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69节
顾瑾还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月份太小,既不会吐,也没什么饮食上的偏好,只是单纯的有些胃口不好,与其说是孕中的反应,倒不如说是最近猛然间劳心劳力累到了。
“都很好吃,母后小厨房里的人,自然是宫中最好的。”
太后听了高兴:“你喜欢就好,一会儿哀家让糕点局的人都跟着你回去!她们手艺都不错,换着花样给你做,总有你爱吃的。”
顾瑾:“……”
看来今天是注定要带回去些人了。
太后盛情难却,顾瑾实在是难以应付,幸好皇帝下了朝后就来了寿康宫,见到小姑娘坐在榻边被太后嘘寒问暖,连句话都插不上的样子,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皇帝没叫人通传,婆媳俩也都没抬头,还是姜妤看到皇帝转过屏风走进来,这才提醒道:“太后娘娘,陛下来了。”
太后看向他,只觉得今天的皇帝怎么看怎么顺眼,虽然功劳苦劳都在顾瑾,但总归这小皇孙他也是出了几分力的。
她笑眯了眼,和颜悦色道:“皇帝这是担心贵妃,亲自过来接人了?”
第119章 克制(二更)
皇帝先是给太后请了安,随后便牵着顾瑾的手自然而然的入了坐。
“母后在和贵妃聊些什么?”
太后目光和悦:“自然是说哀家的小孙儿了!”
“贵妃喜欢吃哀家宫里的点心,一会儿就叫糕点局的人都跟去玉清宫伺候,正好里面有个厨娘最擅腌制酸梅,早前裕王妃有孕时就极为爱吃这一口,先叫她再给贵妃做上些,有备无患嘛!”
皇帝低头看向顾瑾,就见小姑娘正偷偷对他眨眼,模样有些招人。
他摩挲着手指,强压下想要捏一捏小姑娘面颊的冲动。
总归是在太后面前,还是要克制些。
“那儿子就代贵妃谢过母后了。”皇帝道:“贵妃昨夜骤闻喜讯,没能睡好。儿子想先带着贵妃回去休息,等明日再叫她来陪母后,如何?”
顾瑾在袖子下暗中掐他,有些不满。
昨夜哪里是她欢喜的没能睡好?分明是皇帝搅和了她的清梦!
偏偏皇帝面上岿然不动,引得太后又是关切又是担忧:“没睡好?”
“那快带着贵妃回去!可不能休息不好!你身子不方便,没得必要日日往哀家这里跑,好好在玉清宫里养着,只要知道你好着,哀家就是最欣慰的了。”
太后摆手,催促他们尽快回去,两人临出门前,还不忘道:“皇帝,你可要照顾好贵妃……”
她欲言又止,但还是嘱咐了一句:“哀家知道你们新婚燕尔的,难免有情切的时候,但该克制的,还是要克制些……可别伤了孩子。”
太后这话虽没有指名道姓,但看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诫皇帝。
其实叫二人分开别居才是最稳妥的。宫里也有这样的规矩,妃嫔怀有身孕后就要在内侍省记名,以皇嗣为重,从司寝的名录里划掉,直到生产后才能重新挂上名字,等待皇帝招寝。
在此期间,若皇帝宠爱有孕的妃子,可多在白日里前去探望,也可破格留宿,却要有司寝局的宫人和太医在殿外守着,最大程度地保证皇嗣的安全。
男人在床榻之事上总是少些理智,若日日睡在一起,或许能忍得住一时,可难保哪一日不会一股子邪火上来,不管不顾的荒唐一场。
到时候皇帝是尽兴了,但若伤到贵妃和孩子,太后可就要心疼了。
用宫规来约束皇帝,显然是不可能的,总归是人定下的规矩,皇帝若觉不合理,只一句话就能废止重立。
可让太后开口劝两人分开住,却又有点儿棒打鸳鸯的恶婆婆做派,她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太后忍了又忍,只能委婉地提醒皇帝,盼着他能懂得克制。
顾瑾在一旁听得脸红,皇帝却一本正经的颔首点头,拉着顾瑾出了寿康宫,坐上帝王舆辇,这才搂住小姑娘的肩头,在她额上轻吻:“今日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顾瑾半靠在他怀里,摇头道:“都很好啊,您和母后都太紧张臣妾了,本来臣妾是没什么感觉的,被您二人这样挂怀,倒也跟着紧张起来了。”
说着,顾瑾也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平坦的腹部,虽过了一天一夜,但她更多的还是不敢置信:“您说……真不会是一场误会么?臣妾怎么感受不到这孩子的存在?”
甚至她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丁太医真的把错脉了。
五六分的把握,总还有四五分的可能不是呢。
可皇帝却如太后一般肯定,安抚着怀中的小姑娘道:“不会,娇娇感受不到,是咱们的孩儿体贴你辛苦,不多闹腾,等他再大些,你自然就能感受到了。”
他话语里有着浓浓的满意和骄傲,顾瑾和自己的孩子,自然会是最聪颖最孝顺的,在胎中就合该与众不同些,知道心疼母亲。
若太后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怕不是会直接翻他一眼。孩子才刚怀上,也就豆丁点大,哪里会闹腾?又哪里能看得出是否孝顺懂事?
与众不同……只能说这孩子只要是从顾瑾的肚子里出来的,在皇帝眼里就都是与众不同的。
都说母凭子贵,但有时候,又何尝不是子凭母贵呢?
舆辇一路抬回了玉清宫。
进了殿后,皇帝便再难克制,一把将顾瑾打横抱起,又轻轻放在榻上,与人耳鬓厮磨了好一阵,却都不敢稍稍压在她身上,只在听见那诱人的喘息声后停下所有动作,老老实实的侧躺在顾瑾的身侧,哑着嗓音沉沉叹息着。
“母后的提醒是对的,朕是该要学着克制了。”
顾瑾看着皇帝,并不觉得这有何难。
“陛下还用学么?早先不是也三五日才一回么?”
在她看来,皇帝可和重欲沾不上边儿,房事上规律而又克制,只是不到十个月罢了,忍忍也就过去了,不算什么难事。
皇帝:“……”
他神情有些耐人寻味:“听娇娇的意思,是不满朕之前的表现?”
这小丫头,自己为了她着想,竟半分不领情,听这话的意思,竟还有些欲求不满?
顾瑾没察觉到皇帝语意之间的危险,只把玩着刚刚胡闹时散下来的头发,道:“没有不满啊,臣妾知道,陛下也到了要修身养性的年纪了,在房事上节制些,不多贪欢才是好事。”
到了要修身养性的年纪……
这话分明没什么不对,但又怎么想都是别扭,皇帝手掌揉捏着小姑娘的后颈,将人往怀里带了带,不满道:“修身养性?”
第120章 不解风情
“娇娇是觉得朕年纪大了,在房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顾瑾心中一颤,意识到自己的话戳到了皇帝的痛处,立时找补道:“怎么会呢?我是在夸赞陛下懂得节制,擅养生之道,比时下的太多男子都要好上千百倍呢。”
顾瑾有意讨好,凑上前去亲了他一口,只可惜皇帝并不领情,仍旧揉捏着小姑娘的脖颈,意味不明道:“日后,朕定会满足你。”
他怜惜小姑娘初经人事,又不想叫她初一入宫就太快有孕而不适应,这才百般隐忍,没想到竟遭了小姑娘的怀疑。
若不是现在她怀里揣着个护身符,还碰不得,皇帝定要叫她知道,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修身养性。
“陛下?”
顾瑾弱弱的出声,她目光太过澄澈,看得皇帝愈发无奈,只将人从榻上一同拽起来,抱着她深深叹了口气:“罢了,现在没有什么是比你的身子更重要的。”
两人沉默了一阵,顾瑾才轻声开口道:“陛下,若是……若是真的是场误会,您会失望么?”
太后与皇帝太过肯定的态度叫顾瑾难以心安,她怕辜负了这份期盼。
“傻姑娘。”皇帝细心的为她整理着头发:“没什么好失望的。”
“你还小,朕本也没想叫你如此早的怀上孩子,这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有了,我们就高高兴兴的期待他的到来,没有……”皇帝嘴角噙笑,悠悠道:“朕日后多多努力就是。”
*
仍旧是每三日一次的请脉问诊,丁太医每回都要把上许久,却迟迟不敢给个定论。
直到第十二日,丁太医屏气凝神,细细把着脉,过了好一会儿,原本紧绷的眉头逐渐放松,最终抚着胡须笑了,收手对着帝妃二人拜道:“恭贺陛下,恭贺昭贵妃娘娘,确是喜脉无疑了。皇嗣也一切安好,无半点不妥。”
“当真?”
真的就怀上了?顾瑾杏眸微睁,心下终于落了定。
皇帝就坐在她的身边,闻言也不由得攥紧了小姑娘细嫩的手。
哪怕是早就认定这腹中已经有了孩子,但听太医确认后,那种惊喜的感觉还是要更上一层。
皇帝强自克制住了心中的欢愉,目光中却盈满了温柔,他抚着顾瑾的发鬓,沉声吩咐道:“贵妃这一胎,朕就全权交给丁太医照顾了。”
“她年纪轻,又是初为人母,难免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丁太医医术高明,有你时时看顾着,朕也能放心些。”
丁太医受宠若惊。
皇帝发号施令惯了,就连内阁的阁老们也鲜少得他一个好脸。谁又能有幸见到皇帝如此客客气气的与人说话呢?
甚至这不像是句命令,更像是请求。
虽心里明白皇帝如此客气是为了贵妃,但丁太医还是为这份殊荣感激涕零:“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皇帝满意的颔首,又道:“贵妃的月份还小,稳妥起见,朕希望能把这消息瞒一瞒。”
丁太医自是听皇帝吩咐办事:“臣明白,无论是贵妃娘娘的脉案还是太医院的方药记录,臣都会处理妥当,绝不叫旁人察觉出半分蛛丝马迹。”
皇帝这才放心的叫他退下,轻笑着与顾瑾掌心交叠,一同置于她的小腹之上。
这个孩子,承载了他与小姑娘两个人的血脉,是他心心念念期盼的。只消一想,就能叫皇帝满腔柔情。
“娇娇这回可放心了?”
这几日里皇帝也感觉到了顾瑾的紧张,就连夜里睡下时都很少再去摸她的肚皮,如今看着她眼角眉梢洋溢的喜悦,也跟着松了口气。
“放心了。”顾瑾目光澄澈:“臣妾也很高兴,为这个孩子。”
她又强调道:“为这个我与您的孩子。”
“真的很神奇……”
她与皇帝的关系,似乎都因着这个孩子的到来而更加紧密了。
顾瑾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皇帝稍稍平息之后,比之欢喜更多的,却是担忧。
“娇娇要辛苦了,会觉得害怕么?”
怀胎十月,更有分娩的痛楚。
他的小姑娘还这样小,虽在人前端庄持重,但私下里却更像是个没长成的孩子,无论容貌还是脾性,都透着稚嫩……让她早早的有了身孕,是自己的自私。
可皇帝也有顾虑,虽他现在身体无恙,体态健硕,但世事难料,祸福往往只在旦夕之间,就算九五至尊,也免不得有天不假年的担忧。
他不如先帝那般,妄图修习长生之术,只盼望能早些与顾瑾有个皇子,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来等待他长大,接过江山的重任,也接过庇佑顾瑾余生安稳的担子。
“都很好吃,母后小厨房里的人,自然是宫中最好的。”
太后听了高兴:“你喜欢就好,一会儿哀家让糕点局的人都跟着你回去!她们手艺都不错,换着花样给你做,总有你爱吃的。”
顾瑾:“……”
看来今天是注定要带回去些人了。
太后盛情难却,顾瑾实在是难以应付,幸好皇帝下了朝后就来了寿康宫,见到小姑娘坐在榻边被太后嘘寒问暖,连句话都插不上的样子,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皇帝没叫人通传,婆媳俩也都没抬头,还是姜妤看到皇帝转过屏风走进来,这才提醒道:“太后娘娘,陛下来了。”
太后看向他,只觉得今天的皇帝怎么看怎么顺眼,虽然功劳苦劳都在顾瑾,但总归这小皇孙他也是出了几分力的。
她笑眯了眼,和颜悦色道:“皇帝这是担心贵妃,亲自过来接人了?”
第119章 克制(二更)
皇帝先是给太后请了安,随后便牵着顾瑾的手自然而然的入了坐。
“母后在和贵妃聊些什么?”
太后目光和悦:“自然是说哀家的小孙儿了!”
“贵妃喜欢吃哀家宫里的点心,一会儿就叫糕点局的人都跟去玉清宫伺候,正好里面有个厨娘最擅腌制酸梅,早前裕王妃有孕时就极为爱吃这一口,先叫她再给贵妃做上些,有备无患嘛!”
皇帝低头看向顾瑾,就见小姑娘正偷偷对他眨眼,模样有些招人。
他摩挲着手指,强压下想要捏一捏小姑娘面颊的冲动。
总归是在太后面前,还是要克制些。
“那儿子就代贵妃谢过母后了。”皇帝道:“贵妃昨夜骤闻喜讯,没能睡好。儿子想先带着贵妃回去休息,等明日再叫她来陪母后,如何?”
顾瑾在袖子下暗中掐他,有些不满。
昨夜哪里是她欢喜的没能睡好?分明是皇帝搅和了她的清梦!
偏偏皇帝面上岿然不动,引得太后又是关切又是担忧:“没睡好?”
“那快带着贵妃回去!可不能休息不好!你身子不方便,没得必要日日往哀家这里跑,好好在玉清宫里养着,只要知道你好着,哀家就是最欣慰的了。”
太后摆手,催促他们尽快回去,两人临出门前,还不忘道:“皇帝,你可要照顾好贵妃……”
她欲言又止,但还是嘱咐了一句:“哀家知道你们新婚燕尔的,难免有情切的时候,但该克制的,还是要克制些……可别伤了孩子。”
太后这话虽没有指名道姓,但看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诫皇帝。
其实叫二人分开别居才是最稳妥的。宫里也有这样的规矩,妃嫔怀有身孕后就要在内侍省记名,以皇嗣为重,从司寝的名录里划掉,直到生产后才能重新挂上名字,等待皇帝招寝。
在此期间,若皇帝宠爱有孕的妃子,可多在白日里前去探望,也可破格留宿,却要有司寝局的宫人和太医在殿外守着,最大程度地保证皇嗣的安全。
男人在床榻之事上总是少些理智,若日日睡在一起,或许能忍得住一时,可难保哪一日不会一股子邪火上来,不管不顾的荒唐一场。
到时候皇帝是尽兴了,但若伤到贵妃和孩子,太后可就要心疼了。
用宫规来约束皇帝,显然是不可能的,总归是人定下的规矩,皇帝若觉不合理,只一句话就能废止重立。
可让太后开口劝两人分开住,却又有点儿棒打鸳鸯的恶婆婆做派,她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太后忍了又忍,只能委婉地提醒皇帝,盼着他能懂得克制。
顾瑾在一旁听得脸红,皇帝却一本正经的颔首点头,拉着顾瑾出了寿康宫,坐上帝王舆辇,这才搂住小姑娘的肩头,在她额上轻吻:“今日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顾瑾半靠在他怀里,摇头道:“都很好啊,您和母后都太紧张臣妾了,本来臣妾是没什么感觉的,被您二人这样挂怀,倒也跟着紧张起来了。”
说着,顾瑾也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平坦的腹部,虽过了一天一夜,但她更多的还是不敢置信:“您说……真不会是一场误会么?臣妾怎么感受不到这孩子的存在?”
甚至她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丁太医真的把错脉了。
五六分的把握,总还有四五分的可能不是呢。
可皇帝却如太后一般肯定,安抚着怀中的小姑娘道:“不会,娇娇感受不到,是咱们的孩儿体贴你辛苦,不多闹腾,等他再大些,你自然就能感受到了。”
他话语里有着浓浓的满意和骄傲,顾瑾和自己的孩子,自然会是最聪颖最孝顺的,在胎中就合该与众不同些,知道心疼母亲。
若太后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怕不是会直接翻他一眼。孩子才刚怀上,也就豆丁点大,哪里会闹腾?又哪里能看得出是否孝顺懂事?
与众不同……只能说这孩子只要是从顾瑾的肚子里出来的,在皇帝眼里就都是与众不同的。
都说母凭子贵,但有时候,又何尝不是子凭母贵呢?
舆辇一路抬回了玉清宫。
进了殿后,皇帝便再难克制,一把将顾瑾打横抱起,又轻轻放在榻上,与人耳鬓厮磨了好一阵,却都不敢稍稍压在她身上,只在听见那诱人的喘息声后停下所有动作,老老实实的侧躺在顾瑾的身侧,哑着嗓音沉沉叹息着。
“母后的提醒是对的,朕是该要学着克制了。”
顾瑾看着皇帝,并不觉得这有何难。
“陛下还用学么?早先不是也三五日才一回么?”
在她看来,皇帝可和重欲沾不上边儿,房事上规律而又克制,只是不到十个月罢了,忍忍也就过去了,不算什么难事。
皇帝:“……”
他神情有些耐人寻味:“听娇娇的意思,是不满朕之前的表现?”
这小丫头,自己为了她着想,竟半分不领情,听这话的意思,竟还有些欲求不满?
顾瑾没察觉到皇帝语意之间的危险,只把玩着刚刚胡闹时散下来的头发,道:“没有不满啊,臣妾知道,陛下也到了要修身养性的年纪了,在房事上节制些,不多贪欢才是好事。”
到了要修身养性的年纪……
这话分明没什么不对,但又怎么想都是别扭,皇帝手掌揉捏着小姑娘的后颈,将人往怀里带了带,不满道:“修身养性?”
第120章 不解风情
“娇娇是觉得朕年纪大了,在房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顾瑾心中一颤,意识到自己的话戳到了皇帝的痛处,立时找补道:“怎么会呢?我是在夸赞陛下懂得节制,擅养生之道,比时下的太多男子都要好上千百倍呢。”
顾瑾有意讨好,凑上前去亲了他一口,只可惜皇帝并不领情,仍旧揉捏着小姑娘的脖颈,意味不明道:“日后,朕定会满足你。”
他怜惜小姑娘初经人事,又不想叫她初一入宫就太快有孕而不适应,这才百般隐忍,没想到竟遭了小姑娘的怀疑。
若不是现在她怀里揣着个护身符,还碰不得,皇帝定要叫她知道,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修身养性。
“陛下?”
顾瑾弱弱的出声,她目光太过澄澈,看得皇帝愈发无奈,只将人从榻上一同拽起来,抱着她深深叹了口气:“罢了,现在没有什么是比你的身子更重要的。”
两人沉默了一阵,顾瑾才轻声开口道:“陛下,若是……若是真的是场误会,您会失望么?”
太后与皇帝太过肯定的态度叫顾瑾难以心安,她怕辜负了这份期盼。
“傻姑娘。”皇帝细心的为她整理着头发:“没什么好失望的。”
“你还小,朕本也没想叫你如此早的怀上孩子,这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有了,我们就高高兴兴的期待他的到来,没有……”皇帝嘴角噙笑,悠悠道:“朕日后多多努力就是。”
*
仍旧是每三日一次的请脉问诊,丁太医每回都要把上许久,却迟迟不敢给个定论。
直到第十二日,丁太医屏气凝神,细细把着脉,过了好一会儿,原本紧绷的眉头逐渐放松,最终抚着胡须笑了,收手对着帝妃二人拜道:“恭贺陛下,恭贺昭贵妃娘娘,确是喜脉无疑了。皇嗣也一切安好,无半点不妥。”
“当真?”
真的就怀上了?顾瑾杏眸微睁,心下终于落了定。
皇帝就坐在她的身边,闻言也不由得攥紧了小姑娘细嫩的手。
哪怕是早就认定这腹中已经有了孩子,但听太医确认后,那种惊喜的感觉还是要更上一层。
皇帝强自克制住了心中的欢愉,目光中却盈满了温柔,他抚着顾瑾的发鬓,沉声吩咐道:“贵妃这一胎,朕就全权交给丁太医照顾了。”
“她年纪轻,又是初为人母,难免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丁太医医术高明,有你时时看顾着,朕也能放心些。”
丁太医受宠若惊。
皇帝发号施令惯了,就连内阁的阁老们也鲜少得他一个好脸。谁又能有幸见到皇帝如此客客气气的与人说话呢?
甚至这不像是句命令,更像是请求。
虽心里明白皇帝如此客气是为了贵妃,但丁太医还是为这份殊荣感激涕零:“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皇帝满意的颔首,又道:“贵妃的月份还小,稳妥起见,朕希望能把这消息瞒一瞒。”
丁太医自是听皇帝吩咐办事:“臣明白,无论是贵妃娘娘的脉案还是太医院的方药记录,臣都会处理妥当,绝不叫旁人察觉出半分蛛丝马迹。”
皇帝这才放心的叫他退下,轻笑着与顾瑾掌心交叠,一同置于她的小腹之上。
这个孩子,承载了他与小姑娘两个人的血脉,是他心心念念期盼的。只消一想,就能叫皇帝满腔柔情。
“娇娇这回可放心了?”
这几日里皇帝也感觉到了顾瑾的紧张,就连夜里睡下时都很少再去摸她的肚皮,如今看着她眼角眉梢洋溢的喜悦,也跟着松了口气。
“放心了。”顾瑾目光澄澈:“臣妾也很高兴,为这个孩子。”
她又强调道:“为这个我与您的孩子。”
“真的很神奇……”
她与皇帝的关系,似乎都因着这个孩子的到来而更加紧密了。
顾瑾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皇帝稍稍平息之后,比之欢喜更多的,却是担忧。
“娇娇要辛苦了,会觉得害怕么?”
怀胎十月,更有分娩的痛楚。
他的小姑娘还这样小,虽在人前端庄持重,但私下里却更像是个没长成的孩子,无论容貌还是脾性,都透着稚嫩……让她早早的有了身孕,是自己的自私。
可皇帝也有顾虑,虽他现在身体无恙,体态健硕,但世事难料,祸福往往只在旦夕之间,就算九五至尊,也免不得有天不假年的担忧。
他不如先帝那般,妄图修习长生之术,只盼望能早些与顾瑾有个皇子,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来等待他长大,接过江山的重任,也接过庇佑顾瑾余生安稳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