的做着事儿,也没再过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