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351节
所以有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在很多领域,如果不出国留学,就学不到最前沿的科学理论知识。
而学不到最前沿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就没办法展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就算非要研究,也只能慢慢磨,研究外国已经落后的东西,然后一代一代的追赶,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而李可灼的学生则不一样,他们不需要去国外留学,就能学习到最前沿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所以他们在学完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基本上就能快速展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最气人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有多么的珍贵。其实李可灼也想过要把这些知识拿给国家培养最好的研究生。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中国出现很多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教材,欧美方面肯定就会察觉到。
他们会怀疑是有人把最先进的科技技术泄露给了华国,所以他们会严查,如果查不到,就会对华人所有留学生采取措施。
比如不让他们学习到先进的知识等等。
虽然欧美一直都没有让华人留学生学习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很多留学生还是能够学习到比在华国境内相对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
如果欧美对华人留学生采取限制措施,那么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损失。
李可灼没办法把所有行业的先进科学理论知识都兑换出来送给给国家,因为全世界的科研领域门类太多了,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积分兑换这么多技术知识。
与其拿一点点出来,反而解释不清楚这些知识的来源,还不如只是给自己的学生用于学习。
反正他的学生以后也是为国家服务做贡献的。
“李老师,你的这些学生,都有什么研究成果吗?”参观芯片试验室的时候,工业部领导朝李可灼询问。
“有的。”李可灼点点头:“我的学生们一毕业就在这个试验室里面搞研究,只是一年多时间,他们就研究突破了很多芯片科学技术方面难题……”
“哦?”
“比如我们试验室的目标是研发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这就需要用到最先进的光刻机。”
顿了一下,李可灼继续说道:“目前,我学生们已经在试验室里里,研究出了可以激发0.3微米的激光装置。”
“下一步,我们将会对东芝公司卖给我们的光刻机进行改进,如果成功后,我们就将有能力制造0.3微米工艺的芯片。”
李可灼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研究蚀刻机,离子注入机,镀膜机等等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老师,能不能带我看看?”
“当然可以。”李可灼点头。
很快,李可灼就带着领导们参观了一遍芯片试验室里面的科研成果。
“不可思议,你们竟然研究出了这么多先进的技术。”看完试验室的科研成果后,工业部领导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都是我的学生们厉害,所有技术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李可灼谦虚说道。
领导们不知道的是,虽然试验室里面的所有科研成果确实都是李可灼的学生们研发出来。
但是很多理论研究方向,却是李可灼这个挂逼提出来的。
比如0.3微米的激光工艺,就是李可灼从系统中兑换理论知识,然后把研究方向告诉你他的学生,他的学生这才很快研究出了成果。
任何科研,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其实都能很快的出成果。
最怕的就是一次次的弄错研究方向,最后只能不断发现错误,然后不断的修改,这样不仅费时间和金钱,还会挫伤科研者的积极性。
当然最让李可灼欣慰的是,他的学生都是超级天才,在研究天赋领域的科技时,都有强大的buff加成,所以才能这么快出成果。
“李老师,如果你们研究出了三微米的光刻机,能不能给工业部制造几台……”
“领导,这恐怕不行啊。”领导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可灼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他说道:“我们的光刻机,主要还是在东芝公司光刻机的基础上改进的,我们也不敢保证还能买到更多这样的机器了。”
李可灼说道:“相比起改进别人的光刻机,其实我更希望咱们国家能够自己研究。”
“光刻机的研究,需要很多家企业共同提升科技水平才行,比如先进的镜头,激光发生器技术,等等等等。”
“光是靠我们一家就想让国产光刻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本上不太实际的,所以我希望工业部能够多支持光刻机相关的企业研发先进的技术,这样才是最好的。”
“这……太难了。”听到李可灼的话,领导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
目前的华国,各个方面的科技都是全面落后于欧美,而光刻机却需要很多项科技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物。
后世的荷兰光刻机,有十万多个零部件,全世界的供应厂商高达五千多家,可以说是集成了全世界的顶尖科技力量。
而中国想要搞最先进的光刻机,还是需要把国内整体科技实力提上来才行。
李可灼虽然能够改进光刻机,使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大部分的技术基础,还是东芝公司的。
而东芝公司,又是集合了整个岛国各个企业的先进技术,才制造出来了先进的光刻机。
所以说,李可灼改进先进光刻机,是基于整个岛国的先进科技基础也不为过。
------------
第494章 创办大学?
如果没有东芝公司给他卖相对先进的光刻机,他就算能够从系统商城兑换出完整的光刻机的技术,但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没提上去,他也只能抓瞎。
而他以后想要设计制造自己的光刻机,最后还是得把注意打到外国公司身上。
比如德国的蔡司公司,就是李可灼以后必须要攻克的公司之一。
在参观完了芯片试验室后,李可灼又带着领导参观了液晶实验室。
“李老师,你有没有想过办一所大学?”
参观完液晶实验室后,工业部领导突然朝李可灼问道。
“办一所大学?”李可灼诧异。
“是的,我发现,你教出来的学生都非常厉害,不比大学教授,不对,不比国家院士亲自教出来的学生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你教书才八年时间,就教出了这么多达到了博士研究生水平的学生,你这样的人才要是不办一所大学,都实在是太可惜了。”领导由衷的朝李可灼说道。
这两天,他算是对李可灼的教学水平有了充分的认知。
李可灼的材料试验室,就有十几个博士研究生,以及几十个硕士研究生。
并且,很多硕士研究生还在一边学习一边搞研究,但就是他们,却研究出了那么多对国家军工科技技术至关重要的高科技材料。
李可灼芯片实验室,也有十几个博士研究生,以及一百多个硕士研究生。
他们也研究出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未来中国芯片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液晶试验室,同样有一大群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搞科研,而且也研发出了一些科研成果。
这么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足以证明李可灼在顶尖科学水平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实力。
“领导,我给你说实话吧,我之所以教出这么一批学生,主要还是因为我的试验室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我创办大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就要服从国家分配,我可不想辛辛苦苦教了几年的人才,最后都被国家分配给了其他部门。”李可灼朝领导说道。
“这……”领导一时间竟然无言。
其实对于工业部领导的提议,其实李可灼并不是没有想过。
然而他培养的这些科研人才,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的产业布局服务。
另外现在他每年都能从全国各地筛选出一大批优秀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如果办大学的话,一切都要搞得很正规,还需要服从国家的招生安排,他感觉太麻烦了。
而且作为一所大学,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服从国家的分配,他好不容易花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结果一毕业就被国家给分配掉,到时候他哭都要哭死。
听到李可灼的话,工业部领导想了想后说道:“这样把李老师,不如你和咱们工业部一起合作创办一所大学怎么样?”
领导说道:“我可以承诺,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只要是你需要的人才,你都可以直接优先挑选走,剩下的毕业生再服从工业部和国家的安排,你觉得怎么样?”
“这……”李可灼没长大的工业部领导竟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提议,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见李可灼有些犹豫,领导继续说道:“李老师,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你的学生想想啊,他们虽然在你这里毕业了,并且还研究出了那么多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但他们在国家承认的学历中却只有高中文凭,也无法享受到国家对于顶尖人才的优待,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顿了一下领导继续说道:“如果咱们合作建立一所大学,你就可以以大学的名义给他们发放毕业证书,这对他们以后不管是评职称,甚至达到一定国家贡献后评院士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
不等李可灼说话,工业部领导继续说道:“而且创办大学,对于你的实验室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走产学研一体的道路。而且对于对国家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大学和研究部门,国家每年都是有专项政策以及资金补贴的。”
“领导,能不能容我考虑考虑?”最后李可灼朝领导说道。
“这是当然,如果真要创办大学,教学工作主要还是你来安排的。”领导点头说道。
下午李可灼把领导们送到了招待所住下。
第二天,经过一晚上的考虑后,李可灼还是决定和工业部联合创办一所高校。
不过在创办高校之前,李可灼还需要和工业部约法三章,那就是他看重的学生,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然后就是帮李可灼的实验室弄一个官方身份,在里面的科研究人员,享受国家体制内研究人员一样的国家待遇。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协议条款,
比如工业部必须要给合作创办的高校解决师资来源的问题,至少每个院系,必须有一位教授级别的老师。
还有学校招生的问题必须由他自己做主,工业部不得干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款,如果工业部领导都答应,那李可灼就考虑合作办一所高校。
然而这天,在看到了李可灼提出的合作条款后,工业部领导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李老师,既然咱们决定合作创办一所高校,不知道你准备创办什么类型的高校?专业类型的高校还是综合高校?”工业部领导笑着朝李可灼问。
“这……”
李可灼想了想后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办一所综合类高校的。”
“综合类高校?李老师的野心不小啊!”领导开玩笑说道。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开办综合类高校,投入会很大,工业部这边没办法给你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听到领导的话李可灼说道:“领导你别忘了,我现在可是中国首都,财力物力方面不需要工业部的太多支持,只需要工业部给我支援一些人力就行。”
听到李可灼的话,领导点点头:“这个没问题,工业部直属高校就有几十所,抽调一些师资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工业部的直属高校大部分都是工业类专业,你要办综合高校的话,有些专业的老师短时间之内恐怕不好安排。”
听到领导的话,李可灼点点头,然后说道:“领导,既然目前条件有限,那一开始我就只开设物理专业,化学专业,数学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电子科学专业,机械工程专业,以及计算机和芯片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吧。
等以后条件允许了之后,再开设其他类别的专业。”
而学不到最前沿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就没办法展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就算非要研究,也只能慢慢磨,研究外国已经落后的东西,然后一代一代的追赶,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而李可灼的学生则不一样,他们不需要去国外留学,就能学习到最前沿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所以他们在学完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基本上就能快速展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最气人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有多么的珍贵。其实李可灼也想过要把这些知识拿给国家培养最好的研究生。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中国出现很多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教材,欧美方面肯定就会察觉到。
他们会怀疑是有人把最先进的科技技术泄露给了华国,所以他们会严查,如果查不到,就会对华人所有留学生采取措施。
比如不让他们学习到先进的知识等等。
虽然欧美一直都没有让华人留学生学习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很多留学生还是能够学习到比在华国境内相对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
如果欧美对华人留学生采取限制措施,那么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损失。
李可灼没办法把所有行业的先进科学理论知识都兑换出来送给给国家,因为全世界的科研领域门类太多了,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积分兑换这么多技术知识。
与其拿一点点出来,反而解释不清楚这些知识的来源,还不如只是给自己的学生用于学习。
反正他的学生以后也是为国家服务做贡献的。
“李老师,你的这些学生,都有什么研究成果吗?”参观芯片试验室的时候,工业部领导朝李可灼询问。
“有的。”李可灼点点头:“我的学生们一毕业就在这个试验室里面搞研究,只是一年多时间,他们就研究突破了很多芯片科学技术方面难题……”
“哦?”
“比如我们试验室的目标是研发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这就需要用到最先进的光刻机。”
顿了一下,李可灼继续说道:“目前,我学生们已经在试验室里里,研究出了可以激发0.3微米的激光装置。”
“下一步,我们将会对东芝公司卖给我们的光刻机进行改进,如果成功后,我们就将有能力制造0.3微米工艺的芯片。”
李可灼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研究蚀刻机,离子注入机,镀膜机等等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老师,能不能带我看看?”
“当然可以。”李可灼点头。
很快,李可灼就带着领导们参观了一遍芯片试验室里面的科研成果。
“不可思议,你们竟然研究出了这么多先进的技术。”看完试验室的科研成果后,工业部领导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都是我的学生们厉害,所有技术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李可灼谦虚说道。
领导们不知道的是,虽然试验室里面的所有科研成果确实都是李可灼的学生们研发出来。
但是很多理论研究方向,却是李可灼这个挂逼提出来的。
比如0.3微米的激光工艺,就是李可灼从系统中兑换理论知识,然后把研究方向告诉你他的学生,他的学生这才很快研究出了成果。
任何科研,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其实都能很快的出成果。
最怕的就是一次次的弄错研究方向,最后只能不断发现错误,然后不断的修改,这样不仅费时间和金钱,还会挫伤科研者的积极性。
当然最让李可灼欣慰的是,他的学生都是超级天才,在研究天赋领域的科技时,都有强大的buff加成,所以才能这么快出成果。
“李老师,如果你们研究出了三微米的光刻机,能不能给工业部制造几台……”
“领导,这恐怕不行啊。”领导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可灼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他说道:“我们的光刻机,主要还是在东芝公司光刻机的基础上改进的,我们也不敢保证还能买到更多这样的机器了。”
李可灼说道:“相比起改进别人的光刻机,其实我更希望咱们国家能够自己研究。”
“光刻机的研究,需要很多家企业共同提升科技水平才行,比如先进的镜头,激光发生器技术,等等等等。”
“光是靠我们一家就想让国产光刻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本上不太实际的,所以我希望工业部能够多支持光刻机相关的企业研发先进的技术,这样才是最好的。”
“这……太难了。”听到李可灼的话,领导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
目前的华国,各个方面的科技都是全面落后于欧美,而光刻机却需要很多项科技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物。
后世的荷兰光刻机,有十万多个零部件,全世界的供应厂商高达五千多家,可以说是集成了全世界的顶尖科技力量。
而中国想要搞最先进的光刻机,还是需要把国内整体科技实力提上来才行。
李可灼虽然能够改进光刻机,使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大部分的技术基础,还是东芝公司的。
而东芝公司,又是集合了整个岛国各个企业的先进技术,才制造出来了先进的光刻机。
所以说,李可灼改进先进光刻机,是基于整个岛国的先进科技基础也不为过。
------------
第494章 创办大学?
如果没有东芝公司给他卖相对先进的光刻机,他就算能够从系统商城兑换出完整的光刻机的技术,但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没提上去,他也只能抓瞎。
而他以后想要设计制造自己的光刻机,最后还是得把注意打到外国公司身上。
比如德国的蔡司公司,就是李可灼以后必须要攻克的公司之一。
在参观完了芯片试验室后,李可灼又带着领导参观了液晶实验室。
“李老师,你有没有想过办一所大学?”
参观完液晶实验室后,工业部领导突然朝李可灼问道。
“办一所大学?”李可灼诧异。
“是的,我发现,你教出来的学生都非常厉害,不比大学教授,不对,不比国家院士亲自教出来的学生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你教书才八年时间,就教出了这么多达到了博士研究生水平的学生,你这样的人才要是不办一所大学,都实在是太可惜了。”领导由衷的朝李可灼说道。
这两天,他算是对李可灼的教学水平有了充分的认知。
李可灼的材料试验室,就有十几个博士研究生,以及几十个硕士研究生。
并且,很多硕士研究生还在一边学习一边搞研究,但就是他们,却研究出了那么多对国家军工科技技术至关重要的高科技材料。
李可灼芯片实验室,也有十几个博士研究生,以及一百多个硕士研究生。
他们也研究出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未来中国芯片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液晶试验室,同样有一大群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搞科研,而且也研发出了一些科研成果。
这么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足以证明李可灼在顶尖科学水平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实力。
“领导,我给你说实话吧,我之所以教出这么一批学生,主要还是因为我的试验室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我创办大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就要服从国家分配,我可不想辛辛苦苦教了几年的人才,最后都被国家分配给了其他部门。”李可灼朝领导说道。
“这……”领导一时间竟然无言。
其实对于工业部领导的提议,其实李可灼并不是没有想过。
然而他培养的这些科研人才,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的产业布局服务。
另外现在他每年都能从全国各地筛选出一大批优秀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如果办大学的话,一切都要搞得很正规,还需要服从国家的招生安排,他感觉太麻烦了。
而且作为一所大学,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服从国家的分配,他好不容易花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结果一毕业就被国家给分配掉,到时候他哭都要哭死。
听到李可灼的话,工业部领导想了想后说道:“这样把李老师,不如你和咱们工业部一起合作创办一所大学怎么样?”
领导说道:“我可以承诺,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只要是你需要的人才,你都可以直接优先挑选走,剩下的毕业生再服从工业部和国家的安排,你觉得怎么样?”
“这……”李可灼没长大的工业部领导竟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提议,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见李可灼有些犹豫,领导继续说道:“李老师,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你的学生想想啊,他们虽然在你这里毕业了,并且还研究出了那么多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但他们在国家承认的学历中却只有高中文凭,也无法享受到国家对于顶尖人才的优待,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顿了一下领导继续说道:“如果咱们合作建立一所大学,你就可以以大学的名义给他们发放毕业证书,这对他们以后不管是评职称,甚至达到一定国家贡献后评院士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
不等李可灼说话,工业部领导继续说道:“而且创办大学,对于你的实验室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走产学研一体的道路。而且对于对国家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大学和研究部门,国家每年都是有专项政策以及资金补贴的。”
“领导,能不能容我考虑考虑?”最后李可灼朝领导说道。
“这是当然,如果真要创办大学,教学工作主要还是你来安排的。”领导点头说道。
下午李可灼把领导们送到了招待所住下。
第二天,经过一晚上的考虑后,李可灼还是决定和工业部联合创办一所高校。
不过在创办高校之前,李可灼还需要和工业部约法三章,那就是他看重的学生,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然后就是帮李可灼的实验室弄一个官方身份,在里面的科研究人员,享受国家体制内研究人员一样的国家待遇。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协议条款,
比如工业部必须要给合作创办的高校解决师资来源的问题,至少每个院系,必须有一位教授级别的老师。
还有学校招生的问题必须由他自己做主,工业部不得干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款,如果工业部领导都答应,那李可灼就考虑合作办一所高校。
然而这天,在看到了李可灼提出的合作条款后,工业部领导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李老师,既然咱们决定合作创办一所高校,不知道你准备创办什么类型的高校?专业类型的高校还是综合高校?”工业部领导笑着朝李可灼问。
“这……”
李可灼想了想后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办一所综合类高校的。”
“综合类高校?李老师的野心不小啊!”领导开玩笑说道。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开办综合类高校,投入会很大,工业部这边没办法给你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听到领导的话李可灼说道:“领导你别忘了,我现在可是中国首都,财力物力方面不需要工业部的太多支持,只需要工业部给我支援一些人力就行。”
听到李可灼的话,领导点点头:“这个没问题,工业部直属高校就有几十所,抽调一些师资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工业部的直属高校大部分都是工业类专业,你要办综合高校的话,有些专业的老师短时间之内恐怕不好安排。”
听到领导的话,李可灼点点头,然后说道:“领导,既然目前条件有限,那一开始我就只开设物理专业,化学专业,数学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电子科学专业,机械工程专业,以及计算机和芯片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吧。
等以后条件允许了之后,再开设其他类别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