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07节
不过这件事王友明只是去了一趟县里就解决了。
县里听说王友明要办服装厂,直接把县里的服装厂的一大半机器作价四万块钱打包卖给了他。并且还附送了一群熟练工人。
要不是王友明一再拒绝把服装厂设在县里,县里的人能让王友明直接接手县服装厂这个烂摊子。
好在王友明态度强硬,他只要机器不要厂,一部分勤快能干的熟练工人他也要,前提是这些熟练工人愿意跟他去。
这些熟练工人,都是他儿子和儿媳妇精心挑选的,两人在县服装厂上了大半年的班,对于厂里的一些人还是摸得明明白白的。
对于熟练工人,王友明并没有要太多,要太多的话没办法给公社交代。
公社办服装厂是帮助公社的村民解决工作岗位的,可不是让城里人来抢他们饭碗的。
当然有些工人就算王友明要,她们也不会去,城里工作的好好的,谁会去乡下吃苦啊?虽然服装厂大部分机器都买了,但是厂还在那里,县里还是要管她们的工资,
所以最后,王友明只带走五十多和愿意去公社工作的人回到了公社。
服装厂的机器设备就这么解决了,这让李可灼都有些没想到,虽然很多机器设备都是旧的,但是它便宜啊,也不影响使用。
如果是买新的机器的话,这么多机器没有十几万根本不要想。
机器设备的问题解决后,最后就是原料采购了。
对于这点,李可灼更是亲自把关,他发现湘省没有好看的布料后,更是让人去外省采购好看的布料。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原料,哪怕李可灼能够抄袭后世漂亮的衣服款式,工人们也做不出来。
工厂投产大概还要几个月时间,但是学校这边,李可灼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李可灼发现胡梦瑶学完高二的知识后,准备也让她去参加高考预考。就和去年王芳一样,让她也提前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增加一些高考经验。
然而教育部门却告诉他,因为胡梦瑶是残疾人,所以她不能参加高考。
随后李可灼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在1985年之前,残疾人是没有高考权利的。
只有在张爱玲的事迹感动全国后,经过领导人的发话,教育部门才允许残疾人参加高考。
在这之前,残疾人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小灼,梦瑶一整天都不吃不喝了,我权也劝不动,你快去帮我劝劝她吧。”这天晚上小舅妈找到了李可灼说道。
听到小舅妈的话,李可灼心情沉重的点点头。“我去看看她。”
胡梦瑶不能参加高考,不仅李可灼感到心情沉重,作为当事人的胡梦瑶,恐怕都已经万念俱灰了吧。
一年多以前,她因为自己残疾,就已经想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是李可灼的到来,让她又看到了希望。
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读书识字,自己也可以读大学为国家做贡献。
所以在来到小安乡公社后,她没日没夜的读书,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她几乎都在学习。
因为她知道,读书才能改变她的命运。
然而,昨天有人却告诉她,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这让她的内心顿时就崩溃了。
她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上大学,现在上大学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当李可灼走进胡梦瑶房间的时候,胡梦瑶正坐在轮椅上痴痴的发呆,就连李可灼来到她的身边她都没有察觉。
“梦瑶!”李可灼蹲在胡梦瑶轮椅面前朝她呼喊了一声。
然而,胡梦瑶就像是没有听见一样。
李可灼发现,胡梦瑶的眼神瞳孔涣散,一点也没有聚焦。
李可灼猜测,此时的胡梦瑶应该沉浸在内心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吧。
“梦瑶。”李可灼声音放大了一些。
“梦瑶,梦瑶。”最后李可灼更是用手摇晃胡梦瑶的肩膀。
在李可灼剧烈的摇晃之下。胡梦瑶终于回过了神来。
只是当她看到李可灼的时候,泪水却哗哗的流了下来。
“梦瑶,听说你一天都没有吃饭了,这是你妈给你做的菜,你吃一点吧。”
李可灼端起胡梦瑶身边桌子上摆放的饭碗,然后朝胡梦瑶递过去。
胡梦瑶没有接,她哭着问李可灼:“表哥,你说为什么?为什么老天爷要这么对我?”
ps:今天的第四章 ,兄弟们我给力吧?徒步累得要死还给你们码了四章,请大家把推荐票月票都给我安排上吧。
------------
第143章 激励
“梦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李可灼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和胡梦瑶坐在轮椅上面的身子齐平。
见胡梦瑶把目光转过来,李可灼缓缓说道:“1981年12月,也就是几个月前,人民曰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一个叫做张海迪的人。”
“这个张海迪啊,和你一样,也是一个女孩儿,她从5岁便得了脊髓血管瘤,之后的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更是从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医生认为,像她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张海迪这样的情况,可比你只是双腿没有知觉严重多了吧?你虽然腿脚瘫痪了,但是身体并没有痛苦,但是张海迪却每天都过得非常辛苦,她每天都要与病魔做斗争。”
“在这样的情况,张海迪也没有放弃读书,她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就在家自学,花了十几年时间,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之后还自学了英语到大学程度,更是翻译了十六万字的英语作品和资料。
另外她还自学医术,每天都用自己的医术免费给老百姓治病。
除此之外她还练素描学画画,还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现在的张海迪啊,更是参加了工作,并且已经在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了,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
李可灼缓缓的把张海迪的故事讲了一遍。
听完李可灼讲的故事,胡梦瑶看着他愣愣出神,过了一会回过神来后,她朝李可灼问:“表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这是人民曰报头版头条报道过的,我能骗你人民曰报还能骗你?
张海迪的遭遇可比你要艰难太多了,人家张海迪也没有读过大学,但是她依然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难道你就因为不能继续大学,而要放弃继续读书吗?”李可灼最后朝胡梦瑶问。
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本能的摇摇头,犹豫了一下后她说道:“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比我更惨的人,所以我要向她学习。”
“这就对了,然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你不吃饭身体就会垮掉,到时候你想学习都学习不成了,来,把这碗饭吃了。”
李可灼再次拿起饭碗递给胡梦瑶。
而这次,胡梦瑶乖乖的接过了饭碗。
“表哥,我能看看你说的人民曰报吗?”胡梦瑶边吃饭边朝李可灼问。
“几个月了,我也不知道那张人民曰报放哪里了,我需要找找,找到了就给你看。”
李可灼说到这里,然后转移话题说到:“梦瑶,等你学完了高中的知识,我就去给你买大学的课本,虽然咱们不能上大学,但是我们和张海迪一样,同样可以在家自学,你觉得怎么样?”李可灼朝胡梦瑶问。
“嗯!”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认同的点点头。
咳咳!
或许是饿了一天了,胡梦瑶吃饭有些急,狼吞虎咽的,差点呛到。
李可灼连忙吩咐:“吃慢一点,没人和你抢。”
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见到胡梦瑶这样的情况,李可灼终于送了一口气,看来张海迪的故事确实激励到了胡梦瑶。
面对一个比自己更惨,却比自己更加努力的人,她这点情况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可灼为了让胡梦瑶更加相信他的话,于是在周末的时候去了一趟县城,并找到了去年12月份人民日报报道的张海迪的事迹。
果然,当胡梦瑶看完了人民曰报报道的张海迪的事迹后,她整个人又好像活了过来,甚至比之前更加的努力学习了。
现在,除了学中学课本的知识之外,她还想要和张海迪一样,也学习画画音乐和医术。
画画和音乐李可灼会一些,但是医术他是真不会。
无奈之下,李可灼只能让胡梦瑶先学习一些音乐,他没有太多时间教,他就让他的学生肖龙教她。
肖龙跟着李可灼学了一年多时间的音乐了,教胡梦瑶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还是可以的。
至于医术,李可灼准备慢慢让胡梦瑶打消这个想法,因为胡梦瑶的天赋是在数学方面,可不能因为学习医术而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今年是1982年,距离残疾人能够高考还有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在李可灼的学习光环以及智力光环加持下,再加上胡梦瑶学习那么的努力,她学习一年足以顶的上别人学习四五年时间。
三年时间,足够胡梦瑶学完大学知识甚至是硕博连读了。
如果到时候她还有上大学心结,那李可灼就让她去参加高考,反正她那时候的年龄也还不大。
要知道她今年才12岁,过了三年也才15岁呢。
胡梦瑶没办法参加高考了,但是今年却是王芳她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因为小安乡小学升级成了小安乡中学,所以今年的预考,县教育局派了三个监考老师来小安乡公社监考。
而不是像去年一样,李可灼的学生还需要到城里去参加预考,这就是在校生的好处吧。
预考花了两天时间,两天后,监考老师带着试卷离开了。
就在预考之后的第二天,县里就抽调一些老师们聚集在了教育局准备的场地开始批改卷子。
蔡春华,是一名县高中的老师,他平时主要教高三物理,所以这次预考后他和去年一样,又被教育局抽调过来批卷了。
一个上午,他批改了几十张卷子,都没有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
直到下午两点的时候,他批改到了一张满分物理卷子。
“我的天!这是谁的卷子?咱们学校有这么厉害的学生吗?”
看到这张卷子,蔡春华还想认一下笔迹,看看是不是他熟悉的笔迹。
只是让他很失望,这个学生的笔迹对他来说很陌生。
这一刻他真想把卷面上的糊名给撕掉,看看是谁竟然物理考了满分。
最后,蔡春华又把这张物理卷子看了两遍,这才不舍的把卷子放到已经批改好的一堆卷子上面。
县里听说王友明要办服装厂,直接把县里的服装厂的一大半机器作价四万块钱打包卖给了他。并且还附送了一群熟练工人。
要不是王友明一再拒绝把服装厂设在县里,县里的人能让王友明直接接手县服装厂这个烂摊子。
好在王友明态度强硬,他只要机器不要厂,一部分勤快能干的熟练工人他也要,前提是这些熟练工人愿意跟他去。
这些熟练工人,都是他儿子和儿媳妇精心挑选的,两人在县服装厂上了大半年的班,对于厂里的一些人还是摸得明明白白的。
对于熟练工人,王友明并没有要太多,要太多的话没办法给公社交代。
公社办服装厂是帮助公社的村民解决工作岗位的,可不是让城里人来抢他们饭碗的。
当然有些工人就算王友明要,她们也不会去,城里工作的好好的,谁会去乡下吃苦啊?虽然服装厂大部分机器都买了,但是厂还在那里,县里还是要管她们的工资,
所以最后,王友明只带走五十多和愿意去公社工作的人回到了公社。
服装厂的机器设备就这么解决了,这让李可灼都有些没想到,虽然很多机器设备都是旧的,但是它便宜啊,也不影响使用。
如果是买新的机器的话,这么多机器没有十几万根本不要想。
机器设备的问题解决后,最后就是原料采购了。
对于这点,李可灼更是亲自把关,他发现湘省没有好看的布料后,更是让人去外省采购好看的布料。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原料,哪怕李可灼能够抄袭后世漂亮的衣服款式,工人们也做不出来。
工厂投产大概还要几个月时间,但是学校这边,李可灼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李可灼发现胡梦瑶学完高二的知识后,准备也让她去参加高考预考。就和去年王芳一样,让她也提前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增加一些高考经验。
然而教育部门却告诉他,因为胡梦瑶是残疾人,所以她不能参加高考。
随后李可灼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在1985年之前,残疾人是没有高考权利的。
只有在张爱玲的事迹感动全国后,经过领导人的发话,教育部门才允许残疾人参加高考。
在这之前,残疾人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小灼,梦瑶一整天都不吃不喝了,我权也劝不动,你快去帮我劝劝她吧。”这天晚上小舅妈找到了李可灼说道。
听到小舅妈的话,李可灼心情沉重的点点头。“我去看看她。”
胡梦瑶不能参加高考,不仅李可灼感到心情沉重,作为当事人的胡梦瑶,恐怕都已经万念俱灰了吧。
一年多以前,她因为自己残疾,就已经想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是李可灼的到来,让她又看到了希望。
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读书识字,自己也可以读大学为国家做贡献。
所以在来到小安乡公社后,她没日没夜的读书,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她几乎都在学习。
因为她知道,读书才能改变她的命运。
然而,昨天有人却告诉她,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这让她的内心顿时就崩溃了。
她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上大学,现在上大学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当李可灼走进胡梦瑶房间的时候,胡梦瑶正坐在轮椅上痴痴的发呆,就连李可灼来到她的身边她都没有察觉。
“梦瑶!”李可灼蹲在胡梦瑶轮椅面前朝她呼喊了一声。
然而,胡梦瑶就像是没有听见一样。
李可灼发现,胡梦瑶的眼神瞳孔涣散,一点也没有聚焦。
李可灼猜测,此时的胡梦瑶应该沉浸在内心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吧。
“梦瑶。”李可灼声音放大了一些。
“梦瑶,梦瑶。”最后李可灼更是用手摇晃胡梦瑶的肩膀。
在李可灼剧烈的摇晃之下。胡梦瑶终于回过了神来。
只是当她看到李可灼的时候,泪水却哗哗的流了下来。
“梦瑶,听说你一天都没有吃饭了,这是你妈给你做的菜,你吃一点吧。”
李可灼端起胡梦瑶身边桌子上摆放的饭碗,然后朝胡梦瑶递过去。
胡梦瑶没有接,她哭着问李可灼:“表哥,你说为什么?为什么老天爷要这么对我?”
ps:今天的第四章 ,兄弟们我给力吧?徒步累得要死还给你们码了四章,请大家把推荐票月票都给我安排上吧。
------------
第143章 激励
“梦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李可灼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和胡梦瑶坐在轮椅上面的身子齐平。
见胡梦瑶把目光转过来,李可灼缓缓说道:“1981年12月,也就是几个月前,人民曰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一个叫做张海迪的人。”
“这个张海迪啊,和你一样,也是一个女孩儿,她从5岁便得了脊髓血管瘤,之后的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更是从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医生认为,像她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张海迪这样的情况,可比你只是双腿没有知觉严重多了吧?你虽然腿脚瘫痪了,但是身体并没有痛苦,但是张海迪却每天都过得非常辛苦,她每天都要与病魔做斗争。”
“在这样的情况,张海迪也没有放弃读书,她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就在家自学,花了十几年时间,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之后还自学了英语到大学程度,更是翻译了十六万字的英语作品和资料。
另外她还自学医术,每天都用自己的医术免费给老百姓治病。
除此之外她还练素描学画画,还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现在的张海迪啊,更是参加了工作,并且已经在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了,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
李可灼缓缓的把张海迪的故事讲了一遍。
听完李可灼讲的故事,胡梦瑶看着他愣愣出神,过了一会回过神来后,她朝李可灼问:“表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这是人民曰报头版头条报道过的,我能骗你人民曰报还能骗你?
张海迪的遭遇可比你要艰难太多了,人家张海迪也没有读过大学,但是她依然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难道你就因为不能继续大学,而要放弃继续读书吗?”李可灼最后朝胡梦瑶问。
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本能的摇摇头,犹豫了一下后她说道:“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比我更惨的人,所以我要向她学习。”
“这就对了,然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你不吃饭身体就会垮掉,到时候你想学习都学习不成了,来,把这碗饭吃了。”
李可灼再次拿起饭碗递给胡梦瑶。
而这次,胡梦瑶乖乖的接过了饭碗。
“表哥,我能看看你说的人民曰报吗?”胡梦瑶边吃饭边朝李可灼问。
“几个月了,我也不知道那张人民曰报放哪里了,我需要找找,找到了就给你看。”
李可灼说到这里,然后转移话题说到:“梦瑶,等你学完了高中的知识,我就去给你买大学的课本,虽然咱们不能上大学,但是我们和张海迪一样,同样可以在家自学,你觉得怎么样?”李可灼朝胡梦瑶问。
“嗯!”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认同的点点头。
咳咳!
或许是饿了一天了,胡梦瑶吃饭有些急,狼吞虎咽的,差点呛到。
李可灼连忙吩咐:“吃慢一点,没人和你抢。”
听到李可灼的话,胡梦瑶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见到胡梦瑶这样的情况,李可灼终于送了一口气,看来张海迪的故事确实激励到了胡梦瑶。
面对一个比自己更惨,却比自己更加努力的人,她这点情况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可灼为了让胡梦瑶更加相信他的话,于是在周末的时候去了一趟县城,并找到了去年12月份人民日报报道的张海迪的事迹。
果然,当胡梦瑶看完了人民曰报报道的张海迪的事迹后,她整个人又好像活了过来,甚至比之前更加的努力学习了。
现在,除了学中学课本的知识之外,她还想要和张海迪一样,也学习画画音乐和医术。
画画和音乐李可灼会一些,但是医术他是真不会。
无奈之下,李可灼只能让胡梦瑶先学习一些音乐,他没有太多时间教,他就让他的学生肖龙教她。
肖龙跟着李可灼学了一年多时间的音乐了,教胡梦瑶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还是可以的。
至于医术,李可灼准备慢慢让胡梦瑶打消这个想法,因为胡梦瑶的天赋是在数学方面,可不能因为学习医术而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今年是1982年,距离残疾人能够高考还有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在李可灼的学习光环以及智力光环加持下,再加上胡梦瑶学习那么的努力,她学习一年足以顶的上别人学习四五年时间。
三年时间,足够胡梦瑶学完大学知识甚至是硕博连读了。
如果到时候她还有上大学心结,那李可灼就让她去参加高考,反正她那时候的年龄也还不大。
要知道她今年才12岁,过了三年也才15岁呢。
胡梦瑶没办法参加高考了,但是今年却是王芳她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因为小安乡小学升级成了小安乡中学,所以今年的预考,县教育局派了三个监考老师来小安乡公社监考。
而不是像去年一样,李可灼的学生还需要到城里去参加预考,这就是在校生的好处吧。
预考花了两天时间,两天后,监考老师带着试卷离开了。
就在预考之后的第二天,县里就抽调一些老师们聚集在了教育局准备的场地开始批改卷子。
蔡春华,是一名县高中的老师,他平时主要教高三物理,所以这次预考后他和去年一样,又被教育局抽调过来批卷了。
一个上午,他批改了几十张卷子,都没有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
直到下午两点的时候,他批改到了一张满分物理卷子。
“我的天!这是谁的卷子?咱们学校有这么厉害的学生吗?”
看到这张卷子,蔡春华还想认一下笔迹,看看是不是他熟悉的笔迹。
只是让他很失望,这个学生的笔迹对他来说很陌生。
这一刻他真想把卷面上的糊名给撕掉,看看是谁竟然物理考了满分。
最后,蔡春华又把这张物理卷子看了两遍,这才不舍的把卷子放到已经批改好的一堆卷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