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34节
  恒王都只是降了个等,嘉宁公主却被削去食邑远嫁出京,更是此生不得回,想来必是做错了什么事,才惹得皇帝震怒。
  顾瑾虽不知实情,但隐约觉着或许这叫皇帝气闷的事,也正是将太后气病的原因。
  皇帝不意外被她看出来,再者,他心中也确实舒畅了不少。
  “你这丫头,胆子是真大,朕是何心思也敢妄加猜测。”
  皇帝虽如此说,但神情却不见半分恼怒:“朕自不是只想带你过来祭拜,今日还有一处要去,时辰也差不多了,走吧。”
  顾瑾不明所以,不清楚还要去何处,但她还是跟着皇帝走了,侯府门前,一家子老少都聚在那里,眼看着他们要走,顾丛頫好不容易才鼓足了勇气,上前道:“陛下,家中多年未见郡主了,实在是万分想念。”
  “今日郡主难得回来,不知是否能容臣和母亲与郡主稍说两句?”
  人家亲叔父和祖母想要与之叙旧,皇帝本也不该拦着,但他更看重顾瑾的意思,于是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只问道:“你如何想?”
  顾瑾不去看顾老夫人眼中那殷殷的期盼,面色从容道:“不用了,也无甚要说的,还是莫要耽搁陛下的行程了。”
  皇帝颔首,与顾瑾同上了那辆来时的马车,车帘放下,也彻底的将顾家人隔绝在了外面。
  为了掩人耳目,今日出宫的马车并不宽敞,内里也朴实无华,两人坐在里头,膝盖之间只余一拳的距离,顾瑾怕颠簸中碰着了皇帝,一直都在努力的往角落里缩,连裙摆都被她牢牢压住。
  然而她人虽没碰着,女儿家那股清淡的体香却在狭小的车厢内荡漾,萦绕在鼻间经久不散,原本闭目养神的皇帝渐渐睁眼,狭长的凤眸微微眯起,看着那时刻注意着二人膝间距离的小姑娘,谨慎的小模样倒有几分意趣。
  但看着看着,皇帝的眉心又重重一跳,眼中闪过一抹深思,他对这小姑娘的关注,似乎太多了些。
  皇帝敛下复杂难明的心绪,开口打破了车厢内的寂静:“刚刚为何不与你叔父和祖母说几句话?”
  顾瑾一惊,这才发现皇帝正盯着自己,她想了想,回道:“臣女瞧见了祖母的眼神,与当年不同,多有亲近之意,但臣女却不想不计前嫌,就这样不往来,也很好。”
  “陛下不是也曾教过臣女么,不要耳食目论,轻信他人。祖母以前并不喜欢我,如今骤然变了态度,比起信她幡然醒悟,想要重修祖孙情分,我更觉她是在我身上有利可图。”
  今时今日,在面对这份血脉亲缘之时,顾瑾已然足够冷静,也不愿受其裹挟,她真正该报答的,是太后和皇帝,而非顾家人。
  皇帝却道:“你不喜欢,不相信,但并不妨碍加以利用。”
  “顾丛頫是没什么能耐的,却还有个好儿子,与你那云家的表兄是同榜进士,品性也算中正,待他袭爵后,或许有望光复侯府门楣,若能与顾家修睦,趁着未起势前帮扶一把,日后你那袭爵的兄长也会记着你的恩情,不会慢待你。”
  “稍加施恩,就能为之所用,这很划算。恩怨,往往远没有眼前的利益重要。”
  年少时也曾快意恩仇的帝王,如今也将这在数次试错后才懂得的道理,传授给了顾瑾。
  待小姑娘出宫嫁人后,宫外还是要有些助力才好。
  顾瑾只是笑笑:“臣女有云家的表兄和嫂嫂就够了,无需旁的兄长。”
  “再者,得您和太后娘娘护着,臣女又何需去与侯府修睦?”
  顾瑾不是不明白皇帝所说的道理,但得人偏爱的孩子,又怎么会畏惧无所依仗呢?
  作为长辈,皇帝深觉自己此时应该教导小姑娘不能太过依赖他人的道理,这世上只有自身才是最可靠的。
  可对上她澄澈的眉眼,又觉得这样也很好,终归有自己护着,谁又能亏待了她?
  ……
  顾瑾没想到的是,皇帝带她去的会是处决曹氏全族的刑场,他们隐在暗处看着,午时一过,监斩官的令牌落地,刽子手的刀斧就利落的劈断了那一个个脆弱的脖颈,人头滚滚,鲜血横流。
  顾瑾头一次见到如此场景,小脸上一片苍白,腿都跟着软了,眼看着就要跌坐在地,皇帝却伸出手稳稳的将她扶住,轻声道:“还要继续看吗?”
  来此之前,顾瑾本来也没想看啊!
  刚刚没走,是心知阿爹的战死与曹家有关,也动了想要亲眼见证曹家恶有恶报的心,但那血色和人头的冲击力实在太大,顾瑾摇了摇头,刚想说要回去,就没忍住恶心,‘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她的动静在这样的场面里并不明显,伴随着场下人的惊呼声,顾瑾哪怕没亲眼见到,也知道是第二批人头落地,只消想想,就胃里翻腾,又吐了出来。
  “哎呦!爷,这血腥的场面可不是姑娘家该看的东西,小心回去再梦魇了。”林常青焦急地在旁边直打转:“咱们还是快带着姑娘回吧。”
  皇帝也没料到顾瑾的反应会如此大,他蹙眉看着蹲在地上吐了个昏天黑地的小姑娘,手掌在空中顿了顿,最后还是抚上了小姑娘的背脊,力道轻柔的安抚着,直到顾瑾吐够了,闪着泪花抬起头,可怜兮兮的叫了声陛下,皇帝便再难掩饰担忧,将人打横抱了起来,大步朝着马车而去。
  顾瑾被吓了一跳,自大些后,除了险些被恒王轻薄那次,她就不曾再被男子近过身,哪怕是幼时常抱起自己的皇帝,这大庭广众之下过于亲近的姿态,叫她惊惶又无所适从,她缩着手指,害怕摔下去,却也不敢拽住皇帝的衣袍,身躯僵硬,小心翼翼地道:“您先放我下来吧,臣女……我没事的,能自己走过去,刚吐完,身上有些脏……”
  第221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4
  皇帝难得的没有嫌弃,直到将人抱到了马车里才放下,他看着顾瑾还是一脸难受的样子不由皱起了眉,道:“要是还想吐就吐吧,不必强忍着。”
  顾瑾连连摆手,半靠在马车里给自己顺着气。
  林常青已经吩咐侍卫赶车了,刑场那边的喧嚣声渐渐远去,顾瑾这才缓和了许多。没一会儿,一碗街边买来的甜汤被皇帝亲自递到了顾瑾面前:“漱漱口,直接吐在碗里。”
  顾瑾伸手想要去接碗,皇帝却没松开,只道:“车内颠簸,就这样喝,免得再撒一身。”
  这是什么福气?能劳动一国之君伺候了自己一回?
  顾瑾暗戳戳的想着,乖顺的低下头去喝,待到漱完口后,倚在那里一个没忍住,竟是傻笑了一声。
  皇帝:“?”
  他还以为是将人给吓傻了,伸手去摸了摸小姑娘额头的温度,见没什么异常才问道:“笑什么?”
  顾瑾有点儿不好意思道:“臣女只是突然想着,能劳烦陛下亲自照顾一回,真是臣女之幸呢,觉得自己的身价都跟着长了不少。”
  皇帝:“……”
  皇帝看了她一眼,到底没说话。这小姑娘怕是已经忘了,她小时候生病时是谁给她喂的药。
  顾瑾受了惊吓,这长公主府自然是去不成了,皇帝亲自将人送回了寿康宫,又命人去煮安神汤,太后知道了,还以为是顾瑾在宫外受了伤,连忙就要起身去看,最后还是皇帝亲自过来才将人劝住。
  可当得知是皇帝将人带到刑场去才把人吓着的,太后险些没当场叫他气到病愈,指着他骂道:“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小姑娘,带她去看什么不好,看砍头?”
  “她又不像你,在战场上拼杀过的,什么都不怕,这要是吓出个好歹来如何是好!”
  太后说着说着,不甚解气,这要是别人干出这种糊涂事来,太后早就骂上蠢货了,但眼前的毕竟是皇帝,还是要给他留点儿脸面的,火气没处撒,最后只能一连翻了好几个白眼。
  皇帝倒是难得地任由太后数落,原本只想着让顾瑾亲眼看着父仇得报的场景,没考虑到小姑娘是否会受惊,却是他的疏忽。
  作为补偿,流水般的赏赐进了寿康宫,生生将顾瑾的小金库装得满满当当的。太后也没再想着把人往外撵了,直接拘在了殿内,两人一个手捧汤药,一个顿顿安神汤,颇有些共患难的意思。
  这样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足足过了近一个月,不用太后赶人,顾瑾就先遭不住,往外跑了。
  上驷院里有一片校场,顾瑾与长公主一起跑了会儿马,又练了练弓箭,这才觉得一身的筋骨终于松散了许多。
  长公主见此,没忍住笑道:“看你这精气神不错,这一个月的安神汤算是没有白喝了。”
  顾瑾苦着脸,这个月她可谓是过得水深火热,不止顿顿要喝安神汤,夜里太后还会叫人专门在她榻前守着,莫说是做噩梦了,就连多翻了几次身,睡梦中呢喃两声,第二日都要请太医过来请脉。
  然后便又是数不尽的安神汤喝进去,顾瑾被灌的晕乎乎的,那汤药本就有宁神助眠的效用,喝多了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打盹,一天十二个时辰,她能睡过去大半。偏太后还总是不放心,说受了惊吓容易离魂,哪怕顾瑾说自己大好了,汤药也不停,直养得顾瑾肉眼可见地圆润了一圈,太后才算是心满意足了。
  “殿下可别提这三个字了,提起来我就想吐。”顾瑾心有余悸:“这都快给腌入味儿了。”
  今日的天气有些热,二人也没在上驷院多待,活动够了就往御花园而去,原是想着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赏赏花,下下棋的,却不想刚走到水榭旁就听见前面有女人的哭泣和明晃晃的掌掴声。
  长公主皱眉:“前面这是怎么了?”
  顾瑾不用看就能猜到几分:“估摸着又是哪宫的娘娘们起了争执,听动静,该是动手了。”
  皇帝近来有重新召幸后宫的意思,时常会在闲暇时往后宫走走,偶尔留在哪处用个膳,更传了宫妃去勤政殿伺候过笔墨,虽然还没叫人侍寝,但这种种举动也叫素了多年的妃嫔们看到了希望,平静了许久的后宫终于掀起了些波澜。
  这不,还没等见皇帝临幸谁呢,暗地里的争风吃醋,你争我抢就已经开始了,也着实叫顾瑾大开眼界。
  在宫里待了十年了,她也是到现在才见识到了什么是后宫争斗。几十个女人明争暗斗,你设计我,我算计你,就为了能率先获得皇帝的青睐,这倒不像是要去侍候君王,更像是在争抢一块垂涎已久的肉,谁都想咬上一口。
  如此一想,顾瑾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要是往常,遇见这种情形,顾瑾都会选择直接远远绕开,毕竟她管不了后宫事,牵扯进去也是麻烦,但长公主却很有兴趣,拉着顾瑾就往前凑。
  水榭内,长公主与顾瑾走进去时,那骇人的掌掴还没停下,跟在后面的宫人大声通传了一句,里面的动静才将将停住,长公主慢悠悠的走近,看着屋内的众人,微挑着眉梢问道:“这是怎么了?本宫隔着老远就听着了动静,可是有什么热闹?”
  “正好,也叫本宫解解闷。”
  说完,她便自顾自的拉着顾瑾一道落座,欣赏着众人忐忑不安的神色。
  长公主虽不管内宫的事情,但她身份尊贵,又得皇帝信重,能与皇后平起平坐,又岂是她们这些小小妃嫔能得罪的?
  顾瑾看了眼那面颊肿胀的人,原本在外面听动静,还以为是在对哪个宫婢动手,但现下一看,竟还是个妃嫔。
  宫中的女人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那些,这人顾瑾和长公主都认识,是景福宫的赵美人,顾瑾还记得两次被传到勤政殿伺候笔墨的都是她,太后还为皇帝突如其来的开窍而高兴,特意召见了赵美人一回,给了不少赏赐呢。
  眼看着就要入皇帝和太后的眼了,极有可能是妃嫔里侍寝的第一人,这样的人也敢动?
  第222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5
  赵美人也缓过了神来,她捂着脸颊,扑跪在了长公主面前,泣声道:“长公主殿下,求您为妾身做主啊。”
  说来这赵美人的样貌就如其位份一般,确实美艳,五官浓丽,身姿绰约,眉目流转间带着些许妖娆的韵味,见之叫人眼前一亮,此时哪怕她容貌被损,可那伏在地上梨花带雨的模样,也着实惹人怜惜。
  长公主抬了抬手,叫人将赵美人扶到旁边,这才扫视过在场的妃嫔,冷声道:“这宫规本宫若是没曾记错,后宫之中,除了太后和皇后,该是无人有权利私下对妃嫔用刑的,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是太后太过宽仁了么?”
  场面霎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赵昭仪。”长公主横眉望去:“你是这里面位份最高的,不如就由你来说说,今日这是闹得哪出啊。”
  赵昭仪正是四皇子的生母,原本见到长公主时心中就觉不妙,现下被单独拎了出来,也不免尴尬,她忙上前回道:“长公主恕罪,是这赵美人出言不逊在先,在场的姐妹都可作证,臣妾这才一时气愤,出手教训了她。”
  顾瑾多看了赵昭仪一眼,这人是个张扬的性子,以前还算老实本分,但皇后被废,恒王降爵的事情似乎叫她瞧见了出头的希望,最近已经按捺不住脾性,愈发张狂了起来,隐隐有想要在宫中拉帮结派的意思,甚至就连太后跟前的红人,顾瑾这么个郡主,她都没忘记拉拢,前前后后送了不少稀奇玩意过来。
  顾瑾没想与后宫妃嫔深交,最开始看在四皇子的面子上,还收下了礼物,给了回礼,但自发现赵昭仪有助力儿子夺嫡的野望后,顾瑾就彻底断了与赵昭仪的来往,自此后,赵昭仪再见到自己的时候,眼中都是明晃晃的不满。
  太后知道这事,也只说了句:“这人着实愚蠢,离她远些是对的。”
  长公主冷冷睨着她,并不将所谓的皇子生母放在眼里:“哦?怎么个出言不逊了?值得你违逆宫规也要出手教训?”
  有长公主问话,在场的没人敢隐瞒,没多久,就将前因后果交代了个清楚。
  原是赵美人得了皇帝多次传召,在宫中风头太盛,惹了人嫉妒,今儿个在御花园里乍一碰面,自然就惹出了口角。
  以赵昭仪为首的几位妃嫔,仗着位份对赵美人多有为难,讽她衣着打扮不够庄重,想来能多次得见圣上,靠的都是以色侍君,但几番都没能成功侍寝,可见魅惑人的本事还没学够,焉知待皇帝看腻了,会不会直接将她抛在脑后。
  赵美人也不是好惹的性子,刚开始还隐忍着,等有人说了句她进宫前合该去秦楼楚馆,好好学一学那里花魁们的手段后,便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回怼道:“妾身再不济,好歹陛下还愿意见一见妾身,总比那些人老珠黄,只能暗中羡滟着别人的怨妇要强。”
  “有皇子又如何?在潜邸伺候过又如何?要是陛下当真在意,又何至于十几年还熬不到一个妃位?”
  要是她阴阳怪气些旁的,赵昭仪可能还不会如此愤怒,但赵美人的话活像一把刀子捅在了赵昭仪的心里,毕竟赵昭仪是唯一一个育有皇子却迟迟没能封妃的,甚至连个封号都没混上,虽然共同协理宫务,但在庄妃和德妃面前,却永远矮她们一截。
  于是一怒之下,就要罚赵美人跪在此处反省半日,可赵美人拒不受罚,反说要请德妃和庄妃给自己做主,这才把赵昭仪气得失了理智,直接叫宫人上去掌掴。
  长公主看着楚楚可怜的赵美人,又瞧向略有些忐忑的赵昭仪,嗤笑了一声:“赵昭仪的脾气,还真是大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