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33节
  第218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1
  曹氏案牵连甚广,不单曹家全族判斩,与其勾结的几大世家也都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朝堂之中许多与之有往来的,罢黜官爵功名都已经是最轻的处置了。
  而废后曹氏的两个子女,虽不像众人所想的那般废为庶人,但恒王的亲王爵被降为郡王,嘉宁公主则是被削去食邑,火速指婚了个陇西的落魄伯爵府,远远发嫁,终身不得回京。
  太后大病了一场,顾瑾衣不解带的守在榻边照顾着,足足过了半月余,才算转好,她心疼的看着累受了一圈儿的小姑娘,摸了摸她的头道:“还是哀家的瑾丫头最贴心。”
  “比那整日里不照面的皇帝可强多了。”
  刚走到殿门前的皇帝:“……”
  姜妤险些没忍住笑出声来,连忙出声请安,给里面的太后提个醒。
  太后听见了动静,却并不当回事,只哼了一声:“还不叫人说了不成?”
  皇帝进来给太后请了安,难得闷闷的解释了一句:“最近前朝确实很忙。”
  忙着处置曹家余孽,清查朝中党羽,忙着斩草除根。
  但皇帝再忙,太后重病之时也是日日来探望的,只是每次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能像顾瑾这般守在榻前罢了。太后这话说的,多少有些不讲理了。
  “你忙,你是皇帝,你当然忙。现下可都忙完了?”
  皇帝颔首:“忙完了。”
  通敌叛国,谋朝篡位,都不用等到秋后处决,刑部那边定了罪,就能将曹家推上断头台,而明日,就是曹家的死期。
  “明日,先叫德妃她们来给母后侍疾吧,朕想带着这丫头出宫一趟,祭拜一番她的父亲。”
  皇帝处置曹家的时候,还连带着给了顾丛炣追封,如今也该是时候带着他的女儿,前去祭拜一番了。
  太后哪里会不同意呢?
  “去吧,去吧,哀家这儿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你带着瑾丫头祭拜完后,顺道将人放到宜惠那里吧,叫宜惠带着她好好玩儿玩儿,没将这瘦下去的肉养回来,可别回宫。”
  顾瑾放心不下:“娘娘……”
  “哀家这儿这么多人伺候着,不缺你个小丫头。”太后摆了摆手道:“不玩儿个痛快,就别进寿康宫的门。”
  ……
  第二日一早,皇帝便带着顾瑾私服出了皇宫,此行先是去了永定侯府,等他们的车驾到时,永定侯府的一众人皆已候在了府门前,见到圣驾当下便要行礼参拜,却被林常青轻咳一声给止住了,直到将人请进府内正厅上座,顾丛頫才带着府中众人乌泱泱的跪了一地。
  皇帝要来永定侯府,他们也是接驾前小半个时辰才得到消息,匆忙间只来得及备上些许寻常的茶点瓜果,略微洒扫了庭院,这排场多少有些寒酸,顾丛頫面上惶恐:“臣不知陛下驾临,多有怠慢,还望陛下恕罪。”
  屋内没有人敢抬头直视圣颜,直到林常青收了皇帝的示意,叫众人免礼后,他们的视线才敢微微上移,最终落在了一旁站着的顾瑾身上。
  顾瑾也屈膝见礼道:“祖母,诸位叔父,婶婶安。”
  她眉眼冷淡,近十年未见,年幼时也只短暂的相处过半个月,早已对不上这些人的脸与名号了,除了满头华发的顾老夫人最好认,其他人索性一句带过,至于那些同辈的兄弟姊妹,她有郡主的封号,要见礼,也是他们与自己见礼。
  顾老夫人浑浊的眼神泛着光亮,顾丛頫也抖动着唇角,想要与这往常见不着面的侄女说两句话,但碍于皇帝在场,没人敢轻举妄动。
  皇帝也只是稍坐了片刻,似是没看见他们欲说还休的神情,只正色道:“朕今日来,是陪长乐来祭拜武毅将军的,府上祠堂在何处?永定侯带路吧。”
  顾丛頫岂敢不从,连忙躬身在前为皇帝和顾瑾引路。
  祠堂之中,顾家人都守在门外,只皇帝陪着顾瑾迈步而入,香案后一排排的牌位陈列整齐,顾瑾梭巡了一圈,终是在最前排,瞧见了父母的牌位。
  “去给你父母磕个头,上炷香吧。”
  顾瑾默默上前,点上了三炷香,又跪在蒲团上,对着上首的灵位虔心磕头。
  皇帝略显温和的声音再度响起:“可有什么话想与你父母说?”
  顾瑾跪在那里想了许久,分明心中有千言万语,分明她曾无数次独自一人缩在被窝里叫着阿爹阿娘,可看着那冷冰冰的牌位,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说自己很想念他们吗?但随着岁月流转,那些思念也不过是手心里的一捧细沙,渐渐流逝,已经足够她忘记父母的音容笑貌了,或许再过许多年,有关父母的记忆,会全然消失,只剩下那刻在牌位上的名字。说自己曾受过的委屈,还是说太后娘娘对自己的好?
  心念百转千回,却一切都无从说起。
  冷冰冰的牌位,寄托不了她的思念。
  皇帝并没有催促,只在旁耐心的陪着,直到顾瑾自己站起了身,摇着头道:“没什么可说的了,想说的,臣女早就已经在梦里说完了。”
  梦里那朦朦胧胧的两道身影,更能叫她无所顾忌的倾诉一切喜怒哀乐。
  若今日要是非要留下句话,那大抵上就是——轮回的路上别再为自己挂心,也别回头,这份亲缘若未绝,就等来世再续吧。
  顾瑾眼眶有些酸涩,却没掉下泪珠,一双晶莹的杏眼看向皇帝,问道:“陛下会不会觉得我不悲不痛,太没孝心也太无情?”
  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近在自己眼前,与当初爱哭又怯懦的模样截然不同,皇帝鬼使神差的抬起手,摸了摸她的发顶。
  这是自顾瑾稍大些后就再没有过的亲昵举动,还没等顾瑾反应过来,皇帝的手心就似被烈火猛地烧灼了一般,猝然收回手去,背负在身后紧握成拳。
  “不会,孝心从来都不以眼泪来论斤两。”皇帝的目光瞥向顾丛炣的牌位,道:“你也曾在这侯府住过,既然回来一趟,不妨四下走走?”
  顾瑾点头,二人没再叫永定侯府的人跟着,从祠堂出来后,便沿着一旁的游廊走着。
  第219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2
  永定侯府如今对顾瑾来说很是陌生,她看着眼前的庭院,眉头稍稍拧起。
  这样细微的神情,却恰好被转过头来的皇帝尽收眼底:“在想什么?”
  顾瑾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永定侯府,多有些消颓之气。”
  顾瑾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长公主常会带着她赴些京中显贵的宴席,那些人家里也有以清流自持的,府宅内不见奢靡之气,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会讲求个意境雅致,但眼下的永定侯府……
  是真的既不奢靡,也无雅致,那杂乱无章的园景,和因着无人居住而年久失修的小院,全然看不出半点侯府门庭的影子。
  难道是这些年里发生了什么事吗?永定侯府已经没落了吗?
  再不就是为了迎接圣驾,特意装出来的?
  这想法只生出片刻,就被顾瑾给否决了,皇帝今日出宫是微服私访,并没有宣之于众,永定侯府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窥探到帝王行踪,而且这破败的景象不像是一朝一夕间能伪造出来的。
  “你能有所察觉,也算机敏。”
  皇帝赞了顾瑾一句,问道:“可还记得当年你被猫抓伤一事?”
  顾瑾自然记得,那疤痕可是快一年才消下去的,血痂刚脱落的时候,自己瞧见那细长的疤痕时,还以为太后说的不会留疤是骗自己呢,闷闷不乐了好久。
  “朕下旨惩处了你那同族的长姐和徐尚书的长女。”
  “徐尚书得知因由,自然会与永定侯府结下仇怨。”
  他寄予厚望的女儿因着顾家女的挑拨暗害断了进宫的路,甚至还牵累了名声,再无望嫁个好人家,徐尚书如何不怒?
  这些年里对永定侯府可谓是明里暗里的使绊子,一副势不两立的做派。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尚书,一个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侯府,两相对起来,谁胜谁负,不言而喻。
  顾丛頫这几年使了无数人脉钱财,在京中竟还连个七品的芝麻官都没捞到,只占个勋爵,就知过得有多凄惨。
  顾瑾方知当年的一件小事,还有如此余波,她眸中惊讶:“可侯府祖上积攒的家财产业呢?只要好生经营,就算在朝中无仕途可言,也该能保住富贵的啊。”
  哪怕不能保世世代代无忧,总该一代之内,不会如此落魄萧条。
  皇帝看了顾瑾一眼:“再多家财,也要有人操持。”
  顾琳见恶于皇帝,顾丛頫怕牵连自身,不仅顺着皇帝的旨意叫其落发出家,还直接将人赶回祖籍的家庙去,彻底将人幽禁了起来。
  李氏自然舍不得女儿,与顾丛頫大吵了一架后,抵当了不少府中的田产商铺,带着银钱和另外两个儿女也跟着回祖籍了。
  侯府的产业自此便只能托付给三房,四房打理,可这两房的夫人又没有一个是能挑起担子的,只想着如何给自己房里争些好处。这人心都不齐,财自然也就散了。
  盛京城更是个寸土寸金的地界,既要维持平日必要的花销,还要与各家勋贵迎来送往,入不敷出只是早晚的事。
  “更何况,宫里也不是白养着你的。”
  皇帝看着她疑惑的神情,笑出了声:“你是顾家的女儿,皇家帮着养孩子,已经是劳心劳力了,这花销,自然该是永定侯府来出。”
  “每年侯府都要往宫里送万两白银,现银凑不出来,就拿田产铺面相抵。”
  顾瑾瞠目结舌,所以……她在宫里,实则花的是永定侯府的银钱吗?
  皇帝看着小姑娘怀疑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多养你这么小丫头,朕跟太后还是养得起的,侯府送过来的银钱,都分文没少的给你攒着呢!真当朕贪图你那点东西?”
  顾瑾笑弯了眉眼:“那这么说来,臣女现在岂不也算是个富户了?”
  确实是个富户,除了这十万两的银钱,还有当年封赏给顾丛炣的珍宝银钱,他女儿都养在宫里,这些东西皇帝自然也挥挥手扣下了,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小姑娘喜出望外的样子着实显得没出息,皇帝板起脸来:“如此小家子气,这么点儿银钱就能叫你高兴至此?”
  “朕亏待你了不成?你的食邑,可都是比照公主给的,再有太后补贴你的,嘉宁……几个亲王手里头的,怕都不如你的多。”
  顾瑾又哪里是为了那十万两高兴呢?
  “陛下这可错怪臣女了,臣女不为这些银钱高兴,臣女高兴的,是这十万两,出自侯府呀!”
  当年为族中亲人所不喜,顾瑾一度当真觉得自己是个灾星,这才刑克六亲,但有太后无微不至的宠爱呵护,她早就不会再为此自苦了,甚至还隐隐记着仇,没想报复,就是她顾念着最后一丝血脉亲缘了。
  但皇帝却早在不知不觉间帮她从侯府身上撕下一块肉来,想想就觉着暗爽。
  果然呐,她还是有点儿小心眼儿的。
  “谢谢陛下为臣女筹谋打算。”顾瑾笑盈盈的敛衽一礼“要是没有陛下,臣女可拿不着侯府的半分银钱。”
  皇帝倒是没料到她是高兴这个,摇头无奈道:“你这丫头。”
  “别人无论心中是个什么想法,总要在朕面前装个贤孝,你却没有顾忌。”
  这对侯府处境幸灾乐祸的样子,半点都不知遮掩。
  “因为臣女知道,陛下是最明事理的啊。”
  “在外人面前,臣女或许会装模作样一番,但对陛下,臣女只想坦诚以待。”
  顾瑾觉得这理所当然,从小到大,皇帝对她教导良多,亦如师长。顾瑾全然的信任皇帝,也敬重皇帝,又何必在他面前多加矫饰呢?
  皇帝听了小姑娘的话,却是怔然一瞬,近来压在心里头的烦闷,似乎瞬间就消散了不少。
  或许……不是他不会教养孩子,而是嘉宁,与自己差了些父女缘分,那孩子,从不会像眼前的小姑娘这般,交付给他些许信任,与他坦诚相待。
  第220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3
  皇帝继续迈步往前,顾瑾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直到他再度停下脚步,慨叹了一声后,顾瑾才轻声问道:“陛下的心情有好些么?”
  皇帝回身看向顾瑾,只见小姑娘也正认真的看着他:“您今日出宫,可不单单是陪着臣女来祭拜父母吧?”
  更像是出来散心的,该是为了那远嫁了的嘉宁公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