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弃明珠 第14节
华昆和白芨头一次听说虞惊霜的名号时,如今的梁皇已经锋芒毕露,而虞惊霜是他身边最得力的干将。身为一介女流,她统领着凶残的军卫,手握大梁国库的钱袋子,说一句权势滔天、富贵荣华都不为过。
他们从没想过,她也会有这样落魄穷酸的过往。
白芨闷头想:被关在宫殿中,到了要挖野菜的地步……那些恶人是想不给她饭吃,活活饿死他们啊。
惊霜姐姐的爹娘、亲人们和传闻中拍板决定送她来上燕为质的卫瑎,知道她曾经历过的这些往事吗?
还是说,知而不问、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虞惊霜笑着说起过往饿肚子的经历时,兰虚渊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
他说不上自己是什么滋味。只是回想起他们尚年少时,在虞府,如同所有贵女一样,虞惊霜也是家里细心呵护、娇养长大的小姑娘。
暑日,他端来的冰酪不够鲜甜,她都要闹小脾气不肯喝。
那时候每日他刚从练武场下来,顾不上身上的汗和血,只洗了手,就要匆匆赶到小厨房,把肉丁切得细细的拌在饭里,她才肯吃一点点。
而在上燕,连一颗野菜都要她自己动手去挖。
他的目光落在虞惊霜指尖厚厚的一层茧子上。
她的十根手指都有明显被沙砾磨过深深的伤疤,以前他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原来那是在被所有人放弃、被关进宫殿里等死的时候,她与生死所做的最拼尽全力的抵抗。
而他知道这些她所经历的苦楚时,竟已经隔了十年的光阴。
十年。
他痛苦地闭了闭眼。
华昆作为稍微知道一点旧事的人,此时默默捏紧了拳头,小声嘀咕,说他真讨厌瑜王。
如果不是当年他突然悔婚远走,虞惊霜经历的这些事根本不会发生。
她听见他的嘀咕,赞同地点点头,道:“讨厌瑜王可以,但不能讨厌他的银子。要不是他的钱,我还没那么顺利扶持明衡登基呢。”
白芨疑惑道:”可是,惊霜姐姐,你自己不是很有钱吗?”
华昆也跟着点头,他听父辈和说书人都讲过,当年作为质女来到大梁时,虞惊霜携带的嫁妆可谓是斗量车载、多到数不胜数。
各种琉璃珍珠、金银玉石被装在箱中,遥遥一条长线从城门口运到大梁皇宫犹未尽,盛况空前,为人惊叹。
人尽皆知,从上燕来的质女富有而慷慨。
虞惊霜正美滋滋地数着手中的银票,头也没回地答:“那些银子啊……早花完了。”
当初她从上燕临走时,趁着卫瑎还有那么一丝微薄的愧意t,敲诈了他不少财宝当嫁妆,那时他俩谁都想不到,这些钱有朝一日竟然会被她用来造反。
而她也没说假话,那些钱她自己花还行,用于夺位可远远不够。
招兵买马、收买官吏、赈灾救济、稳定民心……哪一项不需要银子?幸好家底快见空时有瑜王府这个钱袋子还能薅,不至于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思及此,虞惊霜不由得感慨,瑜王这个小狼崽子,虽然做人挺不地道的,好歹不是条纯粹的白眼狼。
否则,她当年就是死,也要追到南地去把这小子一并宰了、下地府给自己当牛做马。
凭什么他抱得美人归、圆了心里的大侠梦,就得她来给他们明家收拾烂摊子?世上可没有这般如意的事。
她这么想着,不由得随口调笑一般讲了出来,兰虚渊不知道她和这个所谓瑜王的过往交情,但看一旁那两个少年人一脸愤愤的表情,他也不难猜到,这于虞惊霜来说估计又是一段孽缘。
瑜王,名为明胥,是先帝最小的弟弟、当今梁皇的叔叔。
数年前,他是大梁京畿最意气风发的少年贵族。
谁人不知明胥,白马金缰、红衣猎猎,一柄秋霜剑切玉如泥,疏狂至极、峥嵘至极。
上燕与大梁结成盟约,送虞惊霜前来为质之时,就是他率大梁军士远赴千里迎接。
一开始,两人是极好的朋友。
虞惊霜洒脱爽快,动如脱兔,而明胥曾为游侠,性子不羁意气,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彼此熟悉,结为了至交好友。
当时,虞惊霜虽然名义上要和亲,可到底该许配给谁、何时出嫁,大梁的朝臣们迟迟无法决定,于是经商讨,便劝说她先留在京畿,购置一个宅子生活,待日后再同合适的王公贵族联姻。
明胥不满这种名为照顾、实则监禁的行径,自告奋勇带着她熟悉大梁风土人情,没过多久,京中就传出言论,说虞惊霜日后大概是要嫁给瑜王明胥了。
于是明胥便率先找到虞惊霜,称反正她也是要嫁给大梁人的,与其盲婚哑嫁,不如坐实了流言。
他倒是显得很真诚,虞惊霜被退过两次婚,早已不抱嫁良人的想法,婉拒了几回,却也抵不过他一腔热情,便心照不宣地同意了。
如此相处了三年,眼看着两朝盟约岌岌可危,大梁先帝决定给二人赐婚,此时虞惊霜对明胥也是真的动了些心,想着两人结为夫妻,倒也是一段很不错的良缘。
只是没想到,赐婚圣旨颁布下来的前一夜,明胥连夜跑了。
他只留下一封信,道他少年时拜了师门的大师姐、心心念念的白月光突逢劫难,他绝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便弃了正处险境的虞惊霜,一骑轻尘、负剑而去,救他的心上人去了。
此后八年,春风远矣,虞惊霜未曾再见过他一面。
而八年后的今朝,他却突然写了许多封信给她,仿佛后知后觉,明白过来他真正的心意。
第16章 他的眼神总是湿漉漉
虞惊霜感觉到潜鱼又在用他湿漉漉的眼睛看她。
她把玩着手里的茶盏,心里无奈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相识这么久,思虑万千,对于潜鱼,虞惊霜只能对他做出两个字的评价:
沉静。
他就如同水一样。
但不是那种午后经过烈日暴晒,波纹平静的大江大河。
也不是晚间由月色笼罩,闪动着粼粼光影的湖水。
而是像那种雪山脚下潺潺的溪水。
尽管春日和煦、暖意融融,风中也飘来了细微的花香,被冰封了整个冬日的溪水悄然融化,看似生机盎然。
但若是你此时临近溪畔,就会发现溪中并无一条游动的小鱼。伸手去触摸,它仍然冷冽,凉得彻骨,仍是一捧流动的冰块。
潜鱼就是这样,将自己封在一种流动的冰的气息中,面对周围的各种或嗔或怒、或喜或悲,都无动于衷。
他是虞惊霜在一场决战的前夕救下来的。
那是一场对于她和梁皇的生死命运极其重要的决战。
赢了,明衡登基,君临天下、万民朝拜。她有从龙之功,能顺利隐退,保一世荣华富贵。
输了,不光两人,连同站在他们身后的所有朋党、盟友、军士……数十万人陪着他们一起被诛杀、死无葬身之地。她和这些人被判为逆贼,遗臭万年。
那是她一生中最艰难、最重要、最疲惫,也是最坚定强大的时日之一,时隔多年回想仍觉艰辛,但所幸她最后挺过来了。
那一年,风雨欲来的前夕,虞惊霜跑死两匹马赶回京畿去救明衡。途中正逢雨夜,她和随行亲信被困在山路上时,潜鱼像个破麻袋一样被人从山崖上扔下来,跌在她面前,奄奄一息。
怎么看都是美救英雄、其心不轨的阴谋。
小杏抽出砍刀,建议杀了这人灭口,以绝后患。
虞惊霜盯了他一会儿,慢悠悠道,这一趟不知道凶险如何,既然这么巧,不如就当他是上天扔给她们测吉凶的卜卦。
“积德,不杀了。”
她把人捡了起来,给他洒了药粉包扎伤口,吊着一口气。
然后掏出麻绳,从脖子一圈一圈捆到脚踝,直把人捆得像个大蚕蛹。再喂了他足足三幅软筋散,再拴上铁链,再上了五把锁。
她做这一切时,小杏就在一旁震惊又无语地看着,虞惊霜嘿嘿一笑,解释说积德归积德,但还是要防着人的,她们干得是掉脑袋的造反,别临到关头了让他给坏了事儿。
潜鱼清醒过来时也是一惊,至今虞惊霜想起他那时候呆愣震撼的表情就笑得肚子痛。
很长一段时间潜鱼只能在地上咕蛹,或者一动不动,躺着望天,静静地沉思。别人给他喂饭时,他也只动一张嘴,一张一合,从不多嘴。
虞惊霜那时候看过他的脸——平平无奇的一张脸,不美,也没什么伤疤丑到不能见人。
她半夜偷摸进房间揭开面罩的时候,潜鱼只是淡淡地睁开眼睛,没顾她的尴尬,平静地道,既然满足好奇心了,就劳烦她给自己再戴上面巾,他不能被别人看见脸。
很淡然、很平静、很心如死灰。
显得偷溜进来摸人家脸的虞惊霜很不地道。
回想到这事,到此时,虞惊霜仍觉得尴尬,赶紧摇摇头,把这段记忆跳过去。
她猜测他身份肯定不简单,毕竟最后一战里,她攻入了皇宫后,被明衡的宿敌偷袭,潜鱼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以一个刁钻的角度为她挡了一下,给了她机会一枪挑死了那小崽子。
那人临死前拽掉了潜鱼的面巾,然后看着潜鱼的脸不甘心地呜呜叫,她想跳过去听听他的遗言,结果打了太久腿麻了,没收住劲,跳得有点猛,宿敌被她一脚就正好把脖子给踩断了。
死前那人喉咙里的“呼哧”声像个破风箱,一喘就是一口血,哪里还能说话。等虞惊霜把耳朵凑过去,催他快说时,他两眼一瞪她,直接就没了气息。
虞惊霜发誓,虽然当年那崽子也用脚踩过她的脖子逼她就范,但她那一脚绝没有公报私仇的意思,只可惜没人相信她。
所以到最后,她也不知道潜鱼到底是什么身份,能让向来面不改色的明衡宿敌那么震惊——这真是虞惊霜心头一大憾事。
自那之后潜鱼伤养好了,就说要报恩,虞惊霜也不知道他要报什么恩,但白送来的苦力,她自然欣然收下。
不得不说,潜鱼真的很好用。
他力气很大,肩挑四桶水都不大喘气;
从二里地外的街市上扛两包稻米也健步如飞、面不改色;
修屋顶、栽树、凿池子、打扫庭院样样不在话下。虞惊霜还把他借给过明衡去挖皇宫里的地砖,明衡用了也说好。
只要他在的日子里,虞惊霜总是指使他干活。因为她也经历过,所以明白,勤劳、充实、脚踏实地的劳作,能使人暂时放下心中的执念,化解人心沉重的悲伤。
她从来不问潜鱼为什么总是一副难过的样子,因为很多人都会有一段难以释怀的沉重往事。
很多时候她感觉潜鱼已经快要承受不下去了,他消失一段时间,虞惊霜都会默默猜他估计找了一块空地把自己埋进去了。
然而最后,他还是会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沉默地推开门,轻轻应一声“回来了”。
也许他也有一段悲伤的过往。每次看到他的眼神,虞惊霜都会这样想。
潜鱼一定不知道,他每次看过来的眼神,就像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根稻草,竭尽全力想要靠近,却又拼命掩饰。
可是,他不该将这样湿漉漉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他以为她会是那个伸手拯救他的人,那潜鱼就错了。红尘人间,唯有渡己,任何人都只能自救。
他们从没想过,她也会有这样落魄穷酸的过往。
白芨闷头想:被关在宫殿中,到了要挖野菜的地步……那些恶人是想不给她饭吃,活活饿死他们啊。
惊霜姐姐的爹娘、亲人们和传闻中拍板决定送她来上燕为质的卫瑎,知道她曾经历过的这些往事吗?
还是说,知而不问、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虞惊霜笑着说起过往饿肚子的经历时,兰虚渊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
他说不上自己是什么滋味。只是回想起他们尚年少时,在虞府,如同所有贵女一样,虞惊霜也是家里细心呵护、娇养长大的小姑娘。
暑日,他端来的冰酪不够鲜甜,她都要闹小脾气不肯喝。
那时候每日他刚从练武场下来,顾不上身上的汗和血,只洗了手,就要匆匆赶到小厨房,把肉丁切得细细的拌在饭里,她才肯吃一点点。
而在上燕,连一颗野菜都要她自己动手去挖。
他的目光落在虞惊霜指尖厚厚的一层茧子上。
她的十根手指都有明显被沙砾磨过深深的伤疤,以前他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原来那是在被所有人放弃、被关进宫殿里等死的时候,她与生死所做的最拼尽全力的抵抗。
而他知道这些她所经历的苦楚时,竟已经隔了十年的光阴。
十年。
他痛苦地闭了闭眼。
华昆作为稍微知道一点旧事的人,此时默默捏紧了拳头,小声嘀咕,说他真讨厌瑜王。
如果不是当年他突然悔婚远走,虞惊霜经历的这些事根本不会发生。
她听见他的嘀咕,赞同地点点头,道:“讨厌瑜王可以,但不能讨厌他的银子。要不是他的钱,我还没那么顺利扶持明衡登基呢。”
白芨疑惑道:”可是,惊霜姐姐,你自己不是很有钱吗?”
华昆也跟着点头,他听父辈和说书人都讲过,当年作为质女来到大梁时,虞惊霜携带的嫁妆可谓是斗量车载、多到数不胜数。
各种琉璃珍珠、金银玉石被装在箱中,遥遥一条长线从城门口运到大梁皇宫犹未尽,盛况空前,为人惊叹。
人尽皆知,从上燕来的质女富有而慷慨。
虞惊霜正美滋滋地数着手中的银票,头也没回地答:“那些银子啊……早花完了。”
当初她从上燕临走时,趁着卫瑎还有那么一丝微薄的愧意t,敲诈了他不少财宝当嫁妆,那时他俩谁都想不到,这些钱有朝一日竟然会被她用来造反。
而她也没说假话,那些钱她自己花还行,用于夺位可远远不够。
招兵买马、收买官吏、赈灾救济、稳定民心……哪一项不需要银子?幸好家底快见空时有瑜王府这个钱袋子还能薅,不至于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思及此,虞惊霜不由得感慨,瑜王这个小狼崽子,虽然做人挺不地道的,好歹不是条纯粹的白眼狼。
否则,她当年就是死,也要追到南地去把这小子一并宰了、下地府给自己当牛做马。
凭什么他抱得美人归、圆了心里的大侠梦,就得她来给他们明家收拾烂摊子?世上可没有这般如意的事。
她这么想着,不由得随口调笑一般讲了出来,兰虚渊不知道她和这个所谓瑜王的过往交情,但看一旁那两个少年人一脸愤愤的表情,他也不难猜到,这于虞惊霜来说估计又是一段孽缘。
瑜王,名为明胥,是先帝最小的弟弟、当今梁皇的叔叔。
数年前,他是大梁京畿最意气风发的少年贵族。
谁人不知明胥,白马金缰、红衣猎猎,一柄秋霜剑切玉如泥,疏狂至极、峥嵘至极。
上燕与大梁结成盟约,送虞惊霜前来为质之时,就是他率大梁军士远赴千里迎接。
一开始,两人是极好的朋友。
虞惊霜洒脱爽快,动如脱兔,而明胥曾为游侠,性子不羁意气,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彼此熟悉,结为了至交好友。
当时,虞惊霜虽然名义上要和亲,可到底该许配给谁、何时出嫁,大梁的朝臣们迟迟无法决定,于是经商讨,便劝说她先留在京畿,购置一个宅子生活,待日后再同合适的王公贵族联姻。
明胥不满这种名为照顾、实则监禁的行径,自告奋勇带着她熟悉大梁风土人情,没过多久,京中就传出言论,说虞惊霜日后大概是要嫁给瑜王明胥了。
于是明胥便率先找到虞惊霜,称反正她也是要嫁给大梁人的,与其盲婚哑嫁,不如坐实了流言。
他倒是显得很真诚,虞惊霜被退过两次婚,早已不抱嫁良人的想法,婉拒了几回,却也抵不过他一腔热情,便心照不宣地同意了。
如此相处了三年,眼看着两朝盟约岌岌可危,大梁先帝决定给二人赐婚,此时虞惊霜对明胥也是真的动了些心,想着两人结为夫妻,倒也是一段很不错的良缘。
只是没想到,赐婚圣旨颁布下来的前一夜,明胥连夜跑了。
他只留下一封信,道他少年时拜了师门的大师姐、心心念念的白月光突逢劫难,他绝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便弃了正处险境的虞惊霜,一骑轻尘、负剑而去,救他的心上人去了。
此后八年,春风远矣,虞惊霜未曾再见过他一面。
而八年后的今朝,他却突然写了许多封信给她,仿佛后知后觉,明白过来他真正的心意。
第16章 他的眼神总是湿漉漉
虞惊霜感觉到潜鱼又在用他湿漉漉的眼睛看她。
她把玩着手里的茶盏,心里无奈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相识这么久,思虑万千,对于潜鱼,虞惊霜只能对他做出两个字的评价:
沉静。
他就如同水一样。
但不是那种午后经过烈日暴晒,波纹平静的大江大河。
也不是晚间由月色笼罩,闪动着粼粼光影的湖水。
而是像那种雪山脚下潺潺的溪水。
尽管春日和煦、暖意融融,风中也飘来了细微的花香,被冰封了整个冬日的溪水悄然融化,看似生机盎然。
但若是你此时临近溪畔,就会发现溪中并无一条游动的小鱼。伸手去触摸,它仍然冷冽,凉得彻骨,仍是一捧流动的冰块。
潜鱼就是这样,将自己封在一种流动的冰的气息中,面对周围的各种或嗔或怒、或喜或悲,都无动于衷。
他是虞惊霜在一场决战的前夕救下来的。
那是一场对于她和梁皇的生死命运极其重要的决战。
赢了,明衡登基,君临天下、万民朝拜。她有从龙之功,能顺利隐退,保一世荣华富贵。
输了,不光两人,连同站在他们身后的所有朋党、盟友、军士……数十万人陪着他们一起被诛杀、死无葬身之地。她和这些人被判为逆贼,遗臭万年。
那是她一生中最艰难、最重要、最疲惫,也是最坚定强大的时日之一,时隔多年回想仍觉艰辛,但所幸她最后挺过来了。
那一年,风雨欲来的前夕,虞惊霜跑死两匹马赶回京畿去救明衡。途中正逢雨夜,她和随行亲信被困在山路上时,潜鱼像个破麻袋一样被人从山崖上扔下来,跌在她面前,奄奄一息。
怎么看都是美救英雄、其心不轨的阴谋。
小杏抽出砍刀,建议杀了这人灭口,以绝后患。
虞惊霜盯了他一会儿,慢悠悠道,这一趟不知道凶险如何,既然这么巧,不如就当他是上天扔给她们测吉凶的卜卦。
“积德,不杀了。”
她把人捡了起来,给他洒了药粉包扎伤口,吊着一口气。
然后掏出麻绳,从脖子一圈一圈捆到脚踝,直把人捆得像个大蚕蛹。再喂了他足足三幅软筋散,再拴上铁链,再上了五把锁。
她做这一切时,小杏就在一旁震惊又无语地看着,虞惊霜嘿嘿一笑,解释说积德归积德,但还是要防着人的,她们干得是掉脑袋的造反,别临到关头了让他给坏了事儿。
潜鱼清醒过来时也是一惊,至今虞惊霜想起他那时候呆愣震撼的表情就笑得肚子痛。
很长一段时间潜鱼只能在地上咕蛹,或者一动不动,躺着望天,静静地沉思。别人给他喂饭时,他也只动一张嘴,一张一合,从不多嘴。
虞惊霜那时候看过他的脸——平平无奇的一张脸,不美,也没什么伤疤丑到不能见人。
她半夜偷摸进房间揭开面罩的时候,潜鱼只是淡淡地睁开眼睛,没顾她的尴尬,平静地道,既然满足好奇心了,就劳烦她给自己再戴上面巾,他不能被别人看见脸。
很淡然、很平静、很心如死灰。
显得偷溜进来摸人家脸的虞惊霜很不地道。
回想到这事,到此时,虞惊霜仍觉得尴尬,赶紧摇摇头,把这段记忆跳过去。
她猜测他身份肯定不简单,毕竟最后一战里,她攻入了皇宫后,被明衡的宿敌偷袭,潜鱼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以一个刁钻的角度为她挡了一下,给了她机会一枪挑死了那小崽子。
那人临死前拽掉了潜鱼的面巾,然后看着潜鱼的脸不甘心地呜呜叫,她想跳过去听听他的遗言,结果打了太久腿麻了,没收住劲,跳得有点猛,宿敌被她一脚就正好把脖子给踩断了。
死前那人喉咙里的“呼哧”声像个破风箱,一喘就是一口血,哪里还能说话。等虞惊霜把耳朵凑过去,催他快说时,他两眼一瞪她,直接就没了气息。
虞惊霜发誓,虽然当年那崽子也用脚踩过她的脖子逼她就范,但她那一脚绝没有公报私仇的意思,只可惜没人相信她。
所以到最后,她也不知道潜鱼到底是什么身份,能让向来面不改色的明衡宿敌那么震惊——这真是虞惊霜心头一大憾事。
自那之后潜鱼伤养好了,就说要报恩,虞惊霜也不知道他要报什么恩,但白送来的苦力,她自然欣然收下。
不得不说,潜鱼真的很好用。
他力气很大,肩挑四桶水都不大喘气;
从二里地外的街市上扛两包稻米也健步如飞、面不改色;
修屋顶、栽树、凿池子、打扫庭院样样不在话下。虞惊霜还把他借给过明衡去挖皇宫里的地砖,明衡用了也说好。
只要他在的日子里,虞惊霜总是指使他干活。因为她也经历过,所以明白,勤劳、充实、脚踏实地的劳作,能使人暂时放下心中的执念,化解人心沉重的悲伤。
她从来不问潜鱼为什么总是一副难过的样子,因为很多人都会有一段难以释怀的沉重往事。
很多时候她感觉潜鱼已经快要承受不下去了,他消失一段时间,虞惊霜都会默默猜他估计找了一块空地把自己埋进去了。
然而最后,他还是会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沉默地推开门,轻轻应一声“回来了”。
也许他也有一段悲伤的过往。每次看到他的眼神,虞惊霜都会这样想。
潜鱼一定不知道,他每次看过来的眼神,就像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根稻草,竭尽全力想要靠近,却又拼命掩饰。
可是,他不该将这样湿漉漉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他以为她会是那个伸手拯救他的人,那潜鱼就错了。红尘人间,唯有渡己,任何人都只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