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71节
原本跃跃欲试的妃嫔们都老实了下来,不敢献媚。
德妃上前屈膝行礼,她一脸憔悴,神情满是愧色:“臣妾有罪,太后娘娘若不是跟着操心成华的身子,想来也不至于累倒。”
德妃这些天可谓是被折腾的团团转,原本正守着夜啼不止的小皇孙呢,又惊闻太后病倒,再转道来寿康宫,真是没得半分消停,人看着都瘦了几圈。
“臣妾实在是心中愧疚难安,不如今夜就由臣妾留下给太后娘娘侍疾吧?”
皇帝仍旧冷着脸没出声。
顾瑾瞧了瞧他,见他动作隐晦的后退了半步,才算是隐约看明白了,这是在自己面前有意疏远众妃嫔呢。
是怕自己吃醋不成?自己哪有这般小心眼了?
若是没外人,顾瑾定要好好和他说道说道。
皇帝不开口,皇后也不在,这宫里位分最高的也就是顾瑾这个贵妃了,此时也唯有她能在众妃面前发号施令。
“德妃姐姐有这份心就是好的,但成华还养在你宫里,孩子太小,可离不开人,您还是先看顾好皇孙吧。”
“至于太后娘娘这边……”
此时已经到了三更,再有两个时辰,就到皇帝起身上朝的时候了,顾瑾想叫皇帝早些回去歇息,便不欲拖延,只道:“本宫知诸位姐妹们对太后娘娘的孝心,但咱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也属实没什么作用。”
“夜已深了,今夜就由本宫守在这里,诸位都且先回吧,若是过了今夜,太后凤体仍未康健,本宫再安排各宫轮流到寿康宫里侍疾。”
“这……”德妃有些为难,她偷偷觑了眼沉默不语皇帝,委婉道:“怎好劳烦贵妃妹妹守在这里?您日日侍候陛下左右,已是劳累,最近玉清宫也频频传着太医,想来妹妹的身子也是积弱。为太后侍疾的事,还是由臣妾等代劳吧。”
第123章 侍疾
德妃话落,殿内的妃嫔尽皆狐疑的打量起了顾瑾来。
顾瑾也是面色一正,有些不悦道:“德妃对我玉清宫的事情倒是知之甚详。”
“不过是太医来请平安脉罢了,这在宫里难不成是什么稀罕的事?只看这,就成了本宫身子积弱了?”
德妃慌了神,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是臣妾这两日熬的有些恍惚了,见着太医,就总觉得是谁人病了,一时口误,还请贵妃见谅。”
众人眼中若有若无的打量并没有散去,哪怕顾瑾反问了回去,德妃也给出了解释,但这里是风吹草动都会引人注目的皇宫,谁都会多长一个心眼。太医出入玉清宫,真的只是请平安脉么?
这件事还是在所有人的心里都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偏偏顾瑾此时并不好多解释,多说多错,她反应的越是激烈,越是能印证旁人的猜想,此时缄默不语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胎也快要满三月了,在丁太医的悉心照拂下胎气也很稳固,就连安胎药都不用吃。其实早些日子被人知道也没什么妨碍,但太后正病着,现下显然不是什么公布喜讯的好时候。
而且,顾瑾也着实没看通透,德妃这句话,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她看向德妃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但也只在她身上稍稍停顿了片刻,便道:“本宫的身子用不着诸位操心,大家冒夜前来都是担心太后的病情,你们也都先听听太医怎么说吧。”
太医们又谨慎的把话说了一遍,末了,还宽慰道:“太后娘娘的病势和缓,病位尚在气血,未达脏腑,臣开上两剂药,用上后,最快天亮时分热度就能退去。”
太后起病虽急,但却算不得重,这也算是一大幸事。
顾瑾等诸妃表达完关切之情后,才淡淡开口道:“既是都清楚了太后的情况,那便还是按着本宫安排的来。今夜且都先回去吧,本宫会守在太后榻前,若有什么紧急的状况,再传你们过来也不迟。”
德妃已经被顾瑾暗讽了一次,这回诺诺的低着头,不敢再多说。殿中一片沉寂,却没有人先离开,谁不想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孝顺贤良的样子?
好不容易赶上太后凤体违和,正是一表心迹的时候,没准儿就能借此入了太后和皇帝的眼呢?谁会甘心放过这个机会?
大家都在原地面面相觑,等着皇帝开口。
显然,贵妃和皇帝都在场的时候,她们更想听皇帝的吩咐。
顾瑾无奈,她的威信还不足以号令妃嫔,但皇帝却负手而立,摆出了一副任她做主的态度,她便也只能蹙起眉头,压低了声音道:“怎么?本宫代掌宫务,如今皇后娘娘不在,后宫一应事务自该由本宫做主,诸位姐妹是觉得本宫不配,心有不满,不愿听么?”
大多妃嫔确实都是如此想的,贵妃与长公主同掌内侍省,但相比之下,长公主权职更大些,皇帝也不曾下明旨,让贵妃代行皇后之职,她们又为何要全然听贵妃吩咐呢?只凭她位分最高?
虽说她也确实是除皇后外,位分最高之人……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倒不如曾经四妃分权时来的舒心。
只是这抱怨没人敢明说,皇帝默不作声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他是站在贵妃那一边的。她们要是真敢明目张胆的与贵妃作对,那只会是出头的鸟雀,成了贵妃立威的筏子。
妃嫔们纷纷告退,太医也下去开方了,皇帝满怀欣慰的抚着顾瑾的墨发:“娇娇做的很好。”
短短时日,虽不能叫宫中之人信服,但总归是有几分贵妃的威仪了。
顾瑾嗔他一眼,恼怒道:“陛下现在倒会说话了,刚刚怎么像个锯嘴的葫芦一样?”
皇帝语声和煦:“朕这不是在告诫她们,宫中的事皆由贵妃做主么?就连朕,也不会左右半分。”
顾瑾哼了一声,她也不是真的生气,此时心里更挂念着太后,也没功夫在这儿跟皇帝掰扯,转身进了内殿,就见姜妤正为太后换着额上的帕子。
“姜姑姑,母后现下如何了?”
姜妤躬身行礼,叹道:“还正发着热,奴婢试着叫了两回,娘娘都只是哼了几声,并不见转醒。”
顾瑾在榻上细细看了太后的脸色,不是病态的萎黄或是惨白,反而是面颊颧红如妆,唇角微张,呼吸略显急促。
皇帝询问道:“这几日,太后的饮食起居上可有什么异常?”
姜妤回道:“并无什么异常之处,奴婢时时跟在娘娘身边伺候,娘娘每回入口的吃食都是经内监验过的,绝不会掺进去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至于起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太后每日睡下和起身的时辰几乎是雷打不动,这么多年早就成了习惯,且听值夜的宫人回禀,也并未见夜里有什么梦魇的情况。
皇帝敛目,招来林常青吩咐道:“着人来寿康宫仔仔细细的查上一遍,这些日里太后所到之处,都碰过什么,吃过什么,便是连一口茶水,都给朕查个清楚。”
这也是皇帝没叫其他妃嫔留下侍疾的原因,太后的病因未明,寿康宫里里外外都要清查一遍,这种时候,自是不能叫外人混进来。
林常青应诺,照着皇帝的吩咐办事去了。
太医奉了汤药进来,姜妤扶着太后半坐起来,上半身靠在迎枕上,正要喂药,药碗就被顾瑾接了过去。
“姜姑姑且扶好母后,由我来给母后喂药罢。”
姜妤稍稍一怔,但见顾瑾轻轻地搅动着汤药,舀起一勺细细吹凉的样子,也就没有阻拦,只扶着太后,微微捏住她的下颚。
给意识不清的人喂药需分外细心,稍不注意就容易呛到肺子里去。
姜妤原本还担心顾瑾养尊处优的,没做过这伺候人的活,帮忙不成反是添乱,却不想她足够细心,甚至都无需自己从旁指点,一小勺一小勺的送到太后唇边,慢慢喂进去后,还不忘用帕子为太后擦拭嘴角,那细致的模样,显然是对这种事并不陌生。
姜妤没忍住赞叹:“贵妃娘娘当真心细如发。”
第124章 一更
顾瑾笑了笑:“算不得心细,以前在家中也侍奉过祖母几回,手熟罢了。”
皇帝接过了姜妤的位置,两人动作默契的给太后喂完了药,还真像对举案齐眉的老夫少妻一般。
又等了片刻,太后仍是没有转醒,顾瑾便道:“陛下晨起还有早朝,您先回去歇息吧,母后这儿,有臣妾看顾着。”
皇帝无奈,看着顾瑾道:“母后需人照看,你又如何不需照看?”
小姑娘半分没有为人母的自觉,刚有孕的头些天还会注意些,可因着一直没什么孕中的反应,慢慢的就越发没顾忌了,活生生还是个孩子心性。
皇帝不放心:“朕与你一道留下。”
顾瑾却不同意,拉着他起身,一路将人送至殿门前,柔声道:“您还要早起上朝,还是回勤政殿睡吧,臣妾哪里用得着您时时刻刻陪着?”
“让旁的妃嫔知道臣妾侍疾还要陛下陪着,那可就显得太无用了些,是会被笑话的。”
顾瑾觉得皇帝最近太过黏人了些,早前他还会在忙时偶尔宿在勤政殿,现在却日日守在玉清宫,如今那里都成了他半个勤政殿了。这样子整日绷着根弦,皇帝尚不觉得累,顾瑾却免不了心疼他。
她不是不知道这两个多月来皇帝夜里的辗转反侧,若能借着太后的病分开睡几日,让皇帝松松气,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皇帝皱眉,显然仍是放心不下。
顾瑾踮起脚尖为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有姜姑姑与我一同守着母后,又哪里累得着我呢?不过是换个地方歇一晚罢了,陛下先回去歇下,好不好?”
姜姑姑接收到了顾瑾暗暗递来的眼神,也帮腔道:“还请陛下放心,奴婢定会照看好贵妃娘娘,绝不叫娘娘累着半分。”
小姑娘面目柔和,但却带着几分执拗和担忧,显然是下定了心思不愿叫自己陪着,皇帝有些郁闷,却也只能抚着她的墨发,妥协道:“也就只有你敢做朕的主……”
顾瑾有些害羞的躲开了皇帝的手,姜妤还在旁边看着呢。
“陛下!”
皇帝无奈:“好,朕回勤政殿。”
“好姑娘,就算你忧心太后,也不可熬夜守着,夜里有什么事情,多吩咐姜妤她们去做。”
顾瑾还是有分寸的,乖顺的应了下来。
两人在殿门前依依惜别,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前,顾瑾仍旧倚着门框没离开。
秋彤等人都已经习惯了两位主子之间的亲昵,倒是姜妤,看了好一番热闹,直等宫门重新落钥,这才道:“陛下已经走远了,娘娘还是快些进殿吧,门口冷气重,若是被吹病了,陛下知道可是要心疼的。”
顾瑾这才收回了目光,虽是她将人给撵走的,但乍一分开,还是有些不适应,心中空落落的。看见姜妤的笑意,不好意思的转开了头道:“今夜要辛苦姜姑姑了。”
一个病倒的,一个有孕的,其实最累的就是姜妤。
姜妤躬身道:“奴婢没什么辛苦的,西侧殿已经收拾出来了,娘娘不如先去睡下吧?太后娘娘这儿有什么事,奴婢再及时去叫您。”
宫妃侍疾都是要整日整夜守着的,但顾瑾还怀着皇嗣,叫她熬上一整夜,莫说皇帝了,就连太后醒了也是要心疼的,姜妤早在顾瑾说要留下的时候就派人收拾了侧殿,以供她安寝。
“还是不必了。”顾瑾微微摇头:“烦请姜姑姑搬张软榻进来,我在外殿凑合凑合便好。”
再过半个时辰太后还要再服一剂药,顾瑾总要看着太后喝了药才能安心。
“姜姑姑不必担心,一会儿母后服过药,退了热,我就自去外殿休息,这样也离得近些,不用来回折腾,我也能多睡一会儿。”
“总归我是不认床的,不过是一个时辰罢了,睡在侧殿还是外殿,都一样。”
“这……”
姜妤有些犹豫,她只怕会怠慢了贵妃。
顾瑾笑了笑:“姜姑姑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么?”
姜妤一想,两位主子都在主殿里,照应也确实更方便些,便道:“那好,奴婢且叫人再铺上一层被褥,再在殿外加上一盆炭火,免得您夜里受凉。”
殿内又是一通忙活,半个时辰后,太后用过了药,没多久热度就退了下去,所有人都跟着松了口气,姜妤看着香漏,轻声道:“贵妃娘娘,太后这儿已经没什么大碍了,眼看着已是丑时末了,您也先睡一会儿吧?”
顾瑾近来头一次熬了这么晚,还真有些疲累了,也没逞强,只在临睡前道:“若是母后醒了,烦请姜姑姑再叫醒我。”
……
太后这一夜并没有醒,但顾瑾统共也就再睡了一个时辰,到了寅时末,皇帝往常起身上朝的时候,她还是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习惯性的翻了身,却将旁边守着的宫人吓破了胆。
德妃上前屈膝行礼,她一脸憔悴,神情满是愧色:“臣妾有罪,太后娘娘若不是跟着操心成华的身子,想来也不至于累倒。”
德妃这些天可谓是被折腾的团团转,原本正守着夜啼不止的小皇孙呢,又惊闻太后病倒,再转道来寿康宫,真是没得半分消停,人看着都瘦了几圈。
“臣妾实在是心中愧疚难安,不如今夜就由臣妾留下给太后娘娘侍疾吧?”
皇帝仍旧冷着脸没出声。
顾瑾瞧了瞧他,见他动作隐晦的后退了半步,才算是隐约看明白了,这是在自己面前有意疏远众妃嫔呢。
是怕自己吃醋不成?自己哪有这般小心眼了?
若是没外人,顾瑾定要好好和他说道说道。
皇帝不开口,皇后也不在,这宫里位分最高的也就是顾瑾这个贵妃了,此时也唯有她能在众妃面前发号施令。
“德妃姐姐有这份心就是好的,但成华还养在你宫里,孩子太小,可离不开人,您还是先看顾好皇孙吧。”
“至于太后娘娘这边……”
此时已经到了三更,再有两个时辰,就到皇帝起身上朝的时候了,顾瑾想叫皇帝早些回去歇息,便不欲拖延,只道:“本宫知诸位姐妹们对太后娘娘的孝心,但咱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也属实没什么作用。”
“夜已深了,今夜就由本宫守在这里,诸位都且先回吧,若是过了今夜,太后凤体仍未康健,本宫再安排各宫轮流到寿康宫里侍疾。”
“这……”德妃有些为难,她偷偷觑了眼沉默不语皇帝,委婉道:“怎好劳烦贵妃妹妹守在这里?您日日侍候陛下左右,已是劳累,最近玉清宫也频频传着太医,想来妹妹的身子也是积弱。为太后侍疾的事,还是由臣妾等代劳吧。”
第123章 侍疾
德妃话落,殿内的妃嫔尽皆狐疑的打量起了顾瑾来。
顾瑾也是面色一正,有些不悦道:“德妃对我玉清宫的事情倒是知之甚详。”
“不过是太医来请平安脉罢了,这在宫里难不成是什么稀罕的事?只看这,就成了本宫身子积弱了?”
德妃慌了神,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是臣妾这两日熬的有些恍惚了,见着太医,就总觉得是谁人病了,一时口误,还请贵妃见谅。”
众人眼中若有若无的打量并没有散去,哪怕顾瑾反问了回去,德妃也给出了解释,但这里是风吹草动都会引人注目的皇宫,谁都会多长一个心眼。太医出入玉清宫,真的只是请平安脉么?
这件事还是在所有人的心里都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偏偏顾瑾此时并不好多解释,多说多错,她反应的越是激烈,越是能印证旁人的猜想,此时缄默不语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胎也快要满三月了,在丁太医的悉心照拂下胎气也很稳固,就连安胎药都不用吃。其实早些日子被人知道也没什么妨碍,但太后正病着,现下显然不是什么公布喜讯的好时候。
而且,顾瑾也着实没看通透,德妃这句话,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她看向德妃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但也只在她身上稍稍停顿了片刻,便道:“本宫的身子用不着诸位操心,大家冒夜前来都是担心太后的病情,你们也都先听听太医怎么说吧。”
太医们又谨慎的把话说了一遍,末了,还宽慰道:“太后娘娘的病势和缓,病位尚在气血,未达脏腑,臣开上两剂药,用上后,最快天亮时分热度就能退去。”
太后起病虽急,但却算不得重,这也算是一大幸事。
顾瑾等诸妃表达完关切之情后,才淡淡开口道:“既是都清楚了太后的情况,那便还是按着本宫安排的来。今夜且都先回去吧,本宫会守在太后榻前,若有什么紧急的状况,再传你们过来也不迟。”
德妃已经被顾瑾暗讽了一次,这回诺诺的低着头,不敢再多说。殿中一片沉寂,却没有人先离开,谁不想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孝顺贤良的样子?
好不容易赶上太后凤体违和,正是一表心迹的时候,没准儿就能借此入了太后和皇帝的眼呢?谁会甘心放过这个机会?
大家都在原地面面相觑,等着皇帝开口。
显然,贵妃和皇帝都在场的时候,她们更想听皇帝的吩咐。
顾瑾无奈,她的威信还不足以号令妃嫔,但皇帝却负手而立,摆出了一副任她做主的态度,她便也只能蹙起眉头,压低了声音道:“怎么?本宫代掌宫务,如今皇后娘娘不在,后宫一应事务自该由本宫做主,诸位姐妹是觉得本宫不配,心有不满,不愿听么?”
大多妃嫔确实都是如此想的,贵妃与长公主同掌内侍省,但相比之下,长公主权职更大些,皇帝也不曾下明旨,让贵妃代行皇后之职,她们又为何要全然听贵妃吩咐呢?只凭她位分最高?
虽说她也确实是除皇后外,位分最高之人……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倒不如曾经四妃分权时来的舒心。
只是这抱怨没人敢明说,皇帝默不作声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他是站在贵妃那一边的。她们要是真敢明目张胆的与贵妃作对,那只会是出头的鸟雀,成了贵妃立威的筏子。
妃嫔们纷纷告退,太医也下去开方了,皇帝满怀欣慰的抚着顾瑾的墨发:“娇娇做的很好。”
短短时日,虽不能叫宫中之人信服,但总归是有几分贵妃的威仪了。
顾瑾嗔他一眼,恼怒道:“陛下现在倒会说话了,刚刚怎么像个锯嘴的葫芦一样?”
皇帝语声和煦:“朕这不是在告诫她们,宫中的事皆由贵妃做主么?就连朕,也不会左右半分。”
顾瑾哼了一声,她也不是真的生气,此时心里更挂念着太后,也没功夫在这儿跟皇帝掰扯,转身进了内殿,就见姜妤正为太后换着额上的帕子。
“姜姑姑,母后现下如何了?”
姜妤躬身行礼,叹道:“还正发着热,奴婢试着叫了两回,娘娘都只是哼了几声,并不见转醒。”
顾瑾在榻上细细看了太后的脸色,不是病态的萎黄或是惨白,反而是面颊颧红如妆,唇角微张,呼吸略显急促。
皇帝询问道:“这几日,太后的饮食起居上可有什么异常?”
姜妤回道:“并无什么异常之处,奴婢时时跟在娘娘身边伺候,娘娘每回入口的吃食都是经内监验过的,绝不会掺进去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至于起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太后每日睡下和起身的时辰几乎是雷打不动,这么多年早就成了习惯,且听值夜的宫人回禀,也并未见夜里有什么梦魇的情况。
皇帝敛目,招来林常青吩咐道:“着人来寿康宫仔仔细细的查上一遍,这些日里太后所到之处,都碰过什么,吃过什么,便是连一口茶水,都给朕查个清楚。”
这也是皇帝没叫其他妃嫔留下侍疾的原因,太后的病因未明,寿康宫里里外外都要清查一遍,这种时候,自是不能叫外人混进来。
林常青应诺,照着皇帝的吩咐办事去了。
太医奉了汤药进来,姜妤扶着太后半坐起来,上半身靠在迎枕上,正要喂药,药碗就被顾瑾接了过去。
“姜姑姑且扶好母后,由我来给母后喂药罢。”
姜妤稍稍一怔,但见顾瑾轻轻地搅动着汤药,舀起一勺细细吹凉的样子,也就没有阻拦,只扶着太后,微微捏住她的下颚。
给意识不清的人喂药需分外细心,稍不注意就容易呛到肺子里去。
姜妤原本还担心顾瑾养尊处优的,没做过这伺候人的活,帮忙不成反是添乱,却不想她足够细心,甚至都无需自己从旁指点,一小勺一小勺的送到太后唇边,慢慢喂进去后,还不忘用帕子为太后擦拭嘴角,那细致的模样,显然是对这种事并不陌生。
姜妤没忍住赞叹:“贵妃娘娘当真心细如发。”
第124章 一更
顾瑾笑了笑:“算不得心细,以前在家中也侍奉过祖母几回,手熟罢了。”
皇帝接过了姜妤的位置,两人动作默契的给太后喂完了药,还真像对举案齐眉的老夫少妻一般。
又等了片刻,太后仍是没有转醒,顾瑾便道:“陛下晨起还有早朝,您先回去歇息吧,母后这儿,有臣妾看顾着。”
皇帝无奈,看着顾瑾道:“母后需人照看,你又如何不需照看?”
小姑娘半分没有为人母的自觉,刚有孕的头些天还会注意些,可因着一直没什么孕中的反应,慢慢的就越发没顾忌了,活生生还是个孩子心性。
皇帝不放心:“朕与你一道留下。”
顾瑾却不同意,拉着他起身,一路将人送至殿门前,柔声道:“您还要早起上朝,还是回勤政殿睡吧,臣妾哪里用得着您时时刻刻陪着?”
“让旁的妃嫔知道臣妾侍疾还要陛下陪着,那可就显得太无用了些,是会被笑话的。”
顾瑾觉得皇帝最近太过黏人了些,早前他还会在忙时偶尔宿在勤政殿,现在却日日守在玉清宫,如今那里都成了他半个勤政殿了。这样子整日绷着根弦,皇帝尚不觉得累,顾瑾却免不了心疼他。
她不是不知道这两个多月来皇帝夜里的辗转反侧,若能借着太后的病分开睡几日,让皇帝松松气,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皇帝皱眉,显然仍是放心不下。
顾瑾踮起脚尖为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有姜姑姑与我一同守着母后,又哪里累得着我呢?不过是换个地方歇一晚罢了,陛下先回去歇下,好不好?”
姜姑姑接收到了顾瑾暗暗递来的眼神,也帮腔道:“还请陛下放心,奴婢定会照看好贵妃娘娘,绝不叫娘娘累着半分。”
小姑娘面目柔和,但却带着几分执拗和担忧,显然是下定了心思不愿叫自己陪着,皇帝有些郁闷,却也只能抚着她的墨发,妥协道:“也就只有你敢做朕的主……”
顾瑾有些害羞的躲开了皇帝的手,姜妤还在旁边看着呢。
“陛下!”
皇帝无奈:“好,朕回勤政殿。”
“好姑娘,就算你忧心太后,也不可熬夜守着,夜里有什么事情,多吩咐姜妤她们去做。”
顾瑾还是有分寸的,乖顺的应了下来。
两人在殿门前依依惜别,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前,顾瑾仍旧倚着门框没离开。
秋彤等人都已经习惯了两位主子之间的亲昵,倒是姜妤,看了好一番热闹,直等宫门重新落钥,这才道:“陛下已经走远了,娘娘还是快些进殿吧,门口冷气重,若是被吹病了,陛下知道可是要心疼的。”
顾瑾这才收回了目光,虽是她将人给撵走的,但乍一分开,还是有些不适应,心中空落落的。看见姜妤的笑意,不好意思的转开了头道:“今夜要辛苦姜姑姑了。”
一个病倒的,一个有孕的,其实最累的就是姜妤。
姜妤躬身道:“奴婢没什么辛苦的,西侧殿已经收拾出来了,娘娘不如先去睡下吧?太后娘娘这儿有什么事,奴婢再及时去叫您。”
宫妃侍疾都是要整日整夜守着的,但顾瑾还怀着皇嗣,叫她熬上一整夜,莫说皇帝了,就连太后醒了也是要心疼的,姜妤早在顾瑾说要留下的时候就派人收拾了侧殿,以供她安寝。
“还是不必了。”顾瑾微微摇头:“烦请姜姑姑搬张软榻进来,我在外殿凑合凑合便好。”
再过半个时辰太后还要再服一剂药,顾瑾总要看着太后喝了药才能安心。
“姜姑姑不必担心,一会儿母后服过药,退了热,我就自去外殿休息,这样也离得近些,不用来回折腾,我也能多睡一会儿。”
“总归我是不认床的,不过是一个时辰罢了,睡在侧殿还是外殿,都一样。”
“这……”
姜妤有些犹豫,她只怕会怠慢了贵妃。
顾瑾笑了笑:“姜姑姑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么?”
姜妤一想,两位主子都在主殿里,照应也确实更方便些,便道:“那好,奴婢且叫人再铺上一层被褥,再在殿外加上一盆炭火,免得您夜里受凉。”
殿内又是一通忙活,半个时辰后,太后用过了药,没多久热度就退了下去,所有人都跟着松了口气,姜妤看着香漏,轻声道:“贵妃娘娘,太后这儿已经没什么大碍了,眼看着已是丑时末了,您也先睡一会儿吧?”
顾瑾近来头一次熬了这么晚,还真有些疲累了,也没逞强,只在临睡前道:“若是母后醒了,烦请姜姑姑再叫醒我。”
……
太后这一夜并没有醒,但顾瑾统共也就再睡了一个时辰,到了寅时末,皇帝往常起身上朝的时候,她还是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习惯性的翻了身,却将旁边守着的宫人吓破了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