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41节
所以对于母亲胡艳玲的炫耀,李可灼并没有制止。
如果是他偷偷摸摸做生意赚到了那么多钱,在这个年代他肯定会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让家里人千万不要把事情泄露出去。
而写小说赚到的钱,他却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这和做生意投机倒把赚钱有着天壤之别的性质。
------------
第52章 发行
两千块钱,在1980年相当于后世相当于二十万了,这是一笔相当不菲的财富。
所以,李可灼家里再次被十里八乡的媒婆差点踏破门槛。
上半年,还有人嘲笑李可灼被大学开除,下半年,他就成了香饽饽。
这时候,没有人在乎李可灼被大学开除了,大家只看到李可灼成为了一名大作家,能够赚很多钱的大作家。
“李老师,你教一下我们怎么写小说呗,我们也想赚大钱。”
有年轻人见到李可灼后于是开玩笑。
其实很多人是想要以开玩笑的话语来试探一下李可灼,要是李可灼真愿意教他们写小说,他们也会愿意学。
写小说能争好几千,谁不羡慕啊。
“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你们大学都没有读过,我可教不来。”
对于让自己教写小说的,李可灼都是用各种话语搪塞。
写小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足够的阅历。
除非是写那种玄幻题材,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随便瞎写只要能够把剧情圆回来就行。
天蚕土豆写斗破苍穹时二十岁都不到,一书成神,你要是让他那时候去写都市剧情,那他肯定扑街扑惨了。
为什么?因为年纪太小没有阅历,这样的情况下写都市就会出现很多常识性漏洞,这样的书是不可能封神的。
比如有作者年纪小没有常识,写明朝架空小说用明朝鸟铳射杀五百米外的敌人,读者一看,立马出戏。
还有作者因为不知道八十年代的情况,查资料没查仔细,写一周有双休,知道那个年代只有单休的人也是立马出戏。
但是作者没法改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了,要改就要大改,所以他只能希望读者不要纠结这点了。
估计他不说很多人都不知道(狗头保命)。
周末,李可灼几乎整天在家没有出门,一天到晚都在用钢笔刷刷刷的写小说。
一天下来,他的手都酸疼无比,晚上拿东西手都是抖的
好在这样的情况只要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好上很多。
就像是好久没干农活的人,突然一干活累的要死,然后干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哎!好像习惯了,不怎么累了。
“李老师,有人找。”
时间进入11月,这天李可灼正在家里奋笔疾书的写小说,一个村民带着一个中年男人找到了李可灼。
“李叔,你咋来了?”
看到来人,李可灼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眼前这个人,正是他的合作伙伴李崇德。
李崇德今天过来,穿着一身西装革履,右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牛皮包,一看就像是有排面的人。
“李叔,快请屋里坐。”李可灼热情的朝李崇德说着。
说完他朝一旁的母亲胡艳玲吩咐说道:“妈,给客人泡杯茶水吧。”
胡艳玲去泡茶了,李可灼把李崇德迎到了客厅。
“李叔,你来找我,可是歌曲录好了?”李可灼朝李崇德问。
“李老师,幸不辱命,歌曲已经在香江发行了。”
李崇德笑着从牛皮包里掏出一个信封,然后递给李可灼。
“这是歌曲发行卖唱片的分红,这是你的。”李崇德笑着朝李可灼说。
“分红?这么快啊?”李可灼很惊喜。
他打开了信封,从里面拿出了一张汇款单。
“四万三千多?”李可灼惊呆了。
“这还只是第一笔分红,后面还有更多。”李崇德笑着说,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
“李叔,你快给我说说,你在香江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听到李可灼的话,李崇德想了想说道:“上次不是从你这里拿了八首歌吗,加起来一共十首。
回到香江后,我就花钱找人制作唱片。
我女儿是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她的老师就是很厉害的音乐人。
所以这些歌曲录制,我其实是找了我女儿以及她学校的几个老师,然后就顺利的把专辑做出来了……”
“所以这十首歌你是让你女儿唱的?”李可灼问。
“额,是的。”李崇德有些尴尬。
李可灼给他十首歌,他让自己女儿唱,这有些假公济私了。
于是他连忙朝李可灼说道:“我女儿唱歌很好听的,我这次来还带了磁带录音机,你听一下就知道了。”
说完不等李可灼反应,他又从牛皮包里掏出一个录音机。
录音机小巧玲珑,上面有索尼的商标,看来这是一款索尼公司推出的便携带式录音机,在这个年代,这个机器的价格恐怕应该不便宜。
在李可灼的注视下,李崇德操作着录音机,很快,随着擦擦擦的声音过后,一阵旋律优美的音乐响起。
听前奏,李可灼就已经听了出,这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就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胡艳玲提着茶壶拿着茶杯来到了客厅。
“这是收音机吗?怎么这么小?这歌还挺好听。”胡艳玲一边给李崇德倒茶一边说。
“大姐,这歌曲好听吧?这是录音机,可以插电也可以用电池。”李崇德笑着朝胡艳玲说。
“真不错!”胡艳玲点头。
接下来,三人就一边坐在客厅说话一边听音乐。
听到演唱者的声音,李可灼不得不说,唱的还真是不错,音色很好,也是专业的。
只是这个年代的音色比起后世差了太多了,不过这是科技发展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
“李老师,怎么样?”李崇德听了几首歌后,李崇德一边把磁带对掉一边朝李可灼问。
“还不错。”李可灼点头。
这时候,他已经不在乎是谁唱的了,只要能够给他赚钱就行。
同时他也在脑海中询问系统精灵老杨。“老杨,这个李崇德还算老实吗?他没有扣我的钱吧?”
听到李可灼的问话,老杨朝李可灼说道:“这个李崇德为人不错,这次不仅没有坑你的钱,还给你多分了几百块钱。”
“那就行。”
只要李崇德不坑他,他就会继续和他合作,要是李崇德不老实坑他的钱,那他就会考虑以后还要不要和他合作。
“李叔,这个收音机你多少钱买的?”李可灼朝李崇德问。
“不贵,也就几百美元。”李崇德颇为得意道。
“才几百美元啊,那确实不贵,你这个录音机卖给我算了。”李可灼朝李崇德说。
1980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才1美元兑换1.5人民币,他现在身价四万多人民币,所以买一个收音机还是买的起的。
ps:请起点的书友点击这里投——>推荐票和月票,给你们磕头了!嘭嘭嘭!
------------
第53章 找朋友
“说啥卖不卖的,这录音机本来就是买来送你的。”李崇德笑着朝李可灼摆手。
听到李崇德的话,一旁的胡艳玲连忙说:“这位先生,这可使不得,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们可不敢要。”
“大姐,这并不值多少钱,我和李老师合作赚了十几万呢,这点东西算不得什么的。”李崇德说。
“什么?十几万?”听到十几万,胡艳玲顿时惊呼出声。
“妈,这是李叔给我的,你看看。”李可灼把汇款单递给胡艳玲。
胡艳玲接过汇款单,看到上面的数字时,顿时惊呼:“四万三千八百,这,这……”
“儿子,你们这是做什么赚了这么多,你不会是投机倒把了吧?”胡艳玲有些受惊。
李可灼连忙朝母亲解释。“妈,这不是我写了十首歌嘛,然后和李叔合作发行,这是发行歌曲赚的钱,没有投机倒把。”
听到李可灼的解释,胡艳玲放下了一些心,不过面对这么大的数字,她还是很焦虑。
“你还会写歌的吗?”胡艳玲朝儿子问。
“李老师不仅会写歌,他写的歌还都是好歌,刚刚咱们听的歌都是李老师写的。”这时候一旁的李崇德插话说。
“刚刚听的歌曲都是你写的?”胡艳玲惊讶的看向李可灼。
“是的。”
李可灼点头,然后他朝母亲说道:“妈,这件事你就不要到处宣传了,这次钱太多了,我怕有些人会铤而走险。”
“我,我明白,我懂,财不露白嘛。”胡艳玲连忙点头!
这么大的年纪,她也不是那种不稳重的人,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儿子赚了几千块钱,可以说,数字不是很大,现在赚了好几万,那就不能往外说了。
如果是他偷偷摸摸做生意赚到了那么多钱,在这个年代他肯定会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让家里人千万不要把事情泄露出去。
而写小说赚到的钱,他却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这和做生意投机倒把赚钱有着天壤之别的性质。
------------
第52章 发行
两千块钱,在1980年相当于后世相当于二十万了,这是一笔相当不菲的财富。
所以,李可灼家里再次被十里八乡的媒婆差点踏破门槛。
上半年,还有人嘲笑李可灼被大学开除,下半年,他就成了香饽饽。
这时候,没有人在乎李可灼被大学开除了,大家只看到李可灼成为了一名大作家,能够赚很多钱的大作家。
“李老师,你教一下我们怎么写小说呗,我们也想赚大钱。”
有年轻人见到李可灼后于是开玩笑。
其实很多人是想要以开玩笑的话语来试探一下李可灼,要是李可灼真愿意教他们写小说,他们也会愿意学。
写小说能争好几千,谁不羡慕啊。
“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你们大学都没有读过,我可教不来。”
对于让自己教写小说的,李可灼都是用各种话语搪塞。
写小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足够的阅历。
除非是写那种玄幻题材,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随便瞎写只要能够把剧情圆回来就行。
天蚕土豆写斗破苍穹时二十岁都不到,一书成神,你要是让他那时候去写都市剧情,那他肯定扑街扑惨了。
为什么?因为年纪太小没有阅历,这样的情况下写都市就会出现很多常识性漏洞,这样的书是不可能封神的。
比如有作者年纪小没有常识,写明朝架空小说用明朝鸟铳射杀五百米外的敌人,读者一看,立马出戏。
还有作者因为不知道八十年代的情况,查资料没查仔细,写一周有双休,知道那个年代只有单休的人也是立马出戏。
但是作者没法改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了,要改就要大改,所以他只能希望读者不要纠结这点了。
估计他不说很多人都不知道(狗头保命)。
周末,李可灼几乎整天在家没有出门,一天到晚都在用钢笔刷刷刷的写小说。
一天下来,他的手都酸疼无比,晚上拿东西手都是抖的
好在这样的情况只要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好上很多。
就像是好久没干农活的人,突然一干活累的要死,然后干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哎!好像习惯了,不怎么累了。
“李老师,有人找。”
时间进入11月,这天李可灼正在家里奋笔疾书的写小说,一个村民带着一个中年男人找到了李可灼。
“李叔,你咋来了?”
看到来人,李可灼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眼前这个人,正是他的合作伙伴李崇德。
李崇德今天过来,穿着一身西装革履,右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牛皮包,一看就像是有排面的人。
“李叔,快请屋里坐。”李可灼热情的朝李崇德说着。
说完他朝一旁的母亲胡艳玲吩咐说道:“妈,给客人泡杯茶水吧。”
胡艳玲去泡茶了,李可灼把李崇德迎到了客厅。
“李叔,你来找我,可是歌曲录好了?”李可灼朝李崇德问。
“李老师,幸不辱命,歌曲已经在香江发行了。”
李崇德笑着从牛皮包里掏出一个信封,然后递给李可灼。
“这是歌曲发行卖唱片的分红,这是你的。”李崇德笑着朝李可灼说。
“分红?这么快啊?”李可灼很惊喜。
他打开了信封,从里面拿出了一张汇款单。
“四万三千多?”李可灼惊呆了。
“这还只是第一笔分红,后面还有更多。”李崇德笑着说,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
“李叔,你快给我说说,你在香江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听到李可灼的话,李崇德想了想说道:“上次不是从你这里拿了八首歌吗,加起来一共十首。
回到香江后,我就花钱找人制作唱片。
我女儿是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她的老师就是很厉害的音乐人。
所以这些歌曲录制,我其实是找了我女儿以及她学校的几个老师,然后就顺利的把专辑做出来了……”
“所以这十首歌你是让你女儿唱的?”李可灼问。
“额,是的。”李崇德有些尴尬。
李可灼给他十首歌,他让自己女儿唱,这有些假公济私了。
于是他连忙朝李可灼说道:“我女儿唱歌很好听的,我这次来还带了磁带录音机,你听一下就知道了。”
说完不等李可灼反应,他又从牛皮包里掏出一个录音机。
录音机小巧玲珑,上面有索尼的商标,看来这是一款索尼公司推出的便携带式录音机,在这个年代,这个机器的价格恐怕应该不便宜。
在李可灼的注视下,李崇德操作着录音机,很快,随着擦擦擦的声音过后,一阵旋律优美的音乐响起。
听前奏,李可灼就已经听了出,这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就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胡艳玲提着茶壶拿着茶杯来到了客厅。
“这是收音机吗?怎么这么小?这歌还挺好听。”胡艳玲一边给李崇德倒茶一边说。
“大姐,这歌曲好听吧?这是录音机,可以插电也可以用电池。”李崇德笑着朝胡艳玲说。
“真不错!”胡艳玲点头。
接下来,三人就一边坐在客厅说话一边听音乐。
听到演唱者的声音,李可灼不得不说,唱的还真是不错,音色很好,也是专业的。
只是这个年代的音色比起后世差了太多了,不过这是科技发展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
“李老师,怎么样?”李崇德听了几首歌后,李崇德一边把磁带对掉一边朝李可灼问。
“还不错。”李可灼点头。
这时候,他已经不在乎是谁唱的了,只要能够给他赚钱就行。
同时他也在脑海中询问系统精灵老杨。“老杨,这个李崇德还算老实吗?他没有扣我的钱吧?”
听到李可灼的问话,老杨朝李可灼说道:“这个李崇德为人不错,这次不仅没有坑你的钱,还给你多分了几百块钱。”
“那就行。”
只要李崇德不坑他,他就会继续和他合作,要是李崇德不老实坑他的钱,那他就会考虑以后还要不要和他合作。
“李叔,这个收音机你多少钱买的?”李可灼朝李崇德问。
“不贵,也就几百美元。”李崇德颇为得意道。
“才几百美元啊,那确实不贵,你这个录音机卖给我算了。”李可灼朝李崇德说。
1980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才1美元兑换1.5人民币,他现在身价四万多人民币,所以买一个收音机还是买的起的。
ps:请起点的书友点击这里投——>推荐票和月票,给你们磕头了!嘭嘭嘭!
------------
第53章 找朋友
“说啥卖不卖的,这录音机本来就是买来送你的。”李崇德笑着朝李可灼摆手。
听到李崇德的话,一旁的胡艳玲连忙说:“这位先生,这可使不得,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们可不敢要。”
“大姐,这并不值多少钱,我和李老师合作赚了十几万呢,这点东西算不得什么的。”李崇德说。
“什么?十几万?”听到十几万,胡艳玲顿时惊呼出声。
“妈,这是李叔给我的,你看看。”李可灼把汇款单递给胡艳玲。
胡艳玲接过汇款单,看到上面的数字时,顿时惊呼:“四万三千八百,这,这……”
“儿子,你们这是做什么赚了这么多,你不会是投机倒把了吧?”胡艳玲有些受惊。
李可灼连忙朝母亲解释。“妈,这不是我写了十首歌嘛,然后和李叔合作发行,这是发行歌曲赚的钱,没有投机倒把。”
听到李可灼的解释,胡艳玲放下了一些心,不过面对这么大的数字,她还是很焦虑。
“你还会写歌的吗?”胡艳玲朝儿子问。
“李老师不仅会写歌,他写的歌还都是好歌,刚刚咱们听的歌都是李老师写的。”这时候一旁的李崇德插话说。
“刚刚听的歌曲都是你写的?”胡艳玲惊讶的看向李可灼。
“是的。”
李可灼点头,然后他朝母亲说道:“妈,这件事你就不要到处宣传了,这次钱太多了,我怕有些人会铤而走险。”
“我,我明白,我懂,财不露白嘛。”胡艳玲连忙点头!
这么大的年纪,她也不是那种不稳重的人,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儿子赚了几千块钱,可以说,数字不是很大,现在赚了好几万,那就不能往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