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40节
  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的热爱,虽然小学生还学不到物理知识,但是能够引起他们会物理的好奇心也是好的。
  制作这台留声机的材料,是李可灼专门进城买回来的。
  他除了买做这一刻实验的材料之外,还买了一些做其他实验的材料道具。
  于是第二天,李可灼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做了一个物理实验。
  他做实验的时候,依然是让安琪同学在一旁当助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可灼基本上是每天都会在一节课带着学生们做实验。
  在他的带领下,李可灼发现安琪对于物理终于展现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现安琪对物理产生兴趣后,李可灼便有意识的开始给安琪布置课外实验作业。
  比如让她做杠杆实验,让她计算杠杆和支点的距离,以及要撬动物体需要多大的力等等。
  他不仅让她在现实中做实验,还让她用数学公式计算。
  除了杠杆原理,李可灼还会给她布置很多有趣的,不需要专门买道具的物理实验。
  通过这些东西,李可灼彻底激发了安琪同学会物理的热爱。
  就连化学,安琪在学习时也不那么排斥了。
  “哥,你对安琪,是不是有些过于关心了?”
  这天,私下里李可乐找到李可灼说道。
  “这话怎么说?”李可灼一愣。
  “我们都看得出来,你这段时间对安琪有些过于关心,堂妹和表妹她们都猜你是不是喜欢上安琪了。”李可乐朝李可灼说。
  “什么?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安琪只是我的学生。”听到李可乐的话,李可灼顿时很生气。
  “哥,你才20岁,安琪再过一个月就15岁了,才比你小五岁多而已,她还长得挺不错,而且我看安琪对你也很崇拜,你们……”李可乐说。
  “别胡说,我这段时间只是为了激发安琪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而已,她偏科太严重了。”
  “行了,这件事你别管了,我以后会注意的。”最后李可灼朝李可乐说。
  “我只是给你说一下,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走了。”李可乐说。
  李可乐走后,李可灼陷入了思考。
  他反思着,自己这段时间对安琪着实有些过于上心了,难怪会引起误会。
  他对安琪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而且安琪是他的学生,对学生下手,那是禽兽不如,这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以后要和异性学生保持距离。
  李可灼给自己定了一条处事原则。
  ps:求推荐票和月票啊哥哥们。
  ------------
  感谢大家!
  感谢大家给这本书打赏和投票。另外,请起点的书友点击这里投——>推荐票和月票,给你们磕头了!
  嘭嘭嘭!最后,我要特意感谢一下qq阅读的读者们,你们太牛逼了,qq阅读三百多个收藏,你们却投了三千多张推荐票。
  起点近五千收藏才投了九千推荐票,这样一对比,我都想去qq阅读写书了。
  要不是知道qq阅读的你们都是真读者,我都怀疑是我自己刷票了。
  ------------
  第51章 批评
  接下来的时间,李可灼明显和安琪同学保持了距离。
  不只是安琪,对于肖樱,陈佩瑶,田杏花,甚至是12岁的王芳,李可灼都有刻意保持距离。
  除了王芳之外,他辅导班的女学生,大部分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李可灼自己才20岁,要是和谁走得太近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时间进入10月中旬,李可灼在开学后已经教书一个多月了。
  这天,李可灼再次收到了科幻文艺杂志社的信。
  在信中,科幻文艺的编辑告诉李可灼,他的科幻小说已经出版了单行本,并且一个月销量高达五万册。
  当然,杂志社也再次给李可灼寄来了一张汇款单,看到上面的数字,李可灼心脏都不争气的猛烈跳动了几下。
  汇款单,正是这次科幻文艺出版小说后给李可灼的版税。
  这次科幻文艺出版李可灼的科幻小说,给了他百分之五的版税分成。
  信中,杂志社编辑告诉李可灼,他这本小说的售价是8毛3分钱,卖出了五万册,按照版税计算,他能拿到两千块钱左右的版税。
  这个年代还没有个人所得税,所以李可灼可以拿到全部的两千多元。
  汇款单上面的金额,是2135元。
  最重要的是,科幻文艺的编辑告诉李可灼,他这本小说卖的非常火爆,杂志社预计这本小说最少能够买二十万本。
  如果按照二十万本算的话,李可灼后面还能拿到六千多元的版税。
  当然这只是预计,究竟能卖多少谁也不知道。
  杂志社除了给李可灼寄来汇款单之外,还催促李可灼尽快写新书。
  他写的第一本科幻小说现在非常受欢迎,编辑让他争取趁着第一本小说热度正盛的时候,再出一本科幻小说。
  除了这些,杂志社还给李可灼寄来了一套出版社出版的样书。
  除此之外,李可灼还发现了一封小一些的信封。
  信封被拆开过,这应该是杂志社的人看过了。
  李可灼好奇的拆开信封看起了里面的内容。
  他发现,这是后世号称科幻文学之父的郑文光先生给杂志社写的一封信。
  信中郑先生让杂志社把这封信转交给《异型病毒》的作者“木勺”先生。
  木勺,是李可灼把自己的名字,李字和灼拆开来的取的这样一个笔名。
  木勺木勺,看起来别人还以为是木头做的勺子呢。
  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李可灼就看完了郑先生让杂志社转交给自己的信。
  郑先生在信中,十分肯定和赞许李可灼写的这本科幻小说。
  他说,李可灼写的这本科幻小说,是他见过的,最“真实”的一本科幻小说。
  里面的很多东西,对他都是深有启发,他告诉李可灼,他以后创作的科幻小说,很有可能会借鉴李可灼这本小说里面的一些东西。
  在他看来,李可灼这本小说不应该归为科幻小说,而应该归为科普小说。
  最后郑先生还鼓励李可灼,让他安心创作,不要理会外界那些人对于这本书的偏见。
  看完郑先生的信,李可灼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小说在国内小说界很受争议。
  其实也不是他的小说很受争议,而是整个科幻文学在国内都非常受争议。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科学界和科普界对科幻小说的排斥。
  他们认为科幻小说太不严谨,有些更甚至是瞎编乱造,这样的文学只会误导人们对科学的错误认知。
  这其中,中国航天之父以及导弹之父的钱老,更是批评科幻小说并非是科学家脑中的世界。
  钱老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他的批评让更多人跳出来批判科幻小说,这对于科幻小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之后在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科幻小说更是被归为精神污染,从此国内本来蓬勃发展的科幻小说直接一蹶不振。
  无数科幻小说作家要么封笔,要么改行,要么转投它类。
  这也让国内无数科幻文学的发行单位纷纷整改,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科幻文艺这一家。
  最后科幻文艺还改名为了《科幻世界》。
  李可灼写的这本《异型病毒》发售以来成绩太好了,自然受到了无数批判科幻小说的人的关注。
  自然而然,李可灼写的这本科幻小说也被批判了。
  反正各种各样的批判理由都有,也就是李可灼在农村,看不到外面各种批判他的报纸,不然他肯定会被这些人气坏。
  不过,也有一些原本批判科幻小说的人看完李可灼的这本书后,觉得简直惊为天人。
  他们更是喊出了“这才是科幻小说”的话语。
  当然,这些李可灼也是看不到的,杂志社写信时也没有告诉它这些。
  此时的李可灼,看到出版小说能够赚这么多钱后,顿时就充满了创作激情。
  他准备以后周末的时间不再给李可乐补课,而是专门用来写小说。
  这样一来,他每个月都可以多写七八万字。
  这样一来,他就能更快的把他的第二部作品创作出来,然后好投稿去挣更多的钱。
  “听说了吗,李家老大写小说又赚了两千块钱。”
  “真的假的?真的有两千多块钱?”
  “我还能骗你吗,这是胡艳玲亲自说出来了,还有汇款单呢。”
  “天呐,两千多块钱,老李家这是要发财了啊。”
  “人家早就发财了。”
  李可灼写小说又赚了两千多块钱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甚至是周边各村镇传开了。
  对于李可灼写小说赚了两千多块钱,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然而却很少头人嫉妒。
  这个年代,如果你投机倒把赚了很多钱,就会有人眼红你,嫉妒你,然后举报你。
  而写小说写文章赚到很多稿费,别人听到了只会佩服,没有什么人会嫉妒。
  这个年代,人们对于文学是非常崇敬的,而能够写出优质文学的人,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