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9节
  孙氏有些怀疑,长公主是见一面就能笼络的人么?
  她总觉得这其中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关窍。
  当然,任孙氏再如何精明,也不可能查出皇帝与顾瑾的交集就是了。
  两人不紧不慢的闲聊着,差不多用了一盏茶后,一个婢女急慌慌的跑了进来,似乎有什么事情要禀报,见到顾瑾后却支支吾吾的不开口了。
  孙氏一脸歉然,瞪了那婢女一眼:“没看见我在待客?谁叫你闯进来的!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小婢女连忙告罪:“请老夫人恕罪,奴婢不是有意的。是伯爷院里的莲儿姐姐,莲儿姐姐她……她刚刚想不开,上吊了。”
  “什么?”孙氏大惊:“人呢?人怎么样了?救下来了没有?”
  “已经救下来了,现在正哭着呢,说是不想活了。”
  “这个死丫头!这是在威胁谁呢!”孙氏满脸气愤,骂了莲儿一通后才反应过来顾瑾还在,忙敛了火气无奈道:“下面的人不懂事,叫顾二姑娘看笑话了。”
  “也不知志儿是怎么回事,自秋猎回来后就张罗着要把他屋里伺候的两个丫头送走,我是怎么劝都没用。
  可到底是贴身伺候过的,身子都给出去了,哪里愿意走呢?我好声好气的劝了这么多天也没用,这不就闹起来了么。”
  顾瑾不动声色,只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夫人心善,既是府上后院出了事,小女也不好再耽搁夫人了,今日就先告退,改日再来登门拜访。”
  孙氏卡了壳,没料想到顾瑾竟然不接这话茬,一时有些骑虎难下。
  “怎么这么急着就要走?我还想着留你一道用个膳呢。”
  顾瑾自然不会应,莫说这顿饭是不是真心实意留的,单是孙氏要如何去处理那个莲儿,就不是她该掺和的。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顾瑾就离开了峪阳伯府。
  上了马车后,秋彤也皱着眉,不太高兴道:“峪阳伯是个好的,对姑娘也是真心实意。但今日一见,这峪阳伯府的老夫人可不像是个好相与的。”
  青玉也愤愤道:“是呢!咱们姑娘和峪阳伯连亲事都没定下呢,通房的事情就敢闹到姑娘面前了,这是欺负没人给咱们姑娘做主不成?”
  谁家后院的通房能要死要活的闹到客人面前来?要说这事背后没孙氏的影子,青玉都不信。
  顾瑾也有些不悦,但她也还能沉得住气。
  “算了,无论我会不会嫁过来,这事我都不方便插手,且看峪阳伯是如何处理吧。”
  顾瑾明白孙氏的不满,婆母与儿媳,再和睦也不是亲母女,在某些立场上本来就是对立的,如何会没有矛盾呢?
  更何况刘恒志与自己还没定亲,就已经打算送走后院的通房丫鬟了,在孙氏的心里,怕是已经认定了是自己善妒,撺撮着他这么做的。
  今天的这一出戏,孙氏摆明了是想逼自己表个态,做出宽容大度的模样,帮腔留下两个通房。
  也算是未进门前的一个下马威了。
  要是以前,顾瑾或许也就逆来顺受的认下了,得罪未来的婆母可不是什么好事,忍一时风平浪静,在人手底下过活,就要学会低着头做人。
  但如今的顾瑾却不愿意低头了,妥协的太多,就会成了别人眼里的软柿子,任谁都想捏一捏。
  她不在意成亲后夫君身旁有没有侍妾,这是刘恒志主动承诺下来的,没人逼着他。但既然承诺了,就该做到不是么?
  马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秋彤和青玉都看出她心情不好,没再出声打扰。直到穿过了两条街巷,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
  青玉掀开帘子,扬声问着车夫:“怎么回事?还没到呢,怎么就突然停下了?”
  赶车的车夫指了指前面:“有人突然闯了出来,拦在马前,险些没被撞着。”
  青玉看过去,原本是想发火的,见了那人后却突然回头惊喜道:“姑娘!外面的是峪阳伯呢!”
  峪阳伯?
  第32章 前路难明
  这一处虽是小巷,没多少人经过,顾瑾却也没有下车,只吩咐青玉挑起了帘子,看向车外站着的刘恒志。
  “伯爷今日不是当值么?怎么会在此处?”
  刘恒志与顾瑾也许久没见了,见到顾瑾时候不由得眼前一亮。
  “我知道你今日要来,原本想着早些回来见你,没想到刚一回府就听下人说你已经走了。”
  “这紧赶慢赶的,总算是追上了。”
  “……”
  刘恒志眼神真诚,一身官袍都没换下,可见确实半分都没耽搁就追来了。
  顾瑾原本因为孙氏冷下去的心再度温暖了起来,只是她也没抛却该有的冷静和理智,态度明显没有早前相处时的柔顺。
  “伯爷,小女与伯爷的亲事还未曾定下,实在不好插手您府里的事情,伯爷还是请回吧。”
  刘恒志不明所以。
  “什么事?”
  随即反应了过来,皱起眉头,脸上多了几分凶相,吓得青玉都往马车里躲了躲:“姑娘在我府中遇到了什么事?”
  “……”
  这就有些尴尬了。
  顾瑾都已经准备好与刘恒志不欢而散了,没想到这人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
  “二姑娘?”刘恒志有些急切:“我知你离开后没来得及多问,直接就追来了,如果你真的受了什么委屈,我希望你也能对我直言。”
  “……”
  顾瑾还是一言不发,最后还是秋彤沉着脸,替顾瑾出了声:“伯爷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其实也不必问我们家姑娘,回去问一问贵府的老夫人不就清楚了?”
  “我们姑娘头一次登门,你们就叫后院的通房去闹上吊。峪阳伯,不纳妾不是我们姑娘逼着您答应的,您若是不愿意,或是反悔了,两府的亲事直接作罢也就算了,何必做这么一出戏来为难我家姑娘?”
  刘恒志脸色不太好看,却不是对着顾瑾,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是还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就不是憨而是傻了。
  刘恒志当下拱手一拜,认错认的没有半分犹豫:“是在下没能管束好府里,叫姑娘受委屈了。姑娘放心,我会尽快让母亲把那二人送走,日后绝不会出现在姑娘面前。”
  母亲?
  顾瑾觉得有些好笑,刘恒志怕是还不明白,这事本就是他母亲闹出来的吧?
  “伯爷真觉得是那两个通房丫鬟不懂规矩,这才闹出了笑话?”
  刘恒志不疑有它:“我不常回府,母亲又心慈,难免对她们疏于管束。”
  显然,这母子二人在这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而孙氏,在刘恒志面前估摸着还是一副宽和大度的形象。
  顾瑾没有试图与他理论清楚,一个是刚见过几面的人,一个是养了他二十多年的生母,分量孰轻孰重,根本就不用比试。
  “伯爷还是请先回吧,您府上的事情,还请您回去和老夫人商议。街边不是什么说话的好地方,小女也要回去了。”
  ……
  马车轱辘辘地走了,顾瑾沉默了良久,突然问道:“秋姑姑,你说,我是不是答应的太容易了?”
  当初感动于刘恒志的话,一时冲动,直接就答应了,现在想来,真的是有些昏了头。
  “姑娘也不要想太多,哪家又能没点儿糟心的事儿呢?幸好这峪阳伯还算靠谱,看着也是愿意护着姑娘的,起码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
  也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也不该因为这么丁点的不顺遂,就忘了刘恒志的好。
  *
  顾瑾不知道刘恒志回去后是怎么跟孙氏说的,隔了不过三日,峪阳伯府的冰人就来登门提亲了。
  因为两家早有默契,纳彩问名的流程过得很快,没几日便交换了庚帖,更递了聘礼的礼单来给李氏过目。
  顾瑾正好不在府上,李氏便一个人看了礼单,看完后不免多了几分轻视:“怎么说也是个伯爵府,曾经尚过公主的人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这聘礼可真是够寒酸的,还不如四姑娘的多。”
  “这是把咱们侯府当什么了?好打发的落魄户不成?”
  身边的王婆子给她添了茶:“寒酸些不是正好?”
  “总归咱们府里给每位姑娘的嫁妆银子都是三千两,峪阳伯府那边聘礼寒酸,夫人您也就不必为了面子再额外给二姑娘添置什么了,这般谁也挑不出理去。”
  李氏一想,原本对峪阳伯府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了。
  “也是,是我想歪了。”李氏拿着礼单掂量了一番“我的好东西自然该是留给珍儿的,峪阳伯府小气在先,日后也就没人能说我的不是,也省得我要呕着气给她置办了。”
  琢磨透了这事儿后,李氏倒颇有些同情顾瑾了。聘礼是男方家里给未来媳妇的体面,尤其是勋贵人家,都可着劲儿的往足了准备。
  原以为攀上长公主,她也算一步登天了。可看看这峪阳伯府的态度,对聘礼都不经心,分明是没将顾瑾放在眼里,嫁过去怕也没什么安生日子。
  却说另一边,顾瑾今日是跟着孙氏一同出去的。
  那天闹的面上有些难看,但孙氏再见她的时候仍旧是副亲亲热热的模样,似乎毫不介意,对两个通房的事情也是分毫不提。
  “今天是兵部杜尚书家孙儿的百日宴,没打算办大宴,因而只请了些沾亲带故的人家。你也别不好意思,等你嫁进来后,这些人情往来总是要接手的,不如现在就跟着我熟悉熟悉。”
  论辈分,孙氏要叫杜尚书家的老夫人一声姨母,两边这些年里也常有往来。
  顾瑾跟着孙氏到了杜尚书府上时,没等进门就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回头一看,正是武氏领着李韵来了。
  小丫头自觉跟顾瑾熟识,见到她就小跑着上前,很是开心道:“二表姐,你也来啦!之前哥哥还说要带我和二表姐去游湖,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没了下文,可是憋闷坏我了。”
  说完,还学着小大人模样的叹了口气,看得顾瑾没忍住弯了唇角。
  第33章 擦亮眼睛
  顾瑾对李韵也算喜欢,这小丫头不似顾珍那般骄纵任性,年纪不大却懂事知礼,因而就算是李氏的娘家人,顾瑾也难对她生出不喜。
  她先对着徐徐而来的武氏施礼,后又揉了揉李韵的头:“这天气已经转冷,荷花也败了,倒不是什么游湖泛舟的好时候。韵妹妹若想去,不如等着来年春日。”
  武氏看她们寒暄过后,叫了李韵规规矩矩的跟孙氏施了礼,对着顾瑾和孙氏笑道:“老夫人好福气,得了这么个漂亮的儿媳,儿女亲事落了定,以后啊,就擎等着儿子儿媳孝顺了。”
  孙氏也是一脸知足的模样:“是啊,这些日子,我可是睡觉都要笑醒呢。”
  武氏面上不显,但想起家中整日颓废的长子,心中又是复杂难言。
  她不愿意让小姑子的亲生女儿做儿媳,自然也不会要永定侯府其他的姑娘。纵然顾瑾看着还算不错,但终归和她那又蠢又自以为是的小姑子扯上了关系。
  就是不知儿子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明明也没见过几面,怎么偏就情根深种了呢?
  一众人相携入了府,孙氏趁着武氏没注意的时候,还偷偷问了一句:“你与李府的表兄妹都很熟识?”
  顾瑾只摇了摇头:“算不得熟识,只跟着家中二叔母见过几回。”