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34节
  张郎中开的草药还有两帖,徐言其老早就熬在了陶锅里,想着让赵云程喝了再动身。
  现下没有鸡鸭要喂,院里的杂事没有多少需要拾掇,徐言其便闲了下来,坐在檐下瞅着两只狗打闹。
  没了身边儿人,赵云程也没有多睡,懒了一会儿就起身穿衣,徐言其记着张郎中的话,让赵云程带了一件稍薄的衣衫,等晌午天儿热了,好及时的减衣,可别像上回一般,路上捂了一身汗,风一吹又染了风寒。
  道儿上寻了王大壮,他还特意问了一句赵云程,徐言其有没有再生气。
  “没有,其哥儿就是心疼我,今儿还早起给我做了晨食。”
  赵云程这么言说,王大壮倒是心安了不少,他就怕因为自己多事,让他们夫夫二人吵了嘴。
  “今儿出来的时候,阳阳还搂着我的脖子不让我走,我的心真是揪啊,可能有什么办法,该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不然家里哪来的米面粮油。”王大壮轻叹一声,感慨着道。
  王大刚早就在院门前等着两人,见他们过来,进屋里和何倩打了声招呼,同他们一起往镇上去了。
  赵云程看王大刚都不舍得让何倩出门,便猜测道:“嫂子快要生了吧。”
  “估计还得一个半月。”王大刚是既欣喜又犯愁,三四月正是农忙的时候,他又没有个人帮衬着,到时是又要忙田里的事儿,又要一边照顾何倩,“这几日小腿和脚背都肿的厉害,她娘家人离得远,不能过来照应着,好在大宝今年懂事儿了,能给他娘端个水。”
  “熬过这几年就好了。”王大壮拍了拍王大刚的肩膀,今年他们三人都难。
  哑哥儿拾掇好家里的杂事,就带着王初阳往后山脚下去了,他不能言语,怕孩子在家憋闷,想着徐言其也是一个人在家,他们过去还能和他做个伴儿。
  徐言其见他们过来,没忍住将昨日的事儿和哑哥儿学了一遍。
  “程叔不好,惹婶么生气。”王初阳撇着嘴童语道,竟是站在了徐言其一边。
  见王初阳这般讨自己欢心,徐言其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尖:“你个四岁的小娃娃,能懂什么?”
  “婶么可别小看阳阳,我懂得可多了。”
  哑哥儿和徐言其被王初阳逗的直乐,有些时候,孩子是最能让人开怀的。
  码头刚开始运转,还没多少活计。原本以为赵云程过了晡时才能回来,不料晌午没过一会儿,旺财和元宝就冲着院外叫唤,徐言其以为是什么熟人过来,开了院门张望,竟看到了赵云程正往回走着。
  以往赵云程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将所挣的银钱交给徐言其,可今儿却反常的没提工钱,徐言其没多问,想着汉子手里也得多少有些铜板。
  可一连几日赵云程都不曾说起,这般反常不得不让徐言其警觉起来。
  “云程,这几日你做工挣的银钱,都是自己拿着吗?”徐言其眼神飘忽着,不自在的出言问道。
  赵云程按捺住嘴角的笑意,心道徐言其终于忍不住要问他工钱的事儿了,左右想买的东西已经打听好价钱,他便将所剩的铜板一并交了过去。
  “汉子手里拿些铜板也是应当的,我还以为你是嫌我管不好家里的银钱呢。”徐言其接过赵云程递过去的荷包,将其中的铜板倒了出来,清点了之后又装了二十几个铜板进去,红着脸把荷包还给了赵云程。
  而后,他取出一根棉线,仔细的把铜板穿好,收进了衣箱里存钱的小包里。
  二月十三是徐言其的生辰,赵云程在去年合八字的时候就已经记在了心里。
  这天赵云程一同往常的去了镇上,只是他没有去码头上工,而是拐进了驻颜阁。
  店里进来一个汉子,堂倌还怔愣了片刻,反应过后才连忙招待起了赵云程。
  “我想给夫郎买两盒手脂,他在家里操劳,手掌生了很多薄茧。”
  “那你看看这种的,手脂虽然可以除茧,但效果是有限的,它的作用只是保湿。”堂倌拿出一个小盒,拧开盒盖,挖出些膏体抹在了手背上,让赵云程观摩,不忘介绍道,“这款手脂是店里最畅销的,价钱也很公道,一般人家都能买的起,给夫郎用最合适不过。”
  赵云程不懂这些,但手背刚刚涂抹的地方,确实感觉滋润了很多。
  堂倌又给他试了几款,虽然便宜了几个铜板,但效果远不如第一款。
  “我要第一次试的那款,拿两盒。”赵云程拿出荷包,从里面取出了半吊钱。
  只这两小盒的手脂,竟就要五十文,都能买七八斤糙米了。
  虽然回去后定然会被徐言其说教一番,但一年只过这一个生辰,赵云程总想给他买些什么。
  回到村里还不及晌午,徐言其见他进了院子还有些诧异。
  “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徐言其在灶房里,正准备烧火做饭。
  赵云程在矮凳上坐下,接过徐言其手中的柴火道:“今儿没去做工,陪你过个生辰。”
  他从怀里掏出那两盒手脂,递到了徐言其的手中:“以后勤擦着,对手好。”
  “怎么,嫌我手糙啊?”徐言其自是见过手脂,京城府中的姨娘用的不知比这高档出多少倍。
  赵云程埋头往灶膛里添着柴火,闷声道:“不嫌弃,只是心疼。”
  “行,我勤擦着。”徐言其抿嘴笑笑,也不曾说什么责备赵云程的话语,仔细把手脂拿去卧房收着。
  生辰赶在这时候,也没什么入口的吃食,两人只是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家常饭,却也觉得温情。
  第77章 动土
  直到夜里洗漱之后,徐言其回卧房擦手时才恍然问起赵云程来:“你哪来的银钱买手脂啊?”
  赵云程身子一顿,而后继续铺着手中被褥,好似没听见徐言其的询问一般。
  “原来之前你没给我工钱,是存了这份心思。”徐言其擦着手,行至床边坐下,笑凝着赵云程了然道。
  赵云程一时哑然,看向徐言其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局促。
  知道赵云程是个什么性子,徐言其没再逗他:“好了,我又没说你什么,反而心里很欢喜。快睡吧,明儿还有事儿要做呢。”
  过了惊蛰,天儿越来越暖,徐言其惦记着买稻种的事儿,往钱家去了一趟,季哥儿正忙着做嫁衣,有些日子没到后山串门,徐言其难得过来,拉着他说了好一会儿子的话。
  知道他们去年只买了两亩水田,钱老么原本想着这稻种就给了他们,可徐言其不依,言说他不收钱便不要了,钱老么没办法,意思着要了几个铜板。
  “这稻种我已经晒过选过,你拿回家里直接浸种就行,也不宜浸的时间过长,约莫一天一夜,然后着手开始催芽,用湿棉布包着稻种,放在灶台旁边,每日浇浇水,等六七天的时间就能育秧了。”钱老么怕徐言其不懂得这些,在他要回去时,拉着他嘱咐了几句。
  徐言其认真听着,生怕漏下一句,再糟蹋了这些稻种:“嗳,我记下了。”
  做了半个月的工,赵云程和王大刚便不再去镇上,想着先耕完自家手里的两亩田,育上秧苗后去庄上问问,若是还要耕田的人,他们就再去庄上做几天短工。
  王大壮家的田有哑哥儿操持着,因而他并没有误了镇上的活儿,依旧每天去码头做工。
  “再过几日,季哥儿就要出嫁了,你说我要不要过去?”徐言其心中迟疑着,想让赵云程替他拿个主意。
  赵云程顾虑着徐言其的身子,思虑了片刻道:“带份礼就成,钱家的亲戚多,到时大摆宴席,我怕你受了冲撞。”
  徐言其颔首,等哪天碰到季哥儿来后山摘香椿时,得和人提前打声招呼,省得两人间落了嫌隙。
  搁置在灶台旁的稻种,发芽已经有四五天的时间了,赵云程看过之后,言说明日就能育秧,正好今儿结了庄上的活儿,时间卡得再好不过。
  两亩水田的营生不算重,赵云程没落下去镇上做工,每日晡时回来,再去田里拾掇些杂活儿。
  原定三月初动土盖房,可眼见天儿愈渐暖和,何怀宇月末就带着匠人赶了过来。
  来的一共有五名匠人,何怀宇坦诚的同赵云程讲了价钱,也不按日结算,只论盖好这处院子,一个匠人给三两,一共十五两。
  “你放心,他们定然会帮你好好盖这屋子,绝对不会出现为了赶工拿钱,干些粗制滥造的活儿,到时你若是觉得那堵墙砌的不满意,尽管让他们推倒重砌。”
  赵云程很是欣赏何怀宇这直爽的性子,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因着赵云程夜里没人在宅基这边专门看着砖瓦,何怀宇都是每日赶车拉过来,夜里田见山和田文时不时过去转上一圈,帮忙照看一番。
  徐言其和季哥儿说明了情况,季哥儿倒是理解他,反过来还嘱咐他多当心身子,思来想去徐言其都不知该季哥儿什么礼,干脆拿了个红包给他。
  三月初二,村里比往常要喧闹许多,钱家人大摆宴席,风风光光的把自家哥儿嫁了出去。
  村里的闲话不少,季哥儿没说人家之前,指点着他的名声不好;说了人家之后,风向则转变成了议论那家的汉子怎样。
  他们总有那些个说叨,却又畏惧钱家的家业,不敢传入钱老么的耳朵里。
  开始动土的宅基一天一个样儿,徐言其现在每日拾掇完家里的事儿,最是乐意到自家的宅基和田地里瞧瞧。
  赵文河听说他们盖房动土,还特意抽空回了村里一趟,彼时赵云程正在镇上做工,他便将拿着的银两交给了徐言其。
  “我怕云程难开口,就主动送了过来,二叔只能拿出二十两银子,再多就要误了云安的学业了,这盖完房还要打一批家具,用钱的地方多的是,也不知陈贵那边能借多少。”赵文河怎么说都是有家的人,总要顾及这一家人。
  徐言其如何不懂得赵文河的难处,言说道:“二叔能帮我们到这般,我和云程已经很是感激,况且这二十两银子都已经不少了。”
  赵文河略坐了一会儿,便急着要走,镇上的店里离不得人,多待一会儿就要多误一会儿的事。
  今儿也不知是遇上了哪路财神,刚及晡时,赵云竹又带了五两银子过来了一趟。
  “嫂么,我和田文没攒多少家当,这五两银子你先拿去应急,二哥是我唯一能倚靠上的亲人,我日后要是和田文拌个嘴,也只能往你这儿跑,你们起新房,我哪能不出出力?”赵云竹玩笑的说道。
  徐言其很是暖心,自从和赵云程回到这玉河村,除却赵文德那一家人,他们所遇到的人皆是好的。
  夜里吃过饭,徐言其和赵云程回了卧房,盘算了一番手里的银钱。
  “划完宅基后,咱手里就剩下二十五两的整钱,加上今儿二叔和竹哥儿送过来的银钱,一共是五十两。”
  这笔银钱足够结算砖瓦和匠人所需的花销,再过两个月,就要着手制墨条了,和陈贵再借一些,倒能应付下去。
  “家具先打几件要紧的,至于其他的,以后我们慢慢添置。”赵云程合计着说道。
  徐言其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房子盖好了,还怕以后缺了家具不成?
  何怀宇带来的匠人,每日都在卖力的干活儿,早日完工结了银钱,他们也好去接下一户人家的活计。
  赵云程每日去镇上做工的时候,都会绕远来宅基这边看上一眼,见匠人的手艺确实过关,便不再多费这份心。
  第78章 上梁
  母猪下崽儿比预料中迟了几天。
  那天夜里赵云程和徐言其刚回卧房躺下,就听院外传来了几声猪叫,这几日赵云程本就格外注意些,一听这动静,立马穿好衣衫,重新燃起一盏油灯举着出了屋。
  赵云程安顿徐言其先睡,母猪下崽儿可是一件费时的事儿,今儿他怕是一整夜都要在院里照应着。
  原本刺耳的猪叫声让徐言其难以安眠,但他一直阖着眼,慢慢竟也睡了过去。
  再睁眼时,屋外的天儿已经大亮,母猪也不再叫唤,徐言其环顾了卧房四周,发现赵云程不在屋里,他坐起身缓缓了精神,穿上衣衫出屋去了。
  灶房里已经烧上了火,赵云程正站在檐下洗漱着,知道徐言其惦记猪崽儿的事儿,他直言道:“咱家母猪下了十一个崽儿,两个月以后这些猪崽儿就能卖了。”
  “十一只呢?”徐言其欢喜得很,顾不得洗漱,先到猪圈前瞧了瞧,刚出生的猪崽全身粉嫩,背上还有一层纤细的毛发。
  赵云程见徐言其新奇的站在猪圈前看了半天,失笑的喊他过去吃晨食。
  熬了一夜,今儿赵云程便没去镇上,拾掇完杂事就回卧房里补眠,徐言其没甚事儿做,去了村里盯了盯新房的进度。
  赶了一个月的工,房子基本已经盖好,选个日子就可上梁,为了这事儿,赵云程特意找人算了时辰,还买了红纸往许家走了一趟,寻许家贤写了一副对联。
  徐言其在家没闲着,白面价贵,他便用糙面蒸了一锅馒头,到时村民可要站在梁下,抢着接从梁上掷下的馒头,据说接到馒头的人家会蒸蒸日上,徐言其哪里懂这些,不过是听村里的老人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