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77节
  各家当家的主母尚且会给刚入门的妾室一个下马威,皇后想要拖着封妃册典,给顾瑾一个威慑,也是常情。
  只可惜她想压制的是皇帝的心尖子。
  太后轻笑:“快起来说话,作甚又跪下了,你这诚惶诚恐的模样,哀家瞧着都稀奇。”
  这是在暗讽她往日里的不恭敬了。
  皇后再度被一旁的姜妤扶起,却仍旧不安,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太后的话头拦住。
  “皇后虽诚心认错,可依着哀家看,你这错处却认得不对。”
  皇后僵坐在那里,攥紧了衣袖:“臣妾鲁钝,还请母后屈尊指点一二。”
  太后淡淡看她一眼:“你真正的错处,是不明白什么叫安分守己。”
  “嘉宁是你的女儿,不是你博取同情的筹码。”
  为人母的,怎么就能叫子女挡在自己前头?
  早年她能将两个孩子推出去投诚,如今又利用了嘉宁的孝心妄图给自己脱身。
  这就是慈母?太后深感不解。
  说皇后不疼爱孩子,她却对恒王和嘉宁公主百依百顺,饮食起居照顾的妥帖周到。
  可说她疼爱孩子,她偏又能在关键时候将人推出去,不顾两个孩子的死活和体面。
  但不管皇后这颗慈母心有几分真,太后今天都要警告她一番,莫再想着用孩子来争抢什么。
  第135章 择选驸马
  “嘉宁的事,哀家希望是最后一回。”
  “皇帝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一次只叫嘉宁无诏不得入宫,下一次,会是什么下场,哀家可就再劝不住了。”
  皇后目光闪动,连忙道:“是臣妾的错,是臣妾没拦住嘉宁,还望母后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儿上,能宽恕她一回。”
  殿内沉闷下来,太后对皇后的失望又多了几分,话已经说的如此明白了,皇后竟还妄图将事情全都推到嘉宁身上,实在是不知所谓。
  她微微摇头,冷哼道:“孝心嘉宁自然是有,但没有你这为人母的暗中指使,她又怎么会莽撞行事?”
  “皇后,你当哀家糊涂了不成?”
  皇后绷紧了精神,对于太后的斥责,她虽老老实实的低头听着,却并没有要认错的意思。
  也许依着皇后所想,这也算不得什么错,毕竟她与两个孩子荣辱一体,女儿为了自己稍有付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么?
  太后险些被她这态度给气笑了,这么个拎不清的东西,被废黜了也实属活该。
  “罢了!哀家好言劝你,你也是从来都听不进去的。”
  “今天哀家之所以见你,也是有事想要与你商量。”
  太后索性直言:“嘉宁年岁也够了,是时候择选驸马了,对此,你心里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皇后闻言先是一愣,嘉宁的亲事她自然有想法,但看着样子,太后似乎有给嘉宁指婚的意思。
  皇后不太情愿,但她如今处境堪忧,也不好直接违逆太后,便道:“臣妾还未细想过此事,总觉得嘉宁还小,还想再多留她几年。”
  太后却道:“也不算小了,生辰比贵妃还大上些,如今贵妃连孩子都快生下来了,她也是该选定驸马了。”
  “正好,今科二甲的进士里有不少未曾婚配的才俊,从中选个家世秉性都好的,配与嘉宁也正合适。”
  进士?
  皇后捏紧了手,一个二甲的进士,如何配得上自己的嘉宁!
  她心里百般不愿,琢磨着该如何回绝才不会开罪太后。
  嘉宁的驸马,应该是勋贵子弟,累世簪缨。再不济,也该是对恒王的中宫之位有所助力的,怎么都不该是个清流文臣,寒门进士。
  “怎么?皇后不回话,可是不满哀家的安排?”
  皇后的沉默实在太久,太后知道她的那些小心思。要是以往,任她如何算计,太后都懒得去多管闲事,但这回却难得的态度强硬。
  嘉宁本就性子骄纵,寻个脾性好,才学佳,家世不显的驸马,婚后才能处处敬重包容她,哪怕日后皇后被废,小门户出身的驸马都尉也没胆子苛待皇室公主。
  从最开始就将嘉宁公主驱离出党争之中,是太后能想到的,唯一保全她的办法。
  只可惜皇后理解不了太后的苦心,或者说,她从没想过自己会丢了后位。
  眼下,她只觉得太后面慈心苦,往日里对嘉宁的疼爱更是惺惺作态,不然怎么就舍得让唯一的嫡出公主下嫁给一个穷书生?
  她想直接回绝,又恐惹了太后不悦,只能暂且隐忍了下来,道:“母后的安排,自然没什么不好,只是不知……这人选,母后可是已经拟定了?”
  自然是没拟定的,太后也是听说皇后被放出来后,才渐渐生了这个念头,想要一一彻查这些进士的品性家世,还要通过皇帝来操办。
  太后就算想要尽快择定驸马,也总不能将孙女随意托付,总要选个正人君子,最好还能与嘉宁互通情谊,做一对如皇帝与贵妃那样的恩爱夫妻才好。
  这考察品性,再到让嘉宁公主亲自相看,没个两三个月,也难有结果。
  “未曾,嘉宁是你的女儿,她的亲事,总该先知会你一声的。皇后若无异议,哀家这就叫皇帝去寻合适的人选。”
  皇后低低应是,笑着道:“那臣妾就先代嘉宁,谢过母后了。”
  这倒让太后有些诧然了,没想到皇后竟答应的如此爽快。她细细打量着皇后的神情,见她确实没有显露出半分不情愿,这才稍稍放心,只以为皇后是经了这次禁足,终于学了点乖,便也满意道:“看来你还是有些长进的,皇后能明白就好,哀家和你,都是盼着嘉宁能顺遂一生的。”
  太后一件心事落了定,看着皇后的神情也终于缓和了许多。只是她并不知道,皇后并未打算如了她的意。
  驸马都尉的人选没有落定,赐婚的圣旨也没下,尚且会有很多变数,一切都还未可知。只要赶在太后之前,给嘉宁找好驸马,放出二人两情相悦的传言,皇帝和太后又能如何?
  为保公主和皇室的清誉,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老老实实的赐婚?
  ……
  除夕将至,年节的气氛也渐渐浓郁了起来,玉清宫中,从宫女到小黄门,都换上了主子赏赐的新衣。内监的服制各宫都是统一的,除了料子比旁人要好许多,倒也瞧不出什么新奇之处。
  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众宫女,如青玉,司兰这些贴身伺候的大宫女,都穿着一身胭粉色,绣着各式花纹的宫装,还各自佩戴了往日里服侍主子时不敢戴的钗环首饰,就连外殿的宫女,也都锦缎罗裙,好一番妆扮。
  能被选进宫来伺候人的宫婢,不说容色有多美,长相总都是清丽可人的,她们又是花儿一样的年纪,正鲜妍着,只需稍一打扮,玉清宫里就活像是君王选秀的当场,争奇斗艳,好不惹眼。
  顾瑾裹着厚厚的狐裘,坐在亭下,饶有兴致的看着她们手掐梅枝,一个个含羞带怯的摆弄着身姿,从自己面前走过。时不时还要品评一番,指点着妆容和钗环何处不相称,叫她们换了再来。
  莫名地,她似乎品到了几分皇帝坐拥后宫的快乐。
  因为年长,舍不下脸来陪着顾瑾胡闹的秋彤和伏月对视一眼,尽都是满满的无奈。
  “娘娘,外头冷,您也看个新鲜了,快回殿内暖暖身子吧?”
  第136章 除夕(二合一章,文末新加1500字)
  今天这一遭是顾瑾突发奇想,她憋闷的无聊,瞧见宫女们都换上了新衣,便说要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叫宫女们都装扮起来,折梅抚鬓,看看谁与那红梅最是相称。
  刚开始大家都不敢造次,但顾瑾允诺了打扮的好看的全都除夕赏银翻倍,外殿伺候的宫女们就动了心。
  至于青玉和司兰几个大宫女,则全然是为了哄顾瑾开心,舍出脸面陪她胡闹罢了。
  这样玩闹虽然有些出格,但关着宫门在自己的地界热闹热闹,不叫外人瞧见,也不算是坏了宫规,最稳重的秋彤没阻拦,于是就有了眼前的景象。
  该说不说,这场景是很养眼,且瞧边儿上偷看的几个小黄门,眼睛可都直了。
  秋彤朝那边瞪了一眼,吓得几个小黄门一激灵,立马做鸟兽散。
  但对着充耳不闻,仍没有回去意思的顾瑾,秋彤就只剩下无奈了。
  “娘娘!您若再不回去,待晚上陛下驾临,奴婢可就如实禀报了。”
  今年的冬日格外的冷,未免着了寒气,丁太医嘱咐过,每日在园子里散步不能超过一个时辰,最好还是早晨和午膳过后。可这一通胡闹下来,就已经在外冻了许久了。
  “别呀!秋姑姑。”顾瑾拉住秋彤:“可别告诉陛下,你看大家也都兴致正浓呢。”
  宫女们也都是爱美的年纪,平时为了伺候主子,不敢涂脂抹粉,簪花戴银。
  “她们平日里都拘束惯了,能在这年节的时候,好好松快松快,不是很好?”
  秋彤也是摇了摇头,女官都是从宫女熬上来的,她怎么会不懂下面这帮宫人的苦?在主子面前头不敢抬,话不敢说,只有活成木头才能保个平安。
  这些小姑娘能摊上贵妃这么个好脾气的主子,该说不说,已算是极有福气的了。
  这次陪着顾瑾胡闹,小宫女们刚开始还都缩手缩脚的,但看顾瑾是真的喜欢,都慢慢放开了许多,个个都笑的很是开心。
  “放她们好好美一美吧。”顾瑾扶着秋彤的手站起身,没再任性的留在外面,对着众人笑道:“今日就先散了,大家都是费了功夫梳妆打扮过的,这么快卸掉也是可惜,只要不出宫门,就都继续打扮着。”
  “本宫瞧见,也觉得养眼呢。”
  小宫女们连连谢了恩。
  顾瑾带了折好的几支梅花回了寝殿,香案上摆放的白瓷花瓶光秃秃的,左右闲来无事,她便打算亲自修剪几支红梅插上,全当解闷。
  只是她刚迈步进了内殿,就见到了不知何时过来的皇帝,正坐在桌案后翻看她尚未收起的几幅画作。
  “陛下。”
  皇帝抬起头,温和地冲着小姑娘招手。顾瑾也顺着他的意走到近前,被人半拢在怀里,手里的花枝被抽出放到一边,大掌包住那双冰凉的小手,没数落她贪凉,只问道:“玩儿够了?”
  顾瑾颔首,带着点儿心虚,问道:“陛下是何时过来的?怎么都没叫人去告知臣妾一声?”
  皇帝将她的小表情尽收眼底,仍旧温柔的给她捂着手,悠悠道:“娇娇梅林赏美时,朕就来了。”
  只是若他现身,宫人们未必能放开,陪着小姑娘解闷,反倒扫了顾瑾的兴。皇帝也就只好先进了殿,等着小姑娘回来。
  “朕不训你,娇娇日日闷在殿中,跟宫人们玩闹一阵,散散心也是好的。”
  皇帝最近自学了几本有关妇人孕产的医书,虽定然比不过丁太医的医术,却深知孕中的心绪也是极重要的,没必要一直困在殿中。
  只是对上顾瑾晶亮的双眸时,又补了一句:“出门要裹得厚实些,别着凉,其他的便都随你。”
  说完,他一抬眼,林常青就叫人奉上了两碗早就熬好的姜汤。
  皇帝端起一碗,送到了顾瑾嘴边:“正好都是温热的,先喝了,去去寒气。”
  这姜汤熬得浓,顾瑾闻着都觉有些犯冲,下意识的偏过头,想要躲开。
  皇帝手掌往上,从后托住了她的头,没给她溜掉的机会,半是轻哄半是强迫道:“娇娇乖些,趁热喝了,再喂你吃颗梅子,嗯?”
  顾瑾不喜欢姜味儿,皇帝是早就发现了的,喝汤药都不怎么怕苦的人儿,喝个姜汤却每每都犹犹豫豫的,热上好几遍才入口。
  这要是换成秋彤她们来喂,没个半个时辰是喝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