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84节
  太太也顾不上跟她科普这曲子不对,先敏锐捕捉信息:“新来的小莲?”
  “是啊,是晏盐商送来的,说是他女儿,请我来教导一二。”祁听莲还洋洋自得呢,“小莲乖巧懂事,我打算等儿子们成亲后就赏给他们。”
  张夫人蹙眉,旁边的亲家储云溪嫡母也皱眉,这祁听莲还当是什么好事呢!
  自来做官就要防着商人,你看商人处处恭维,又请你吃饭又给你掏银子,你当他是单纯仰慕你的权势吗?!
  错!
  他是想将你拉下去。收了好处,以后同流合污由不得你。
  不过是客人,崔氏不好明着说话,只好旁敲侧击:“说起来前段时间古盐商给萧世子也送了妾室,被他送了回来,人尽皆知。”
  祁听莲还当崔氏是忌妒自家风光呢:“那不一样,我家老爷是圣上身边人,不似世子,虽说是亲戚,但这年头亲戚就一定亲吗?又是个毛头小子,自然是不敢收。”
  崔氏见顾一昭暗暗皱眉,就知道五娘子不愿意,可见四娘子似乎并不在意。
  崔氏暗暗摇头。
  这祁听莲这般行事,只怕盐运使家朝堂上少不了纷争。她还是有几分整治敏感度的,知道这样的亲家结交不得!万一脑子糊涂失去了圣心,只怕扭头就能被入狱。
  顾一昭也摇头,想想家里不是世家也有个问题,就是穷人乍富很容易见钱眼开,为了金钱驱动难免犯错……
  她正胡思乱想,就听旁边郑妈妈笑道:“祁夫人有所不知,我家这位寿云姑娘也是唱曲出身,不信就叫她出来唱曲。”
  太太只做没听见,对着钱妈妈使了个眼色。
  钱妈妈却浑然未觉,绝不善罢甘休,反而指着花厅那边问:“寿云姑娘,你来唱个曲?”
  因着今日老爷寿辰,所以太太特意给了妾室们体面,给她们在隔壁花厅也开了一桌,陪着家中的来贺喜的管事媳妇等人。
  因郑妈妈这一说,大家都看向了隔壁桌。
  顾一昭看见寿云涨红了脸,很是难堪。她们这些后来从良的人,最忌讳被人提起自己曾是舞榭歌台的出身。
  郑妈妈这一出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是戳人伤疤吗?
  郑妈妈看见寿云脸色,心情大为畅快:该!你该打我的女儿,就该想到我会报复!
  叫你仗着老爷的宠爱飞扬跋扈,这下揭你老底,让你个贼眼蛮流民知道谁才是大爷!
  可是郑妈妈固然狠狠出了气,顾家和太太的颜面又往哪里摆?
  顾一昭眼见着太太脸色挂不住了,就赶紧打圆场:“听说待会有耍猴戏,还能吞剑摘蟠桃是也不是?”
  “有呢。”二娘子一唱一和,“我也要看。”
  六娘子素来学问高:“以前看《太平广记》有孩子爬竹竿偷蟠桃的故事,也不知道今日能不能看见?”
  张夫人就笑:“果然是有学问的!”
  【作者有话说】
  备注1张爱玲《倾城之恋》
  第56章
  钱妈妈觑见太太的脸色,心里暗自责怪郑妈妈:这个老货,怎得为了一己私利连太太体面都不顾了?
  不知道的女眷们还以为郑妈妈是被太太指使,想要为难寿云呢。太太难免落一个刻薄妾室、善妒吃醋的印象。
  事后被寿云告到老爷那里也说不清楚:郑妈妈是太太心腹,郑妈妈为难寿云,肯定是太太指使的!
  还好五娘子机灵,飞快把这句话岔过去了,只盼着诸人很快忘记这件事才好。
  顾一昭好笑,这郑妈妈年岁大了人也越发昏聩,居然想到挟私报复
  这种处在权利漩涡里的人被人恭维奉承多了,就会渐渐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俗称“飘了”。
  她则起身安排木兰去点戏:“说到武打戏热闹,不如来一个三英战吕布。”赶紧来点吵吵嚷嚷的武打戏来吸引大家眼球。
  这时候还没有西游记,但民间已经有了西游记杂剧,被称作“花果山紫云罗洞主通天大圣”的孙行者,还有猪精,吵吵闹闹也有大闹火焰山片段。
  木兰来回话:“萧世子的人守在水阁外面,叫我给娘子带话,说是一切由他来安排。”
  顾一昭想起来,今天早些时间萧辰的确派了风林来说这戏台这块要他的人来负责,当时还以为他要点戏,却原来是进都不让进么?
  她就有些纳闷,第一次来顾家居住时这人处处苛刻,可这些年或许在军营里摸爬滚打,随和了许多,住在顾家这几天愣是安安静静,没有派小厮出面要过任何东西。怎么这回又要亲自安排?
  不过他为人做事稳重,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男宾那里,李宝跟李宾聊天。
  李宾心不在焉,似乎总在往高台上看什么。
  李宝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眼见着有个丫鬟从高台上走到了戏台,又从戏台,他不明所以,只是问大哥:“你是不是挂念娘了?娘在那头好好的呢。”
  说完他就埋头认真开始吃东西,李宝每次都盼望着来顾家赴宴,顾家的食物实在是太美味了!
  像现在桌子上摆着一道鸳鸯盒子、一道三鲜烧麦,糖渍杨梅、太极芋泥、菊花鲈鱼球、鸡汤海蚌,样样都是绝品。
  李宝边吃边点评:“我吃了这么多顾家菜算是发现了,他家的食材未见得多么奢靡,看着都是寻常食材,甚至有时候都是普通中等人家就有的食材,可是他家处理的好,做出来极其精巧。”
  像那鲈鱼,寻常海民也吃,城中算得上是员外的人家都不屑于在宴席上食用这种海鲜,可是顾家处理得好,将鲈鱼切丝油炸,卷成了绣球一般。
  料汁也处理得精心,淡淡糖醋味道,带点鲜甜,带点微酸,正好开胃。
  吃不出来海味的腥味,反而只有肉香,鱼肉鲜甜,嫩而多汁,蒜瓣肉极其新鲜,一口吃下去大人小孩都爱吃。
  再说那道太极芋泥,谁家不吃芋头呢?那是穷人家充饥的主食。
  可是粗粝的芋头被煮熟后碾碎,细细用了筛子碾过后极其细腻,基本没有任何颗粒感,
  芋泥和黑芝麻糊分别位列一边,成为太极形状,其中雪白芋泥上还点了黑芝麻糊圆点,黑芝麻糊那边同理,喝一口进嘴里,里头居然还有杏仁片。
  芋头细腻到如同液体一般,混合着喝下去,甜甜的滑滑的,很让人满意。
  黑芝麻糊更是细腻,香气馥郁,杏仁片的香气混杂,更加增加了整道菜的层次感和风味感。
  李宝平日里不怎么吃甜点心,觉得没有男子汉气概,可这时候也忍不住喝了一小碗。
  浓厚的甜汤下肚,就想着来点咸口的中和一下,于是李宝又将目光投向了酱焖黄鹿。
  粗粝的野鹿肉,被切块后用发酵过的豆酱黄焖,再加上酱油□□糖,整个滋味跟红烧口味有点接近,酱香十足。
  本来纹理粗粝的野鹿肉,吃起来风情感十足,让人想起逐鹿中原,想起温酒斩华雄,英雄提刀起,就着大黑粗陶碗大口喝酒,大口吃得就应当是这鹿肉,豪放粗粝,滋味十足,吃得豪气顿生。
  李宝吃了个痛快,抬起头想给大哥推荐美食,却见哥哥似乎还在往女宾那里探头。
  “你干嘛惦记娘,叫她换厨子说了几次她都不换,新近又在家里认了个干女儿,居然将她接到家里住,同吃同住,显得我们兄弟几个像外人,我才懒得跟她说话呢。”
  李宝无语:“照我说,娘现在是不疼我们了。”
  旁边坐着一个世家子弟,闻言忍不住笑,“你娘这才是疼你呢,听说那盐商女儿是送来府上做妾室的,你娘亲这不是替你们事先调养妾室,可谓是谁言寸草心,报答三春晖。”
  “什么?”
  妾室?
  李宾和李宝齐齐吃了一惊。
  他们年少家贫,是一心被父母师长教育着乖乖科举的乖孩子,等家里富贵时又在书院读书,没怎么被灯红酒绿浸染,所以思想淳朴,完全想不到那里去。
  “是啊,盐商要t夺盐引,自然有许多种法子,送钱送商铺送股份,这送女人也是其中一招,你当扬州瘦马的名号是怎么打出来的?还不是因着扬州城有许多盐商。”旁边的几个世家子弟调笑。
  “你看世子手里握了苏盐的盐引都有多抢手,何况你们爹爹是盐运使。”
  李家兄弟两人面面相觑。
  盐商巴结倒是知道的,每次书院休沐回家,时不时就能看到没见过的摆件、家具,有一次居然来了个冰鉴!檀香木雕刻镂空格子,里头可以放冰块,甜瓜放在里面过一会拿出来,瓜皮上浸染了淡淡的水珠。
  他们倒没觉得爹爹德行有亏,因为爹爹说,盐运使的职位本就是肥缺,圣上也知道,所以特意拿来安置自己的心腹,给心腹一份捞钱的机会。
  可如今已经到了送女人的地步吗?
  “娘亲管爹管得严,若是那人是给爹爹的妾室,别说是宠着了,只怕早被娘打杀了。”李宝喃喃自语。
  那……
  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人真的是儿子们的妾室。
  李宾几兄弟顿觉不妙。
  旁边的世家子弟们调笑完又转到其他话题,显然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倒是李家几兄弟面露沉思,看着都在思考什么。
  澹月坞里,二姨娘听着外面飘进来的欢声笑语,叹了口气。
  她瘦了一圈,气色不好,整个人颓唐不已。
  太太还算仁慈,没有克扣她钱粮,所以她在佛堂前还是有饭吃有新衣裳穿,但整个人的心气一旦磨灭就很难再拥有,所以二姨娘的气色并不好,整个人被颓唐笼罩,看着就像周身笼罩了一层灰色。
  四娘子看着亲娘如此,忍不住心疼,眼泪就调出来:“娘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去向太太求情?”
  今日是顾介甫生辰,太太就多了仁慈,叫人将二姨娘送进了澹月坞,也叫她与四娘子母女团聚。
  “向太太求情有什么用?当初我所作所为伤透了太太的心。
  太太这个人心善,有时候也会护短,可你一旦伤了她的心,那就再无转圜余地了。她是个决绝的性子,别想着什么破镜重圆的戏码能在她身上上演。”
  “我如今所求的,就是你能有个好归宿。”
  二姨娘似乎真是看多了经书,整个人看事情通透了不少。
  四娘子咬唇:“听闻府上大娘子和二娘子都说了亲事,这剩下几个妹妹也不可能差了。”
  二姨娘嗤笑:“太太偏要装贤惠。大娘子倒是好,嫁入了皇亲贵胄,可是二娘子嫁得那叫个什么?什么破落户人家,也值当嫁过去?”
  “娘说得什么话,一家子姐妹,一损俱损!”四娘子本能劝阻二姨娘。
  二姨娘哼了一声:“那是太太哄你们的话!”
  “爹娘见我生得好,我小小年纪就将我送进了府里当丫鬟,又因为貌美懂事主动举荐给了崔家做滕妾。
  我辛苦侍奉太太多年,得到的钱财都尽数送回娘家,我哥哥弟弟都仗着我的面子在府上当管事,爹娘更是体面,喝醉酒还在外面吹嘘自己是知府大人岳丈,亲外孙女是知府家小姐。家里兄弟姐妹原先都靠我在太太跟前体面。可以说里子面子都有了。
  但如今我落魄了,娘家连个来看我的人都没有。
  我算是看明白了,娘家顶个屁用!”
  她看了看女儿:“我的好姑娘,你还是多顾顾自己吧!”
  “我今日过来一路院子奴仆就说五娘子好,可几年前她哪里如你?她步步为营,斗倒了我,如今她的婚事能差了?说不定她的婚事还能压你一头。我们娘俩辛苦这么多年做什么?她怎么不讲姐妹情谊?”四姨娘苦口婆心劝导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