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26节
  长公主也认真道:“我也会帮衬着母后的,陛下放心,以后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都不会叫人欺负了她。”
  皇帝点头:“朕信得过母后和皇姐。”
  话落,皇帝稍顿了片刻,又叮嘱道:“也请母后看顾着些,别叫皇后和嘉宁多与她接触。”
  第203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6
  太后只当是皇帝厌恶皇后,厌恶到连孩子都要防备了。
  顾瑾日后养在宫里,与嘉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多接触接触,能成为朋友不也不错么防着皇后就算了,防着孩子做什么?
  太后心里不免更发愁了,免不得为皇后开脱道:“其实今日皇后也算得体了,倒没做出什么蠢事。”
  “临告退前还给了这孩子不少赏赐,说是抚恤忠烈遗孤的。”
  “叫这孩子给嘉宁做伴读,想来也没什么坏心,只是想叫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在一起做个伴罢了。”
  “何必防的那么紧呢?”
  太后看着皇帝的冷脸,劝道:“哀家知你不喜曹家,但情势如此,曹家,还不能除啊。”
  “唉……不管你心中是如何想的,总归这皇后已经是立了,既是立了,就该给她应有的体面。帝后不睦,就是后宫不宁的根源,必生灾殃,礼儿和嘉宁两个中宫嫡出,也会因生母的缘故遭人非议,皇帝该是明白的。”
  皇帝仍旧沉敛着眉头,气氛凝滞了半晌后,终归是给了太后一个答复:“母后放心,朕有分寸。”
  “只要皇后不惹是生非,安安生生的当她的皇后,朕不会动她。”
  哪怕是为了两个孩子。
  说完,皇帝又看向睡得直点头的顾瑾,再度肃声道:“但这孩子,却绝不能与曹家有牵连。”
  不因其它,只因为……
  “永定侯之死,其中就有曹家的手笔。”
  孩子太小,没有给她父亲报仇的能力,也不该自幼被仇恨裹挟,毁了该有的童真,皇帝不打算告诉她这件事,但也不会让她糊里糊涂的认贼为亲,与曹家人有了情感的羁绊。
  太后心里的震惊自不必说,她嘴角张张合合,最后也只吐出了一句:“冤孽啊……”
  皇帝没再久留,先回了勤政殿去拟好了册封郡主的圣旨,着人去侯府宣旨,这才又继续处理着政务。如今朝堂初定,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却是危机四伏,于朝政,皇帝从不敢有半分懈怠,每日五更起三更睡已是常事,伺候在身侧的,哪怕是林常青,也不敢多劝。
  可今日,皇帝正批复着奏疏的时候,寿康宫里就派了人过来。
  各宫嫔妃送来的汤汤水水林常青敢拦,但寿康宫的消息他却不敢拦,问清了何事后便连忙进去回禀:“陛下,寿康宫遣人来报,说是长乐郡主吃坏了身子,如今腹痛吐泻,还伴着高热,太后娘娘不放心,想请您过去瞧瞧。”
  皇帝皱眉,倒没有被打扰的不悦,放下手里的奏疏起身就走。
  这样明显重视的态度,不由得让林常青将这长乐郡主的地位默默在心里提了两个台阶。
  *
  寿康宫中。
  太医院里值守的太医全都被叫了过来,此时正轮番给榻上的小姑娘看诊,太后心疼的安抚着,却没什么用处,皇帝刚跨进殿内,就听见了那细微又无力的哭声。
  他大步上前,直接免了太医们的礼数问道:“郡主如何了?病得很严重?”
  为首的太医回道:“郡主乃是食积引发的小儿惊厥之症,臣等已开好了方药,请郡主服下后,若是夜里能够退热便是无碍。”
  皇帝看着榻上口唇发绀,还时不时身体抽搐的孩子。白日里见她时虽瘦弱不堪,但总归是好好的,这刚养在宫里的第一夜,如何就丢了半条命去?
  皇帝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来了……哀家本没想叫你过来的,实在是怕这孩子真出点什么事儿。”
  太后多有些内疚自责:“是哀家的不是。”
  “哀家心疼这孩子,又担忧她第一日住在宫里会不适应,晚膳的时候就未曾叫她节制饮食,没成想竟会如此……”
  寿康宫里的饭菜大多都顺着太后的身体和胃口,全是些好克化的,饭后更是给她喂了些消食的药丸,太后原本以为吃多些也没什么,没成想晚膳后不过一个时辰,顾瑾就不太好了。
  太医从旁道:“太后娘娘容禀,寻常孩童就算食积也不至于引发高热惊厥,但长乐郡主想是有一段时间不曾好好进食的缘故,本就身体虚弱,受不得半点刺激,这骤然食了荤腥,又没加以节制,脾胃受纳不得,自是引发了急症。”
  说白了,就是身体底子差,需得慢慢调养,暂时还吃不得好东西。
  就在太后正心疼又焦急之时,榻上小姑娘突地蜷起了身子,小嘴微张,发着‘嗬嗬’的声响。
  皇帝不假思索,上前将人抱到了怀里,刚想叫太医看看,顾瑾就拽着他的衣袍‘哇’地一声,吐了他个满怀。
  皇帝:“……”
  一众太医和宫人:“……”
  只有太后哎呦一声,全然没有关心皇帝:“怎么又吐了?快快快!张太医,快给看看!”
  林常青上前,试图将顾瑾从皇帝身上抱走,只是这小姑娘仿佛认准了眼前的怀抱一般,小手死死的攥着,不肯撒手。林常青也不敢用强,生怕伤着她,只能无奈的请示道:“陛下,您看这……”
  皇帝爱洁,怀里的小丫头吐在他身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将人扔出去了,但想着这是故人之子,再看看她因着难受而皱紧的小脸,终是忍住了,强自闭了闭眼道:“就这样给她看!”
  “林常青,来给朕擦一擦!”
  林常青麻溜的拿了帕子上前,小心翼翼的清理着皇帝身上的秽物,吐在皇帝身上的,顾瑾还真是头一个。
  太医瞧过后,顶着皇帝有些阴沉的脸色回道:“陛下放心,郡主暂且没什么事,后面可能还会偶有吐泻,都属正常。”
  皇帝不耐的嗯了一声,幸而折腾了这么一阵,汤药也终于熬好送来了,姜妤拿着汤匙去喂,但苦涩的味道刚一碰到唇边,烧的神志不清的孩子就会偏头躲开,本能地不想吃药,只抓着皇帝往他怀里缩,还喃喃的胡乱叫着什么。
  那声调有些模糊,旁人或许听不清,但皇帝却听了个分明,刚升起的几分嫌弃也跟着渐渐消退,直至无影无踪。
  怪不得会如此粘着自己,这刚吐了自己满怀的脏丫头,正模模糊糊的叫着阿爹,显然是误将自己的怀抱认成了顾丛炣。
  第204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7
  皇帝若不想抱着,总有办法推开怀中的小丫头,但听了那声阿爹后,却是起了恻隐之心,再无法将人放下。
  他就这样看着姜妤喂药,直到两勺汤药都因为顾瑾的挣扎,最终洒在了自己身上后,这才略有不耐,皱眉沉声道:“朕掐开她的嘴,你直接灌进去。”
  太后:“……”
  太后难得见到自己儿子好脾气的模样,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坚持不住了,不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小孩子嗓子眼细,喂药可不能硬灌,再呛进肺里可就不好了。”
  “哀家先来试试。”
  太后也上前试了几次,可三五勺下去,顶多也就抵着顾瑾的舌头喂进去一勺,其余全洒在了皇帝身上,姜妤手里的帕子都不用给小姑娘擦嘴了,全用来给皇帝擦衣裳了。
  太后察觉着皇帝周身的威压越来越重,想想这丫头也确实把皇帝折腾个够呛,便想将人抱开再慢慢喂,却不料竟被皇帝伸手拦住。
  “她不愿撒手,就暂且先这样吧,免得再哭闹起来。”
  太后看看趴在皇帝怀里格外安生的孩子,也点了点头:“也好,只是这药……”
  照着太后的喂法,喝一口洒十口,不再熬上三五碗是喂不完的。
  皇帝也是担忧,硬灌不成,慢慢喂也不喝,人还昏沉着,就算是板着脸吓唬她,也是没用。生病了不吃药是不成的,小孩子高热不退最是危险,总不能这样由着她。
  他思来想去,最终从太后手中接过药碗,汤匙抵在顾瑾的唇边,道:“宝儿,喝药。”
  僵硬的语气别说太后了,就连守在榻边的姜妤和林常青都没眼看,顾瑾也没有如他所想一般张开口。
  太后叹道:“皇帝从来没哄过孩子,这可真是为难你了,还是哀家来喂吧。”
  皇帝没抬头,想了想曾经顾丛炣哄孩子的语气神态,缓和了紧绷的眉眼,温和着语声又说了一遍:“宝儿乖,阿爹喂你喝药。”
  太后有些讶然,不止是讶然于皇帝那一声阿爹的自称,更惊讶于有朝一日,能听见他如此软和的语气。
  她这冷脸的儿子,竟然还会哄孩子?
  只是没等她惊讶完,刚刚还没反应的顾瑾竟然真的张开了嘴,乖乖的任由皇帝将药给她喂了进去。
  就算苦的噤起了鼻子,也没将药吐出来,而是将皇帝抓的更紧了,哑着细嫩的嗓音道:“阿爹,阿爹……”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过了许久,待一碗汤药见了底,顾瑾再度昏沉沉的睡着后,太后才开口道:“皇帝的政务可处理完了?你且先回去忙吧,这孩子睡着了也就不会再闹腾了,哀家在这儿守着便是。”
  皇帝犹豫了,按理他该是立时将孩子交给太后才是,且不说这孩子将自己身上吐得一团乱,要是继续在这耗着,也耽误了朝政,但莫名的,他又不太想松手。
  想了想,皇帝还是道:“母后也忙碌一晚上了,还是先去歇息吧。朕今日不忙,明早也无大朝,可先在此守一守。”
  太后蹙眉,想要劝他回去,毕竟任是谁也比不得皇帝的龙体重要,但皇帝做了决定的事,又哪是旁人能劝得动的呢?
  “母后放心,朕不会整夜看着,只睡在外间,此处有宫人和太医轮流看护,若她哭闹,朕再起来哄一哄。”
  太后想着顾瑾昏沉间只认皇帝的样子,最终还是同意了。
  皇帝这还是头一次在寿康宫留宿,还是为了守着个孩子,便是对几个皇子公主,也从不曾这般上心过。林常青早就叫人取来了换洗的衣袍,还有那一沓未批阅的奏疏,皇帝索性就坐在榻边,一边看着宫婢们为顾瑾擦着手心脚心退热,一边处理着朝政。
  足足一整夜,小姑娘哭闹了两次,却只消皇帝抱起来温声安抚,就会很快转好,就连林常青看得都暗暗咋舌,心中感慨着这孩子与皇帝有缘分。
  *
  顾瑾的高热总归是在早上退了,只是她没想到,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竟然是那个长相冷冰冰的皇帝,吓得她小心翼翼的往被子里缩了缩。
  只是这点儿小动作自然是瞒不过皇帝,那双沉静的凤眼紧紧盯着榻上的小家伙,淡淡道:“醒了?”
  顾瑾在被子里捂了一会儿,有点儿喘不上气来,又慢慢的蛄蛹了出去,冒出个头来,警惕的打量着皇帝。
  皇帝却是皱眉,发觉这小姑娘似乎不太爱说话,昨日里跟她说话,她也是只知道摇头,要不是那几声阿爹,还真要以为是变成了个小哑巴。
  皇帝索性将人从被子里拎了出来,抱在怀里训道:“问话不答,是从哪儿学来的规矩?你阿爹阿娘就是这样教你的?”
  顾瑾听人提起爹娘,终于有了反应,似乎想要反驳,但又碍于惧怕,喏喏道:“没有,不是阿爹阿娘教的……”
  皇帝满意了些,没有继续训人,他无需顾瑾畏惧自己,只想叫她改一改这性子,像当初在边城时那般活泼就好。
  “清醒了就知道怕了?昨夜是哪个小家伙,抱着朕不肯松手,直叫阿爹的?”
  顾瑾有些茫然,看着皇帝的目光似乎有些不敢置信,最后又在皇帝措不及防的时候哇一声哭了,这回她倒是胆大,小手试图推开皇帝,委委屈屈道:“你不是我阿爹!我阿爹是好人!”
  皇帝素来冷静的神情里多了些许无措,又怕她挣扎太过,摔下榻去,只能板着她的身子,微眯着眼陷入自我怀疑。
  顾丛炣是好人,难不成他就是坏人?
  这些年有说他冷酷无情的,有说他威仪赫赫的,还是头一次跟‘坏人’搭边。
  皇帝暗自咬牙,冷呵一声,索性就当一回坏人,低声恐吓道:“你要是再敢哭,再敢乱动,朕就把你丢去山上喂狼。”
  “小孩子的肉最嫩,狼最喜欢吃了,它们的牙齿锋利,只需一口,便能咬断你的脖子。”
  说着,皇帝还意味不明的捏了捏小姑娘的后颈,像是在衡量那里禁不禁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