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23节
  “当然啦,我现在也有些更贪心了,如果有一天,方教授您能够让我彻底站起来,不靠助步器和拐杖能再走两步。”
  朱正权想起这一幕,他便笑了起来,憧憬着道:“那我肯定觉得死了都值了。”
  “不过那时候我肯定又不想死了,也不知道这种是不是幻想,或许是吧……”
  女子道:“爸,你就别继续憧憬了,也别给方教授太大的压力。”
  “想一想之前住院的时候,我都觉得方教授那时候压力特别大,和现在比起来,恍若两人。”
  “脊髓损伤这种病,想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还是太难太难了。”
  朱正权道:“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方教授,这一次我回去后啊,我有很多病友都托我问,方教授你怎么不收病人了呢?”
  “我听说,从我出院之后,您就只收了两个我这样的病人啊?”
  方子业点了点头:“是的,叔。”
  “目前,我们组只是做了三个脊髓损伤的治疗。”
  “主要还是为了优化。”
  朱正权忙道:“不不不,方教授,您该收啊,您要多收,我们都愿意被试验的。”
  “真的,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我很多病友的心声。”
  “您要多收,不要怕治得不够好,就我这样的,就已经非常好了,我们都没那么贪心的。”
  胡青元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见到方子业鼻观心,便知道是自己发挥的时候了。
  胡青元说:“大叔,虽然说,你们这么想有你们这么想的理由。”
  “但做课题这种事,就是力求以最小的付出,搏得最大的回报,否则的话,病种的治疗就没有试验这种说法了,直接拿人当试验品就好了啊?”
  “作为临床医生,也是科研人员的话,我们的进步,必须要有临床试验,可也要珍惜每一例临床素材。”
  “哪怕慢一点,也要尽量为每一个素材负责,尽量地把所有人的付出都争取到最大的回报。”
  “经过了前几次的治疗,我们已经取得了必要的数据和素材,我们还在动物试验中进行优化处理。”
  “在可以有机会进行优化的情况下,贸然地多收治病人,其实是对病人不负责的。”
  “哪怕你们愿意,我们也不能这么做啊,这是最基本的素质。”
  “就像,一开始如果我老师给您做了神经转位术,您倒是有机会可以管控解手,但要通过变种的形式去控制。”
  “然后彻底失去了感觉功能,你只能定时排便,而不是自己主动感觉到要排便。”
  “你会觉得,那样的状态可以和现在的状态比么?”胡青元把问题交还给了朱正权。
  朱正权仔细想了一下第一次进手术室前的谈话。
  那时候,朱正权觉得,可以自己控制定时排便,也是挺好啊,总比现在管控不了的好,自己只要定时去厕所就好,无非就是跑勤快一点嘛。
  可那时候的想法是没有体会到现在的感受。
  与现在自己可以感受到便意,还可以自行去解手,无需通过其他的‘控制器’就可以完成解手。
  那体验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方子业听到这里,才道:“大叔,其实早做有早做的好处,晚做有晚做的好处。”
  “相对而言,我们既然很看好这个课题的话,就不必急于一时。”
  “目前的话,我挑选临床试验对象,都是非常谨慎的,基本上都是必须不顾一切放手一搏的那一批人,我才愿意为他们提前争取时间,从而放弃其他的潜能。”
  “除了这些人外,你说一些小女孩,看起来很健壮的成年人,还有一些中年人,或者是本就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我现在就提前把他们的手术做了。”
  “那不是亏大了么?”
  “瘫痪只是一种状态,并不致命,所以如果可以等得起的话,还是可以等个一两年的。”
  “如果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了绝对的平台期,瓶颈期,预计十年二十年都无法寸进的话,那就是这个治疗可以标准化的时候了。”
  “您应该有外孙女吧,如果现在有个大专的老师告诉你,你外孙女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直接去读一个大专,连中考都不需要参加,您同意吗?”
  “让她彻底放弃上本科、一本、985、华清京都大学等一切机会,就去提前预定一个大专?”
  方子业的这般通俗对比,让朱正权理解了方子业的理由,点了点头:“那还是不要这么绝对了。”
  “只是,我现在这个状态,难道就是那个大专?”
  方子业点了点头,诚实道:“或许是的。”
  “但总得有一个或者几个人甚至十几个,几百个人需要做出这样的付出的。”
  “现在已经做了选择,可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朱正权的脸色变换了好一阵,依旧是压住了自己的心情变化:“那我也满意了,大专就大专,我也就是上了个大专,哈哈。”
  他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客客气气地送走朱正权父女二人后,方子业也收拾了心情,完成着后续的接诊。
  口口相传的口碑,还是非常可靠的。
  在下午七点整,完成一天门诊工作任务时,胡青元汇报道:“师父,今天来就诊的门诊患者,脊髓损伤的患者占了六成。”
  “七十个号,至少有四十多个脊髓损伤的患者。”
  “我们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解释上,基本没有多少诊断和治疗建议,今天也只是开了十个住院证。”
  “比上周又少了一半。”
  “这么下去,我们组会不会没有手术做了?”
  方子业说:“那肯定还是有的,如果我们放开预约住院,其他组能转过来的病人数量能把我们淹死。”
  “技术到位了,你不要怕没有手术做,那住院预约登记本上都已经约到了六月份,你不知道啊?”
  胡青元当然知道,此刻非常懂事地说:“师父,我当然知道!”
  “成熟的手术,师父你做得比其他人更好,一些前沿的术式,都是师父您研发的。”
  “还有一些未成熟的治疗,师父您也一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哪能真没手术做呢?”
  “我只是很期待,我们组彻底放开脊髓损伤治疗的那一刻,那……”
  胡青元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心情舒畅,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胡青元说话间,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师父,是强生公司的杜孟经理。”胡青元回道。
  “你接嘛,我让他们直接联系你,就是给你放权了,你直接和他们聊。”方子业大方道。
  胡青元去了其他地方,怎么可能会在硕士期间与强生公司的经理单线联系的机会?
  也只有方子业这里,才可以给胡青元这么大的权利了。
  而这种体验,是当年的方子业都望尘莫及的!
  这就是底蕴和积累带来的好处。
  “杜经理你好。”胡青元客气地称呼着。
  “哦,快设计出来了是吧?行,到时候您发给我师父的邮箱吧,我师父回去之后再处理。”
  “对,你给迈瑞的黄经理也说一声,您发一份就够了。”
  “不用来门诊,等会儿我们还会去动物试验室,不过今天我师父会先去科室里一趟,再巡查一下明天的手术病人。”
  “而且,我们还要打电话给一些预约的病人,我师父他下个月休年假,要提前告知一声,免得他们跑空了。”
  “对,好!”
  “吃饭啊,吃饭不用了,我和我师父已经点餐了,对对对,谢谢您啊,您不用这么客气的。”
  胡青元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杜经理,您这话就客气了,我也只是在我的抖音里面说了一句我用的器械是强生公司的。”
  “还是你们公司的器械质量够高,这可不是带货啊。”
  “现在可不允许医疗带货的,我也没这个资质,只是我平时练习的材料的确是贵公司的嘛。”
  “不不不,这不行!~你要这样的话,我以后就只用其他公司的了,我不搞这个。”
  “不然我师父铁定把我腿打断了。”
  胡青元挂断了电话。
  而后解释道:“师父,是杜孟老板给我们批了一批操作耗材,比如说缝针啊,还有练手的器械之类的。”
  “价格只有市面上价格的四成,所以我才在短视频里面提了一嘴,说他们公司的缝针质量好。”
  “可能一些关注我的人,就会主动选择用他们公司的缝线吧……”
  “现在可没有医疗器械带货这种赛道。”
  方子业闻言,点了点头道:“为了避免沾惹腥臊,我建议你下次还是用一下其他公司的产品,以此平衡一下。”
  “在发布操作视频时,精准地说明自己用的器械、厂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实手术记录中,都得非常严格地标注手术器械的厂家、型号等,只是我们没有做得这么细致。”
  “但你不能拿钱!~”方子业强调。
  胡青元借着课题组与公司合作的便利,拿一些低价器械作为练手产品,可以减少练功房里的日常支出。
  也减少科室里为教学的花度,这是正常的事情。
  很多教学医院以及医学院,都会采购低价的产品,如果在价格足够低廉且质量还更好的话,那大家肯定选择质量高的,保证操作的手感。
  方子业以前可享受不到这种便利,都是最便宜的基础缝针、丝线等。
  “师父,您放心吧,我暂时还没这么缺钱!”
  “不至于拿的。”
  “再说了,师父,今年不都三月份了么?我们去年发了那么多文章,我听说,我应该也可以拿一点点的……”胡青元搓了搓手。
  去年方子业的团队可谓是硕果累累啊,在分配科研奖金的时候,哪怕他只是喝口汤,也是不小的体量了。
  “呵呵。”方子业对着胡青元嬉皮了一下。
  越想越气,骂道:“我当初读研的时候,穷得叮当响,我老师虽然也有一些科研奖励,可都分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