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61节
  顾瑾问他:“陛下先用早膳好么?一会儿粥可就凉了。”
  皇帝颔首同意了,任由小姑娘坐在自己怀中忙活,又是将奏折都堆放在一边,又是摆好了粥和点心。
  顾瑾捏起一块核桃酥送至皇帝嘴边:“这糕点都是母后现吩咐人做的,陛下快尝尝。”
  皇帝其实并不多喜欢这甜腻的点心,不过是诱她来的借口而已,但被人喂到嘴边的,滋味自是与众不同。
  他一边隔着单薄的夏衫揉捏着小姑娘的腰身,一边就着她的手咬了口点心。
  顾瑾被他的小动作惹得手指发颤,直将剩下的半块核桃酥放回碟子里,想要从他怀中逃脱:“陛下!”
  她羞恼着:“您且先好好用膳,别逗弄臣妾!”
  娇声软语的嗔怪听在刚开了荤的皇帝耳中,不似拒绝,更像是诱惑,他没松手,哑着声问道:“母后可有为难你?”
  顾瑾眨了眨眼,笑弯了唇角:“当然没有。”
  “母后很好啊,怎么会为难臣妾呢?”
  “不止没有为难,还要给臣妾晋位分呢。”
  皇帝微不可查地挑眉:“哦?是母后的主意?”
  顾瑾点头:“是呀,母后还说,不能叫臣妾受委屈呢,觉得您给的位份低了。”
  皇帝:“……”
  皇帝有些一言难尽,之前太后还不满,如今倒是抢起功来了。
  顾瑾看他神情古怪,这才笑着在他面上轻轻一啄:“臣妾逗您呢,那旨意一拿出来,见着上面的字迹,臣妾就明白了,不想叫臣妾受委屈的,是您。”
  皇帝一顿,随即手上更加了两分力气,将小姑娘向上抬了抬,拖住臀腿,埋手在她颈间啃咬着。
  这里不是寝殿,亦不是在榻上,顾瑾被他撩拨的有些害怕,急急道:“陛下,您快停下,这,这里是勤政殿,您早膳还没吃呢。”
  皇帝松了嘴,却没抬头,闷笑了一声道:“是哪个小没良心的只顾着陪母后吃饭,半点儿没想起朕来?”
  “若非朕叫人去请,你都不会自己过来?”
  顾瑾心道,勤政殿啊,大臣们常来常往的地方,听宫人说,妃嫔们没有传召,是不可随意过来的,这怎么还能怪着自己呢?
  但这时候跟皇帝理论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顾瑾只好求饶:“是臣妾错了,臣妾日后定想着陛下,给您送早膳,常来陪伴您,可以么?”
  皇帝稍松开了些,抬起头来,看她满面潮红的样子,眼中闪过几分暗色,意味不明地问道:“昨夜后,身上真的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顾瑾微微喘息,摇头:“没,没有。”
  她伸手要去拿案上的点心,却被皇帝连碗带碟的全部推开,随即一只大手就顺着腰际伸到了里衣之中,带着茧痕的手指轻挑慢捻,直叫顾瑾身子颤抖,没忍住惊呼出声。
  腰间的锦带不知是何时被皇帝解开的,裙裳也散落在地,顾瑾已经通晓人事,自然知道皇帝这是想要做什么,面红耳赤的抓住那作乱的手,语声慌张:“陛下,别在这儿,咱们回玉清宫好不好?或是去后面的寝殿里……”
  皇帝却是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好姑娘,稍后阁老们还要来议事,没时间回去了,陪朕荒唐一回?”
  若不是昨夜担心小姑娘受不住,他也不会那么快又那么温吞的结束,现下既是人在怀里,那不如就补上一补。
  绸裤半褪,挂在膝间,顾瑾被皇帝放在了御案之上,紫檀制成的桌面刚一碰触,就是阵阵冰凉。
  勤政殿内空旷,顾瑾仰面躺下去时,目光所及,正是帝座后方高悬着的那块‘勤政亲贤’的匾额,她稍稍清醒,想要说什么,却被皇帝堵住了唇,耳鬓厮磨间,只余下羞人的低喘在殿内一层层荡开。
  第104章 加封
  一场荒唐过后,皇帝抱着小姑娘平心静气,以指为梳,为她整理好凌乱的的发尾,顾瑾身上的衣裙已经没法子再穿了,她恼怒的在皇帝腿上踢了一脚:“都是您!我这样子要如何见人……”
  尤其是看着皇帝浑身上下仍旧整洁清爽,一脸惬意的样子,不免气愤更甚。
  皇帝只是暗暗发笑,神色温和的安抚着。
  缓和了一阵子后,顾瑾漫不经心的打量起勤政殿内的布置,与行宫里的正德堂相差不大,略显威仪肃穆,然而她目光转了一圈,最后却停在了不远处的条案上。
  那上面摆了一方桌屏,顾瑾仔细看去,上面的绣样很是眼熟,她有些惊讶:“这不是臣妾当初送给长公主殿下的礼物么?怎么跑到陛下这儿来了”
  皇帝挑眉:“自然是皇姐看朕可怜,帮着某个小姑娘好一番打算,却什么谢礼都没收到,这才转手赠与朕的。”
  顾瑾没忍住笑出了声:“怎么?陛下就那么想要臣妾谢您?谢您辛苦为臣妾做媒?”
  她沉吟道:“也是……若非阴差阳错,没准儿臣妾早就婚配了呢,是要谢谢陛下的。”
  皇帝:“……”
  要不是怕真给小姑娘折腾坏了,他必是要好好教训她一回的。
  两人痴缠了一会儿,外间传来了林常青的声音。
  “陛下,阁老们求见。”
  顾瑾有些惊慌,裹了裹身上的衣裳,皇帝却不见着急,只抱起她来一路去到后殿。
  秋彤和青玉等人都已经等在此处了,就连要换的衣裙都已准备妥当,这简直是把早有图谋刻在了脸上!顾瑾暗暗瞪他,分明后殿就有软塌,非要拐着自己在……真是胡闹!
  “伺候好你们主子。”皇帝现在已经恢复了往常波澜不惊的面色,临走前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温声叮嘱道:“先在后殿歇着,想要看书就让人去拿,等朕忙完,一起用了午膳再回,嗯?”
  顾瑾只好点了点头。
  皇帝离开后,秋彤等人才上前来伺候,擦身子的时候,一个个的都没忍住红了脸,顾瑾皮肤本就白嫩,轻轻一掐就是道红印子,这连着折腾了两回,上面是个什么样子简直可想而知,尤其是胸口处明晃晃的吻痕,任谁都没忍住偷偷瞄去。
  “看来呀,照着陛下和娘娘这如胶似漆的样子,咱们玉清宫无需多久就能添上位小主子了。”
  皇帝身体康健,顾瑾也调养的没什么问题,皇嗣那就是看缘分了。
  玉清宫里可是没人不盼着的,毕竟帝王的宠爱是一回事,但真正能让人站稳脚跟的,还是子嗣。无论是公主还是皇子,只要有个孩子,就足够旁人羡慕的了。
  “我还没急呢,你们倒是都替我急上了。”
  顾瑾虽嘴上这样说,但想着日后真能有个同皇帝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也忍不住多了几分期许。
  到了正午,两人是牵着手一起从勤政殿回去的,顾瑾也是这才发现,玉清宫和勤政殿,竟是只隔了内宫的一道宫门,步行也只需一刻。
  “竟是离得这般近么?”
  皇帝捏着她的手指道:“自然要近些,这样才方便你来寻朕。”
  皇帝又拥着顾瑾同榻小憩了片刻,好在这回没再动手动脚,顾瑾也确实累了,睡得昏沉,连皇帝是何时走的都不知。
  等她再醒来时,青玉已经在旁边急的团团转了。
  “娘娘您可算是醒了,寿康宫那边前来传旨的公公可是都生生喝了两壶茶,恭房都不知跑多少回了!”
  顾瑾一愣,原本还有些迷糊,听了这话瞬间清醒了过来:“怎么回事?”
  上午折腾累了,午觉也睡得沉,竟将太后懿旨的事情给忘到脑后了。
  她急忙起身,寿康宫的人,怎么好一直让等着呢?她才入宫,就叫太后宫里的人在外面苦等,说出去就是她没规矩了。
  “如何不叫醒我?”宫人们上前帮她穿衣,司兰也正好端了水进来,见她着急,便笑道:“娘娘别急,陛下还没走时那位公公就来了,是陛下的旨意,不叫奴婢们吵醒您的。”
  要不是有皇帝发话,她们又岂敢如此怠慢呢?
  顾瑾这才松了口气,待收拾好妆容接下懿旨后,阖宫的宫人面上都是喜气。
  “恭贺贵妃娘娘,贵妃娘娘金安!”
  顾瑾早就有了准备,此时也算稳得住,只面色从容的叫了起,最高兴的就是殿外伺候的宫人们了,一连两天都有赏赐,加起来顶得上大半年的俸禄了。
  贵妃的翟衣和发冠被放在了眼前。
  头冠是正一品往上才能有的,顾瑾摸着那金凤含珠的头冠和深红色的翟衣,哪怕是早已经知道了,却还是觉的不大真实。
  “虽四妃同为正一品,但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待册典之后,娘娘除了册宝,还会有一方金印,日后除了皇后,便是德妃和贤妃也要以您为尊了。”
  顾瑾抿唇轻笑:“谁为尊倒没多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这份心意,他在用言行来表明对自己的爱重,这样的人啊,又如何不叫她动心呢?
  “娘娘?”
  青玉见她愣神,适时地叫了她一声,顾瑾这才道:“你们几个都是陛下指派过来的,无论是能力还是忠心,我都是信得过的。”
  “只殿外伺候的那些,还要劳你们多加管束了,在外行走时,莫要因着太后和陛下的恩赏而忘了形。”
  秋彤等人自然笑着应是。
  玉清宫里是一片和乐,外面却已经是风雨欲来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顾瑾会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再跃一级。分明昨日她还得对德妃和贤妃屈膝行礼,竟这么快就尊卑异位了?
  先不论德妃和贤妃怎么想,就连底下品阶较低的妃嫔们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有的人不用争不用抢,偏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反观她们呢?皇帝看着她们的眼神,就似看着死物,连一个争宠的机会都不曾给过。
  比起顾瑾的荣华来,她们这些在宫中蹉跎的时光,就像是一场笑话。
  第105章 求情(文末三百字重修)
  凤仪宫内,皇后一脸颓容地靠在迎枕上,自知道太后接手了新妃册典的时候起,她就真的病了。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当皇帝留宿玉清宫和加封贵妃的消息传来时,皇后只觉天旋地转,险些没晕过去。
  嘉宁公主守在榻前,对她的模样很是担忧,更多的是浓浓的不悦:“皇祖母和父皇怎能如此!”
  新妃在宫中洋洋得意,皇后却被封禁在了凤仪宫,说是让其好好养病,但宫门口守着金吾卫,宫人们一律不准出入,就连每日的膳食都是送到宫门口,这哪里是闭宫养病?分明就是软禁!
  “母后您才是后宫之主啊!皇祖母和父皇如此行事,这是要将您的脸面置于何地!”
  皇后并未梳妆,脸色更是一片惨白,她讥笑道:“后宫之主?脸面?”
  “怕是在她们眼中,本宫什么都算不上。”
  这一点她早就明白了,皇帝刚继位那会儿,还是会偶尔歇在后宫的,但却从不曾踏足凤仪宫,就连要见两个孩子,也是派人过来接走。除了寿康宫里,或是宫中宴会,她连见上皇帝一面都难。
  她无数次舍下脸面去讨好,去逢迎,却从来换不到皇帝一个正眼。原本她也认命了,总归后来皇帝也不止冷着她一人,对待后宫所有人都是如此,但顾瑾的到来却彻底打破了僵局,也打碎了她最后的颜面。
  皇后心里有太多的怨恨无处诉说,她止不住流下泪来,神情哀戚:“嘉宁,母后就只有你和你皇兄了。”
  “你们两个,就是母后最后的指望了。”
  皇帝对膝下的皇子公主们不亲近,嘉宁对父亲更是只有畏惧,素来只亲近皇后,如今自然也为皇后鸣不平。
  在她看来,皇帝和皇后之间但凡有什么龃龉,必然都是皇帝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