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72节
“工于利其事。”仰鹤白得意瞥他一眼,又嫌弃他,“你不懂。”
萧辰摇摇头,对顾家这种人家,也会感兴趣?
他今日倒是有旁的收获:“听顾介甫今日口风,似乎想在江南也抵抗倭寇,说不定可以将福建的卫所制在江南再建一遍……”,如今倭寇日益嚣张,不但在福建出没,而且活动范围到了更加繁华富庶的江南,已成一患。
“不知道,不想听。”仰鹤白如今满脑子只有即将到来的婚事,“接下来我要全力以赴办我的定亲宴!”
两人官职虽然只是福建南路参将、守御所千户,但因为身世显赫,所以一旦盘桓在江南,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有了没完没了的宴请。
仰鹤白便也为了提亲方便,带着萧辰搬出了顾家,专心等着宫里的消息。
他已经写信将婚事告知了父母,韩王世子和世子妃倒是对儿子的婚事没有什么阻拦的意思,听闻了顾曼宁是顾介甫嫡长女,又柔顺婉贞,就定下了这门婚事。
还亲自去宫里给圣上皇后报喜。
圣上虽然与仰鹤白是表兄弟,但因为差着二十岁的年龄,所以总当两人当儿子看待,所以闻言后很是高兴,还特意赐下了一对白玉如意,只有王妃才能用的大衫霞帔、双博鬂凤冠和亲王妃翟衣九等物,派两名太监一路送到了江南。
有圣上赏赐的东西,这门婚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顾介甫更是满意,赐下王妃能用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当然是指仰鹤白这个韩王的嫡长孙——王世孙最终能成为韩王,如今韩王有旁的子嗣,这王位指不定能袭到谁头上呢,有了这御赐的王妃之物,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就算下一任皇帝是篡位上来的也得遵循老皇帝旨意以示正统。
他乐得合不拢嘴,再得知邓家上下被清算,受审的受审、被羁押的羁押,更是满意万分。
曼宁可真是个福星啊!自己要是当初把她嫁进去邓家,此时自己不也要受牵连么?
因此对曼宁就更大方,出手给她又增加了厚重一笔嫁妆。
曼宁本人对此却没太多反应,只淡淡得在闺房里绣嫁妆,对此顾介甫也很满意:“贞静好啊,将要做王妃的人自然是要贞静。”
【作者有话说】
发红包。
第50章
大娘子和二娘子连着说了亲事,这让太太松了口气,她原本不怎么信佛的人,此时也免不了要去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寺报恩寺挨个去烧香,感谢菩萨庇护两个小娘子能得好姻缘。
四姨娘不去烧香,她悄悄寻了大娘子问:“你们一个苏州一个福建,又不似戏文里唱得一般能神魂见面,为何他就非你不娶?”
顾一昭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娘,这是隐私!
大娘子果然脸红,垂首不答。
四姨娘却不依不饶拉着大娘子非要问个清楚:“我听闻旁人说过,富贵人家少爷,或有隐疾,或外头还养着见不得人的小倌,娶亲时就会娶一个比自家家世不足的人,为的是方便拿捏,以后不管是岳家还是妻子都管不了他在外面花天胡地……”
顾一昭恍然大悟,原来四姨娘不是八卦,是担心曼宁受欺负。
曼宁也流露出感激之情。
想想也是,仰鹤白神兵天降,姐妹们想的是正好不用嫁邓家火坑了,只顾着高兴倒忘了仰家来得蹊跷。顾介甫只关心女儿能不能攀高枝,太太也高兴得糊涂了只想着曼宁能脱离苦海。
所有人都自动忽略了:仰鹤白为何要向只有几面之缘的曼宁提亲?
估计仰鹤白跟家里的理由是一见钟情,或是要在江南布置海防想与当地知府拉近关系之类冠冕堂皇的借口。
而顾家明面上并不知道仰鹤白的理由,大家都最多猜测到他匆匆见面曼宁几面,留在了心底。
可那也是三年前,家人齐聚时匆匆见了两面,都是有众人在场,完全不能解释他为何非曼宁不娶。
四姨娘还在劝导: “他是天之骄子皇亲贵胄,若是起了心思仗势欺人我们家无能为力不假,但若是查明他不安好心,我也能与太太说一说,咱们也能拼上这么一拼。”
“不是的t,姨娘。”曼宁虽然红着脸,但还是小声答,“他,他,我们是认识的……”,多余的话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四姨娘见状才放心下来:“我还当你们就见过一面,那就好那就好。”
她摸摸曼宁的额发:“若是有什么委屈的地方你尽管讲给我听,我虽比不得你母亲,但也有一腔蛮力,不会看着你吃亏。”
曼宁重重点头:“嗯!”
收到曼宁定亲的消息大哥从书院请了假回家,进了园子顾不上喝口水就急着去找妹妹。
待看到曼宁安静待嫁,直到她对婚事很满意后,才放了心,却去找崔氏:“当日我娘的嫁妆,本来说定了大头归我,小头归曼宁,如今曼宁高嫁,恐怕她受委屈,不如将大头归曼宁,小头归我。”
崔氏不敢做主,去寻顾介甫拿主意。
顾介甫气得七窍生烟:“好个逆子!”,他自然是不愿意儿子将财产都归给女儿,最好是希望儿子将范阳卢氏的嫁妆都留在自己家,给自己子孙享用。
可一想,涉及仰家……若是能与大女儿拉近关系这钱也不算白花!上回逼得女儿嫁入邓家已经让父女关系紧张,不如借着嫁妆的事好好修复。
于是他又换上了笑脸:“这主意好。”
太太自然是没意见,范阳卢氏接到信之后也觉得好。卢兰陵没娶大娘子娶了二娘子,已经足够让卢家觉得对不起曼宁,所以对这样的财产分配方案完全没意见。
等曼宁知道的时候嫁妆已经开始置办翻新了,曼宁去询问,大哥却笑眯眯:“仰家势大,我们家也不能示弱,免得以后嫁过去公婆妯娌说你不好。”
“仰家就仰鹤白一个,哪来的妯娌?”曼宁气得跳脚,却又哭了满脸泪。
“莫哭莫哭。”弘哥儿给她擦拭眼泪,“我这孔融可不是白让梨的,还要仰仗你提拔侄儿侄女呢。”
他自己和褚云溪都是安贫乐道的性子,哪里会要人提携?
曼宁知道他是在逗自己开怀,却还是应了下来。
仰鹤白一天好几封加急文书催京城,很快就开始纳采问名,仰家请了一位南安太妃亲自来提亲,这位南安太妃身份尊贵,自己更是和乐幸福,父母公婆姐妹兄弟子女俱全,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吃过什么苦,受人尊崇享尽荣华。
南安太妃见到曼宁后眼前一亮,上下打量了她一圈后,才捏着她的手赞道:“我老婆子平日里所见,倒是这位小娘子很不凡,美人儿是见多了,但像她这样沉稳有气度的却少见。”,说罢,就从手腕上卸下一对白玉手镯递给了曼宁。
那对羊脂白玉润如猪油,看在眼里都觉得眼睛被滋润了不少,太太赶紧道谢,也拿了一对赤金镶金刚石的镯子送给了太妃带着的孙女。
赤金当然不比白玉值钱,但对方是提亲,男方姿态低些也是应该。
其余女儿都是普通的翡翠镯子,不过太妃见到顾一昭时也赞了一句:“这个小娘子好灵澈的眼睛。”
见过女儿便是提亲,小娘子们都回避到后头去。
“听说这位南安太妃已经不问世事多年,也不知道被谁火急火燎请了出来。”私下里,二娘子就拖长了声音故意羞姐姐。
“就是~”四娘子一唱一和,“也不知道大姐夫使了什么招数。”
姐妹们都笑作一团,大姐脸红得滴血,只拿扇子挡住。
“最要紧的是,南安王一辈子都没有侧妃小妾,两人有琴瑟和鸣的佳话。”顾一昭也帮着助攻。
这下小姐妹们是谁都顾不上笑了,大家都看着外面日头出神,就连平日里最刻薄的四娘子都不言语了。
是啊,虽然明面上都说要大度,不能做妒妇,可若是条件允许哪个女孩子会不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听说送了许多东西呢,什么珠翠燕居冠、燕居服,都是御赐的好物件,绣了好些图样花纹,都是宫样!送来的珠面花各个都是精心挑选过的珠子,各个圆润饱满。”
这里送过来定亲的礼物的确品质非凡,都是按照亲王的品级赏赐下来的。
生丝苧丝无数匹,各色胭脂,光是看外面的包装就知道里面不菲,其中红绿纱销金袋装着的珍珠,红绿罗销金束子捆绑着的绸缎,红绿罗销金袋装着的胭脂,看着金灿灿晃人眼,非但如此,宫里还特意派内侍、宫女过来送礼,以示荣宠。
顾家还未招待过内侍宫女,还好有郑女官在,顾一昭打发了人去请郑女官来,在她的指点下接待完了宫里来人。
仰鹤白这个大姐夫还算贴心,也很快让自己的人过来接走了宫里的人,他们见到仰鹤白的仆从明显更加熟稔。
等她们走后顾一昭就悄悄问郑女官:“夫子,都说男子不得入宫,为何那些人与韩王家仆从那么熟悉?”
“有规矩就有例外,像仰家、萧家这算是一等一的勋爵,尊崇不同旁人,他们能常年自由进出大内,身边的人自然是与大内上下熟悉的。”郑女官点拨,“再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在御前伺候的人要是连结交御前红人的眼光手段都没有,那也混不到御前去。”
顾一昭明白了,规矩是给小民设置的。
她也不能让宫里这些人小瞧了大姐姐:“既然这样,我们的定亲宴就办得越发慎重些,什么山野八珍、什么水八仙、两头鲍,都要流水席一般上桌,也让旁人瞧瞧我们顾家嫁女儿不是高攀了韩王。”
“不如就将宴席分开。”郑女官指点,“在三座岛上分别设三种宴席,分为男宾、女宾、再将宫里的人放一桌。宫里那桌就辛苦大姑爷的人招呼着,也免得他们拘束。菜式不要一味奢靡,有一两味极其稀罕的山珍海味做压轴以示隆重即可,旁的菜还是以精巧、清爽的江南菜系为主。”
顾一昭明白过来:“是担心怕影响爹的官声。”,虽然顾家的钱财都来自于祖业,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正是。”郑女官点点头,很满意弟子的聪慧。她还有一点未多说,听说这位鲁王极其多疑,还是呈现出低调的样子,免得他对顾家多什么不必要的看法。
定了亲事后仰家便开始占卜,在祖宗那里占卜了吉兆后便是纳吉、纳征。
眼看着婚事将定,大娘子嫁得好,这让顾家一跃成为了江南新近的当红人家,就是在应酬场上崔氏都要被众人簇拥着去坐主桌。
曼宁更是备受恭维,原本大家都喜欢她不争不抢平和端庄的性格,此时就更加四处称颂。
若是旁人得了这桩婚事或许要被社交场上嫉妒,可是曼宁平日里最是平和端庄,不偏不斜,她对那些年迈的老夫人很和气,仗义执言相帮被欺负的小娘子、扶持受冷落的孤寡、平和应对挑剔她毛病的人,日子久了名声极好。
因着她得了这桩婚事,大家就又赞:“怪不得能落这么好的婚事,也就她配得上这天降的福气。”
不管是那些挑剔尖酸的老夫人们,还是刻薄的小娘子们,提起曼宁都是一个夸。
李盐运使夫人祁听莲此时却顾不上酸溜溜于对方抢占了自家风头,她也跟着左右打量:
长得鹅蛋脸,天生带着笑意的唇角,眼睛眉目含情,虽然端庄,但也可得出来亲切可人,不是个冰美人,这样温柔敦厚的样子值得诗书里所提及的仕女美人,就连她皮肤都是玉石铸就一般,泛着莹润温厚的色泽。
这样好的人才、这么敦厚的性格、这么应对自如的交际手段,不就是一个上好的大儿媳妇吗?!
祁听莲不由得啧啧惋惜,觉得自己损失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媳妇。
原先她觉得曼宁是前妻留下的拖油瓶,丧母长女不可娶,可如今看她处处都好,闪耀人前,又觉得自己很是气闷。
再看曼宁旁边的曦宁:也不错。
曦宁生得娇俏,眉目间神采飞扬,丝毫没有因为姐姐遮住了自己的光芒而不快,相反还是处处维护姐姐,小心帮姐姐解围,可见气度脑子都好用。
这不就是个现成的二儿媳妇吗?
祁听莲闷闷回家,与丈夫焦急商量:“怎么顾家小娘子这么抢手?!”
她刚来江南时也动过心思,看顾家二娘子好,被丈夫鼓动了两句就熄灭了心思,如今看人家高嫁自己又生了那惋惜的心思,所以没说两句话就怪起了丈夫:
“都怪你!当初要不是你说什么我们家以后肯定还能娶得更好的鬼话,我儿媳都说定了!”
李盐运使听了半天明白什么事之后,哭笑不得:“顾家不成,配不上我们家门第。”
“我们家有个什么门第?你舅舅家是私盐贩子手里讨饭吃的伙计,我娘家连富户都算不上。”祁听莲才不管那些,张口就嚷,“若不是皇上封地到了我们鲁地,只怕你今日不过是个小吏。”
“祖宗!祖宗t!!!”李盐运使就怕她翻旧账,一叠声求妻子莫声张,“顾家虽然家底厚,但比起我们的确差了些。”,说着就拿出一摞地契给妻子看。
“这是什么?”祁听莲吃了一惊。
“你总说我家家底薄,实际上只要有官做,哪里怕捞不到钱?”李盐运使洋洋得意,“咱们手里握着盐引,难道还怕攒不够家底?”
祁听莲数着厚厚一叠地契,感觉像在做梦:“往日里一张一张攒起来的地契,这会倒像是打叶子牌,握了一叠牌,不对!叶子牌都没这么厚。”
“以后还会有更多。”李盐运使笑着看妻子,“听说顾家大女儿嫁妆顶天了一万两,可我们这些地契随随便便抽几张就是一万两,哪里还稀罕与他家做亲家?”
厚厚一叠地契,都是苏州繁华地区,有的甚至连着一条街都是她家的商铺,祁听莲爱不释手,可还是惦念顾家的女儿:“可顾家那两个女儿当真是好,一个温润如玉,一个璀璨如星,各有各的华贵。再说人家是要进韩王家里做王孙妃的,难道韩王还没我家富贵?”
“我们当然比不过韩王,圣上不过感念当年的从龙之功给了我一点蝇头小利我家就赚了这么多,更不用说韩王这种肱股之臣了。”李盐运使还算脑子清楚,“可韩王家富贵锦绣,已经不需要媳妇为自家做什么了,当然是只要出身不过分卑微,就由着儿子喜好挑。千金难买我欢喜。”
萧辰摇摇头,对顾家这种人家,也会感兴趣?
他今日倒是有旁的收获:“听顾介甫今日口风,似乎想在江南也抵抗倭寇,说不定可以将福建的卫所制在江南再建一遍……”,如今倭寇日益嚣张,不但在福建出没,而且活动范围到了更加繁华富庶的江南,已成一患。
“不知道,不想听。”仰鹤白如今满脑子只有即将到来的婚事,“接下来我要全力以赴办我的定亲宴!”
两人官职虽然只是福建南路参将、守御所千户,但因为身世显赫,所以一旦盘桓在江南,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有了没完没了的宴请。
仰鹤白便也为了提亲方便,带着萧辰搬出了顾家,专心等着宫里的消息。
他已经写信将婚事告知了父母,韩王世子和世子妃倒是对儿子的婚事没有什么阻拦的意思,听闻了顾曼宁是顾介甫嫡长女,又柔顺婉贞,就定下了这门婚事。
还亲自去宫里给圣上皇后报喜。
圣上虽然与仰鹤白是表兄弟,但因为差着二十岁的年龄,所以总当两人当儿子看待,所以闻言后很是高兴,还特意赐下了一对白玉如意,只有王妃才能用的大衫霞帔、双博鬂凤冠和亲王妃翟衣九等物,派两名太监一路送到了江南。
有圣上赏赐的东西,这门婚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顾介甫更是满意,赐下王妃能用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当然是指仰鹤白这个韩王的嫡长孙——王世孙最终能成为韩王,如今韩王有旁的子嗣,这王位指不定能袭到谁头上呢,有了这御赐的王妃之物,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就算下一任皇帝是篡位上来的也得遵循老皇帝旨意以示正统。
他乐得合不拢嘴,再得知邓家上下被清算,受审的受审、被羁押的羁押,更是满意万分。
曼宁可真是个福星啊!自己要是当初把她嫁进去邓家,此时自己不也要受牵连么?
因此对曼宁就更大方,出手给她又增加了厚重一笔嫁妆。
曼宁本人对此却没太多反应,只淡淡得在闺房里绣嫁妆,对此顾介甫也很满意:“贞静好啊,将要做王妃的人自然是要贞静。”
【作者有话说】
发红包。
第50章
大娘子和二娘子连着说了亲事,这让太太松了口气,她原本不怎么信佛的人,此时也免不了要去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寺报恩寺挨个去烧香,感谢菩萨庇护两个小娘子能得好姻缘。
四姨娘不去烧香,她悄悄寻了大娘子问:“你们一个苏州一个福建,又不似戏文里唱得一般能神魂见面,为何他就非你不娶?”
顾一昭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娘,这是隐私!
大娘子果然脸红,垂首不答。
四姨娘却不依不饶拉着大娘子非要问个清楚:“我听闻旁人说过,富贵人家少爷,或有隐疾,或外头还养着见不得人的小倌,娶亲时就会娶一个比自家家世不足的人,为的是方便拿捏,以后不管是岳家还是妻子都管不了他在外面花天胡地……”
顾一昭恍然大悟,原来四姨娘不是八卦,是担心曼宁受欺负。
曼宁也流露出感激之情。
想想也是,仰鹤白神兵天降,姐妹们想的是正好不用嫁邓家火坑了,只顾着高兴倒忘了仰家来得蹊跷。顾介甫只关心女儿能不能攀高枝,太太也高兴得糊涂了只想着曼宁能脱离苦海。
所有人都自动忽略了:仰鹤白为何要向只有几面之缘的曼宁提亲?
估计仰鹤白跟家里的理由是一见钟情,或是要在江南布置海防想与当地知府拉近关系之类冠冕堂皇的借口。
而顾家明面上并不知道仰鹤白的理由,大家都最多猜测到他匆匆见面曼宁几面,留在了心底。
可那也是三年前,家人齐聚时匆匆见了两面,都是有众人在场,完全不能解释他为何非曼宁不娶。
四姨娘还在劝导: “他是天之骄子皇亲贵胄,若是起了心思仗势欺人我们家无能为力不假,但若是查明他不安好心,我也能与太太说一说,咱们也能拼上这么一拼。”
“不是的t,姨娘。”曼宁虽然红着脸,但还是小声答,“他,他,我们是认识的……”,多余的话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四姨娘见状才放心下来:“我还当你们就见过一面,那就好那就好。”
她摸摸曼宁的额发:“若是有什么委屈的地方你尽管讲给我听,我虽比不得你母亲,但也有一腔蛮力,不会看着你吃亏。”
曼宁重重点头:“嗯!”
收到曼宁定亲的消息大哥从书院请了假回家,进了园子顾不上喝口水就急着去找妹妹。
待看到曼宁安静待嫁,直到她对婚事很满意后,才放了心,却去找崔氏:“当日我娘的嫁妆,本来说定了大头归我,小头归曼宁,如今曼宁高嫁,恐怕她受委屈,不如将大头归曼宁,小头归我。”
崔氏不敢做主,去寻顾介甫拿主意。
顾介甫气得七窍生烟:“好个逆子!”,他自然是不愿意儿子将财产都归给女儿,最好是希望儿子将范阳卢氏的嫁妆都留在自己家,给自己子孙享用。
可一想,涉及仰家……若是能与大女儿拉近关系这钱也不算白花!上回逼得女儿嫁入邓家已经让父女关系紧张,不如借着嫁妆的事好好修复。
于是他又换上了笑脸:“这主意好。”
太太自然是没意见,范阳卢氏接到信之后也觉得好。卢兰陵没娶大娘子娶了二娘子,已经足够让卢家觉得对不起曼宁,所以对这样的财产分配方案完全没意见。
等曼宁知道的时候嫁妆已经开始置办翻新了,曼宁去询问,大哥却笑眯眯:“仰家势大,我们家也不能示弱,免得以后嫁过去公婆妯娌说你不好。”
“仰家就仰鹤白一个,哪来的妯娌?”曼宁气得跳脚,却又哭了满脸泪。
“莫哭莫哭。”弘哥儿给她擦拭眼泪,“我这孔融可不是白让梨的,还要仰仗你提拔侄儿侄女呢。”
他自己和褚云溪都是安贫乐道的性子,哪里会要人提携?
曼宁知道他是在逗自己开怀,却还是应了下来。
仰鹤白一天好几封加急文书催京城,很快就开始纳采问名,仰家请了一位南安太妃亲自来提亲,这位南安太妃身份尊贵,自己更是和乐幸福,父母公婆姐妹兄弟子女俱全,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吃过什么苦,受人尊崇享尽荣华。
南安太妃见到曼宁后眼前一亮,上下打量了她一圈后,才捏着她的手赞道:“我老婆子平日里所见,倒是这位小娘子很不凡,美人儿是见多了,但像她这样沉稳有气度的却少见。”,说罢,就从手腕上卸下一对白玉手镯递给了曼宁。
那对羊脂白玉润如猪油,看在眼里都觉得眼睛被滋润了不少,太太赶紧道谢,也拿了一对赤金镶金刚石的镯子送给了太妃带着的孙女。
赤金当然不比白玉值钱,但对方是提亲,男方姿态低些也是应该。
其余女儿都是普通的翡翠镯子,不过太妃见到顾一昭时也赞了一句:“这个小娘子好灵澈的眼睛。”
见过女儿便是提亲,小娘子们都回避到后头去。
“听说这位南安太妃已经不问世事多年,也不知道被谁火急火燎请了出来。”私下里,二娘子就拖长了声音故意羞姐姐。
“就是~”四娘子一唱一和,“也不知道大姐夫使了什么招数。”
姐妹们都笑作一团,大姐脸红得滴血,只拿扇子挡住。
“最要紧的是,南安王一辈子都没有侧妃小妾,两人有琴瑟和鸣的佳话。”顾一昭也帮着助攻。
这下小姐妹们是谁都顾不上笑了,大家都看着外面日头出神,就连平日里最刻薄的四娘子都不言语了。
是啊,虽然明面上都说要大度,不能做妒妇,可若是条件允许哪个女孩子会不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听说送了许多东西呢,什么珠翠燕居冠、燕居服,都是御赐的好物件,绣了好些图样花纹,都是宫样!送来的珠面花各个都是精心挑选过的珠子,各个圆润饱满。”
这里送过来定亲的礼物的确品质非凡,都是按照亲王的品级赏赐下来的。
生丝苧丝无数匹,各色胭脂,光是看外面的包装就知道里面不菲,其中红绿纱销金袋装着的珍珠,红绿罗销金束子捆绑着的绸缎,红绿罗销金袋装着的胭脂,看着金灿灿晃人眼,非但如此,宫里还特意派内侍、宫女过来送礼,以示荣宠。
顾家还未招待过内侍宫女,还好有郑女官在,顾一昭打发了人去请郑女官来,在她的指点下接待完了宫里来人。
仰鹤白这个大姐夫还算贴心,也很快让自己的人过来接走了宫里的人,他们见到仰鹤白的仆从明显更加熟稔。
等她们走后顾一昭就悄悄问郑女官:“夫子,都说男子不得入宫,为何那些人与韩王家仆从那么熟悉?”
“有规矩就有例外,像仰家、萧家这算是一等一的勋爵,尊崇不同旁人,他们能常年自由进出大内,身边的人自然是与大内上下熟悉的。”郑女官点拨,“再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在御前伺候的人要是连结交御前红人的眼光手段都没有,那也混不到御前去。”
顾一昭明白了,规矩是给小民设置的。
她也不能让宫里这些人小瞧了大姐姐:“既然这样,我们的定亲宴就办得越发慎重些,什么山野八珍、什么水八仙、两头鲍,都要流水席一般上桌,也让旁人瞧瞧我们顾家嫁女儿不是高攀了韩王。”
“不如就将宴席分开。”郑女官指点,“在三座岛上分别设三种宴席,分为男宾、女宾、再将宫里的人放一桌。宫里那桌就辛苦大姑爷的人招呼着,也免得他们拘束。菜式不要一味奢靡,有一两味极其稀罕的山珍海味做压轴以示隆重即可,旁的菜还是以精巧、清爽的江南菜系为主。”
顾一昭明白过来:“是担心怕影响爹的官声。”,虽然顾家的钱财都来自于祖业,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正是。”郑女官点点头,很满意弟子的聪慧。她还有一点未多说,听说这位鲁王极其多疑,还是呈现出低调的样子,免得他对顾家多什么不必要的看法。
定了亲事后仰家便开始占卜,在祖宗那里占卜了吉兆后便是纳吉、纳征。
眼看着婚事将定,大娘子嫁得好,这让顾家一跃成为了江南新近的当红人家,就是在应酬场上崔氏都要被众人簇拥着去坐主桌。
曼宁更是备受恭维,原本大家都喜欢她不争不抢平和端庄的性格,此时就更加四处称颂。
若是旁人得了这桩婚事或许要被社交场上嫉妒,可是曼宁平日里最是平和端庄,不偏不斜,她对那些年迈的老夫人很和气,仗义执言相帮被欺负的小娘子、扶持受冷落的孤寡、平和应对挑剔她毛病的人,日子久了名声极好。
因着她得了这桩婚事,大家就又赞:“怪不得能落这么好的婚事,也就她配得上这天降的福气。”
不管是那些挑剔尖酸的老夫人们,还是刻薄的小娘子们,提起曼宁都是一个夸。
李盐运使夫人祁听莲此时却顾不上酸溜溜于对方抢占了自家风头,她也跟着左右打量:
长得鹅蛋脸,天生带着笑意的唇角,眼睛眉目含情,虽然端庄,但也可得出来亲切可人,不是个冰美人,这样温柔敦厚的样子值得诗书里所提及的仕女美人,就连她皮肤都是玉石铸就一般,泛着莹润温厚的色泽。
这样好的人才、这么敦厚的性格、这么应对自如的交际手段,不就是一个上好的大儿媳妇吗?!
祁听莲不由得啧啧惋惜,觉得自己损失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媳妇。
原先她觉得曼宁是前妻留下的拖油瓶,丧母长女不可娶,可如今看她处处都好,闪耀人前,又觉得自己很是气闷。
再看曼宁旁边的曦宁:也不错。
曦宁生得娇俏,眉目间神采飞扬,丝毫没有因为姐姐遮住了自己的光芒而不快,相反还是处处维护姐姐,小心帮姐姐解围,可见气度脑子都好用。
这不就是个现成的二儿媳妇吗?
祁听莲闷闷回家,与丈夫焦急商量:“怎么顾家小娘子这么抢手?!”
她刚来江南时也动过心思,看顾家二娘子好,被丈夫鼓动了两句就熄灭了心思,如今看人家高嫁自己又生了那惋惜的心思,所以没说两句话就怪起了丈夫:
“都怪你!当初要不是你说什么我们家以后肯定还能娶得更好的鬼话,我儿媳都说定了!”
李盐运使听了半天明白什么事之后,哭笑不得:“顾家不成,配不上我们家门第。”
“我们家有个什么门第?你舅舅家是私盐贩子手里讨饭吃的伙计,我娘家连富户都算不上。”祁听莲才不管那些,张口就嚷,“若不是皇上封地到了我们鲁地,只怕你今日不过是个小吏。”
“祖宗!祖宗t!!!”李盐运使就怕她翻旧账,一叠声求妻子莫声张,“顾家虽然家底厚,但比起我们的确差了些。”,说着就拿出一摞地契给妻子看。
“这是什么?”祁听莲吃了一惊。
“你总说我家家底薄,实际上只要有官做,哪里怕捞不到钱?”李盐运使洋洋得意,“咱们手里握着盐引,难道还怕攒不够家底?”
祁听莲数着厚厚一叠地契,感觉像在做梦:“往日里一张一张攒起来的地契,这会倒像是打叶子牌,握了一叠牌,不对!叶子牌都没这么厚。”
“以后还会有更多。”李盐运使笑着看妻子,“听说顾家大女儿嫁妆顶天了一万两,可我们这些地契随随便便抽几张就是一万两,哪里还稀罕与他家做亲家?”
厚厚一叠地契,都是苏州繁华地区,有的甚至连着一条街都是她家的商铺,祁听莲爱不释手,可还是惦念顾家的女儿:“可顾家那两个女儿当真是好,一个温润如玉,一个璀璨如星,各有各的华贵。再说人家是要进韩王家里做王孙妃的,难道韩王还没我家富贵?”
“我们当然比不过韩王,圣上不过感念当年的从龙之功给了我一点蝇头小利我家就赚了这么多,更不用说韩王这种肱股之臣了。”李盐运使还算脑子清楚,“可韩王家富贵锦绣,已经不需要媳妇为自家做什么了,当然是只要出身不过分卑微,就由着儿子喜好挑。千金难买我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