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60节
“这性子,可太软和了些,怎么就落到皇帝手里了呢?”太后是真觉得自己儿子捡了个大便宜,之前见面都有外人在,她不好问,如今却是问出了口:“你与哀家说实话,是不是皇帝用了强,逼着你从了他的?”
太后故意肃着脸逗弄她,活像自己的儿子是哪个强抢民女的山大王,惹的顾瑾红了脸,含羞带怯道:“没有的,陛下怎么会逼迫臣妾?”
虽然有时候确实没个正形,总会逗弄自己,但那……也算不得逼迫?毕竟他每每都会征求过自己的意思?
顾瑾越想越迷糊,隐约觉得有点儿不对,却也没功夫多想,只满目真诚:“陛下帮了臣妾良多,这恩情便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能陪在陛下身侧,亦是臣妾心中所愿。”
“无论何时,臣妾都愿想陛下之所想,爱陛下之所爱,哪怕是──”
哪怕是为他而死,也没什么,直到皇帝再不需要她的陪伴。
对皇帝,她是爱慕与敬重交织的,又或者说,比起飘渺无形的爱慕,敬重才是这份感情的主体。
能从永定侯府的牢笼里挣脱出来,从来不是凭她如何机敏,如何幸运,而是一直有皇帝在身后拖着她,为她铺平了前路。
更何况还有那次的救命之恩,可以说,没有皇帝,就不会有顾瑾的今天。
这是她发乎于心的想法,此时坦然说出来,语声也足够坚定,太后看着她一双水盈盈的杏眼,都不免暗自责怪自己,这般澄澈的小姑娘,自己怎么好时常拿先帝的贵妃来做比较呢?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太后叹道:“你这孩子真是个实心眼的,哀家不过是与你玩笑一回,看你这样子,倒像是要赌咒发誓了。”
“快别在意,更别拘束,老婆子我独居在这寿康宫里头,平日里巴结奉承的不少,能好好陪着哀家聊聊天的却不多。以后皇帝忙时,你便多来哀家这里坐坐,全当是陪一陪哀家了。”
顾瑾其实并不擅长与长辈相处,她从来都是旁观着顾珍对人撒娇卖乖,只可惜她嘴不够甜,也不如顾珍讨喜,就算同样的话术有模有样的学出来,顾老夫人的态度都是天差地别。
从最开始的惊慌无措,到学着费劲心思的笨拙讨好,再到心灰意冷,直至如今的厌恶,心思转变了不知几个轮回,她也终于在跌跌撞撞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爱你的人,永远都不会因为你的有意讨好而改变。
可太后虽身居高位,但比之顾老夫人和李氏他们却慈蔼了许多,对着自己时神情中也从未见半分厌恶。
这样温和的长辈形象,上一次还是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
当然,如今已经是她的夫君了……
顾瑾眼睫颤动,抿了抿唇角道:“臣妾在家中并不如妹妹们讨喜,祖母也不爱叫我去侍奉陪伴……”
“但只要母后不嫌弃,臣妾便时常来陪您,到时候常在您眼前晃悠着,您别嫌臣妾烦就好。”
太后欣喜,同时又忍不住对她生出几分怜惜。
当初听了长公主的讲述,她还只是感叹了两句小姑娘成长的不容易,如今却是真情实感的多了些怜惜,更觉那永定侯府的太夫人玉石不分。分明是至亲骨血,英烈遗孤,怎么就忍心如此磋磨,险些叫明珠蒙尘。
“不嫌弃!如何会嫌弃呢?你这丫头如此乖巧,与皇帝和宜惠那两个让哀家头疼的泼皮全然不同,哀家是怎么看怎么高兴的!”
她语气心疼,拉着顾瑾的手安慰:“好孩子,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吧,你祖母有眼无珠,是她没福气。以后在宫中,你只管把寿康宫当家一样,有哀家护着你,就算皇帝,也别想欺负了你去!”
姜妤在边上简直没眼看,太后最开始分明是想提点昭妃娘娘几句的,怎么说着说着,就好像亲如母女了?
还连带着把皇帝和长公主嫌弃上了?
第102章 亲自去送
“姜妤,快!快去将诏书拿来。”
太后一脸笑容的将册封诏书递到了顾瑾手中“这旨意是给你的,快打开看看。”
顾瑾垂眸去看,上面的字迹她分外熟悉,内容却叫她微微吃惊:“这……”
“晋封贵妃?”
后宫里晋封位份这么容易的吗?顾瑾记得贤妃是熬了好几年,直到五皇子四岁左右的时候才被晋了贤妃的。
可如今自己进宫这才第二日,就从妃位再升一级,就连顾瑾都觉得这太快了些“母后,这怕是不合适,臣妾没什么功劳,怎好忝居高位?恐是会引人非议,其实有您和陛下护着臣妾,臣妾已经很知足了,这贵妃的位份——”
太后直接开口打断了她的话“给你的,你就接着,贵妃的位份正配你,总不能叫你低人一头去。再者说,你哪里没有功劳?照顾好皇帝便是最大的功劳。”
“这旨意是哀家下的,谁敢有异议,自叫她来与哀家当面分说!”
原本太后也是觉得太快了些,等她生个皇子或是公主,于子嗣有功时再晋升也来得及啊……但就这一早上的功夫,却又觉她很值得这贵妃的位份。
甚至,为了拉近与小姑娘的关系,太后还摇头叹息,来了招借花献佛:“哀家一直都觉得皇帝给的妃位还是低了,刚一入宫就该是贵妃的,怎好如此委屈你呢?”
全然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反对的。
顾瑾:“……”
若不是她认得皇帝的字迹,保不齐就信了。顾瑾不好戳破,只当自己全然不知情。
“一会儿哀家就叫人去玉清宫宣旨,至于册封礼,也还是由哀家来主持。”
“众妃都是逢五逢十来给哀家请安,后日就是十五了,人齐,又是个好日子,也不必再烦她们多跑一趟了,就定在那一日受封如何?”
顾瑾自然是无有不应:“臣妾听母后的。”
但她也有疑虑,犹豫再三还是道:“母后……皇后娘娘凤体未愈,臣妾至今还未曾参拜呢,两次册封都越过去,是不是太失礼了?不如先压一压,等皇后娘娘好些了,再册封?”
太后一愣,没想到顾瑾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旁人遇着此事怕只有欢喜的份儿,顾瑾竟还能想着顾及皇后的颜面?
这样的脾性啊……只要皇后以后能踏踏实实的,不想着作妖,也不是不能稳坐中宫的位子。
就看她能不能想得开了。
人老了,经不起大风大浪,就喜欢一团和气的日子,她是不希望看到有朝一日,皇帝走到废后那一步的。
但这也不是她能控制的,不仅看皇帝,也看皇后。
太后拍了拍顾瑾的手背,无奈道:“不必管皇后,都在宫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后总有拜见的机会。是她自己病了,算不得你失礼。”
她刻意赶在皇后称病之前接连给顾瑾册封,不单是顺着皇帝的意思,也是想给皇后一个教训。不是病了么?那正好,也不是缺了你就不行了,看最后是谁风光,谁没了脸面。
“你是个思虑周全的性子,有你在皇帝身边,哀家是放心的……好孩子,日后皇帝若有什么冲动的地方,能拦住的,还望你能尽力拦一拦,哀家只盼着宫里能和睦些。”
她是喜欢顾瑾不假,但也难免怜惜宫中的妃嫔,一个个大好的年纪只能生生熬在宫里守着活寡,哪个又不可怜呢?
皇后也是其中之一,太后还记得,她初嫁给皇帝的时候,也是个温婉贤淑的性子,与皇帝称不上夫妻恩爱,却能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然也不会接连生下一子一女,怎么后来就变了呢?
似乎自皇帝登基后,就再不曾留宿凤仪宫。哪怕皇后主动示好,皇帝也没软和半分,皇后就是自那时起,面上染了几分刻薄尖利……
顾瑾察觉出了太后语气中的悲叹,微微沉默下来,后宫不涉朝政,自己能劝皇帝的地方,也就只有后宫里的事情。
所以,太后是担心自己的到来,打破了后宫中的安宁吗?
她谨慎答道:“母后放心,臣妾绝不会做什么逾矩的事,叫陛下为难的。”
太后看着她,心中无奈。她哪里是怕顾瑾逾矩呢?她只怕有人会妒红了眼,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盼着顾瑾以后能网开一面,尽量去宽恕。
但这对顾瑾也不甚公平,哪有任人迫害却不让还手的道理?太后识趣的闭了嘴,
有那想送死的,阎王都拦不住,自己也是瞎操心。
顾瑾被留下陪着太后用了早膳,每日上午太后都要去后面的小佛堂里诵一诵经,原是想叫顾瑾一同去的,却不想林常青竟亲自来了寿康宫。
他一进来,就笑眯眯的行了礼,这可是稀客了。
太后问道:“皇帝呢?就你自己来了?”
林常青弓着腰身,回道:“陛下刚下了大朝,正与阁老们议政呢,这不忙到现在还没得闲,早膳都还未用呢。”
太后轻哦一声,哼道:“没用早膳,便叫膳房去准备,来哀家这儿做什么?”
林常青笑看了顾瑾一眼,笑道:“太后娘娘莫怪,膳房是送过了早膳的,只是做的不大合陛下的胃口,筷子刚拿起来就又放下了,说是念起了您宫里的核桃酥和茯苓饼了。”
“这不,不好叫陛下饿坏了身子不是?奴才便只好厚着脸皮来娘娘您这儿讨些过去了。”
太后暗自翻了个白眼,还核桃酥,茯苓饼呢,皇帝从来都不是个重口腹之欲的,就算是连续吃上一个月的清粥小菜都不会挑剔,怎么就今天矫情上了?这是冲着糕点还是冲着人?
真是能作怪!心眼跟筛子似的。
“好,那你等着吧。”太后吩咐道:“姜妤,去小厨房里看看,有没有做好的糕点,先给皇帝拿去。”
林常青可不想亲手拿回去,眼珠子一转,便道:“娘娘见谅,陛下身边离不得人,底下那些小的伺候的不够周全,奴才就不在这儿等了。”
“正巧昭妃娘娘也在,奴才斗胆,可否能请昭妃娘娘劳驾一趟,帮着把糕点送去?”
顾瑾听了皇帝还没用膳,本来心中就有些惦记的,此时林常青这话一出,便明白了皇帝是个什么意思。
但太后还正叫自己去佛堂呢,一时不由两难起来,只看着太后,等她决断。
第103章 荒唐一回
虽然没说出口,但顾瑾的眼神太过明显,分明是想去的。
太后气闷,看来跟皇帝抢人她是抢不过了,只好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要去就去吧,这新婚燕尔的,哀家要是强留着你,怕要惹了皇帝不痛快了。”
心思被点破,顾瑾有些不自在,亲昵的扶着太后在罗汉床上坐好,这才道:“哪里是什么新婚燕尔呢?依臣妾看,分明是母后心疼陛下,舍不得陛下饿着肚子。”
“臣妾可是听母后吩咐的,您若真不想叫臣妾过去,臣妾便不去了。”
太后气笑了,指着顾瑾道:“瞧瞧,也是个伶牙俐齿的,这二人难舍难分的,却拿哀家一个老婆子来做筏子。”
“快快去吧,可不敢拦你。”
顾瑾最后还是亲自去了勤政殿,食盒里不仅放了两碟点心,还特意又吩咐人备了碗粥。
到了勤政殿外的时候,林常青正在外面张望,见到了顾瑾的身影连忙迎了上来,也不拖大,躬身行礼:“奴才请昭妃娘娘安。”
顾瑾侧身避开了些,笑道:“林大伴别多礼,您一直照拂我良多,我也敬您,受您的礼,我心中会不舒坦的。”
林常青免不得心里偷乐,就算是伺候人的奴才,也是好面子的,谁会不喜欢被人尊重呢?这可比给他塞银子还要让他高兴。
“娘娘快请进,阁老们此刻都在偏殿呢,里面现在只陛下一人,是陛下吩咐奴才在门口迎您的。”
秋彤递上了食盒,谁都没有不识趣的跟进去。
顾瑾提着食盒走进殿内,转过外间,再绕过一扇屏风就看到了正伏案忙碌的皇帝。她放轻了脚步,小心走到近前,正想着该将食盒放在何处时,皇帝就出了声:“来了?”
顾瑾抬头,就见皇帝正看着自己,显然是从她进来就注意到了。
“陛下忙完了?刚看您很是认真,便没好打扰您。”
皇帝端坐在御案后,朝着小姑娘招了招手。
顾瑾刚走过去,就被皇帝轻轻一拽,拉到了怀里。
“呀!小心!”顾瑾急忙护着手中还没放下的食盒,打开盖子一看,见粥没洒出来才松了口气:“陛下别乱动呢!险些就将吃食弄撒了。”
太后故意肃着脸逗弄她,活像自己的儿子是哪个强抢民女的山大王,惹的顾瑾红了脸,含羞带怯道:“没有的,陛下怎么会逼迫臣妾?”
虽然有时候确实没个正形,总会逗弄自己,但那……也算不得逼迫?毕竟他每每都会征求过自己的意思?
顾瑾越想越迷糊,隐约觉得有点儿不对,却也没功夫多想,只满目真诚:“陛下帮了臣妾良多,这恩情便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能陪在陛下身侧,亦是臣妾心中所愿。”
“无论何时,臣妾都愿想陛下之所想,爱陛下之所爱,哪怕是──”
哪怕是为他而死,也没什么,直到皇帝再不需要她的陪伴。
对皇帝,她是爱慕与敬重交织的,又或者说,比起飘渺无形的爱慕,敬重才是这份感情的主体。
能从永定侯府的牢笼里挣脱出来,从来不是凭她如何机敏,如何幸运,而是一直有皇帝在身后拖着她,为她铺平了前路。
更何况还有那次的救命之恩,可以说,没有皇帝,就不会有顾瑾的今天。
这是她发乎于心的想法,此时坦然说出来,语声也足够坚定,太后看着她一双水盈盈的杏眼,都不免暗自责怪自己,这般澄澈的小姑娘,自己怎么好时常拿先帝的贵妃来做比较呢?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太后叹道:“你这孩子真是个实心眼的,哀家不过是与你玩笑一回,看你这样子,倒像是要赌咒发誓了。”
“快别在意,更别拘束,老婆子我独居在这寿康宫里头,平日里巴结奉承的不少,能好好陪着哀家聊聊天的却不多。以后皇帝忙时,你便多来哀家这里坐坐,全当是陪一陪哀家了。”
顾瑾其实并不擅长与长辈相处,她从来都是旁观着顾珍对人撒娇卖乖,只可惜她嘴不够甜,也不如顾珍讨喜,就算同样的话术有模有样的学出来,顾老夫人的态度都是天差地别。
从最开始的惊慌无措,到学着费劲心思的笨拙讨好,再到心灰意冷,直至如今的厌恶,心思转变了不知几个轮回,她也终于在跌跌撞撞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爱你的人,永远都不会因为你的有意讨好而改变。
可太后虽身居高位,但比之顾老夫人和李氏他们却慈蔼了许多,对着自己时神情中也从未见半分厌恶。
这样温和的长辈形象,上一次还是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
当然,如今已经是她的夫君了……
顾瑾眼睫颤动,抿了抿唇角道:“臣妾在家中并不如妹妹们讨喜,祖母也不爱叫我去侍奉陪伴……”
“但只要母后不嫌弃,臣妾便时常来陪您,到时候常在您眼前晃悠着,您别嫌臣妾烦就好。”
太后欣喜,同时又忍不住对她生出几分怜惜。
当初听了长公主的讲述,她还只是感叹了两句小姑娘成长的不容易,如今却是真情实感的多了些怜惜,更觉那永定侯府的太夫人玉石不分。分明是至亲骨血,英烈遗孤,怎么就忍心如此磋磨,险些叫明珠蒙尘。
“不嫌弃!如何会嫌弃呢?你这丫头如此乖巧,与皇帝和宜惠那两个让哀家头疼的泼皮全然不同,哀家是怎么看怎么高兴的!”
她语气心疼,拉着顾瑾的手安慰:“好孩子,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吧,你祖母有眼无珠,是她没福气。以后在宫中,你只管把寿康宫当家一样,有哀家护着你,就算皇帝,也别想欺负了你去!”
姜妤在边上简直没眼看,太后最开始分明是想提点昭妃娘娘几句的,怎么说着说着,就好像亲如母女了?
还连带着把皇帝和长公主嫌弃上了?
第102章 亲自去送
“姜妤,快!快去将诏书拿来。”
太后一脸笑容的将册封诏书递到了顾瑾手中“这旨意是给你的,快打开看看。”
顾瑾垂眸去看,上面的字迹她分外熟悉,内容却叫她微微吃惊:“这……”
“晋封贵妃?”
后宫里晋封位份这么容易的吗?顾瑾记得贤妃是熬了好几年,直到五皇子四岁左右的时候才被晋了贤妃的。
可如今自己进宫这才第二日,就从妃位再升一级,就连顾瑾都觉得这太快了些“母后,这怕是不合适,臣妾没什么功劳,怎好忝居高位?恐是会引人非议,其实有您和陛下护着臣妾,臣妾已经很知足了,这贵妃的位份——”
太后直接开口打断了她的话“给你的,你就接着,贵妃的位份正配你,总不能叫你低人一头去。再者说,你哪里没有功劳?照顾好皇帝便是最大的功劳。”
“这旨意是哀家下的,谁敢有异议,自叫她来与哀家当面分说!”
原本太后也是觉得太快了些,等她生个皇子或是公主,于子嗣有功时再晋升也来得及啊……但就这一早上的功夫,却又觉她很值得这贵妃的位份。
甚至,为了拉近与小姑娘的关系,太后还摇头叹息,来了招借花献佛:“哀家一直都觉得皇帝给的妃位还是低了,刚一入宫就该是贵妃的,怎好如此委屈你呢?”
全然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反对的。
顾瑾:“……”
若不是她认得皇帝的字迹,保不齐就信了。顾瑾不好戳破,只当自己全然不知情。
“一会儿哀家就叫人去玉清宫宣旨,至于册封礼,也还是由哀家来主持。”
“众妃都是逢五逢十来给哀家请安,后日就是十五了,人齐,又是个好日子,也不必再烦她们多跑一趟了,就定在那一日受封如何?”
顾瑾自然是无有不应:“臣妾听母后的。”
但她也有疑虑,犹豫再三还是道:“母后……皇后娘娘凤体未愈,臣妾至今还未曾参拜呢,两次册封都越过去,是不是太失礼了?不如先压一压,等皇后娘娘好些了,再册封?”
太后一愣,没想到顾瑾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旁人遇着此事怕只有欢喜的份儿,顾瑾竟还能想着顾及皇后的颜面?
这样的脾性啊……只要皇后以后能踏踏实实的,不想着作妖,也不是不能稳坐中宫的位子。
就看她能不能想得开了。
人老了,经不起大风大浪,就喜欢一团和气的日子,她是不希望看到有朝一日,皇帝走到废后那一步的。
但这也不是她能控制的,不仅看皇帝,也看皇后。
太后拍了拍顾瑾的手背,无奈道:“不必管皇后,都在宫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后总有拜见的机会。是她自己病了,算不得你失礼。”
她刻意赶在皇后称病之前接连给顾瑾册封,不单是顺着皇帝的意思,也是想给皇后一个教训。不是病了么?那正好,也不是缺了你就不行了,看最后是谁风光,谁没了脸面。
“你是个思虑周全的性子,有你在皇帝身边,哀家是放心的……好孩子,日后皇帝若有什么冲动的地方,能拦住的,还望你能尽力拦一拦,哀家只盼着宫里能和睦些。”
她是喜欢顾瑾不假,但也难免怜惜宫中的妃嫔,一个个大好的年纪只能生生熬在宫里守着活寡,哪个又不可怜呢?
皇后也是其中之一,太后还记得,她初嫁给皇帝的时候,也是个温婉贤淑的性子,与皇帝称不上夫妻恩爱,却能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然也不会接连生下一子一女,怎么后来就变了呢?
似乎自皇帝登基后,就再不曾留宿凤仪宫。哪怕皇后主动示好,皇帝也没软和半分,皇后就是自那时起,面上染了几分刻薄尖利……
顾瑾察觉出了太后语气中的悲叹,微微沉默下来,后宫不涉朝政,自己能劝皇帝的地方,也就只有后宫里的事情。
所以,太后是担心自己的到来,打破了后宫中的安宁吗?
她谨慎答道:“母后放心,臣妾绝不会做什么逾矩的事,叫陛下为难的。”
太后看着她,心中无奈。她哪里是怕顾瑾逾矩呢?她只怕有人会妒红了眼,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盼着顾瑾以后能网开一面,尽量去宽恕。
但这对顾瑾也不甚公平,哪有任人迫害却不让还手的道理?太后识趣的闭了嘴,
有那想送死的,阎王都拦不住,自己也是瞎操心。
顾瑾被留下陪着太后用了早膳,每日上午太后都要去后面的小佛堂里诵一诵经,原是想叫顾瑾一同去的,却不想林常青竟亲自来了寿康宫。
他一进来,就笑眯眯的行了礼,这可是稀客了。
太后问道:“皇帝呢?就你自己来了?”
林常青弓着腰身,回道:“陛下刚下了大朝,正与阁老们议政呢,这不忙到现在还没得闲,早膳都还未用呢。”
太后轻哦一声,哼道:“没用早膳,便叫膳房去准备,来哀家这儿做什么?”
林常青笑看了顾瑾一眼,笑道:“太后娘娘莫怪,膳房是送过了早膳的,只是做的不大合陛下的胃口,筷子刚拿起来就又放下了,说是念起了您宫里的核桃酥和茯苓饼了。”
“这不,不好叫陛下饿坏了身子不是?奴才便只好厚着脸皮来娘娘您这儿讨些过去了。”
太后暗自翻了个白眼,还核桃酥,茯苓饼呢,皇帝从来都不是个重口腹之欲的,就算是连续吃上一个月的清粥小菜都不会挑剔,怎么就今天矫情上了?这是冲着糕点还是冲着人?
真是能作怪!心眼跟筛子似的。
“好,那你等着吧。”太后吩咐道:“姜妤,去小厨房里看看,有没有做好的糕点,先给皇帝拿去。”
林常青可不想亲手拿回去,眼珠子一转,便道:“娘娘见谅,陛下身边离不得人,底下那些小的伺候的不够周全,奴才就不在这儿等了。”
“正巧昭妃娘娘也在,奴才斗胆,可否能请昭妃娘娘劳驾一趟,帮着把糕点送去?”
顾瑾听了皇帝还没用膳,本来心中就有些惦记的,此时林常青这话一出,便明白了皇帝是个什么意思。
但太后还正叫自己去佛堂呢,一时不由两难起来,只看着太后,等她决断。
第103章 荒唐一回
虽然没说出口,但顾瑾的眼神太过明显,分明是想去的。
太后气闷,看来跟皇帝抢人她是抢不过了,只好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要去就去吧,这新婚燕尔的,哀家要是强留着你,怕要惹了皇帝不痛快了。”
心思被点破,顾瑾有些不自在,亲昵的扶着太后在罗汉床上坐好,这才道:“哪里是什么新婚燕尔呢?依臣妾看,分明是母后心疼陛下,舍不得陛下饿着肚子。”
“臣妾可是听母后吩咐的,您若真不想叫臣妾过去,臣妾便不去了。”
太后气笑了,指着顾瑾道:“瞧瞧,也是个伶牙俐齿的,这二人难舍难分的,却拿哀家一个老婆子来做筏子。”
“快快去吧,可不敢拦你。”
顾瑾最后还是亲自去了勤政殿,食盒里不仅放了两碟点心,还特意又吩咐人备了碗粥。
到了勤政殿外的时候,林常青正在外面张望,见到了顾瑾的身影连忙迎了上来,也不拖大,躬身行礼:“奴才请昭妃娘娘安。”
顾瑾侧身避开了些,笑道:“林大伴别多礼,您一直照拂我良多,我也敬您,受您的礼,我心中会不舒坦的。”
林常青免不得心里偷乐,就算是伺候人的奴才,也是好面子的,谁会不喜欢被人尊重呢?这可比给他塞银子还要让他高兴。
“娘娘快请进,阁老们此刻都在偏殿呢,里面现在只陛下一人,是陛下吩咐奴才在门口迎您的。”
秋彤递上了食盒,谁都没有不识趣的跟进去。
顾瑾提着食盒走进殿内,转过外间,再绕过一扇屏风就看到了正伏案忙碌的皇帝。她放轻了脚步,小心走到近前,正想着该将食盒放在何处时,皇帝就出了声:“来了?”
顾瑾抬头,就见皇帝正看着自己,显然是从她进来就注意到了。
“陛下忙完了?刚看您很是认真,便没好打扰您。”
皇帝端坐在御案后,朝着小姑娘招了招手。
顾瑾刚走过去,就被皇帝轻轻一拽,拉到了怀里。
“呀!小心!”顾瑾急忙护着手中还没放下的食盒,打开盖子一看,见粥没洒出来才松了口气:“陛下别乱动呢!险些就将吃食弄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