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28节
  皇帝阅人无数,小孩子更是藏不住心事,只一眼,皇帝就能将她那点儿小心思看个分明。
  但该如何与个孩子讲道理?说得再多,她又是否能听得懂?
  皇帝有些苦恼,面对朝廷大臣,他可用雷霆手段,几个皇子公主,也都是亲子,教训起来没有顾忌,但对上顾瑾,却多多少少有些无奈。
  他学着太后的样子,揉了揉顾瑾的小脑袋,温声道:“这皇宫,日后就是你的家,在这里,你不用畏手畏脚的行事,大可无拘无束的,就算闯祸,朕也只会训斥你两句,绝不会赶你离开。”
  顾瑾眼神一亮,试图理解着这句话的分量。
  皇帝却犹觉不够,他稍一思量,又道:“从今日起,朕每月都可以许诺你一件事,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答应你。”
  胆子不就是在一次次的提出要求,又一次次的被满足中练出来的吗?
  “现在,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顾瑾眼珠直转,想说,又不太敢说。
  皇帝也不急,就这样颇有耐心的等着,最终顾瑾还是鼓足了勇气说出口:“我……我可以要青玉吗?”
  青玉跟她一路从边城回到了盛京,可自己进了皇宫,却将青玉留在了侯府,不知道她能不能吃饱饭。
  顾瑾问过伺候她的宫婢能不能也接青玉进宫,得到的答案却是不合规矩,叫她沮丧了好一阵。
  青玉?
  皇帝皱眉,青玉算不得什么贵重的东西,在一众玉石器件中,只是平平无奇罢了,要这东西做什么?
  小姑娘怕是还不明白帝王一诺的意义,皇帝想说些什么,但看着顾瑾满含期待的眼神,又止住了。
  罢了,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吧,这也只是第一次,等后面胆子大了,自然也就敢提些更大的要求了。
  “可以,不是什么难事,今日朕就叫人给你送去。”
  顾瑾笑弯了眉眼,小身子还没忍住颠了颠,看她这容易知足的样子,皇帝不由笑问道:“朕答应了宝儿,宝儿都不知感谢朕吗?”
  他逗弄小姑娘时,惯爱用从顾丛炣那里学来的称呼,且他能察觉到,顾瑾也很喜欢听人这样叫她,每次耳朵都会偷偷动一动。
  顾瑾皱着小眉头,明显是在思考该如何表达感谢。
  皇帝本也不在乎一个孩童的谢意,见顾瑾迟迟没有动静,刚想抱着她出去转转,就觉胸前一紧,衣襟被人扯住,脸上有温热的触感传来。
  皇帝身形猛地顿住,低头看向刚刚胡作非为的小姑娘,眉头直跳。
  “你这胡乱亲人的毛病还没改?”
  顾瑾懵然,不知道皇帝是在说什么。
  皇帝也扶着额头,感慨着顾丛炣宠女太过,这才叫小姑娘养成了这么个习惯,小时候如此也就罢了,男女七岁不同席,再大些可如何是好?她是该懂得男女大防的年纪了。
  皇帝替顾丛炣操着当父亲的心,拍了拍顾瑾的背脊,低叹了一声:“以后不可随意亲人,尤其是男子,哪怕是为了以示感谢,也绝不可如此。”
  他眯了眯眼,怕小姑娘不长记性,沉声警告道:“若你再敢胡乱亲人,朕就像今日惩罚嘉宁那样,命人打你的手板!”
  顾瑾惊恐的背过手去,连连点头。
  她可是看见了嘉宁公主肿的不成样子的双手,比阿娘打自己的重多了,她才不要挨打。
  皇帝见她畏惧,总算是心满意足了。
  该与小姑娘说的都已说完了,皇帝没抱着她出去转多久,就遣林常青将人送回了寿康宫。
  回来后的顾瑾明显比往日精神了许多,跟太后一起吃过午膳后也不愿意去睡觉,反倒是坐在门槛上,时不时地往宫门口张望着,像是在盼望着什么。
  太后看得稀奇:“皇帝是怎么哄的人?瑾丫头今儿个没躲起来不见人。”
  姜妤笑道:“咱们小郡主是个有福气的,陛下少有对人如此耐心的时候,却愿意趁着闲暇时哄逗小郡主,可见是真心疼爱的。”
  太后也很满意:“之前看着皇帝对几个皇子公主都不算亲近,哀家还以为皇帝是不喜欢孩子呢,但瞧他和瑾丫头相处,又觉似乎不是。”
  “天家子嗣,日后再不济也是朝廷肱骨,对皇子们,陛下怕不是不疼爱,只是严加教导罢了。”姜妤给太后添上了茶水:“至于公主……”
  皇帝对这个女儿其实不错,但架不住嘉宁公主不与皇帝亲近,又被皇后教的娇蛮,只看她敢公然推大皇子入水就知道了,也不怪皇帝罚她。要能像顾瑾这样听话乖顺,皇帝怎么会不疼爱呢?
  “嘉宁的性子……是被皇后养左了。”
  皇后的位子还没坐稳当,就敢教孩子嫡庶尊卑了,可见是个糊涂的。
  太后想着想着,突然问起:“皇帝有多久没进后宫了?”
  姜妤知道太后这是又跟着操起了心,只默默算了算日子,回道:“怕是快有小半年了。”
  这其间也只去了几个育有皇子的妃嫔处看看孩子,顶多就是留下用顿膳,至于留宿,那是一次都没有的,彤史那边的记档可谓是空空如也。
  “唉……他不喜欢皇后也就罢了,召一召其他妃嫔也好啊,堂堂君王,怎么过得跟个清心寡欲的和尚似的?”
  像先皇那样好色多情不好,但太过冷心冷情,也不是什么好事。
  或许是真没遇见个知心人呢?毕竟后宫之中的妃嫔少得可怜,还全都是潜邸的老人,或许有些新面孔,能提一提皇帝的兴致?太后暗自琢磨起了选妃的事情来。
  第208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11
  顾瑾足足坐在门边张望了许久都没动,宫人们要带她回屋也不走,太后不免有些好奇,温声问道:“阿瑾这是在等什么?是还想要出去玩儿么?”
  顾瑾摇了摇小脑袋,道:“不出去,我在等青玉。”
  “青玉?”太后一愣,疑惑道:“什么青玉?”
  顾瑾刚要解释,司造局的人就抬了许多东西进了寿康宫。
  姜妤上前询问:“这送来的都是些什么?”
  “回禀太后娘娘,这些都是陛下吩咐送来给长乐郡主的物件。”宫人掀开了锦盖。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满满当当的都是玉石制成的物件,什么玉瓷瓶,玉雕盆景,玉坠子,玉珏,玉梳,玉簪子……琳琅满目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顾瑾面露迷茫,宫人却躬身道:“郡主虽要的是青玉,但陛下特意交代了,旁的玉种也都挑些送来给郡主赏玩,还请郡主瞧瞧,可都喜欢?”
  太后惊讶:“瑾儿要这么多玉件做什么?”
  而顾瑾,此时也再忍不住了,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这还是她小半月以来,头一次哭的这么可怜。
  ……
  最后这事还是皇帝亲自来了一趟才算摆平,众人也才明白,原来小姑娘要的此青玉非彼青玉,而是个名叫青玉的婢女。
  太后将皇帝好一通埋怨,怪他答应了小姑娘的请求,还不问个清楚,凭白把人惹哭一回,随后又承诺,会尽早把青玉接进宫来,这才算是将人哄好。
  接进宫一个小婢女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只要太后和皇帝发话了,内侍省就半点儿不敢阻拦,甚至连籍贯都未曾仔细核验,就到永定侯府去要了人。
  永定侯府也不敢推脱,只叫内监递了话,说调教两日规矩就将青玉送进宫去,一同递到太后面前的,还有一张侯府大姑娘请求入宫探望妹妹的拜帖。
  太后拿着那拜帖看了又看,其实永定侯府递来的拜帖不止这一份,但太后气着他们没有分寸,叫顾瑾吃了那么多苦头,索性便对他们的拜帖视而不见了。
  但顾瑾再怎么说也是顾家的女儿,哪怕养在皇宫里,也断没有彻底不叫永定侯府探望的道理。
  太后问着坐在身边的小姑娘:“瑾儿回京后,你这个大姐姐对你如何?”
  顾瑾已经好久没想起永定侯府的人了,听见太后的问话,也不由得回忆起来。
  她与顾琳见的并不多,顾琳喜交际,每日不是在自己的院中研习琴棋书画,就是赴京中各式各样的茶会,诗会。
  侯府的一众奴婢对顾琳的赞誉都颇高,传到顾瑾耳朵里,都是大姑娘为人温婉和善,不止才貌双绝,还从不打罚下人,在她院子里伺候的,赏钱就能拿到手软,不似来伺候顾瑾……连点儿油水都捞不着。
  姐妹俩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都是在顾老夫人的房里,她也确实如婢女们所说的那样温柔和善,有次见顾瑾饿狠了,还笑盈盈的给她吃过一块糕点和肉脯。
  虽然后来被祖母发现了,罚自己禁食禁水跪了一夜的祠堂。
  想到这,顾瑾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能吃饱的感觉真好。
  “大姐姐给过我糕点吃……”
  这应该算是对她好吧?但想起顾琳的时候,就难免会想起祖母,顾瑾莫名的打了个寒战。
  太后没注意到小姑娘那一瞬的异常,听她这么说,只以为这顾琳应该是个好的,不然也不会偷偷给小姑娘吃食,便道:“你住在宫里也有段日子了,总不好一直不见侯府的人,过两日就让你大姐姐进宫看看你,可好?”
  顾瑾沉默了一阵,在太后的注视下点头应道:“好。”
  *
  又过了两日,到了顾琳拜宫的日子,顾瑾被太后抱着等在正殿,当见到顾琳带着青玉走进来的时候,就是眼睛一亮,直接从太后的膝弯上跳了下去,一边叫着青玉,一边飞扑着将人抱在怀里。
  青玉也很激动,两人姑娘,青玉的来回叫着,倒叫这大殿添了几分热闹。
  原以为顾瑾跑过来是为和自己这个长姐打招呼的顾琳抿了抿唇角,眼底闪过几分不满,却没表现在脸上,而是举止恭谨的先给太后请安行礼。
  太后叫了起,见她行止有度的样子,不免多了几分好感,待人抬起头,瞧清了长相后,更赞叹道:“早听闻永定侯府的大姑娘容貌当属京中一绝,如今一见,确是名不虚传。”
  顾琳又是屈膝一礼道:“当不得太后赞誉,女子容貌只是皮相罢了,臣女秉承家中长辈教导,深知修德修身才是正道,不敢有半刻疏怠。”
  太后对她的应答很是满意,无论世家娶宗妇,还是后宫纳妃嫔,容貌都是其次的,最重的,就是德行。
  往往有几分颜色的,总是难免在旁人的追捧下生出骄矜傲气来,反而疏忽了德行,像顾琳这样不止容貌出尘,还知德行才是立身之本的,实属难得。
  “很好,不骄不躁,永定侯府真是养出了个好姑娘。”太后原本想要给她个下马威的心思渐歇,抬手叫姜妤赐座。
  顾琳谢恩后款款而坐,她的礼仪规矩都是认真学过的,如今坐在那里,也是腰背挺直,仪态端庄,看向还与青玉抱在一起的顾瑾后,语气似有无奈:“二妹妹,当着太后娘娘的面,万不可如此无礼,快先松开吧,青玉日后都会留在宫中陪着你,相聚也不急在一时。”
  说完,她还转向太后,满脸愧色道:“还请太后娘娘见谅,二妹妹平日里的脾性最是乖巧懂事的,青玉是从边城跟她一路回京的婢女,两人一块儿长大,焦不离孟的,乍然分开这么久,骤一见面才会失态。”
  “扰了太后娘娘的清净,臣女愿带二妹妹谢罪领罚。”
  太后原本听她数落顾瑾还有些不悦,脸色都隐隐沉了下来,但听她后面的维护之语,又眉目舒展开来。
  “何需请罪?”太后笑道:“哀家就盼着瑾丫头能活泼些,更不忍用规矩束缚了她,这样开开心心的,就很好。”
  “闹腾些也无妨,正好给哀家这寿康宫添添人气。”
  第209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12
  顾琳暗暗心惊,看太后对顾瑾言语间的维护,显然是很喜爱这丫头的。
  只是这喜爱有多少呢?
  是当个解闷的玩意儿养着,还是当做子孙一般疼爱?顾琳忍不住想要试探。
  而此时,太后的注意已然是从顾琳身上重新转回到了顾瑾这边,她细细看了青玉,是个与顾瑾差不多大的孩子,整个人瘦瘦小小的,与顾瑾刚入宫时有得一拼。
  这无疑勾起了太后心中的不悦,她蹙着眉,对着顾琳意有所指道:“侯府能养得好你这么个姑娘,想来是用了不少花销,费了许多心血的,怕不是掏空了家底罢。”
  不然怎么就能缺了顾瑾一口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