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22节
  洛听竹则说:“师兄,能承担课题组里数据分析职责的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
  “数据是科研的核心,一怕泄密,二怕有人在数据分析中做手脚。”
  “宁愿慢一点,不专业一点,也不能选错了人。”
  方子业说:“那是当然,其实与我联系的医学统计学专业的教授和副教授很多。”
  “我一个都没见,就是怕有这些问题。”
  “听竹,你可不要忘记了,之前我们组都出现过数据泄露的啊?”
  洛听竹当然记得,那次是一个师弟把数据交给公司处理,结果这些数据后面还出现在了别人的文章中。
  与那个师弟联系的公司职员早就离职提桶跑路了,虽然数据不是很关键,可他前期的努力也是付之一炬。
  “师兄,我今天旁听了一下课题的总览,我发现,我应该融不入课题承担具体的角色,不过我对脊髓切开、神经根穿刺刺激这两个版块挺感兴趣。”
  “这两个版块如果可以熟悉的话,以后我在麻醉中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能找到感兴趣的点就挺好的了。”
  “听竹,你的博士后答辩也快了,就是明年的事情,你得准备一下。”
  “顺便,面上课题的启动工作也该做了。”
  “以后,你可就是麻醉科、创伤外科的小老板了哦。”方子业道。
  洛听竹有自己的野心,她有自己的课题去做,也将申请到自己的面上!
  “师兄,我以后会更偏重于麻醉科的课题,与你合作的机会和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洛听竹说完摇头:“不,更准确点说是,能够被师兄你带着推着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也要带人了。”
  “要面临的挑战肯定不小!~”
  方子业道:“有挑战是好事啊。”
  “不过你若是什么时候不愿意在麻醉科单独闯了,一定记得回来帮我啊。”
  “我们两个,是合作战线最长的好队友哦!”
  “我们也是队友啊?”洛听竹有些惊讶。
  “当然,从一开始,我们两个就是一起做课题的啊,一起拼经费,一起节省,一起往沙市跑细胞……”
  “现在想起来,以前我们会为了几万几十万的经费奔波疲累,颇有些感慨。”
  洛听竹道:“可是,现在很多研究生和博士都还在为了争取到几万十几万的经费而各种奔波。”
  “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才是幸运的,可以在硕士、博士期间就达到经费自由。”
  “比如说师兄你的学生,比如说袁老师的学生。”
  “等邓老师的学生,能够分配到的经费依旧极为有限……”
  方子业笑道:“我们不是讨论队友的事情么?怎么突然聊起经费了?”
  洛听竹摇头:“我也不知道呀,聊着聊着的就过来了。”
  “师兄,我愿意做你一辈子的队友,如果你需要我帮忙的话,一定要给我说。”
  “目前,我想一个人去闯一闯!”洛听竹看着前方。
  夜深幕暗,可也有车前照灯照亮前路,为两人在夜幕中撕开一道口子。
  ……
  回到了家后,方子业看着李源培发来的信息,回道:“源培,不出你的所料。”
  “聂哥回来归队之后,那个胃肠外科的熊斌教授果然也回来了。”
  “不过,他的学生李孟超还是没有出现。”
  “这个李孟超真的靠谱么?你可打听好了?”方子业问。
  李源培没有继承邓勇的‘心机’,可也继承了邓勇的一部分手段。
  今天让聂明贤回到课题组里提出新的方案,是李源培暗中指挥的,也是方子业与李源培两人商定的方案。
  其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熊斌教授团队里的李孟超博士给挖出来,力求可以把他拉入伙。
  据李源培打听,这位胃肠外科的博士李孟超,天赋非常高,才博士二年级,就已经可以操作直肠癌切除术了。
  当然,目前也只是据说。
  “放心吧子业,包靠谱的!~”
  “就是这个李孟超目前已经被胃肠外科的阳国良主任盯上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条件,我们很难把他拉进队伍里来。”
  “可不管怎么样,先让他以熊斌教授的团队成员的身份在课题组里出现,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你那么刺激了脊柱外科的王鸥教授一下,熊斌教授肯定也怕他出力不够,再被你diss或者穿小鞋。”
  “不出意外的话,李孟超会被他叫来。”
  “就是近几天的事情!”李源培推测。
  看完这些信息,方子业会心一笑,觉得自己太过狡诈,也不太厚道。
  第790章 质比量重要!
  3月18日,周二,天气,晴。
  门诊诊室里,前来复诊的朱正权发现方子业与胡青元二人在看过手机后,笑靥灿烂,弯起的嘴角比ak更难压。
  还坐着轮椅的他不禁追问道:“方教授,你这是看到了什么好消息啊?”
  “是不是,你们课题组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呀?我可是期待着您什么时候再通知我来住院呢!~”
  朱正权是方子业接诊的第一个脊髓损伤患者,目前已经出院,而现在的朱正权,不仅可以自己完成解手,还可以扶着助步器走上几步。
  虽然步履依旧蹒跚,可瘫痪多年的他,如今觉得一切都是希望,天空的颜色都比之前亮丽了许多。
  方子业摇头:“不是课题进展的事情,是另外的好消息。”
  胡青元见朱正权不是外人,便偷偷道:“大叔,其实是我师父他申请的课题被立项了,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就是原来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属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荣誉。
  朱正权其实不蛮能理解这个荣誉的含金量,但他知道方子业做的课题的救赎性:“这个课题很有意义的,全世界都独一无二,我觉得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方教授,可惜我们没办法给什么课题基金写信,不然我肯定给他们建议,把这个课题搞成世界性课题!”朱正权用最朴素的话,说着自己的诚意。
  方子业闻言,轻笑道:“那还是夸张了些。”
  “课题立项,不只是从某一种病种的角度出发,而是要纵观全局,择更重要的研究方向进行拨款,用于相应的基础研究。”
  “目前能够拿到这个荣誉,其实就已经很好了,再夸大名气也没有任何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面就没有世界性的课题,最多也就是国家重点研究项目。
  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并不算一个比较突出的‘帽子’,含金量虽然也很高,可不如杰青这么出名。
  “方教授,那我现在的状态怎么样啊?恢复得还可以吧?”朱正权问。
  “你的状态你自己感觉得到啊,我是医生,我只能看你的功能恢复情况,至于你的状态,你自己才最有发言权。”
  “应该已经满足了你的预期。”方子业的话颇为收敛。
  其实,从方子业现在所站的角度出发,朱正权的治疗方案不是最优的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朱正权可以获得更多的功能修复。
  但,手术做了就是做了,没有后悔的机会。
  哪怕方子业现在可以再有什么样的突破,也没办法惠及朱正权这个已经做完手术的患者。
  可是,在朱正权做手术的当时,他接受到的治疗,就是那个时间点最好的,也是当时的最优解。
  后续的进展、其他突破,包括宋和平以及杜扩二人的治疗方案,都是基于朱正权的‘前车之鉴’,才有了优化的方案。
  这就是对未知探索的过程!
  朱正权会提前收获预期的健康,可肯定也会支付一些康复的上限作为交换。
  方子业也不是神,不能一蹴而就地一步到位。
  “那满足了,满足了。”
  “方教授,我还是那句话,哪怕现在我再没什么期待了,我也非常感谢您。”
  “就现在这样,我就觉得挺好了!”朱正权深吸了一口气。
  “比起年前的我,现在的我,至少是有个人样了嘛。”
  朱正权的女儿也道:“方教授,你不知道,我父亲这一次出院后,整个人都开朗了很多,还经常出去找朋友喝茶呢。”
  “在这之前,我爸已经有两年不敢出门了。”
  朱正权白了自己女儿一眼:“你爸是个成年人,六十岁了,屎尿不禁的时候,我怎么敢出去找朋友?”
  “我们聊着聊着,像个小孩一样拉了,这像什么话?”
  “还要朋友把我抬去厕所,我自己换尿不湿,卧槽,我想起来……”
  朱正权自己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哽咽了起来:“那一天我真的想把头塞进马桶里,直接把自己冲死算了。”
  “人活成这样子还有个什么意思啊……”
  “hong~~~hong~~~”朱正权抹着眼泪,鼻子抽抽着,声音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窘迫和落寞。
  虽然方子业和他女儿不能感同身受,但想起这一幕,也会觉得这样的存在,其实没有什么人格可言。
  越是人多的聚会,如果出现这样的场景,就会让一个人社死得更加彻底。
  胡青元递给女子一包纸巾,安抚道:“大叔,那都是之前了,过去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一直心心念念,我们现在好好的。”
  “以后也好好的。”
  朱正权自己拿着纸巾擦了一下鼻涕,而后又擤了一下鼻子,小心叠好,熟练地将其放进了口袋里。
  因为腿脚不便的他,如今外出,依旧会选择把擦口水和擦鼻子的纸巾放进口袋。
  “方教授,总之,我非常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